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一: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机理及实证研究
1引言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进入了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然而正当中国黄金期货上市仅仅不到一年时,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的各个开放经济体,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巨大损失。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金融衍生品有了新的认识,大量投资者及投机者开始更加重视黄金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在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从成立到现在仅仅经历了6年的时间,相比于世界黄金期货市场而言较不完善,并且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尚未正式对外开放,因此研究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及价格发现功能具有可行性。
由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黄金期货市场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经常出现“套期不保值,价格没发现”的现象,导致大部分企业的投资目的变相地转化成投机,这正是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不够成熟的表现。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黄金期货市场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上海黄金期货市场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效果怎么样?如何才能进一步发挥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功能?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1.2研究的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1.2.1研究的重难点
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借助于ADF检验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价格发现功能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对我国黄金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即套期保值功能进行度量,并对其功能和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的难点主要在于:(1)数据的处理,由于本文所选用的数据跨度较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2)由于我国的黄金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尚不完善,一些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大大降低了黄金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对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1.2.2可能的创新
第一,第一次运用四年的数据,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情况。
第二,本文的数据采用了2009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的国内黄金期货价格和黄金现货价格,并且将这四年的数据分成两组(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4日-2012年12月31日)加以研究,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效果。
第三,文中的数据跨度较大,而大多数对于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功能的研究往往基于的是一年甚至更短时期的数据,由于本文数据釆集时间长,数据量大,有利于模型的准确度。
2相关文献回顾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黄金期货市场的研究,可见其功能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二是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这两大功能的发挥充分地体现出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2.1价格发现的文献综述
2.1.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1“主导”、“卫星”理论
关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这一功能,最先做出研究的是Garbade和Silber(1979),他们对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地方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市场价格调整关系,最终提出了“主导”和“卫星”这两个相关概念,也即如果价格的调整在两类市场中是非对称的,A市场的价格总是伴随着B市场的交易价格而做调整,那么市场就称之为主导”市场,相对的,N市场就是所谓的“卫星”市场。Garbade和Silber(1983)还进一步分析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这两者间的价格发现与价格变化关系,建立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动态变化的局部均衡模型,利用现货市场的价格以及由期货价格计算出来的“现货等价价格”,构建了一阶自回归模型,并根据估算出的系数,测度出期货市场及现货市场对价格发现作用的强弱程度。
2.1.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华仁海、仲伟俊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以及两个模型: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和链这两种金属的价格发现:’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金属铜和链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期货价格是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的。
王群男、张晓桐则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原油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期货市场对原油价格发现有影响,并且其贡献比例达到,也即原油期货的价格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存在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张宗成、王骏(利用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证实硬麦期货和现货价格序列具备一阶差分平稳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先构建出VAR模型,之后再进行协整检验,然后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同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序列再进行方差分解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硬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两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双向引导关系,两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单单就硬麦期货这个品种来说,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比较强烈。
2.2套期保值的文献综述
2.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2.1.1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的文献综述
因为影响现货和期货价格走势的基本面因素基本上是一致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与希克斯,据此提出要建立与现货头寸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的期货头寸,以便完全对冲现货头寸所面临的风险,这就是传统的“幼稚”套期保值理论。该理论认为,套期保值者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并不是想要从期货交易中获取高额的利润,而是要利用在期货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来补偿在现货市场上可能遭受的损失。它强调了四大原则:方向相反、种类必须相同、数量相等以及月份相同或相近。
2.2.1.2基于基差逐利的套期保值理论文献综述
很明显,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其实也并不完全一致,并且现货和期货的价差也处于频繁波动中。霍尔布鲁克沃金,首先提出了运用基差逐利的方法来分析股票市场套期保值的绩效,提出选择性套期保值理论或称为基差套期保值策略就是把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顧定义为基差,且认为套期保值的结果并不是将风险全部转移出去,而是套期保值者为了避免现货价格波动的大幅度风险,选择了相对比较小的基差凤险套期保值的核心并不是旨在消除风险,而是追寻基差方面的变化或是预期基差的变化来谋取利润,即通过发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未来变动来寻求获利的机会。
3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现状分析........11
3.1上海黄金期货交易的变化情况......11
3.2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环境.......12
4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机理分析........15
4.1基于市场的视角......15
5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研究..........21
5.1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21
5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研究
5.1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5.1.1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本文选取VAR模型用于黄金期货市场和黄金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时间序列的检验和预测,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该模型能够有效避开结构建模方法中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建立如下黄金期货和现货的VAR模型:
方差分解方法主要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走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由于价格变动反映了市场对新息的作用,由于价格变动反映了市场对新息的作用,因此,如果一个市场所占的信息份额相对较大,则说明这个市场吸收了更多的市场信息,也即在价格发现功能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最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动态关系给出一定的解释,阐述期货市场如何体现价格发现功能。
5.1.实证研究
6促进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6.1建立完善的黄金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黄金现货市场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相应的,黄金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又给黄金期货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此,完善国内的黄金现货市场是加快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
6.1.1建立科学合理的黄金产业体系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黄金资源拥挤开发黄金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设备等,消费市场非常庞大,同时也拥有加工制作黄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水平,属于一个综合型的黄金体系大国。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起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将黄金产业开发与制造融为一体的黄金产业体系。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配置黄金产业的资源,以提升黄金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黄金产业法律法规,加强与黄金产业体系相配套的服务中介以及自律组织。通过企业兼并以及重组,形成我国自己在黄金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能够与国际级的企业相抗衡较量,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且具有竞争优势的黄金产业。此外对黄金产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黄金的产业结构,以此提高黄金产业的市场密集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模式。
6.1.2加大黄金现货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
一个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一个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因此加快黄金市场的立法,完善黄金市场监管体系,对黄金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尽快明确黄金市场的监管主体地位,协调好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成立协调小组,以便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应该制定黄金市场的准入规则,加强交易的实时监管,继续秉持风险可控及逐步放开的原则,适当放松对黄金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场内的交易产品不断优化升级,进而充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二: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温泉度假区服务质量研究——以灰汤温泉度假区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度假己经成为人们节假日的重要生活方式。在旅游度假的项目选择中,温泉度假旅游作为体验生活、拥抱大自然的重要方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的温泉度假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在影响我国温泉度假区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中,对温泉浴场设施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轻忽是温泉业衰退的关键之一。温泉池的水温、水深、浴场通风与水柱的冲击压力,都曾经因设计不当造成客人伤亡;更严重的问题是水质的卫生,缺乏完善的过滤杀菌处理设备,造成顾客细菌感染。少数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以假温泉及排放后回收的温泉冒充使用,经过媒体多次宣染性的报导后,己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形成温泉观光年以来少见的泡汤热潮消退现象,消费者以实际行动对温泉质量作最严酷的回应。温泉业标榜为兼具身心享受的健康休闲服务业,但假日泡汤客蜂涌而至,却无法提供相对的舒适空间与完善的服务,服务质量下降。而目前温泉业仍以每年数十家的速度持续增加,大型温泉乐园与国际合作的温泉饭店,即将以大规模及细致的服务强势登场,更严厉的考验将接踵而至,体质与服务不佳的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势将面临经营日益困难的挑战。我国学者们过去对温泉研宄的文献几乎均着重于地质与水文的研究,伴随着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开始有少量以单一温泉区或温泉旅馆为对象的服务质量研究,而以全国为范围的研究,则至今还相对较少,更无针对温泉业服务质量测量的系统性研究。SERVQUAL服务质量量表已成为服务业实证研究,但将这些量表运用到温泉旅游度假景区探讨温泉旅游度假景区服务质量及其提升路径和方式,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基于此,本研究的总体目的在于由消费者的观点探讨服务质量的构成因素,并以温泉业服务质量量表为工具,结合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现有的服务内容体系,通过调查来开发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证来对量表进行检验和整理,从而最终形成影响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由此设计出提升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路径机制。通过本文的研宄,希望可以达成以下方面的目的:(1)探讨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并幵发出预试量表。(2)通过实证研究,来对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量表的维度进行整理和蹄选,形成实证检验后的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测量量表;(3)基于开发后的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测量量表的构成维度和题项,并结合当前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和路径机制。
1.2.2研究意义
本文对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景区服务质量的测量量表开发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从而揭示新形势下影响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来有效地提升游客忠诚度,并由此促进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拓展上,还是在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整合上述研究内容,形成了本文研究的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2文献综述
