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1.研究生论文撰写“学术不端”的界定。研究生作为科研共同体中的一员,理应受到《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的约束,对上述界定去粗取精,笔者认为,研究生论文撰写“学术不端”的内涵是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包括课程论文、投稿论文、学位论文等)中违背学术诚信,僭越学术规范的越轨行为。对于外延,笔者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调查及访谈,认为包括但不限于下述8项典型行为:(1)网络下载整篇论文或机械复制粘贴内容并作为个人原创提交;(2)不逐字抄袭,而将他人原文措辞改变后作为个人原创;(3)经实践调查,在论文中编造或拼凑数据或结果;(4)让其他人替自己写论文(无论是否付费);(5)替其他人写论文(无论是否收费);(6)编造或增减注释或参考书目;(7)将未对论文写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如导师或其他同学)列人论文作者名单,(8)一稿多投,重复发表。
2.研究生论文撰写“学术不端”的分类。上述8种行为可从“科研活动的发生顺序”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两方面进行分类比]。按“科研活动发生的顺序”可分为“科研成果获得阶段的学术不端”(如行为1—6)和“科研成果发表阶段的学术不端”(如行为7—8);按“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可分为“伪造类学术不端”即编造、篡改、拼凑数据,如行为3、6)和“剽窃类学术不端”(包括完全剽窃、部分剽窃和改写式剽窃,如行为1、2)。
二、硕士论文写作中为何会出现“学术不端”态度
1.调查与访谈。在人的知识体系中,直接决定行为的不是对客体的事实性认识,而是态度。态度是个体知识体系中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倾向,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为了深入解析研究生群体论文撰写中的“学术不端”,有必要了解研究生群体对该现象的态度。基于此,笔者调研走访了辽宁省A市的某综合院校和某理工科院校总计80名研究生,其中50人为文科研究生,30人为理工科研究生。(1)对是否理解“学术诚信”价值内核的调查。当研究生被要求列举“学术诚信”的要求时,大多数研究生(78%)都会回答出“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实事求是”、“诚实做学问”、“不自欺、不欺人”等内核,而且基本都能够辨识上文列举的8项行为是不好的,有违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学术不端行为。(2)对他人论文撰写“学术不端”的态度的调查。当被问及“你对同学论文撰写时学术不端怎么看”时,77%的研究生的回答倾向于“该行为不恰当,但可以理解。”只有20%的研究生主张“检举揭发,追究责任”,其他3%认为“无所谓,与自己无关。”(3)对研究生群体认为引起论文撰写“学术不端”的原因的访谈。访谈发现,研究生倾向认可论文撰写中学术不端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并积极为其辩护。表1记录了笔者访谈中得到的研究生群体自认为引起自己或其他同学论文撰写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其为学术不端辩护的理由:(注:B列与A列是一一对应的,如B1是对A1的辩护。)
2.对调查访谈情况的分析。(1)研究生对论文撰写中“学术不端”的评价存在着“双重态度”并导致“知行脱节”。从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论文撰写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评价明显存在着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表现为研究生群体认可并且渴望学术诚信价值内核的实现,它以主体主动在记忆中检索为前提;而内隐态度表现为研究生群体认为学术不端有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可行,它是主体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潜意识,因此,在主体无意识下就能直接支配行为。可见,正是由于研究生群体对论文撰写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着双重评价,才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上能够正确看待学术诚信的价值,在行动上却频频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2)自己不够努力却否认个人责任,把自己学术不端归咎于他人或环境。从A181(指称表1中A列第1行和B列第1行的组合,下同)、A383、A484看,学生都认为他们本质上并非不诚实,而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采取学术不端行为。A1是将过错归咎于授课教师,体现了学生对权力人物的谴责心态。A3是将过错归咎于环境中的课程压力及就业压力,体现了对研究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如影随形的焦虑感、紧迫感以及不安全感。A4是将过错归咎于同学、朋友。学生明知道高校学术规范的要求与期望,但为了维持自己在研究生班级群体中的位置或友谊,认为有义务帮助群体成员渡过难关。这些学生会认为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优先考虑的是他人的利益。这体现了他们在“同学互助”与“徇私舞弊”间道德观的迷惘。(3)认为学术不端是校园里的潜规则,否认个人风险,认为没有罚则。从B2、A686看,学生都认为他们舞弊被发现并受处罚的危险极小,即便抓住后也不受处罚。这体现了研究生的“投机一侥幸”心理及学术机会主义的倾向。这里,一些研究生授课教师和导师缺乏警惕性,或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自己也是学术不端的局中人,这就变相纵容乃至直接激励了研究生的不端行为。(4)从A585看,该类学术认为替别人写论文是一种商品交易,出卖自己的劳动与知识产权无可厚非。这反映了部分研究生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学术诚信、科学伦理于不顾,从深层次看,也体现了当代研究生学术价值观的错位。
三、硕士毕业生“学术不端”动机研究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因此,要分析研究生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动机,必须找到研究生群体的目标,进而分析其需要和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
1.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在研究生阶段,研究生群体的目标由低到高依次是:好成绩、评奖评优、顺利毕业和找到好工作。而这几项目标间存在一定的承接关系:研究生评奖评优是以各科成绩优异为前提的,而毕业后能否找到好工作又是以是否取得双证、读研期间的评奖评优情况、成绩是否优良为基础的。
2.引起论文撰写“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诱因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引起研究生撰写论文时作出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1)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学生多,导师个性化指导少;缺少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创新氛围营造不够,缺少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与政策支持。(2)研究生评价机制过于追求量化标准。现行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单调划一,一般以论文或著作所发表的刊物的数量和等级为标准来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例如,很多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发表一篇省级以上的学术论文,否则不能参加答辩;又如,一些高校评选“校级优秀研究生”规定参选条件必须满足至少发表2篇省级论文等。(3)就业单位招考政策导向。研究生毕业多向往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而这些科研院所往往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及等级作为其科研能力的表征,动辄要求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几篇以上的论文,否则不予录用。
此外,科学道德教育的薄弱,学术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导师的不良示范都会成为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诱因。以上这些因素构成了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及校规章程,共同形成了高校整体的学术环境和学术制度。良好和谐的环境与制度能够潜移默化的塑造研究生的学术德性和品格,是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术诚信养成的正诱因,反之,则会变成刺激研究生做出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
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内驱力。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但只有当它变成个体的内在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因此,解析研究生做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心理驱动,是有效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关键。笔者认为,该心理驱动是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学术功利心”。
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又富有竞争性的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发表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绝非易事。而真正潜心钻研,追求原始创新的成果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时间紧迫,论文数量、字数规定过多,而自己的创造力又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一旦撰写论文成为谋求成绩、名誉等利益的主渠道,绝大部分现实功利性很强的研究生就倾向于追求学术研究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在学制时间内“短、平、快”地完成甚至超过现行评价机制规定的条件。正是在这种需要下,研究生群体才认为“学术不端”是获得科研利益最大化的高收益行为。只要有这种利益和需要在,学术不端就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