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67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经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一


[1]Abizadeh S,Yousfi M.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uth Korea’s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public expenditures growth[J].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1998,27, 687–700.
[2]Andrews D. W. K. Test for parameter in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withunknown change point [J].Econometrica,1993,61, 821–856.
[3] Armey, R. The freedom revolution [J]. Washington, DC: Rognery Publishing Co,1995.
[4] Barro, R. A cross-country study of growth, saving, and government (WorkingPaper no. 2855) [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89.
[5] Barro R.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 103-125.
[6]Contem A, Darrata 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xpanding in public sector: areexaminati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8,70: 322-330.
[7] Davidson J,Hendry D,Srba F ,Yeo S. Econometric modelling of the aggregatetime ser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expenditure and income in the UnitedKingdom[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78, 88, 661–692.
[8]Engen E,Skinner J. 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J]. In Paper presentedat NBER Conference on Taxation,1991.
[9] Hansen, B. E. Inference when a nuisance parameter is not identified underthe null hypothesis [J]. Econometrica,1996,64, 413–430.
[10] Hansen, B. E. Sample splitting and threshold estimation [J].Econometrica,2000,68(3), 575–603.
[11] Heitger B. The Scope of government and its impaction economic growth in OECDcountries[R]. KIEL Working Paper,2001,No. 1034.
[12]Kormendi R C,Meguire P. Government debt,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sector behavior: Repl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5), 1180–1187.
[13]Landau D.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stud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83,49(3), 783–792.
[14]Lin S.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J]. Applied Economics, 1994,26(1), 83–94.
[15]Ram R. Government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evidencefrom cross-section and time-series dat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1), 191–203.
[1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7]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8]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 丛树海主编.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1] 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2] 周绍朋主编,中国转轨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M].北京:国家行政学出版社,2005.10.
[23] 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一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5] 马拴友.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财政的最优规模[J],世界经济,2000,(11)59-64.
[26] 马树才.孙长清.经济增长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J],统计研究,2005,(1)15-20.
[27] 刘霖.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一基于秩的因果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1),40-44.
[28] 郭庆旺等.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5-12.
[29] 张海星.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2003,(6):11-17.
[30] 胡炳志,储诚忠.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1997,(5):75-79.
[31] 洪正华.提高财政政策与财政政策效应的途径[J].中南财政大学学报,2003,(2):49-53.
[32] 安体富,郭庆旺.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财贸经济,1998,(11):25-32.
[33] 庄子银,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4-12.
[34] 姜宏青.以科学发展观论我国政府支出的管理策略.财贸研究,2005,(5):56-59.
[35] 郭庆旺,贾俊雪.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4):40-47.
[36] 夏杰长,张晓欣.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财政因素与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7,(5):33-41.
[37]王文甫.政府支出 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8,(3):48-57.
[38] 龚六堂,邹恒甫.政府公共开支的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1, (9) :58-63.
[39] 邓慧萍.经济增长中教育产出效应的计量方法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 2004,(8): 127-129.
[40] 陈公良.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生产效率动态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0,(31):62-63.


经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二


一、著作类
[1]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
[2](美)罗伯特 考特、托马斯 尤伦:《法和经济学》,史晋川、董雪兵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3]陈光中:《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美)查理德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年。
[5](美)沙维尔:《法律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赵海怡 史册 宁静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6]高晋康、郁光华:《法律运行过程的经济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年。
[7]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年。
[8]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9]陈瑞华:《比较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0]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11]易延友:《沉默的自由》,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美)查理德 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论文类
[1]万毅:《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条款的解释与适用》,《法学论坛》2012 年第 3 期。
[2]杜倩倩,由然:《“沉默权”法律的经济分析》,《鲁行经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
[3]朝阳:《对沉默权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 年第 4 期。
[4]秦海彬 :《沉默权的经济均衡分析》,《法治博览》2012 年第 2 期。
[5]李昌盛:《边沁对沉默权的批判及启示》,《前沿》2009 年第 2 期。
[6]吕文清:《沉默权及其本土化探讨》,硕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4 年。
[7]范冬冬:《论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困境》,硕士论文,甘肃政法学院,2012 年。
[8]杨虹:《浅议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硕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1 年。
[9]张雪:《我国沉默权制度研究》,硕士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2 年。
[10]何家弘:《中国式沉默权制度之我见》,《政法论坛》2013 年第 1 期。
[11]孙长永:《沉默权与中国刑事诉讼》,《现代法学》2000 年第 2 期。
[12]龙宗智:《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法学》2000 年第 2 期。
[13]张松美:《中国尚不具备沉默权设立的社会条件》,《法学》2001 年第 2 期。
[14]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的义务》,《法学研究》1998 年第 5 期。
[15]周国均:《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诉讼法论坛》1999 年第 4 期。
[16]刘根菊:《在我国规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下),《中国法学》2000 年第 3 期。
[17]李文建:《刑事诉讼效率分析》,《政法论坛》1997 年第 5 期。
[18]姜小川:《沉默权制度的发展、利弊与限制》,《法学论坛》2012 年第 2 期


经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三


[1]R.F.Harrod.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The Economic Journal.1939.
[2]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1956.
[3] Romer,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s.1986.
[4]Arrow,Kenneth.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sStudies.1962
[5]E.F.Denison.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ternativesBefore US.1962
[6](美)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美)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著,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德)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原著,曾令先等编译.资本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9](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华夏出社,2005.
[10](英)威廉•配第原著,邱霞,原磊译.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1](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2](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13](英)马歇尔著,陈良璧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14]罗伯特•J•巴罗著,任洲鸿,柳辉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国外财经,2001(4):81-84
[15]靳卫东.农民的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1):81-92
[16]陈运平,胡德龙.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整分析[J].经济问题,2010(2):49-53.
[17]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 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8):52-62.
[18]钱晓烨,迟巍,黎波.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4):107-120.
[19]杨德才.论人力资本二元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2(10):69-74.
[20]李强.产业转移、人力资本积累与中部经济增长[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1):107-117.
[21]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22]冯继红.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分析[J].经济经纬,2008(5):108-110.
[23]龚立新,杨飞虎,吴良.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的数据检验[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79-86.
[24]孙晓红,杨皎平,梁涛.辽宁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35):65-83.
[25]董亚娟.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统计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8.
[26]李忠民,张子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陕西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07(12):38-40.
[27]马建会,李 萍.广东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贡献率差异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24(总 182):152-157.
[28] 景跃军,蓝 天.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0(11):28-39.
[29]黄苹.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经济增长分析[J]经济经纬.2008(3):67-69.
[30]王鸿雁,刘晓霞,赵泉. 刍议人力资本推动下的经济增长——以北京为例[J].经济问题,2007(5):8-10.
[31]李绍刚.人力资本与广东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1.
[32]廖楚晖,段吟颖.教育、人力资本对地区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川、渝两地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44-147.
[33] 马 宁,王选华,饶小龙.北京经济增长中人才资源贡献率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4):5-23.
[34]唐祥来.教育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经济经纬,2008(6):94-96.
[35]王鸿雁,刘晓霞,赵泉.刍议人力资本推动下的经济增长——以北京为例[J]经济问题.2007,(5):8-10.
[36]刘琴.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人力资本贡献率算法新探[J]统计与决策.2012,(4):77-80.
[37]郭琳,车士义.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9):43-44.
[38]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2):39-46.
[39]廖翼,唐玉凤.人力资本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1):41-46.
[40]杨宇,郑垂勇.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08,(5):19-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