2.1温泉产业
2.1.1温泉产业的含义
温泉产业是在温泉区中是以浴场、旅馆、餐厅、会馆、医疗、理疗、安养机构等型态,提供温泉与相关的餐饮、住宿、美容、健身、运动、休闲、养生、调理、医疗、照护等服务的业态。广义的温泉产业还可以延伸至制造温泉饮料、温泉食品与温泉美容用品等的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而本研究的探讨儀点是以经营温泉浴场为主要营业项目的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以及附设于温泉旅馆、温泉会馆以及温泉餐厅等的温泉浴场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的相关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联性。
温泉产业因目的功能的差异,区分为休闲温泉、调理温泉以及医疗温泉三大类型。休闲型温泉具有游憩、休闲、运动、养生等功能;提供各种温泉设施、住宿、餐饮、休闲设施;调理温泉具有美容、塑身、身心调理、养生等功能,提供各种温泉设施、住宿、餐饮、美容、休闲设施;医疗型温泉则具有治疗、复健、身心照护等功能,以慢性疾病治疗为主,除了温泉医院为必要设施之外,也附设住宿、餐饮、休闲等基本设施。欧洲以医疗型及调理型温泉为主,并提供多样目的之疗程供选择;日本以休闲型温泉为主,医疗为目的之温泉医院和温泉水疗馆的发展,也渐有成就。由于我国温泉产业发展历史短暂,医疗型温泉、调理型温泉与温泉相关产品制造业发展的时机均未成熟。但附设简易温泉设施的温泉养生住宅最近正逐渐兴起,是否能形成另一种经营型态的养生温泉则有待观察。
欧洲是世界上温泉国家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温泉水疗与调理温(矿)泉的鼻祖和最发达的地区,温泉疗法与在地中海及大西洋沿岸的欧洲海滨盛行之海洋疗法,同被欧洲医学界证实为两种具有医疗效果的水疗法。号称温泉王国的日本以周延和亲切的服务著称,根据日本温泉协会统计,全国共有二万多家温泉温泉度假旅游经营单位,分布在三千多个温泉区。全国拥有近四千家温泉饭店、二百家左右的国民温泉保养地指定温泉旅馆、五十多家温泉医院,其余为小型温泉旅社、民宿及为数众多的温泉浴场。日本温泉业相当重视温泉水质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与敬业精神、浴场空间的舒适安全,服务的质量非常稳定,高级温泉旅馆,还配有专人亲自递送浴袍以供更换,并带领至浴场泡汤,还提供客房用餐服务等顾客化的个别服务,将服务质量做到近乎完美极致。
2.2服务质量
对服务质量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服务质量的含义、服务质量的维度划分、服务质量的相关模型以及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具作用的研究成果。
2.2.1服务质量的含义
基于服务的质量,学者们从多方面对服务质量的含义进行了研究。Gronroos基于差距论完整地对服务质量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与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实际感知到的服务绩效之间的差异,如果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与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实际感知到的服务绩效之间的差异越大,则表明服务质量越低;反之,如果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与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实际感知到的服务绩效之间的差异越小,则表明服务质量越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对服务质量的内容进行了划分,认为服务质量包含服务的技术质量和服务的功能质量两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我国学者在研究服务质量问题时,主要是研究服务的质量标准、满意度、标准化问题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等。何建民从态度、行为语言、满足顾客需求和指导方针四方面介绍了服务的国际标准,并对我国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提出了改进建议。王大悟系统的探讨了我国服务的标准化问题,给出了建立服务质量体系的条原则、服务质量体系结构以及服务质量体系运作的个要素,最后讨论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并指出了个性化服务的优点网。李艳白从者对服务的要求的角度提出了服务的质量标准,并指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经济意义所在。
本文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从服务质量的差距论和服务质量的感知论观点,将温泉度假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质量界定为: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如果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越大,则表明服务质量越低;反之如果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越小,则表明服务质量越高。
3研究设计......16
3.1初始量表的设计........16
3.2初始量表的预试与分析...............27
4数据分析........40
4.1描述性统计分析......40
5结论及建议........60
5.1研究结论.......60
5.2对策建议.........62
4数据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样本结构分布
本研究以进入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并从事旅游休闲活动的游客为调查的对象,共发出问卷425份,回收量表408份,回收率为96%,剔除无效问卷85份,共得到有效的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正式问卷323份,有效回收率76%。回收样本情况如表4-1所示。
4.1.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服务质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上,本文基于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温泉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空间环境条件”、“核心度假设施及服务条件”、“顾客专有性度假条件”、“软件服务条件”、“支撑性设施及服务条件”、“交通服务条件”、“管理条件”、“度假区形象”十个二级潜在因子(变量,对各个变量的测量条款求平均数后,代表上述十个变量的得分值;在此基础上,对“温泉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空间环境条件”、“核心度假设施及服务条件”、“顾客专有性度假条件”、“软件服务条件”、“支撑性设施及服务条件”、“交通服务条件”、“管理条件”、“度假区形象”十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3所示。
5结论及建议
5.1研究结论
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己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的策略性产业之一,温泉度假旅游产业若能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顾客的满意,则可有效的建立顾客的忠诚度,増加新的客源与维持既有顾客的重游意愿,因此,服务质量的提升就成为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营销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温泉业服务质量量表为工具,结合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现有的服务内容体系,通过调查来开发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证来对量表进行检验和整理,从而最终形成影响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由此设计出提升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路径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温泉度假景区服务质量是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如果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越大,则表明服务质量越低;反之如果游客在温泉度假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和实际体会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越小,则表明服务质量越高。
(2)通过对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初始量表的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了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最终量表,该量表包含了“温泉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空间环境条件”、“核心度假设施及服务条件”、“顾客专有性度假条件”、“软件服务条件”、“支撑性设施及服务条件”、“交通服务条件”、“管理条件”、“度假区形象”共计10个二级潜在因子共计50个测量条款。
(3)对“温泉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空间环境条件”、“核心度假设施及服务条件”、“顾客专有性度假条件”、“软件服务条件”、“支撑性设施及服务条件”、“交通服务条件”、“管理条件”、“度假区形象”相关性分析显示,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测量维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表明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各个维度能够很好地解释服务质量。
(4)年龄与服务质量各维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空间环境条件”和“交通服务条件”之外,不同年龄的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消费者对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感知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之所以会呈现出这一结果,与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空间环境条件”和“交通服务条件”的需求呈现出交大的差异性相关。这也说明,未来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在为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提供共性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在“空间环境条件”和“交通服务条件”上的差异性,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和具体的服务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三: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及在民航电子票务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和航空企业竞争的更加激烈,我国全面推广和应用电子客票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子客票发展肯定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按照国际航协(IATA)的规定,到2009年在全世界全面实现BSP客票100%电子化,电子客票发展趋势分析及现状成为航空市场发展的关键课题。
电子客票是普通纸质机票的一种电子号码记录,目前,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无纸化、电子化的订票、结算和办理乘机手续等全过程,为给旅客带来方便、航空公司降低成本。回顾起来,自1993年第一张电子客票在美国诞生之后,经过14 年努力,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喊出了“2007 年全球实现无票航空旅行”的口号。在中国,推行电子客票需要考虑城市的大小区分,更重要的是,目前电子客票销售出现的欺骗风险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民航电子票务系统防伪是急需解决的事情。。同时,加快了向人的返款速度,回收周期变短客票信息,可以提供精准的量化信息支持为航空公司制定与调整销售政策,结算周期缩短。目前全世界共有多家航空公司使用电子客票。美国大陆和西北及联合航空公司电子客票的销售比例已经达到近 100%,根据国际航协(IAT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 BSP 电子客票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仅占全部 BSP 出票量的 24%,不仅未能如期完成 IATA 去年年初预期在国内实现电子客票 60%占有率的目标,而且还不到计划的一半。各大航空公司在中国中,目前电子客票在销售总量中占有率最高的是:南方航空公司65%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70%,而其他各航空公司最多只达到 10%或还未达到。
电子客票的出现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了变化,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各大机场没有打印行程单为报销凭证,而是由代理商打印,这样代理商的成本就没有降低。邮寄行程单比人力派送要便宜,但节省下的这部分钱却又花费在网络硬件的维护和客服成本上了。电子客票要求代理商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客票的信息化成就了旅客的方便,同时也给黑客钻空子。按照中国民航消费者事务中心的统计,电子客票投诉已经成为旅客第三大投诉焦点,目前,此类投诉主要集中于电子客票欺诈。
1.2 数字作品保护概述
数字作品是当前版权保护的重点。 “数字水印”利用数据隐藏原理使版权标志不见不听,也就是不损害原作品,就能对其进行版权保护。
数字水印的技术领域中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数字水印的鲁棒性研究集中在图象高压缩比压缩、或各种滤波处理后仍能恢复水印的方案;数字水印技术的可发展性方面,许多新的滤波技术,比如自适应非线性滤波技术,也可能为攻击者利用以消除水印,这些问题都应当在实用的水印技术研究中加以考虑的;数字水印的安全性方面,一旦密钥区为攻击者所获得,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水印消除。有学者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靠数字水印机制是不能完全解决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的,如果将数字水印作为版权争端的证据并为法律所承担,还尚待时日;数字水印的顽健性问题与攻击行为方面,数字水印必须很难被清除,实用的水印算法应该对信号处理、信息的几何变形以及恶意攻击具有顽健性,与顽健性问题密切相关是水印的攻击行为,目前有很多水印攻击方法,可归为简单攻击也称为波形攻击或噪声攻击、同步攻击也称检测失效攻击、迷惑攻击、删除攻击等。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以下几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构成了数字水印的研究背景。
数字作品(如电脑美术、扫描图像、数字音乐、视频、三维动画)的版权保护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数字作品的拷贝、修改非常容易,而且可以做到与原作完全相同,所以原创者不得不采用一些严重损害作品质量的办法来加上版权标志,而这种明显可见的标志很容易被篡改。“数字水印”利用数据隐藏原理使版权标志不可见或不可听,既不损害原作品,又达到了版权保护的目的。IBM 公司在其“数字图书馆”软件中就提供了数字水印功能,Adobe 公司也在其著名的 Photoshop 软件中集成了 Digimarc 公司的数字水印插件。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市场上的数字水印产品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很容易被破坏或破解,距离真正的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章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2.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2.1.1 数字水印的概念及一般模型
数字水印中嵌入数字作品中的信息具备如下基本特性:
鲁棒性:通常,信号处理过程包括滤波、信道噪声、尺度变化、数/模与模/数转换、位移、重采样、剪切以及有损压缩编码等。鲁棒性是指数字水印在经历多次有意或无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仍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出来。
隐蔽性:水印信息隐藏在数据而不是相关文件头中,水印嵌入在数字作品中不易被察觉和引起明显的降质,隐藏位置安全,而且文件格式的变换不应导致水印数据的丢失。
研究表明,水印的鲁棒性和水印数据量在实际中这两个指标往往不能同时实现,构成为一对矛盾。理想的水印算法应该既可以抗各种信道噪声和信号变形又能隐藏大量数据。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因为实际应用通常只侧重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果是为了隐蔽通信,由于通信方式非常隐蔽,被篡改攻击的可能性很小,数据量显然是占首位的,因而对鲁棒性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对保证数据安全来说恰恰相反,各式各样保密的重要数据随时面临着被篡改和盗取的危险,因而鲁棒性又显得十分的重要,此时,隐蔽通信居于次要地位。
每幅图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数字水印是隐藏在这些图像当中的,要使数字水印隐藏的强度和鲁棒性达到最大,必须在全面考虑HVS的同时,兼顾个体图像的特点即图像的个体特征。因而应将人类的视觉系统、图像的个体特征以及时、频域的局部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基于内容的感知数字水印技术,这对于降低水印的视觉显著性,提高数字水印技术的稳定性和抵御各种攻击的鲁棒性,都是一种很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途径。
经过一定的算法将一些信息加入到多媒体里面,水印信息包括作者的序列号、公司标志、具有意义特殊的文本等,数字产品的拥有权被用来分辨出,比如:文件、图像或音乐制品的来源、版本、原作者、拥有者、发行人、合法使用人。很多水印制作方案都运用了密码学中的加密体系,水印的嵌入、提取分别采用一种密钥,从而给攻击者增加消除水印的难度。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方法如图 2-1 和图2-2 所示。
2.2 水印技术的通用算法和典型算法
水印的基本原理是将某些标识数据嵌入到宿主数据中,使其不可感知。我们给出一个通常的水印算法。通常的数字水印算法包含两个基本方面:水印的提取和检测水印的嵌入。水印可由多种模型构成,如随机数字序列、数字标识、文本以及图像等。为了保证,常常需要将水印随机化或进行加密处理。
水印处理流程如图 2-3所示。
通过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目前形成了空间域和变换域两类典型算法。
基于图像空间域的方法:
