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概述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环境问题不在是单一的可简单回避的问题,面对极端气候和资源枯竭,作为世界经济体量最大国之一的中国必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做足功课,一方面是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今后付出大量环境成本的迫切需要。从经济的快速增长到目前稳步提升的“新常态”,从经济发展转型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必将顺应国家发展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快。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如图1-1所示,我国城镇化率从1993年的28.14%上升到最新统计数据得出的54.77%(截至2014年底),文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⑴。然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显然我国仍存在明显差距,所以城市的建设与扩容势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现如今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内代表性大城市建筑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平均为8.32%[2]。中国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几乎占到了世界总量的50%,从而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不容小视。由建筑垃圾引发的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己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P]。据对砖混结构、全现绕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超过15亿吨。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幵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我们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的水平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己经很难继续下去,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同时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研究,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建筑垃圾也就是建筑废弃物这一环节。建筑垃圾的填埋会侵占大量的土地使我们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缩,由于建筑废弃物材料的特殊性,填埋并不能使之降解,所以填埋的土地很难有其他用途;另一方面,部分建筑垃圾污染土壤,如绣烛钢筋等,会对周边土壤产生污染,导致部分元素超出正常水平,难以种植农作物或者绿化植物;与此同时,通过填埋,透过土壤,建筑垃圾还会进一步污染水体,尤其是某些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雨水冲刷,进入地下水甚至整个水循环系统中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建筑垃圾中的典型如粉尘,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将会污染大气,也是我们目前雾霾天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施工导则》中对建筑垃圾在环境保护技术要点中有明确的控制要求:“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仍是以填埋为主,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侵占土地资源,同时又是对可回收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此一来,我们就需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低碳化的处理方式这也正是国家及行业兴起绿色施工、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环保理念的目的。
……….
第二章建筑垃圾和绿色施工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建筑垃圾的定义
建筑垃圾(C&DWaste,ConstmctionandDemolitionWaste),也称建筑废弃物、建筑废料。由于其涉及各类型的建设工程包括管网、交通、桥梁等,又因其产生于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因此,各个国家及地区对于建筑垃圾定义及其涵盖都有所不同,没用公认统一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垃圾的定义根据其地区现实情况有所不同。日本关于建筑垃圾分为再生资源和废弃物,废弃物是指不能作为原材料再加以使用的物质,如建设污泥等;特别的是,日本把玻璃、木材、塑料等制品的废材以及建设工程排出土都作为再生资源[35],区别于废弃物,这是因为日本对这类废弃物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而美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定义则很简明,其环保周(EPA)给出的定义为:“建筑物伴随着建筑施工、扩建、拆除而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建筑物涵盖了各种用途及形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香港地区也是较早对废弃物进行严格管控的地区,香港环保署(EPD)将建筑废弃物定义为:“任何物质、物体或东西因建筑工程而产生,不管是否经过处理或储存,而最终被弃置。工地平整、掘土、楼宇建筑、装修、翻新、拆卸及道路等工程所产生的剰余物料,统称为建筑废弃物”。
………..
2.2建筑垃圾的分类
建筑垃圾可能产生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主要包含幵挖土、砖砌体材混凝土、木材、金属材料、砂楽、塑料、玻璃以及其他废料。对于这些建筑垃圾,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分类也有所不词。可按照这些建筑垃圾化学性质、垃圾来源、产生场所等将其进行分类。部分国家建筑垃圾分类情况如表2-1所示。由表可见,德国的建筑垃圾分类大体是按照废弃物来源来进行的,只是把含有石膏的废弃物单独列出;而韩国的分类是混合的形式,除了可燃性还将建筑工程排土单独列出。在建造施工阶段涉及六个主要的施工过程,表2-2是根据实际工程总结出的主要施工过程及其工序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针对目前国内常用的结构类型,表2-3显示了砖混、框剪、框架结构中各组分废弃物占比,以及单位面积建筑垃圾量。不难看出,对比砖混结构,目前更常用的框架及框架结构单位面积产生的垃圾量要更小,于此同时,三种结构下主要废弃物种类都集中在碎砖(棚)块、混凝土、砂装以及包装材料几方面。这也是施工过程中要着重进行控制的部分,需要引起重视。
…….
第三章建筑垃圾产出影响因素调查17
3.1影响建筑垃圾产出量的各组成因素17
3.2调查问卷的设计20
3.3调查问卷分析工具及方法31
第四章建筑垃圾产出影响因素分析35
4.1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结果35
4.2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数据分析37
4.3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数据分析40
4.4调査问卷第四部分数据分析45
4.5建筑垃圾减量管理改进方向45
4.6小结49
第五章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减量措施50
5.1混凝土工程51
5.2觀工程54
5.3钢筋工程56
5.4砌体工程59
5.5地基与基础部分60
5.6其他工程61
5.7小结63
第五章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减量措施
绿色施工区别于传统施工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清洁生产、减物质化这些绿色理念的贯穿[61]。通过前文对建筑垃圾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场管理系统完善程度、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计等因素对建筑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想要真正实现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减少污染,必须要从施工方案到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延展。建筑垃圾对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绿色施工导则》都有对建筑垃圾提出要求,如在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等。也明确提出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根据前文文献及现场访问得出目前珠三角地区新建建筑垃圾构成比例如图5-1所示,根据目前建筑垃圾产量[4:>取中间值550吨每万平米。《绿色施工导则》规定住宅建筑垃圾量小于400吨,取上限400吨则普通施工方式与绿色施工要求下每万平米主要建筑垃圾产出量及其差异如下表5-1所示。由表5-1可以看出,在绿色施工的要求下五种建筑垃圾比正常施工状态下应当减少的量,这对绿色施工在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本章主要通过从管理系统、建筑材料、施工设计、成本等对建筑垃圾有较大影响因素的层面展幵,针对土建施工中废弃物产生的主要施工阶段,对其影响具体产生废弃物的环节针对施工特点提出管理手段、施工技术、再循环利用方法以及相关新技术、新材料的改进和运用措施。
………
结论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本文选取了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建筑垃圾作为研究重点,结合绿色施工的相关理念和要求,对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减量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建筑垃圾的定义、来源、分类开始,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通过了解相关文献及绿色施工评审标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信度、效度的检验、T检验以及主成分分析的的方法对建筑垃圾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最终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明晰,提出相关对策和在施工中的具体减废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建筑垃圾问题己被国人广泛关注,但建筑垃圾的相关管理手段和具体措施的制定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建筑垃圾管控层面国家和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2)按照不同的来源、化学性质、回收特点,建筑垃圾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从不同来源上可按建筑生命周期划分为土建施工阶段、装饰装修阶段、拆除阶段,各阶段的建筑垃圾种类基本相同,但各类别构成比例根据建筑结构形式有明显差异。
(3)在绿色施工的管理框架下,建筑垃圾的管控首先从建筑垃圾影响因素入手,再结合具体的绿色施工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大体管控思路为:首先制定绿色施工建筑垃圾控制计划,从管理层面入手;其次利用绿色施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废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最终加强废弃物的场内再利用以及规范出场废弃物的流程,保证废弃物能物尽其用,通过循环创造价值。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