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
一、著作:
[1]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宋生贵.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本社,2011年12月第3次印刷。
[4]宋生贵.审美趣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5]卢文龙,詹锬.文心雕龙义证?风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6]樊美药.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月第1版。
[7]宋生贵.绿野新韵:宋生贵文艺评论选.[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8]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9]宋生贵.塞上风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0]宋生贵.走进花的原野一内蒙古新时期文艺理论评论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1]宋生贵.文眼观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12]宋生贵.有感而发一艺文时评.[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13]宋生贵.相约绿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14]南文渊.东北民族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15]马掰讳,陈庆德著.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7]张文動.民族审美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8]刘文斌.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评论家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19][英]马丁.阿布布劳.全球时代.[M].商务印书馆,2001年。
二、期刊论文:
[1]宋生贵.追求新的民族艺术个性——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34卷》第2期。
[2]阚小琴.自然真诚别有新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刘志中.艺海探珠求新韵一评宋生贵教授新著: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J]阴山学刊.2007年12月第20卷第6期。
[4]陈春燕.理性识见的诗性传达.[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卷)第三期。
[5]刘志中.艺海探珠求新韵:评宋生贵新著艺术美学新论.[N]文艺报.周二版2008年第4期。
[6]宋生贵.追求新的民族艺术个性——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34卷.第2期。
[7]刘文斌,陈贝.学理与诗意的闪光融合——试论宋生贵的文艺批评,[J]阴山学刊2006年4月第19卷.第2期。
[8]郭鹏.关注生存状态的精神之域.[J]内大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八卷第一期。
[9]张强.诗情美质融于理一论宋生贵文艺评论的诗意品格.[J]内蒙古艺术.2008年1月。
[10]宋生贵.民族艺术审美内涵的地域性特质及变异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阴山学刊2004年5月第17卷第3期。
[11]宋生贵.民族艺术的自足性及其当代文化景观中的变异.[J]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
[12]吕嘉健?地理环境对审美文化的影响[J].文艺研究,1995年4月。
[13]高明霞.学理与实践的成功结合一评宋生贵教授新著:塞上风景.[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2005年12月第2卷.第4期。
[14]高明霞.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9月第24卷第5期。
[15]龙运荣1,李技文2.近二十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徐碧辉诗意表达的魅力与深意一读宋生贵教: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41卷.第1期。
[17]姚文放,陈军.追寻当代艺术美学的绿色之魂一宋生贵教授近著新评.[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五卷)第一期。
[18]齐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艺术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二
1 【德】汉斯·科赫.马克思主义和美学.漓江出版社,1985(1):216
2 曾少祥-《余秋雨发现了〈赵氏孤儿〉》,《话说余秋雨》-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30。
3 曾少祥-《余秋雨发现了〈赵氏孤儿〉》,《话说余秋雨》-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30。
4 徐子方-《艺术百家》,2010(3):54-58。
5 刘道广-《艺术百家》,2010(3):59-62。
6 何西来-《从概念到概念是理论的末路》,《文艺大趋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141。
7 雒树刚-《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1):284-285。
8 雒树刚-《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1): 285。
9 何西来-《从概念到概念是理论的末路》,《文艺大趋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 142。
10 转引自何西来-《文艺大趋势》中《江山代有才人出》:226。
1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04。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5): 613。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5): 613。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5): 214。
15 肖明-《哲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243-244。
16 王朝闻 -《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1):24。
17 王朝闻 -《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1):25。
18 王朝闻 -《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1):29。
19 《马克思 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186。
20 厉震林-《中国电影和电视的修辞学分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2。
21【日】浜田正秀-《文艺概论》,1985(1):14。
22 厉震林-《中国电影和电视的修辞学分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1。
23【日】浜田正秀-《文艺概论》,1985(1):14。
24 《马克思 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110。
25 金坚范-《民族特性和多元化》-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选编-《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文件集),1998:16。
26 金坚范-《民族特性和多元化》-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选编-《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文件集),1998:17。
27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 -《江泽民论文艺》,1988:179。
28 金坚范-《民族特性和多元化》-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选编-《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文件集),1998:16。
29 金坚范-《民族特性和多元化》-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选编-《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文件集),1998:17。
30 王长安-《中国戏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127:。
31 胡薇-《创意,彰显戏剧的魅力》,《野豌豆——胡薇戏剧评论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149:。
32【清】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1):42:。
33 王朝闻 -《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1):96。
34 耕云-《禅、禅学与学禅》-张志清 林世田 刘秀红 -《名师谈禅》-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1):12。
35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1):72:。
艺术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三
专著:
[1]《文化地理学》[英]迈克·克朗,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实践与反思》[法]布迪厄著,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
[3]《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解构》[法]布迪厄著,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
[4]《新艺术人类学》[美]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1992 年
[5]《激进的美学锋芒》米歇尔·福柯等著,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高明潞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杨卫尉彬主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8]《批评之路》杨卫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9]《感怀成都》陈锦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8年
[10]《清华美术卷5,中国城市文化及其视觉表征》,杜大恺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的9》吕澎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12]《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吕澎易乃-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
[13]《蓝顶艺术聚落2003-2013十年回首》蓝顶美术馆主编,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年
期刊:
[14]《北村艺术区:引爆成都798之争》沈映辉,《成都晚报》2008年1月9闩,成都
[15]《街头前卫与成都叙事》高明潞,《大艺术》2007年第九期,成都
[16]《成都双年展》吴梦,《大美术》2005年第九期
[17]《当代艺术的边缘化》查常平,《美术观察》2005年第10期,北京
[18]《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兆明,《人文地理》:1991年第一期,西安
[19]《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刘海涛、王兴平,《人文地理》2004年第一期,西安
[20]《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包亚明,《学术月刊》2006年第五期,上海
[21]《现代艺术发展演变的地理学研究》许浩,《人文地理》2005年第二期,西安
[22]《中国双年展主题思想的空心化》高越,《艺术地图》2008年第八期,北京
[23]《圆明园画家村》杨卫,《艺术与设计》2009年第十期,北京
[24]《中国艺术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霍诗雅肖玲,《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3月,昆明
[25]《与邓鸿先生对话》张颖川,《艺术·生活》2002年第2期
[26]《成都--艺术乌托邦》金燃、孙国胜等编,《芭莎艺术》2011年9月
[27]《探索之旅·成都艺术桃花源》韦祎、邢冠宁等,《芭莎艺术》2013年5月,北京
学位论文:
[28]《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张皓,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语言学现当代艺术方向,博士论文
[29]《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刘明亮,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艺术人类学方向,博士论文
[30]《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实践价值研究》闫西安,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社会学基础理论方向,硕士论文
[31]《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周岚,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