通常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该方法好处在于:即使当水印图像经过一些通用的几何变形和信号处理操作而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后,仍然能够提取出一个可信赖的水印拷贝。实现过程为:首先计算图像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然后将水印信息叠加到 DCT 域中幅值最大部分的前 K 系数上(不包括直流分量),通常为图像的低频分量。若DCT系数的前 K个最大分量表示为D={di},I=1,…,k,水印是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实数序列W={wi}, I=1,…,k,那么水印的嵌入算法为di=di(1+awi),其中常数 a 为尺度因子,用来控制水印的添加强度。然后,采用新的系数做反变换,进而得到水印图像L。
采用JPEG、MPEG标准的压缩域数字水印系统使得水印处理过程中完全解码和重新编码过程大大节省,而且在数字电视广播及中有较大的应用。而且,水印检测与提取也可直接在压缩域数据中完成。例如,一种针对 MPEG-2 压缩视频数据流的数字水印方案:输入的MPEG-2数据流可分为数据头信息、运动向量和DCT编码信号块 3 部分,在方案中只有 MPEG-2 数据流最后一部分数据被改变,其原理是,首先对 DCT 编码数据块中每一输入的 Huffman 码进行解码和逆量化[9],以得到当前数据块的一个DCT系数;其次,把相应水印信号块的变换系数与之相加,从而得到水印叠加的 DCT 系数,再重新进行量化和 Huffman 编码,最后对新的Huffman 码字的位数 n1 与原来的无水印系数的码字 n0 进行比较,只在 n1 不大于n0 的时候,才能传输水印码字,否则传输原码字。
第三章 民航电子票务系统中数字水印技术的实现方案..........26
3.1 民航电子票务系统及安全性......... 26
3.2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民航电子票务业务流程....... 26
第四章 基于 DCT 中频系数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与实现...............31
4.1 水印伪随机排列............. 31
4.2 民航电子客票的水印二次排列.................. 33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42
5.1 系统实验......... 42
5.2 算法实现.................... 45
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本系统实验将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嵌入到民航电子客票行程单中,为了提高数字水印的透明性、避免因一般的信号处理、有损压缩等而导致水印的丢失,而将水印嵌入到民航电子客票的中频部分,能较好地兼顾水印信息的透明性、鲁棒性和完整性。
5.1 系统实验
本论文系统实验采用民航电子客票行程单,大小为 512×512。水印图像是大小为 128×128 的二值图像,如图 5-1。原始民航电子客票嵌入水印之后的目标图像及未经过图像处理提取出来的水印图像如图5-2。
当压缩比达到一定程度时,提取出来的水印可看到有明显的失真,变得不太可辨。但通过随机产生多个水印图像进行相似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正确水印的SM 明显大于其它非法水印 (非法水印的 SM 全部小于 0 .2 ) ,因此本实验用相关检测的办法还是可以检测到水印的存在。另外,由于本算法在水印被嵌入之前进行伪随机排列和与原始图像有关的二次排列,能够很好地抵御第三方企图通过剪切图像的不重要部分来消除水印的攻击。剪切掉的部分所损失的信息将会扩展到整幅图像,所以从提取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到,提取出来的水印图像已被噪声所污染,但还是不影响水印图案的辨认,相应的相似性量度SM分别为0 .98(图像剪切1 / 8)和 0 .95(图像剪切 1 / 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T中频系数的二维水印策略,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特性和图象压缩技术,实现了以图象和数字为水印的电子客票系统加密。该算法具有以下特点:应用图象压缩技术,实现了以图象作为水印信号的数字水印算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特性,采用自适应方法,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电子客票系统的防伪;算法在空域进行水印叠加,因此计算复杂度小。
民航电子票务发展到现在,确实存在诸多安全性问题,但相信通过一些专业机票预定机构以及航空公司、机场等服务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完善,电子客票定能在不久的时间内得到消费者的全面认可。基于DCT中频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民航电子票务系统是一种尝试,通过该技术对航空电子客票的加密,提高了票据的防伪能力,可以有效避免通过网络、电话预订等方式骗取电子客票的事件,有效预防诸如电子客票行程单被“注水”等问题。航空公司和票务公司在向旅客出售电子客票时,向旅客提供加密后的电子客票行程单,作为旅客使用电子客票的付款凭证,也有效防止了某些代理点为逃避税收,牟取利益,投一些旅客所好,打印假的行程单,保护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为了预防骗票,一些机票销售商只得取消网上、电话订票等方式,给旅客购票带来不便;一些机票代理点为防止未收票款的机票被取走,采取了暂时冻结的措施;也有些机票代理点坚持要求钱付了才肯出票等。这些做法都会使得电子客票的优越性没有得到体现。加之有的机票代理点每天代理的机票数量众多,一旦有已付款的机票没有被“解冻”,旅客的行程就会被耽误,既不利于电子客票的使用,也会引发旅客的诉讼纷争,人为增加不安定因素。
基于数字水印的民航电子票务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水印技术,提高了电子票据的完整性和保护性,使得很难对票据进行篡改和替换;水印的透明性,使得攻击者不易发现其存在,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尽管水印的加入和提取会消耗一点时间,增加票务系统流程的复杂度,但和提升票务系统安全性和保护公司及个人利益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从技术角度讲,在此提出的基于DCT中频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民航电子票务系统的加密方式不失为一种有力的尝试。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四: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系统问题及优化策略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航班准点与飞行安全的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各民航民航华东局面临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大,安全风险日渐突出。空管安全风险指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目前,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在空管机构的应用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空管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手段。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更加依重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人力资源在国际国内综合实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人才资源已经上升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现代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人才的集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地也越来越明显,它无疑将成为影响组织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所有组织而言,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政府组织,其运作与发展都以达到组织的绩效为核心目标。只有配置好、发挥好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组织才能获得发展和保持其竞争优势。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其包括目标管理分解、计划制定、考核流程和反馈应用等活动。其最终目标都是以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进而达到提高团队绩效为目的。所以,绩效管理将成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管理决策的基础。
民航华东局在一体化改革以后,民航华东局内部出现了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员工绩效管理方面,出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满意度不高等一系列情况,民航华东局的绩效管理系统无法适应当前的组织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指出该民航华东局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当前民航在国民经济战略层面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绩效管理是民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民航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优化方案,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优化该单位的绩效管理系统来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及增强团队凝聚力。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如何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绩效管理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的一项主要职能。在我国行政机关等公共部门,特别是某些民航民航华东局,员工的绩效管理由于存在不同的评估主体。对所有组织而言,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政府组织,其运作与发展都以达到组织的绩效为核心目标。只有配置好、发挥好人力资源的作用,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才能获得发展和保持其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的培训与幵发、工作调配、激励等活动。其最终目标都是以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进而达到提高团队绩效为目的。所以,绩效管理将成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管理决策的基础。
本文以民航华东局为例,针对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研究,考虑如何能够令绩效管理系统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和客观的反应员工真实的绩效情况,从而有效监督与管理员工的工作情况与个人能力,更好的带动民航华东局的工作热情,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能与管理水平。
自从民航华东局成立以来,民航华东局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民航华东局的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总体素质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人力资源队伍的结构仍然不足以应对民航行业发展和业务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第2章绩效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首先,“绩效”一词的英文词源是“performance”,卑纯从词义上解释,它既可以指表现的结果也同时可以指表现的过程。因相此对应,在理论界也有相对应的两种学说:
考核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奖惩,员工的调任、升迁、加薪等重大决定都必须依据精确的考核结果。因此,如何在员工日常表现中制定一些明确的绩效标准以及奖惩分明,同时据此施行适当的在职训练,有系统地持续绩效考核工作,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绩效管理是员工和管理者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定立绩效发展目标,然后通过过程的沟通,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为一段时间绩效的总结,管理者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彳于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提高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朝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
最后,绩效管理系统在本质上就是绩效涵义的具体化的最终表现,可以说每计对一个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具体环境建立一个对应的管理体系等于是对该部门对应的绩效涵义的一次界定和清理。也就是说,建立一种管理体系与建立一种有针对性的绩效涵义的定义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概念。
2.2绩效管理的流程及考核方式
2.2.1绩效管理的流程
绩效管理的流程不单单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体系。绩效管理以一个周期为单位,从制定计划开始,经历技术准备、选拔考核人员、收集资料信息、做出分析评价、结果应用五个阶段,最后以考核结果反馈结束这一周期的绩效管理,接着又作为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依据,从而循环,反复形成一个动态的体系。具体流程如图2.2。
2.2.2绩效考核方法
目前大多数组织机构和企业运用比较多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是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法、360度绩效考核法等。
目标管理是众多国内外组织机构和企业绩效考核常用的方法,能得以推广是因为它与人们价值观一致,能更好地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程序或过程,由上级和下级起协商,根据组织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依此决定上下级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绩效管理和评价每一个部门和个人的绩效产出对组织贡献的标准。但是要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必须考虑其适用条件并有步骤地进行。在设定绩效目标时,需要上下级共同确定各个层级所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目标管理的组织,通常是上级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一起共同制定目标。目标主要是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达到这一结果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不同的考评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和对象,表2.3说明了不同考核方法的特点。
第3章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3.1民航华东局概况........16
3.1.1民航华东局简介.........16
3.1.2民航华东局人员编制现状....17
第4章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的优化策略.....25
4.1重构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的原则......25
4.1.1坚持合理公平原则......25
第5章结语.....33
第4章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的优化策略
4.1重构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的原则
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立之前没有明确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符合该局实际的、科学的、动态的绩效管理系统,制定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民航华东局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一步挖掘工作潜能,为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员工选拔、晋升、培训、薪酬等提供依据。此外,民航华东局为了正确而有效地开展绩效管理,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4.1.1坚持公开公平原则
绩效管理标准设计、程序制定和考核结果和反馈都应当遵循公幵公平原则。只有对民航华东局内的全体员工全面的公开、透明化,才能使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产生信任感,对绩效考核结果抱以理解、接受的态度。
公开公平原则是更是构建激励机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任何组织机构的待遇都会影响贯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而影响激励效果。在绩效管理系统中,任何缺乏公平公开的流程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影响最终的绩效管理效果。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种公平透明的心态,不应有任何的偏见和喜好,不能有任何不公的言语和行为。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可不奖励或者不处罚。员工只要存有不平的心态,许多以前能激励员工的方法,都会变得不管用。所谓绝对的公平,即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满意,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得以实践,而且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组织应该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气氛,要做到兼顾效益与公平。因此民航华东局应该将构建绩效管理系统和激励机制的目标定位为平衡员工心态,构造良好氛围,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一旦这一目标逐渐被员工所接受,就可以成为单位内部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机制的透明度和合理性,改善激励效果,兼顾效益与公平,不断适应单位内外环境变化,才是一个成功组织应选择的正确道路。
第5章结语
