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4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导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积极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转变,缺乏过硬的科研能力及相应的论文写作水平固然是故步自封,显然不能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更不能适应时发表展的要求。

一、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创作灵感的来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总结。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写论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些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的论文,不是拾人牙慧,就是空喊口号,毫无实际价值。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讲,进行教学研究、撰写论文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研究的必须走出的第一步,而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是研究的终点。问题从何而来,当然是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时时刻刻关注工作的每个细节,善于发现问题,寻找问题。

1.从工作的困惑或疑难中寻找问题

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是加工厂中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它要受到课程体系、评价体制、教育环境、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存在着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当然也会不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生人个体和群体的变化,教师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例如:问题家庭的学生多了,这些学生越来越难处理了;新的教育理念很好,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这些问题我们经常遇到,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讲,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把它当作研究的对象

2.在教育教学的场景中发现问题

广大一线教师不同于专业的研究者,我们是工作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现场。教育教学现场是教育教学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生活在这一现场的教师,只要你进行认真观察,细心分析,都会发现大量可研究性的问题。例如: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就有可能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与一致性;重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有可能削弱;教师设计了一节很好的课,结果却产生了很差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等形式积累相关经验。

3.在学习与交流中发现问题

学习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包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等方面的学习,也包括观看教学录像,听课等形式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要将各种形式的学习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与比较,从而发现问题。平时,教师们也要经常性地聚在一起探讨一些问题,在交流中发现问题。

二、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启发智慧和鼓励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缺乏的就是理论基础,所以许多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论文也是毫无文采,或者是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系统地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特别是要全面阅读有关学科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只有系统地了解学科的理论体系,才能从一定的高度去全面思考问题,做到居高临下。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许多建设性的思想或理念正不断涌现,如果我们不广泛地学习,就不能清晰地了解那些新的学生观、新教师观、发展性评价、课程性质等新名词,我们的科研如果脱离这些新的思想与理念,将会贻笑大方。

其次,要认真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杂志上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是质量过硬的,或有高深理论见解,或有先进的实践经验,或有清晰的写作思路,或有严密论证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资源或网络资源,广泛阅读,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触发我们的教学灵感。

最后,我们也要学习一些教学案例、教学日记。教学案例和教学日记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或思考,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是教学实践中宝贵的财富。如果适当学习并积累,可以弥补我们教学实践与认识方面的不足,促进我们去反思与总结。有时看到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就会产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自己豁然开朗,文思泉涌。

所以,我们要有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并要勤于积累,勤于做读书笔记,在有空的时候,要经常阅读,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修养。

三、要注重“以多取胜”

三日不说口生,三日不写手生。良好的写作基本功是在平时经常学习、反思与与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

1.多积累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得与失,对教育教学都会有一些真切的感悟和体验,这时就应当赶紧用笔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工作日记或教学反思,否则这些灵感转瞬即逝,内心的激动很快就无影无踪。此外,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中,如果读到一些新的观点或教学案例的时候,也要通过摘抄、做卡片的方式把它积累下来,形成自己的资料积累。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养成写工作日记、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将工作中一些发现的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积累下来,形成自己的经验总结,是写好论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多“独创”

第一个把鲜花比作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把鲜花比作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把鲜花比作美人的是蠢才,因此,“独创”是优秀的教学论文的灵魂。很多教师常常把独创理解为新颖,因此,写作时追求语言华丽、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让读者眼前一亮,甚至是一惊,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新颖的观点或深刻的认识,充其量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毫无创造性可言。新颖的、鲜活的观点是一篇论文的灵魂,也是一篇目论文的价值所在。

3.多修改

有人曾说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放在论文写作上来尤其正确。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求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分析透彻,而且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凝练。这些都离不开认真的修改。

修改的第一步,要认真考虑文章的整体性: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各部分的论证是否严密。

修改的第二步,要充分考虑论文的内容:引用的理论是否有说服力,分析是否到位,举例是否典型、充分,各部分内容是否紧紧围绕中心。

修改的第三步,要仔细斟酌论文的语言:首先,竭力将可有可无的文字删除,能不要的坚决不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论文的语言要求平实、严谨,切忌文采飞扬或抒情浓郁,千万不能将论文写成散文。

四、要注意写作技巧

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就能轻松地写出论文,但是,还必须注意一些写作技巧。

首先,论文的标题要醒目。有些教师写论文,往往喜欢引用诗句,运用比喻手法,来吸引读者,这其实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做法。论文的标题不必于诗情画意,而是要语言凝练,能够言简意赅地揭示论文主要内容或观点。

其次,论文的整体要严密。论文不同于散文,它要求观点要鲜明,条理要清晰,结构要严谨,论证要严密,举例要典型,语言要平实严谨。

最后,论文内容要实在。写好教育教学论文或论文其实是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的,只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的论文,教师才更有亲切感、认同感;引起强烈的共鸣;只有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有借鉴指导作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论文,才最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才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质量,也才是论文真正的价值所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写出优秀的论文,必须要抛弃浮躁,静下心来,多阅读,多思考,勤练笔。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