如何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898 日期:2024-01-23 来源:论文网

如何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何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id=zoom>  摘要:随着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多渠道接受信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本中的理论产生疑问。面对学生的疑惑老师不应回避而是应该及时地给予解答,解决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和理解的偏差。要想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就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思想认识;了解学生;结合实际;课外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敢于和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的能力。这是思政课的本质所在,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是敢于和善于解答思想认识问题的先决条件
  今天的高中生,他们到底在思考一些什么?在他们的认识领域里还有哪些疑惑需要我们去解开,据调查统计,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关系较为密切的,可归纳为四方面:①人生理想。诸如当前我国是不是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为什么还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②改革开放。诸如实际上改革开放必然会受到资本主义影响,那为什么还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③民主法制。诸如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搞多党制等等。④时事形势。诸如“现在物价天天上涨,下岗职工日日增多,腐败越反越多,还能说形势大好吗”等等。
  二、理论结合实际,认真上好课是敢于和解答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同过去那种封闭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告别,在回答学生问题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如在讲授“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不少问题,其中代表性的有两个: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企业可以辞退工人,这和资本主义的雇佣制有什么区别?②工人和企业签订合同,这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不是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吗?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把材料中已有的结论刻板地灌输给学生,强迫他们接受,而是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辅导性的问题:①资本主义雇佣制的基础是什么?我国实行合同制后,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在什么情况下企业才可以辞退工人?这种辞退和资本家解雇工人的不同点在哪里?③在什么条件下劳动者才算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让同学们带着这些辅导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弄清有关概念、原理并结合有关资料,边学边议最后通过讨论和教师讲解得出正确结论。
  三、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开辟多种回答问题的途径
  课堂教学受教学大纲和教材制约,老师的每堂课都有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教学进度,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超出了教材所能解决的范围。因此只有适当地组织课外活动,开辟多种回答问题的途径,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师生对话等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形式。许多课堂上解决不了的认识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了解决。如一位同学写了一篇名为“父亲的价值”的作文,反映了自己对个体户看法的改变。他父亲当电器修理个体户后,不管是寒天暑热、大件小件照修不误,有时遇到急件,连饭都顾不得吃,方便了群众,支援了生产。他从“父亲的价值”进而认识到“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些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而且激励了他们的行动。
  敢于和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做到师生融洽地进行思想、认知、信息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