通过对绩效管理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强调了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结合民航华东局的绩效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思路和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对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管理理论为依据,以国内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经验为借鉴,明确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论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对该局以及整个民航的重要意义。
第二,阐明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基础,梳理民航华东局的组织结构、主要职责和人员情况,在对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了解民航华东局人员的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查找出这些问题的成因。
第三,确定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原贝,明确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政策依据,确定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与民航战略及现有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提出重构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和流程再造的建议。
最后,本文的研究核心和亮点是在对民航华东局绩效考核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民航华东局在员工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绩效管理指标缺乏针对性、绩效考核方式落后、结果反馈和结果运用欠缺的现象存在。其次分析了绩效管理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管理理念落后,人力资源配套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机制脱节等方面。最后针对民航华东局在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在坚持公开公平、分类实施、具有系统性、目标导向和反馈等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民航华东局绩效管理系统和流程再造,包括建设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方式,构建以绩效管理为基准的薪酬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的配套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帮助民航华东局实现对其绩效管理系统的重建。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五:泊肃流体中小球的运动和微血管中细胞流动学的数值模拟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关于微循环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Lenoardo da Vinci 和 Leonhard Euler首先用现代生理学以及数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动。18世纪中后期,Leonhard Euler 在1775年提出了描述不可压缩无粘性流体在弹性管中流动的一维方程—Euler 方程。Euler方程包括质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以及动量定理的运动方程,但由于受当时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的局限性,Euler 方程的精确解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9世纪初期,法国生理学家 Poiseuille 通过长期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得到流量与单位长度上的压力降以及管径的四次方成正比,这就是流体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泊肃叶定律可以近似地用于讨论人体的血液流动,因此该定律常被用于测定流体的粘滞系数、血液流动分析、药物分析和制剂的研究中。现代流体力学中常把粘性流体在圆管道中的流动称为泊肃叶流动。医学上把靠近小血管管壁处流速较慢的流层称为泊肃叶层。泊肃叶流体在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中有重要应用。D.R.Oliver 研究了泊肃流体中小球的旋转对平衡位置的影响。Tsorng-Whay Pan 和 Roland Glowinski对泊肃流体中中性浮力小球的运动进行了模拟。通过直接的数值模拟,发现了泊肃流体中小球的 Segre-Siberberg 效应。Segré–Silberberg 效应是一种流体动力分离效应, 当包含中性浮力粒子的稀释悬浮液在管道中流动(在层流中)时,会在距管道中心0.6R 的距离上达到平衡状态。Segre-Siberberg 效应没有因为小球数量的增加而消失,而是因为小球之间的相互碰撞而消失。Xueming Shao,Zhaosheng Yu 和[3]Sun Bo 对泊肃流体中雷诺数对刚性小球运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小球的外部平衡位置(Segre-Siberberg 环)朝区域边界移动。当雷诺数Re>600 时,小球聚集在内部的平衡位置上。
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物力学的崛起,逐渐形成了心血管系统流体力学,使得微循环流体动力学一跃成为生物动力学的主要学科分支。心血管流体力学就是以心血管系统中血液的流动为研究对象,并应用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门学科。它将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心理学、医学的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与分析心血管系统中血液流动所呈现的心理现象,阐明血液流动的基本规律及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对血液流动的可能影响,以便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帮助。因为血液循环对维持人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系统流体力学成为当前生物力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心血管系统流体力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微血管内血液的流动特性及其对血管壁的作用两个方面。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经常忽略血管壁的变形。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考虑了血管壁的弹性,更加注重探索血液流动时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这一类固液相互接触(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问题从数学方面可以被看作自由边界(free boundary)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的一个热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能力的开发和在运算速度上的飞速发展,在生物数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利用数值方法探索研究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在这些领域,对于直接测量或定量化太复杂的问题,数值方法是一种十分有力、有效的手段。数值方法在刚性粒子以及红细胞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Eggleton和Popel于1998年将浸入边界法(IBM)和有限元方法(FEM)相结合,模拟了红细胞膜在剪切流体中的大幅度变形。近来,格子波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方法被用来模拟微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它将红细胞膜分成一系列的刚性颗粒。对于刚性颗粒,Chung et al.利用Neu和Meiselman[8]提出的消耗能量理论公式研究了区域流体中两个刚性椭圆颗粒的运动。此外,Sun和Munn通过刚性红细胞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格子波尔兹曼方法进行了改进。Tsorng-Whay Pan和Tong Wang用弹性弹簧模型来模拟红细胞膜的骨骼结构进而研究微血管中红细胞的流动性。当红细胞穿过狭窄微血管时,由于血管壁对红细胞的作用,红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细胞膜表面的流动性,红细胞能回到原来的形状。同时,模拟的结果还表明红细胞在剪切流体中最终会运动到区域的中心,这种现象被称为Fahraeus-Lindqvist effect,并且细胞的水平速度取决于红细胞形变的大小。Mittal et al.用large-eddy模拟方法对狭窄动脉血管中的脉动流进行了研究。Secomb et al.等人用润滑理论对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进行了研究。
数值方法还被用以验证和扩展理论,提出合理的预测,并进而指导实验的设计。在已经被应用于血液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中,虚拟域(Fictitious Domain)方法是一组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虚拟域方法,可以将复杂区间或随时间变化的区间上的问题化简为在一个更大的包含原区间的简单区间(例如二维的长方形区间)上的问题,在新的区间上,我们可以应用现有的高性能数值解法。利用虚拟域方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区间上处理原有的边界条件。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的Roland Glowinski(法国科学院院士)研究组采用独特的方法极大的发展了虚拟域方法。通过引进拉格朗日乘数法(Lagrange Multiplier),Glowinski在扩展后的区间内把原来的边界性质处理为约束条件,可以同算子分裂(Operator Splitting)方法和区域分解(Domain-Decomposition)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出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虚拟域/拉格朗日乘数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压缩粘性流体的数值计算,诸如刚性颗粒流问题,心脏瓣膜的模拟等。最近,虚拟域方法被应用在有狭窄病变的弹性血管中血液流动性质的研究上,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从而表明了此方法在自由边界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数值方法与模型
Navier-Stokes 方程一直被认为是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运动的偏微分方程。Navier-Stokes方程体现了流体的速度、压强以及密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实际上,Navier-Stokes 方程是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从数学的角度看Navier-Stokes方程组,它需要求解两个自变量速度和压力,是一个耦合的方程。此外它还带有非线性项 )又可以和时间T 有关,所以这些都给数值求解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很难准确的定量求解。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极少数非常简单的流动问题才能求得其精确解,大多数还是要通过离散方法求得数值解。所以对 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法的研究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采用在时间方向上一阶收敛的算子分离法(Operator Splitting)来求解 Navier-Stokes 方程来求解流体的速度场。同时用虚拟域—浸入边界方法来处理不规则区域(狭窄微血管)及可变形体(红细胞)在流体中的形变。
2.1虚拟域(Fictitious Domain)方法
虚拟域方法是解决偏微分方程的另外一种数值方法,它可以把复杂区间或随时间变化的区间上的问题化简为在一个更大的包含原区间的简单区间(例如二维的长方形区间)上的问题,在新的区间上,我们可以应用现有的高性能数值解法。利用虚拟域方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区间上处理原有的边界条件。在对边界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引入了拉格朗日乘数法(Lagrange Multiplier)。通过引进拉格朗日乘数法,Glowinski在扩展后的区间内把原来的边界性质处理为约束条件,可以同算子分裂(Operator Splitting)方法和区域分解(Domain Decomposition)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出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虚拟域/拉格朗日乘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压缩粘性流体的数值计算(诸如刚性颗粒流问题,心脏瓣膜的模拟等)。最近,虚拟域方法被应用在有狭窄病变的弹性血管中血液流动性质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自由边界(free boundary)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非线性椭圆形方程以及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求解中。
2.2边界上的积分法
边界积分法是用积分方程来解决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数值方法,因此积分方程的解就是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该方法试图用给定的边界条件来代替积分方程的边界值,然后积分方程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积分区域内每一点的值。边界积分法在数学上反映就是积分学中的格林公式即区域内积分可以用边界上的积分来描述。这样一来,三维问题就可转化为二维问题,二维问题就可转化成一维问题。所以边界积分法比有限元方法在微分方程的求解中有如下两个优势:1、由于维数降低,对计算机容量要求也降低了,即能实现小机器上计算大问题;2、域内问题可以归结为边界上的积分问题,因此要准备的原始数据比有限元方法要少得多。另外一个突出优点就是边界积分法只是在边界上进行近似逼近,而在域内满足控制方程,因此比有限元法少了一次近似处理(有限元法在域内也是用试探函数逼近),从而精度较高。
在流体动力学中,我们通常用边界积分法来描述间断连续的液体或物体。也就是说,该方法只能用在一些特殊的例子中,比如位势流(inviscid和irrotational流体,Hele-Shaw流体)和Stokes流体(雷诺数为零)。因此,边界积分法不能被用在一般的界面流体中,比如粘性Navier-Stokes方程。Pozrikidis和他的同事已经采用Stokes流体中的边界积分法(boundary integral method)来代表剪切流体中红细胞(RBC)的形变和运动。近年来,该方法被用来模拟微血管和毛细血管中(雷诺数??1)弹性胶囊以及红细胞的运动。
第三章 数值方法与模型.............9
3.1 算子分离(Operator Splitting)法 ...............9
3.2 虚拟域(Fictitious Domain)方法.........10
3.3 边界上的积分法..................12
第四章 数值实验.................15
4.1 一个小球的情形.................15
4.1.1 小球半径不同........................15
4.1.2 小球初始位置不同...........16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29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9
5.2 后续工作展望..................29
第四章 数值实验
本章将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将对不可压缩牛顿粘性液体中一个直至上百个非中性浮力刚性小球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其次模拟红细胞在狭窄微血管中的流动性。对于所有的算例,空间离散采用有限元方法,时间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界面处理采用分布式拉格朗日乘数法。
4.1 一个小球的情形
4.1.1 小球半径不同
从图4.1中我们可以得到,小球最后的平衡位置远离区域边界,最后聚集在轨道的中心线附近。Karnis et al.证实了同样的现象,并且观察到小球的半径越大,最后的平衡位置越靠近轴心。小球的这种“奇异”运动现象主要是由于惯性的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我们知道,小球的平衡位置主要由流体的沉降速度方向以及小球和区域半径的比率决定的。在轨道的中心线附近,流体的剪切速度较小,所以小球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小球易保持平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采用数值实验来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液体中非中性浮力刚性小球的运动问题,通过改变小球的参数来探讨其对小球运动的影响,同时用 Navier-Stokes方程来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液体的运动,利用 Lagrange Multiplier方法处理界面,用 Operator Splitting方法求解 Navier-Stokes方程组。通过数值实验,我们得到小球的半径以及区域两端的压强差越大,最终的平衡位置越靠近轴心;而且小球的平衡位置和小球的初始位置无关。增加小球的个数,最终小球总位于剪切率较低的轴心附近,结果和之前文献的研究成果定性吻合,从而证明本文的数值模型是可行的。此外,该方法在微血管中红细胞流变的动力学模拟以及红细胞与药物载体微粒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血管壁的弹性对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性质等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接着对微血管中三种不同形状的红细胞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数值实验记录三种不同形状的红细胞穿过狭窄微血管的状态。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正常红细胞穿过狭窄微血管发生的形变最大,而且由于细胞膜表面的流动性,三种形状的红细胞都可以回到最初的形状。本文分析了单个红细胞的流动特性,忽略了红细胞膜内外流体的相互作用,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定量分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红细胞流动特性的影响,从而对病态红细胞的变形与流动有更深的研究,并将此方法推广到其他固液相互作用的情况中进行讨论。
5.2 后续工作展望
