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进展川〔2,:(1)对矿井井巷通风阻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测定;(2)建立了各类作业面紊流传质方程及污染物浓度分析计算方法,为风量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和分析复杂通风网络,为矿井通风系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4)射流通风理论与技术得到发展,利用风流动压的方向性调节与控制风流的技术获得应用;(5)矿井火灾时风流非稳定流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化,建立起若干典型风流控制方案;(6)受控循环通风理论推动了空气净化装置的研制和污染源控制技术的发展;(7)深井热源、空气与围岩热交换和矿井热环境控制理论与技术有较大迸展,初步形成矿内热力学理论体系;(8)开展了露天矿通风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
第二节矿井通风网络分析与优化
一、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研究综述矿井通风网络是实际矿井通风系统的数学表达,是矿井风流路线及其有关参数的组合,是一个关联程度很高的复杂系统,其中一条分支的风量可能通过在多条分支中安设调节设施而改变。因此,满足通风需求的调节方案多种多样。如何确定一种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和生产条件的限制、符合有关法规规定,又能使矿井通风所需费用最小的调节方案,是矿井通风学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
第二章凡口铅锌矿矿井通风概述
第一节矿床赋存地区自然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东48km,仁化县城西北16knl。地理坐标东经11308’45“,北纬250011’40“。隶属仁化县董塘、石塘两区境内。公路由矿区南行4km至董塘与韶关一仁化公路相接,自董塘南西行44km至韶关市,东行14km至仁化;由矿区经格顶、花坪至京广铁路的黄岗车站,有标准轨专用铁路,全程40knl:锦江距矿区17km,在江口与侦江汇合,转入北江;从仁化至北江35kln,春夏汛期能通载2一3吨的小木船,秋冬期能载0.5一1.0吨小木船。所以,凡口铅锌矿矿区交通便利,其主要交通为公路和铁路。矿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最高42℃,最低零下4.3℃:最大暴雨量400mm/6h;年平均降雨量为1457mm;年平均蒸发量1467.7rnnn;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2mmB。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风力2一3级。由上可知,地表的气候条件变化将对井下产生一定的影响,冬夏期间矿井自然风压较大。
.......
第二节矿床地质
一、矿区地形特征矿区位于南岭诸广山山脉南麓,地形轮廓呈北高南低,属丘陵地形。海拔大都在100一200m以内,地势平坦。矿区北部由西往东依次为庙背岭(最高海拔为196.02m)、圆墩岭(最高海拔为199.45m)和花坪岭头(最高海拔为195.76m),西南部有狮岭,最高海拔为131.16m,中部有金星岭,最高海拔为131.16m,金星岭周围地势平坦,海拔约在110一120m。各矿化地段均分布在丘陵地带的南缘。附近有撕溪河,矿区内有凡口河,流量不大,对矿区开采影响很弱。
.....
第三章矿井通风系统测定方法及仪器.....................18
第一节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18
第二节测定仪器.........................................21
第四章现有矿井通风系统测定与评价.......................25
第一节主扇工况测定结果..............................25
第二节各主要井筒的过风量测定结果.............31
第三节各中段巷道分风量测定结果................35
第四节自然风压测算结果.............................43
第五节采场、掘进面等工作面分风状况测算结果....43
第六节矿井的主要漏风点和漏风量测定统计结果...44
第七节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测算结果......44
第八节矿井通风热交换量测算结果................45
第九节全矿通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
第十节矿井通风系统调查与测定结论...............47
第五章凡口铅锌矿矿井通风系统改造
根据对凡口矿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查、测定、分析,凡口矿进入深部开采后面临总进风能力不足、高温、通风能耗大、新副井风速过高等问题,有必要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第一节主井进风风流净化措施
一、前言
凡口铅锌矿主井为箕斗井,担负着约130万吨/年的矿、废石提升量。主井与作为人员、材料运输及主要进风井的两条副井位于通风系统的中央,且相距很近,由于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系统,使得主井常处于进风状态,其粉尘浓度平均高达Zm留m,,大大超过冶金矿山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sm留m,”的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深部工程的进展,生产中段增加,深部地温高,急需加大全矿入风量,最终需增加风量50一100m3/s。现有新副井进风风速已超过8而S的安全规程要求,如继续加大副井的进风量,则势必影响副井的提升安全。而重新打一条专用进风井(约80Om)则投资甚巨,经济上不合算,对有色矿山来说难于承受。于是对主井入风进行净化,作为新鲜风源使用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
第六章结论
通过对凡口铅锌矿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查、测定,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并对进入深部开采后通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取得了一些主要结论:1、凡口铅锌矿通风节能大有可为。主扇电动机输入总功率1146.78kw;产生总风量为549.675m3/s;主扇单位风量所需功率0.479m3/S/kw;主扇每小时电耗688,1元/时(每度电按0.6元计);主扇每天电耗16513.6元/天(每天按24小时计);主扇每年电耗5449498.6元/年(每年按330天计);年产万吨矿石风量比4.027m3/S/万吨矿石(按年产130万吨矿石计);单位矿石主扇通风电耗4.192元/吨矿石;每个中段平均供风量26.175m3/s。因此,凡口矿通风节能大有潜力可挖。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