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作文的内容,而文字表达则是作文的语言形式。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作文空洞、平庸现象,其直接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作文源于生活。所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应该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得到体验。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能力 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分担着语文教学的总体任务。通过作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和思维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反映。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反映形成了作文能力的整体结构。这一整体结构使作文的开源与疏流、内容与形式,具备了有机联系性和动态有序性。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就无从思考和反映;没有对生活的思考,所反映的体验则缺乏智慧和理性;有体验能思考,但不能反映,则无法用书面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过去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认为作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段、怎样结尾、怎样成篇。只注重语言文字形式的训练,忽视了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及充实写作内容,造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割裂,实际上是逼着学生做无米之炊。在现实中,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对生活和事物的观察能力。因此,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生活和周边事物入手,首先应该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得到体验。
一、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
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作文的内容,而文字表达则是作文的语言形式。小学生的作文,虽然是一种练笔,一种习作,但同样要解决用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的问题。有人认为:学生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只要把作文的命题范围限制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学生作文的内容是不成问题的。因此,把作文指导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掌握、运用语言形式上,这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行不通。因为任何人都比较熟悉自己经常生活的环境,但这种熟悉并不一定是主动地认识。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只有当他去主动地作用于客体,才有可能对客体进行理性的认识,只有这种对客体的理性认识,才能借助语言文字这种形式,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言之无物,没有中心或内容肤浅的作品,这正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对生活的理智的了解所造成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从内容入手,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周围的人物、事件和大自然,主动地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充实自己对客观实践的认识,为自己的作文开掘丰富的源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
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知上,不能只满足于形成感性认识。人对客体的观察必须进一步参与智力加工,
即所谓动脑思考,才能上升为理性的智慧。小学生大多在观察事物时只看到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作文中也往往只进行表面描述,缺少思想内涵。通渭县为“全国书画之乡”,这里的人大都有习贴练字的习惯。一小学生留意观察了自己父亲每天坚持练字的习惯后写了一篇作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父亲坚持练字的经过,但缺少深入思考,结果把作文写成了缺乏启发性和思想内容的“流水账”。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取决于认识的水平,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又依靠不断地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必须不断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去主动地、深入地认识周围事物。这种深入的认识,就是要对自己感知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就是说,要教育学生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要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分析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
进行文字表达形式训练的关键,一是顺其自然,即有什么话就写什么话,话怎样说就怎样写,亦即表达真情实感。二是广泛借鉴。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段与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完全以文章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身的逻辑关系的规律来决定。
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应该把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反映统一起来,把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统一起来,并首先解决内容问题。这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