由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已成为生物数学、生物力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最为瞩目的课题之一,所以今后很长时间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它。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而在数值模拟实验中,我们往往只考虑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我们可以开发计算程序,使之能够实现在流体中同时存在多个刚性粒子和可变形粒子的数值模拟。当两种不同性质粒子同时存在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建立恰当的描述不同粒子之间相互作用模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2)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虽然考虑到细胞膜内外的流体具有不一样的性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细胞内外没有物质交换。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上。
(3)在本文有关红细胞的研究中,雷诺数都很小,没有对较大雷诺数和惯性作用下,红细胞在狭窄微血管中的运动进行模拟。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较大雷诺数的研究中。
(4)血液中药物的输运问题是数值计算方法在生物及交叉学科中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应用。近年来,国际上在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药物输运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数值研究工作还很少,尤其是把药物输运(drug delivery)过程同人体的循环系统结合起来的研究是新颖的、重要的、以前较少触及的。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六: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评价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航业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历史统计数据看,在 2000 年到 2005 年短短的 5 年间,我国民航业飞机数量约增加 340 架,并在 2006 年到 2013 年七年时间里,我国民航飞机架数从将近800 架左右增加到2200架左右,增长将近两倍。与此同时,民航维修市场总量也从2010年的158亿发展到2013年的400亿,据预测,到2028年,中国航空旅行和航空货运市场的双增长将使机队规模增至4610架飞机,这一水平基本达到欧洲目前运营的飞机数量,届时民航维修市场的市场总量也将会继续翻翻。在 2005年底民航机务人员的人数为4万人左右,随着维修市场总量和飞机数量的双增长,预测在 2006-2025 年间,中国民航业新增航空机务人员总共需要 20 万人。随着国内航空消费市场的扩大,飞机的数量和航班的次数的急剧增加,飞机的跟新换代速度也在加快,其飞机结构的日益复杂,飞机老化导致故障的增多也将在未来给民航维修增加压力。同时,对飞机起飞准时性要求的提高,维修基地科学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机务人员自身能力的欠缺等,这些问题都给民航维修基地的维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在民航维修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保障飞机维修质量,提升飞机维修效率成为市场的要求,也是民航维修行业内在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短时间内,维修基地内机务人员人才梯队的建设跟不上航班架次的急剧增长,维修现场的科学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现象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机务人员的素质以及维修环境等不可控因素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增加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发生的概率。维修基地的主要活动是机务维修工作,其中机务人员是飞机维修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其行为的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飞机维修的安全与效率,然而民航机务维修的人为差错是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由人为差错导致的很多维修事故与事故征候更是防不胜防,同时国内的研究者在对民航维修人为差错的研究分析中,建立起的事故分析框架还处在对事故致因模型的照搬和套用阶段,缺乏对民航维修复杂性的深入而全面考虑。
1.2 国内外人为差错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民航领域从业人员人为差错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减少由人为因素引发的航空事故的研究,长期都是全世界各国民航领域研究的焦点。相比于国内的研究,国外学者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了人为因素的研究,在人为因素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着更扎实的基础。英国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工效学会,人为因素应有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国际工效学会(IEA)在此基础上于 1959 年也成立了。
美国在1957年建立的人为因素学会也在后来的时间并入到了IEA。 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墨菲(Murphy)在1949年第一次提出这样一个定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那么这种差错总是会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Murphy,s Law)。从墨菲定律中我们看到,只要对那些有出错可能的地方,有人出错是必然的,并且往往会在最不利的时机以最坏的方式发生。近60 年的实践使得墨菲定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对飞机的飞行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它对维修中的维修差错的消除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1972年,Elwyn Edwards教授提出了 SHEL 模型[4][5]后,由 E.Hawkins 于 1975 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发展,SHEL 模型提出事故的产生是以人(L)与硬件(H)、人(L)与软件(S)、人(L)与环境(E)、人(L)与人(L)相联系并作用,通过综合的结果以事故的形式表现出来。1990年,James Reason教授提出了Reason模型。第一部关于人为差错的著作《Human Error》的出版,对人为差错研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对差错预测及典型过失和预防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认为隐性差错和显性差错是差错的两种形式。在众多事故模型中,Strater 教授对现有这些模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模型大致可以分为现象型、因果型以及行动型三种。其中,按照失误表现形式来建立的模型为现象型模型,这类模型结构过于简单,欠缺对人为失误的获取和评估的考虑,对表面现象与内在心理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2 人为差错分析及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人为差错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事故致因理论
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规模化、普遍化和复杂化,同时越来越激烈和尖锐的收益与损失之间的矛盾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烦恼。为了对这一矛盾更好地解决,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也被积累下来,其中在人们长期生产经验中积淀下来的重要理论就有事故致因理论,它是系统安全科学的基石。
始于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的事故致因理论,直到 20世纪末,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①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大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广泛应用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进入各行各业的生产单元,事故致因理论原始雏形初见端倪,此时事故频发倾向论和后来修正的事故遭遇倾向论被一些学者提炼出来,两者都认为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事工作的“人”与事故的发生密不可分。海因里希(W.H. Heinrich)在 1936 年提出事故因果连锁论,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发生源头,在事故过程中对这两项因素实施干预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依然是从“人”的角度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的。
② 到二战时期,战争中大量使用许多新式、复杂的武器装备,许多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在事故中生产条件和技术设备的也是潜在危险,因而对事故产生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将操作者的“人”作为主要原因。在研究事故各因素间的关系特征的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论和能量意外释放论等进行解说,事故因素的调查和研究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很好的促进,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也得到很好的揭示。
③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产品工艺、技术系统、生产设备越来越复杂,复杂系统的事故原因很难通过以往的理论来解释。由此研究人员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对许多新的事故致因理论和模型进行重新定义和构建。
2.2 评价理论
评价是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评价是决策的基础,评价方法是评价的核心问题。
2.2.1 评价方法的演变与发展
目前的评价方法已有几十到上百种,最早的评价方法是在各种总值、平均值等简单数学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从统计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理论角度着眼研究是从近代才开始,近些年来,一些新兴学科的加入,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技术等也都引入到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来,使评价方法的研究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边缘交叉、相互渗透、多点支撑的新兴研究领域。概括的说,现代评价方法的研究进程可以从独立发展阶段、机理互补阶段、组合运用阶段三个阶段来大致划分。
此外,对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的水平和精度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成为评价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比如对评价结果的敏感性分析、不同评价结果的兼容性、差异性等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评价学者的重视,成为评价方法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2.2 一般评价方法介绍
在学术界,对定性问题定量化的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失真,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一直存在,选取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更加客观的去评价研究对象。常见的评价方法有灰色系统理论、专家访谈法、人工神经网络法、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等。
① 灰色理论法
20 世纪 80 年代灰色系统理论由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并创立,它是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学科,用以解决一些包含未知要素的特殊领域的问题。灰色系统是一部分信息已知、另一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该理论在复杂的大系统中融入了控制论的观点、方法,结合了运筹学与自动控制方法,来研究具有灰色特性的客观世界中的问题。在所有的灰色系统模型中,灰色模型最有特色,即时间序列模型。一般可以用变量的微分方程来表示性的灰色模型,表达形式如下:
灰色模型方程中由于含有高阶微分项,系统因为随机因素而导致的波动特性能够反映出来。
3 民航机务维修过程中人为差错产生的机理研究 ........ 17
3.1 民航机务维修的现状 ....... 17
3.1.1 民航机务维修工作内容及其特点 ............ 17
3.1.2 民航机务维修的管理现状 ............. 19
4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及评测方法研究 ............... 31
4.1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研究的总体思路 ............ 31
4.2 相关概念及关系界定 ......... 31
5 C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测评应用实例 ............ 57
5.1 C 民航维修基地概况 ............. 57
5.2 C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的评测应用 ........... 57
5 C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测评应用实例
5.1 C 民航维修基地概况
C 民航维修基地成立于 2004 年,是民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下的生产单位,坐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拥有一座现代化大型机库,主要从事民航股份机队工程管理和飞机大修、航线维护、动力装置及附件修理等工作。目前 C 民航维修基地有航线维修一车间、航线维修二车间、定检维修车间、内场维修车间、特种车队、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支援、航材和其它管理部门等 14个部门,所有部门员工总和为448人,一线机务人员主要集中在航线、定检、内场车间。航线、定检、内场车间主要负责公司执管26架飞机的维修基地维护工作,航线维修车间主要负责外站飞机机场的航线维护工作,其中外场维护人员 240 人、放行人员 110 人,内场修理27人。
航线维修采用四班两运转,其他人员按照正常工作日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援人员每日有值班人员,对现场管理进行督促和检查,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
6 结论
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民航维修基地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新形势对维修基地人为差错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民航维修领域人为差错的控制,主要以事后控制和经验预防为主,对事故的分析处在对经典事故模型的照搬和套用阶段,缺乏对人为差错原因分析的系统思考,在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产生原因越来越多且复杂的背景下,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提高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的控制能力势在必行。
为此,本文基于民航维修基地机务维修工作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经典事故模型、情景意识理论及情境管理理论,建立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分析框架,构建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并以实例进行了测评研究,提出了改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如下:
① 总结了人为差错成因分析中多种经典事故模型的特点,分析了民航维修基地机务维修工作及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个体因素、情景意识及情境管理三大对民航维修人为差错产生核心影响的因素。
② 深入分析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产生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的产生是由外因情境管理失误与内因个体因素及情景意识的失效综合导致,建立了适合民航维修基地的人为差错模型。
③ 界定了人为差错的影响因素与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个体因素、情景意识、情境管理与人为差错之间的关系,运用鱼骨图对造成人为差错的外因和内因进行了解析,构建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指标体系。
④ 比较分析了多种定性问题定量化的评价方法,结合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指标的特点,提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的控制能力进行评测。
⑤ 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到C民航维修基地,实现了对C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将诊断结果应用到提升 C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上,建立了以过程为基础的 PDCA 重点指标控制模式,对 C 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情境管理的视角对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展开研究,提出了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的新思路。由于笔者学识、笔力有限,对民航维修基地人为差错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很多方面还需要以后从事民航维修基地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七: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民航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民航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国内航线不断扩充,航班密度持续增大,2012 年 1 月至 12 月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为 3.19 亿人次,同比增长 9.2%。目前,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据空中客车公司预测,20 年后我国国内航空客运周转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航空客运周转量第一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
