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哪里有?本文将以工程管理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工程造地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研究—以延安新区为例”,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显,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土地制约瓶颈急需解决。基于以上现实情况,通过对沟壑地貌区的地形整治改造建设城市新区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首选。比如 2018 年 11 月正式通航的延安南泥湾机场、兰州新区等城市建设[1]。
延安城区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沿河谷地带呈“Y”字形展开,是典型的“线”形城市,36 平方公里的狭长建成区容纳了 50 万人口,空间极为狭窄,交通拥堵,生活环境差,市区 168 处革命旧址被严重挤压或蚕食,近 20 万山体居民难以安居。根据市区总体人口规划,2020 年,延安市区人口将达到 80 万人,到 2030 年,市区人口将达到 100 万人。在此种情况下,扩大延安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完善延安城区城市功能是延安市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2011 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先后邀请了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方面近百名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论证的结论是:延安城市的发展如果继续沿“Y”字形或进支沟发展,不仅占用大量耕地面积,而且建设成本很高,线形城市所固有的不足也将无法得到解决;充分利用周边低丘缓坡,平山头填沟底进行工程造地,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在工程技术、建设成本和人口聚集等方面都是可行的。在科学论证、广泛征求人民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延安城市发展战略,即在延安城区周边区域,实施大规模的削山填沟造地工程,用来建设延安新区[2]。延安新区一期综合开发工程位于紧靠当前城区的桥儿沟流域,按照延安市总体初步规划,延安新区一期总规划控制面积 77.lkm2,其中北区片区 28.8km2、南区片区 32.3km2、柳林新区片区 12.9km2、文化产业园区 3.1km2[3](见图 1.1)。延安新区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平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其规模之大,难度之高,举世无双[3]。
延安新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地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比较多,比如工程实施后地下水的疏导和控制,更是难以预测,难以控制。平山填沟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环境,填筑体内地下水均衡系统完全被打破,改变了原有地下水的排泄途径,如不给以排泄途径,水位必将上升,在填筑体内形成新的水体。继而严重影响到整个新区填方区地基的稳定性,容易造成土体滑坡坍塌,不仅关乎建筑、市政、边坡的安全稳定,还涉及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延安新区(北区)工程造地实践为研究背景,以桥儿沟流域为具体研究对象,在查阅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室内外水文地质参数试验,建立水文地质数值模型,对两种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流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地下水位变化,从而为以后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类似的工程提供直接的工程经验和借鉴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三、研究内容
(1)查阅相关资料,对研究区域开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获得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地质结构构造情况。在此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域地下水现状特征开展调查,获得地下水种类、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层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2)在获得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四种方法在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试验,最后综合确定所需的渗透系数;通过实测流量计算得到降水入渗系数。
(3)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概化,选择三维稳定流数学模型,从而进行模型验证和地下水均衡计算论证。
(4)基于 Visual MODFLOW 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分别对不设置和设置导水层两种工况情形下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四、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工程造地场地进行水文地质现状特征工作,准确查清地下水露头分布情况、钻探、野外试验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查明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结构及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流量等,为地下水疏排工程设计提供充足资料依据,从而为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奠定基础。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造地桥儿沟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资料、本次调查以及场内外试验,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地层结构和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而获取最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等,为建立水文地质数值模型提供充足资料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区桥儿沟内最大高差接近 326m。大气降水量集中在每年 6~9 月份,多年平均气温 10.310.3℃、蒸发量为 1606.8mm、平均风速 1.6m/s。采用水文比拟法估算,得到桥儿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 28.32 万 m3,即 8.98L/s。
2.根据抽水试验、压水试验、渗水试验以及室内原状土样和击实试验,综合前人研究数据,最终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取值为:天然条件下,离石黄土渗透系数一般为0.005~0.02m/d;马兰黄土渗透系数一般为 0.02~0.08m/d;基岩渗透系数 0.013~0.037m/d;洪积层及滑坡堆积层渗透系数为 0.07~0.165m/d。天然条件下,研究区域非填方区降水入渗系数为 0.028,回填区降水入渗系数为 0.01。
3.工程造地回填区的沟道内必须充填导水层,使地下水及时排出。导水层沿沟底连续铺设,应铺设在含水层中间地下水排泄位置,支沟导水层与主沟导水层应平缓连接。导水层材料应选用导水性较好的浑圆状砾卵石,并在导水层之上设置滤层。
4.通过 Visaul MODFLOW 软件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在无导水措施情况下,研究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上升趋勢,桥儿沟沟谷中下游地带水位上升幅度达 90~120m,向两侧逐渐减小,桥儿沟沟口水位升幅 30~40m,其余边缘处水位上升幅度也达到 5~10m。在采取地面硬化措施下,中心地下水位最高为 1000m,较地面无硬化措施下水位下降约 10m,但地下水流场形态基本未变,地下水仍然由中心向四周排泄。在导水、地面采取硬化措施情况下,可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幅度。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