随着规模的扩大,为了顺应市场规律,民航企业对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也逐步重视,其投入不断加大,每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业务系统建设,效果显著。如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改革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成立运行控制中心,推广使用航班运行控制(Flight Operations Control,FOC)业务系统。FOC 是航空公司运行的决策中心,是保证飞行安全的系统,保障航空公司的安全、正常、舒适和经济效益。FOC 系统实现了航班计划、航班动态、飞机计划、机组信息、飞行数据、航行情报、航路数据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我国民航业务系统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民航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促进民航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民航业务系统十分复杂,设计过程中易隐含错误。由图 1.1可见, FOC系统覆盖从航班计划到飞行执行完毕的整个航班生产过程,涉及到航班计划管理、飞机调度、机组管理、商务调度、航行情报、飞行签派管理的全部生产部门。FOC 系统实现时可划分为 10 至 20 多个主要的功能系统,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又有 10 至 20 个。如果再考虑各个功能系统的流程等,FOC 系统将更加复杂。复杂的民航业务系统设计过程中难免产生错误。并且,系统越复杂,存在的错误也越多,隐蔽性也越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民航事故与不安全事件
随着民航运输量的快速增长,我国民航的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来临。根据波音飞机公司的年度预测报过,在未来的 20 年内,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的年增长率约为 7.4%,货物运输量的年增长率约为 9%。到 2023 年,我国飞机数量将增长至现今的 3 倍。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航空业发展速度和近十年来的航空飞行重大事故率计算,在 2015 年和 2020 年,我国民航运输中将分别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3.1 次和 4.6 次。由于民航运输相比其他运输业具有更高的安全期望,显然上述事故率是无法被国家和人民接受的。
近年来从业人员不断改善安全监管体系,统一和完善了民航运行有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我国的民航安全得到的极大的改善,但是民航不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图 1.2 是我国民航近十年来的二等和重大飞行事故柱状图,图 1.3是 2011 年度事故征候分析图。
由图 1.2、图 1.3 可见,近年来民航中事故/与不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其中系统失效占有很大比例。我国的民航安全虽然高于国际安全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仍有潜力可挖掘,安全水平仍有提高空间。本文针对民航业务系统模型讨论民航业务系统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安全性问题及其验证方法。
第二章 基于故障树的民航业务系统安全性分析
近年来,民航事故/不安全事屡有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如何针对民航业务特殊性定义安全性对安全性验证工作十分重要。按照民航业务现有安全水平和运输量增长速度,至 2015 年将会发生多起飞机失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提出零事故目标和安全第一原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总是存在,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仔细研究事故根源,确定安全性需求,防止发生更严重的事故。本章引入故障树分析技术,很好地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本章对近年来典型民航事故/不安全事件分析,找出引起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底层故障事件,并对故障树定性分析,进一步确定故障成因,提取出安全性需求,从而有目标地对民航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验证。
2.1 故障树分析技术
故障树分析技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最初用于导弹发生系统的质量评估。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国防部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了故障树分析技术(Faulty Tree Analysis)。由于故障树分析技术的直观明了,灵活多用且逻辑性强,在随后的几十年来,故障树技术在民航、载人航天、导弹系统、大型核电站事故分析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故障树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图 2.1 所示:
(1) 收集资料;
(2) 建立故障树;
(3) 故障树定性分析;
(4) 故障树定量分析;
(5) 重要度分析;
(6) 分析结论。
2.2 故障树建立
故障树建立是故障树分析的核心步骤。能否层次分明,建立正确的故障树,将直接影响故障树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庞大复杂的民航业务系统建立专门的故障树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需要熟悉掌握民航业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详细分析基本单元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故障树,可以有效定位民航业务系统潜在的故障因素,获取安全性需求,并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2.2.1 故障树构建方式 故障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手动建树和计算机辅助建树两种。
手动建树又称演绎法。手动建树采用非常普遍,可以快速便利的定位全部的故障模式和原因。建树人员根据系统的故障因果关系,从系统的顶事件自上而下地演绎出顶事件的直接原因。根据顶事件->逻辑门->中间事件->逻辑门->底事件的顺序推导,直到所有底事件推理完为止。
计算机辅助建树又称合成法。主要通过汇总系统的基本单元的失效函数,根据一定的边界条件,从系统的顶事件自顶而下采用计算机程序按照规定的约束自动生成系统故障树。目前多采用有向图法、小故障树合成法、节点关系图法和决策表法进行辅助建树。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方式进行智能判断区分出薄弱环节,并且专家“故障诊断”尚难以用计算机描述,因此国内的计算机辅助建立故障树还在探索阶段未大规模应用。
2.2.2 故障树建立步骤
由于计算机辅助建树技术尚未成熟,本文采用手动演绎法建立民航故障树。建树具体步骤如下:
(1)详细分析民航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收集民航系统的设计文档、运行资料、工作流程等相关技术数据。
(2)确定顶事件。明确定义顶事件的判断标准。
(3)找出引起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选取适当的逻辑门,将顶事件作为输出事件,直接原因事件作为输入事件从而明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4)逐层向下演绎分析,直到所有的输入事件都不必或者不能再进行分解为止,此时的输入事件为底事件。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构建出系统的故障树。本章将以民航飞行控制签派系统为例构建故障树进行分析。
第三章 民航业务系统的 ABPD 模型 ...... 26
3.1 业务流程模型元素 ............ 26
3.1.1 业务流程基本视图 ......26
第四章 民航业务系统模型的安全性验证算法设计 ...............34
4.1 业务流程模型验证方式 ............ 34
4.1.1 结构验证 .................. 34
4.1.2 语义验证 .............. 35
第五章 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验证的实现 ................ 53
5.1 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的模型表示 ..........53
第五章 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验证的实现
本文在上一章定义了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约束了什么不应该发生;并结合第三章的ABPD 模型设计了 DTM 矩阵,提出民航业务系统安全性验证算法。为了实现该验证算法,本章将引入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描述模型设计实现一个验证工具原型,支持给定民航业务系统模型的安全性验证,实现包括原始模型信息输入,求解网关对应关系、并行节点以及 DTM矩阵,最后验证模型安全性输出异常。本章以第四章的安全性为基础,以民航业务流程模型为输入,以验证结果为输出,将所有的验证模块进行整合并协同工作。
5.1 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的模型表示
民航业务系统安全性验证需要有一个优良的建模方案,由于它处理大量的非数字的信息,在模型相关信息输入时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中间表示手段。本节在分析 ABPD 模型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引入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以定义模型,增强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基于 XML的模型具有规范的格式,很好的扩展性和重用性,并且易于管理和使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是十分富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了保证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对民航业务模型进行安全性分析、形式化建模与验证,以避免在业务系统执行中任务出现死锁、同步缺失、任务前提数据异常、任务依赖数据异常等问题。因此,进行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的研究对于实施新的或改进已有的民航业务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很多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但就目前的文献而言,针对民航业务系统中数据模型与业务流程模型相结合的安全性验证研究领域还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重点分析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并实现数据模型与业务流程模型相结合的民航业务系统建模与安全性验证方法。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后综述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从民航系统和业务流程模型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出发,使用故障树分析技术对民航签派系统中的故障事件进行分析,发现民航业务系统中业务流程模型设计时可能包含结构冲突,也可能隐含大量语义冲突,为民航安全埋下隐患。其次,为了验证民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即“坏的事情不发生”,结合数据模型对民航业务流程模型进行有效的形式化建模,本文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中引入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基于有向图的 ABPD 模型。再次,根据模型中任务之间、任务与数据之间、数据之间的交互提出新的模型异常,从流程的结构和语义层次使用谓词结构定义民航业务流程模型中的安全性。为减少后期验证的复杂度提出并行任务集合对ABPD 模型中顺行流节点进行并行分析,减少搜索量;再基于并行集合提出 DTM 矩阵分析数据对象在各任务执行时的存在状态,最后使用图搜索方法对 ABPD 模型进行安全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 ABPD 模型的民航业务系统安全性验证方法可以很好地验证业务系统中潜在的业务流程模型与数据模型的不一致性,并在存在大量并行结构的民航业务系统中有效减少搜索量,缩短验证时间,对民航业务系统安全性验证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八:越南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呈现出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遭破坏。在资源生产方面,矿产企业长期对部分矿产(铁矿、锡矿、锌矿等)进行开采,导致此类资源存储量急剧下降;越南现有的开采技术和加工工艺较为落后,且政府对于贫矿的加工存在诸多限制,致使开采出的矿产中的有益成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一定的浪费。此外,在矿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易采—难弃”、不遵守政府规划、不遵守开采设计等现象,加快了矿产资源的衰竭。在环境保护方面,矿产企业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存在违法排放污水、废物的现象,导致环境生态的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2005年建立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环境法》和相关法规规定不明确,制裁不够严格,导致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限制开采矿产对环境造成污染,法律也规定对矿产活动征收环境污染费、签订环境保护基金,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但是,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缓慢,支付不透明,环境污染每日剧增。
二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可持续利用的矛盾凸显。越南政府主张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下,鼓励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但是必须与深加工结合起来。在很多地方由于矿床规模较小,开采出的资源有限,矿产加工厂建立后缺乏足够的原料进行长期生产,导致各个企业间互相争买原材料,甚至出现违法开采矿产资源、非法买卖矿产等现象。越南是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都很欠缺,在这样的国情下,如何适度利用矿产资源、如何实现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成为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
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管理。为此,需要在全面考察越南矿产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矿产资源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探讨加强和改善越南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路径和措施。
1.2 研究现状综述
随着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以及资源供需关系紧张,矿产资源管理已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对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研究:
吴尚昆在《西方矿业体制简析及几点启示》一书中分析了西方矿业体制,认为西方矿业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符合矿产行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具有完善的矿业权制度、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备的矿业立法、资源税费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在结合越南国情的前提下,可考虑借鉴西方矿业体制,从矿业权的保护和管理、矿业立法、矿业管理机构的完善等方面来健全越南的矿业体制。
熊鹰、徐翔通过分析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治理的决策,提出促进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加大对企业污染的处罚、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等措施有助于在短期内推动环境保护,尤其是当政府承担起监管失职责任时更有利于增强环境保护。但从长期来看,加重对企业污染的处罚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并非治本之策,而加大对政府监管失职的处罚才具有积极效果。
何贤杰等研究资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强调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建立开放型的资源供应、实现节约型资源消费、加强科技实施应用,完善集约型资源开发、建全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保障体系。
李万享(2006)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界物质资源与改善社会生命活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获取最终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就应该开展品位指标的优化研究。通过品位指标的优化,确定合理的品位指标,既能保证矿山企业或国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的品位指标。
第二章 矿产资源管理的理论阐释
2.1 矿产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也包括了在采矿、选冶、提炼、加工等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形成的矿产品。
矿产资源的特性主要有:
(1)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不能够创造出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要经过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漫长过程,人类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来寻找、开采、和利用,但是在相对短暂的人类社会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须采取保护的方针,有计划地、合理地开采利用,以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
(2)耗竭性:矿产资源是经过极其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对于人类来说,可以把它的储量看成是固定的,一旦被用尽或过度的消耗就无法补充。矿产资源这种耗竭性不仅带来了矿产资源消耗补偿的特殊形式,也决定了矿产资源开采权的转让不仅仅是使用权的转让,更是所有权的转让。
(3)动态性:矿产资源的动态性是指在每个历史阶段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反映了那个阶段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矿产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将会被不断扩展。因此,从人类社会的某个发展阶段来看,资源是有限的,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也是无止境的。
(4)不均衡性: 矿产资源的不均衡性是指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地球上各种岩石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受地质、技术、经济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质条件是矿产资源形成的天然条件,地质作用已然把矿产物质在地壳内部进行了分配,这种分配是天赐性质、不可改变的。
(5)隐蔽性: 作为经济地质体的矿产资源很少 100%的露出地表,特别是对那些从未出露的盲矿体,更是全隐蔽的。矿产资源的隐蔽性不同于土地和森林等其他自然资源,它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劳动,如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生产勘探,才能予以发现和进一步劳作。
(6)复杂性: 矿产资源的特殊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复杂性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复杂性。各种矿产又可以划分出众多的矿床类型、工业类型、矿石类型、,不同类型的矿产价值又各不相同。如果矿产资源按照地质勘探程度和可利用经济程度,又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储量级别。这些特点带来了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的复杂性
2.2 矿产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资源价值论
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来自于自然资源的天然价值、稀缺价值和劳动价值。天然价值是指“自然中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劳动价值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劳动。稀缺价值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晏智杰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自然资源越稀缺,其价值也就越大,这是自然资源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客观趋势。
承认自然资源的价值,对于科学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消除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建设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具有价值属性和特定,因此,自然资源价值论的理论观点为矿产资源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资源资产产权理论
产权是自愿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人们适应资源时的适当规则。资源资产的定义建立在资源、资产两个概念基础之上,但绝不是两种概念的简单相加。目前学术界对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姜文来、杨瑞珍(2002)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资源资产的新定义: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姜文来、杨瑞珍等学者,利用资源资产理论,研究了中国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资源资产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资源资产研究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需要,为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一个接口,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
矿产资源存在于地表浅层或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等生产活动都与土地紧密相关,因此矿产资源对土地具有极大的依附性和影响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加工时也会对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合理的产权界定不仅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对环境保护、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产权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清晰地产权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产权明确促进解决环境破坏问题。(3)清晰地产权给所有者带来可预见的预期收益,激励个人或团体投入劳动、资金等改善矿产资源质量。产权理论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强大的理论和现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现状 ......... 13
3.1 越南矿产资源概况 ............. 13
3.2 越南矿产活动概况 ............... 15
第四章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
4.1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4.1.1 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23
第五章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对策 ........... 30
5.1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宏观改革 ................ 30
5.2 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 31
第四章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越南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由 1996年颁布实施的、又于 2010 年修正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矿产法》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组成。自从资源环境部成立以后建立法律法规的工作不断加强。从 1996 年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矿产法》建立以后,到目前为止,中央政府、部关、部级机构已经设立和颁布了 217个关于矿产活动法律、法规的决定。跟矿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有:《工业科学法》、《土地法》、《国家财政法》、《资源税法》、《修正的刑事法》、《环境保护税法》、《处理违反行政法的法》。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越南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然而,越南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各项法规、规章之间出现矛盾或不符合新法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矿产法》经过2005年和2010 年的补充修改,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颁布时间长,且经过多次修改,造成各项法规、规章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已经不符合新的法律。实际上,参加矿产活动的企业和单位不仅要遵守矿产法的规定,还要遵守企业法、环境法、土地法、投资法、建筑法、交通法等以及相关的法规。新的法律颁布,但是其他有关的法规还没修改,造成企业在履行法律规定时遇到诸多麻烦,有关部门行使国家权利管理矿产时也遇到很多困难。本法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规定不符合现实情况,规定比较模糊难以理解,规定只有定性没有定量等问题。
第五章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对策
5.1 越南矿产资源管理宏观改革
矿场资源师国家经济发展所要依托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区域经济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越南矿产资源归属于国家所有,矿产资源资产占据着国有资本的重要地位,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是制定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战略和规划。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职责和基本任务,必须建立参与宏观调控的稳定制度和机制。采取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日常管理工作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与国家各宏观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
二是加强对矿产资源供需与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认识。越南经济已进入从追求快速发展到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时期。充分发挥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通过政策改革给矿产资源行业明确正确的发展途径。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要遵守市场经济供求规律,要符合越南国内的需求和国际矿产需求和可利用情况。目前越南国内矿产资源需求和利用率比较低,通过对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分析和预测,针对具矿种的供需提出预警和预报机制,引导理性投资。
三是要加强基础工作和理论研究。(1)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矿产资源价值理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改变落后僵化的思维、与国际先进理论接轨,同时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忽略社会经济稳定,忽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对经济增长的评估除了注重矿产行业对 GDP的贡献,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国家矿产储备危机、矿产活动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2)要摸清矿产资源的储备情况,建立矿产资源统计分析数据库,为矿产资源规划、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撑。2013年底资源与环境部的报告指出,矿产地质基础调查才完成计划的 40%,所以还不能准确评估越南矿产资源。越南政府、资源与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完成矿产地质基础调查计划,只有明确越南矿产资源情况,在真实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矿产战略和矿产规划。(3)矿产企业要把矿产资源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节约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的意识。提高矿产企业的企业道德,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九: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影响 及应对措施研究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概述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产生背景
1.《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原则、预防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开放经济体系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了各缔约方均有义务采取行动保护全球气候,但发达国家要负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理应承担更多的义务,使温室气体排放回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并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而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其次是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制定并执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等。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在国际环境领域中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同时,公约也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般性的指导文件,没有具体的减排目标,更没有对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作出具体性规定,所以,公约本身没有法律约束力。于是,公约缔约方会议通过“柏林授权”开始了一系列谈判,最终在 1997 年日本京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是为附件一缔约方(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明确规定了第一承诺减排的定量目标和时间表,即在2008-2012年期间,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 1990 年的排放水平减少 5.2%。而《京都议定书》允许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承担8%的减排量。同时,《京都议定书》也引入了三个灵活的履约机制:“联合履约(JI)”、“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可以说这是《京都议定书》有效平衡各缔约方利益和实现有效减排的一个创举,既兼顾了发达国家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需求,也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环保技术的现实。
(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规则
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主要内容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气候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总量控制交易为基础,力求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实现减排,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参与国家最多的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欧盟28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的主要能源消费和排放的企业。例如,炼油厂、炼钢厂、水泥厂、玻璃厂、造纸厂、化工厂等 11000 个能源密集型的企业。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企业都会被列入到排放交易体系中来,只有那些排放量是可以测量、报告、并准确认证的企业,并且要达到一定规模才可能成为减排的对象。到目前为止,该系统已经涵盖了欧盟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的45%。
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从时间上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年),第二阶段(2008-2012 年),第三阶段(2013-2020 年),第四阶段(2021-2028年)。第二阶段的时间跨度正好与《京都议定书》首次承诺的时间保持一致。《京都议定书》要求,从 2008 年到 2012 年,欧盟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要比 1990 年的排放量低 8%,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减排承诺,获取运用总量交易机制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欧盟制定了排放交易体系,并于2005年初试运行,2008年初开始正式运行。
2.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
(1)总量控制交易模式
同世界上其他的排放交易体系不同,欧盟所采用的是总量控制交易模式(cap and trade)。总量控制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或逐年降低的前提下,内部各排放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放量,实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覆盖28个主权国家,考虑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制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现实的差异性,所以,在排放量的确定上,为了有效平衡各成员国之间和欧盟的利益冲突,同时又能按照计划完成减排目标,欧盟并不预先确定排放总量,而是由各成员国自己先决定排放量,只是各成员国提出的排放量要符合欧盟排放交易指令的标准,并需要通过欧盟委员会审批,然后汇总形成欧盟的排放总量。
二、欧盟将民航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合法性分析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相关法案及指令
欧盟为了构建其气候政策框架自 2003 年开始进行一系列以排放交易体系为核心的立法,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件。最具典型的是 2003年 10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 2003/87/EC 指令,首次通过立法建立欧盟范围内的排放交易体系,全称为“建立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贸易体系并修订欧盟议会指令96/61/EC”,包括前言、正文33个条款和5个附件3大部分。随后在 2004 年 10 月通过指令 2004/101/EC,在《指令 2003/87/EC》中加入了关于将《京都议定书》中的项目机制纳入 EU ETS 体系中的内容。同年 12 月又通过了280/ 2004/EC及2216/2004/EC指令,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家电子登记注册系统以记录和跟踪 EUA 的签发、持有、转让和注销。2008 年 11 月,在欧盟内部的一片争议声中通过了指令2008/101/EC,该指令正式将民航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规定从2012年1月1 日起,覆盖所有进出欧盟和欧盟内部的航班,任何国家的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将受到排放交易体系的管制。2009年4月,最后通过2009/29/EC指令进一步改进和延伸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包括制定第三阶段配额上限和配额拍卖等。
在欧盟的众多指令中,指令 2008/101/EC 的出台遭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2011年8月,中国多家航空公司以及美国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泰国航空公司等20多家中外航空公司的代表在北京发表《共同声明》,反对欧盟单方面将民航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12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有关民航业碳排放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在内全球29国政府发表联合宣言,联合抵制欧盟收取航空碳税。同时,经过国务院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国内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由此可见,指令 2008/101/EC 在国际航空领域是非常不受欢迎的,究其原因还要从它管制的内容上探究。
(二)将民航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立法背景
尽管目前民航业的碳排放总量仅占全球碳排放的 2%(包括国内和国际航线),但增长速度却很快。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2010 年的报告显示,国际航空排放占全球航空排放的 62%,而且正以每年 3%-4%的速度增长。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民航业排放量在1990—2006年间增长了将近一倍,增长速度为全球各行业之首。其中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航班碳排放量增长迅速。欧盟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报告显示,其民航业的碳排放在 1990—2003 年期间增长了 73%,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 2012年将比1990年的排放量增加150%。1欧盟认为,国际民航组织领导的民航业减排议程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欧盟应该首先采取行动。在此背景下,就产生了引起争议的指令2008/101/EC。
另外有一点值得警惕的是,欧盟通过排放交易体系所建立的全球最大的碳汇市场不仅可以在欧盟范围内进行碳配额的交易,而且可以与世界其他交易体系进行交易,例如,已经实施成功对接的挪威二氧化碳总量交易体系和正在谈判中的澳大利亚排放交易体系。虽然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益于全球碳汇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争夺未来环境贸易中领导地位的野心,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急于采取单边行动推进其环境政策的进程,希望能够按照欧盟的现有模式建立国际碳汇市场秩序,从而通过手中的“环保牌”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环保事务都是不现实的。
三、争端解决机制研究...............13
(一)协商谈判.............13
(二)国际诉讼.............13
(三)诉诸 WTO争端解决机构.............16
四、欧盟将民航业纳入EU ETS 对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影响............19
(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19
(二)将民航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民航业的不利影响.............19
五、新形势下我国民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22
(一)深化双边谈判协商............22
(二)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23
五、新形势下我国民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深化双边谈判协商
根据欧盟的监测,在 1990-2006 年间,民航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对于参与到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行业总排放下降了4%,而不受监管的民航业的排放却增加了96%。尽管过去40年来民航业的能效提高显著,但这仍然远不足以弥补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排放增加。欧盟寄希望于将其排放交易体系发展成为全球排放交易体系的楷模,从而主导全球碳经济的走向,这一点从欧盟强行推进其单边主义行动上来看已经不言自明。欧盟在环保领域的积极作为,尤其要求发展中国家强制减排,特别是对于我国的要求完全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如果我国开始盲目的推行减排温室气体,将可能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所确立的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目标将受到严峻挑战。所以,为了避免贸易战和国际诉讼的不确定性,有条件的接受欧盟的方案不失为明智之举。尽管欧盟在单边行动中的表示出态度强硬,但是也并非没有谈判的余地。
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第一大来源地区,而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进口主要来源国,双边年交易额超过 3 万亿人民币。关系如此密切的双方面对任何一次贸易争端都应该谨小慎微,而任何一次报复和反报复都会使自己深受其害,有损于双方经济利益的单边行动所产生的损失都是双方难以承受的。
结论
本文通过对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则的分析获得了对指令2008/101/EC的概括性认识。并将其同现行的国际环境法、国际航空法、国际习惯法的相关规则比对研究,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欧盟一意孤行实行单边主义行动的本质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欧盟已经运行成熟的排放交易体系,以便获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领导权,通过对碳价格的制定,控制整个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排放交易市场。这从欧盟不仅将航空业纳入其排放交易体系,而且正在制定指令将全球海运业也纳入其排放体系中就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民航业应该以此为启示和警醒,对外联合共同利益国家坚决抵制欧盟的相关碳排放交易指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坚决支持《京都议定书》授权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框架下的协商,争取未来制定温室气体减排规则的话语权。对内加强和完善相关环境立法,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不断积累实践和理论经验以应对日益紧迫的节能减排压力。值得庆幸的是,欧盟暂停了碳减排交易指令的实施,这为建立我国特有的环保体系和环保标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文仅限于对相关法条、指令、报告的字面分析和研究,缺少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而数据恰恰是在争端解决中说明问题的最有利证明,特别是在WTO规则下,举证责任中数据的综合运用会对案件的走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者会在日后的学习中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用实践的经验促进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精选范文十:“80后”晚间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中国的各大城市正逐步进入消费社会,社会鼓励闲暇娱乐,发展庞大的娱乐业。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白天要工作和处理相应的事物,只有在夜间具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才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发布年全市经济运行数据,2013年,杭州人均GDP为94256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5220美元,杭州市人均GDP大致处于世界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的临界水平。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为杭州晚间休闲活动的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夜间消费在中国城市中日益盛行,晚间休闲活动对于城市居民是白天工作生活的补偿性恢复活动。
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科学研究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即晚间休闲活动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它是否能真正成为杭州居民白天工作生活的补偿性恢复活动。而目前晚间休闲活动的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作为科学的参考。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杭州作为实例分析,第一是因为杭州具有良好的休闲文化氛围,曾经获得“中国最美的休闲城市;第二是杭州市休闲活动丰富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古老的“河坊街”,时尚的南宋御街,还是美丽的西湖,都是杭州夜间休闲活动开发的优势。这样的休闲气质和生活方式对于研究晚间休闲活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理论界定城市晚间休闲活动的概念,基于探讨城市晚间休闲活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并以社会支持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为日后城市将开发晚间休闲活动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1.2以80后为研究对象的价值
晚间休闲活动的兴起源于城市夜经济不断扩展的背景下。夜经济概念是由Hobbs提出的,用来描述大量酒吧和俱乐部随着英国政府管理的开放,开始扩大经营时间到第二天早上。时间经营的改变和政府对酒许可法律的放松导致休闲行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营者不断增加,顾客的群体集中在年轻人。
近十年来大规模的调查也真实了该结果。2004年,在纽约夜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纽约夜生活协会(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调查夜经济发展(第一次是在1998年),向全市居民发放问卷,样本容量达1036份。结果显示,调查发现50%参加晚间休闲活动的人集中在28岁以下。
在中国,根据胡华的调查,夜晚外出的人,从活动内容来看,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占多数,从年龄结构来看,年轻人是中国晚间休闲活动的主要客源(图1.1)。而晚间休闲活动的最大特征具有消费行为,娱乐室、酒吧和舞厅等时尚的娱乐活动是城市晚间休闲活动独有的特征,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目前80后在中国都处于已经工作的状态中,他们拥有可自由支配收入来满足个人夜晚外出休闲娱乐的需求。因此,80后可自由支配收入为杭州晚间娱乐休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80后将成为将来城市夜间消费的主要群体。由此,以80后作为调查对象来研究晚间休闲活动更有利于提高本研究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2文献综述
2.1休闲活动概述
2.1.1休闲定义
为了能够让晚间休闲活动的概念界定更为清楚,本研究认为,首先需要对“休闲”概念的以往研究进行认识与梳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休闲活动对于生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休闲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关于休闲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
(1)时间定义
从时间结构来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休闲是指个人生活时间中生理必需时间(如睡眠、饮食等)和社会必需时间(如工作、通勤、家务等)之外的那一部分时间,即除去生理必需时间和生计中所必需的时间之外,可选择的自由裁量时间都属于“休闲“范围内。魏小安又对休闲的时间定义进一步细分为大闲(带薪休假)、中闲(黄金周)和小闲(周末)。
Kaplan认为自由时间里可分成四种不同的休闲状态:富有者持有而自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而无奈的空闲、“雇员定期而自愿的休假和伤残者长期的休养”及“老年人的自愿退休“,指出应该把休闲与科学的进步、人生阶段、生活习惯等相互联系。这些不同的“休闲时间”对于休闲者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只根据时间来定义休闲存在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伪休闲”状态。因为时间分配更强调社会劳动与非劳动的时间状况,属于国家(地区)发展水平的范畴,并未取决于个人意志。
2.2晚间休闲活动研究评述
2.2.1晚间休闲活动的概念界定
(1)时间上的界定
按时间来划分,晚间休闲活动的开始是在天黑了以后。但由于每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导致天黑的时刻可能存在区别。胡华把中国夜晚的时间界定为18:00-次日6:00之间,大约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面,分为3个阶段(详细见表2.1)。
王利华按照路灯开启和关闭时间来划分白天和夜晚。基于杭州的实际情况,通过笔者去餐饮店、KTV、酒吧调研的情况,本文将杭州餐饮黄金时间是晚上7点人们下班以后作为杭州晚间休闲活动的开始。在时间方面,晚间休闲活动强调的是夜晚时间,并且活动还可以延伸到次日早上。
3研究设计.......41
3.1模型构建........41
3.2相关变量设计.......42
3.2.1晚间休闲活动.......42
3.2.2主观幸福感......44
4数据分析.......59
4.1描述性统计分析......59
4.1.1样本描述........59
4.1.2数据描述......62
5研究结论与展望........101
5.1研究结论........101
5.1.1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101
5.1.2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讨论........101
4数据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样本描述
(1)样本人口特征
从表4.1中可以看出,样本性别与婚姻特征的分布较为合理,女性略高于男性,未婚高于已婚。
在教育程度方面,本研究的被试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学历最多,占到44.6%,大专和硕士学历分别占20.7%和21.3%。
在收入方面,样本月收入以月收入2001-4000元和月收入4001-6000元为主,分别达到31.0%和35.7%,说明本样本的80后大多数属于刚开始工作的阶段。
在职业方面,政府、事业单位员工(32.0%)、公司员工(37.5%)、学生(11%)和个体经营者(10.2%)为主要类别。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5.1.1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与晚间休闲活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独立样本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性别:不同性别的调查者在娱乐休闲、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社交休闲、康乐休闲和社会支持上,有显著的差异,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从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在80后群体中,女性在社会中获得的文持比男性多,女性更喜欢参加一些社会互动较多的活动,可以作为社交休闲和康乐休闲开发的目标群体,并且在社交休闲和康乐休闲的活动开发中,要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高社会支持的女性提供一个健康的休闲场所。
(2)婚姻:不同的婚姻状态对各变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3)教育水平:不同的教育水平对各变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4)收入:不同收入水平在社交休闲、娱乐休闲、康乐休闲、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但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80后分别与“2001-4000元”、“4001-6000元”、6001-8000元”和8001“元以上的80后存在显著差异,2000元以下的人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