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736 日期:2025-10-2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构建 高校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我国许多高校也对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进行探讨和实践。在这种背景下,我院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自身教学活动特点,立足实际,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

  1.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原则

  1.1.1 坚持科学性原则:把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特性,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分析其内在规律,用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运行。

  1.1.2 坚持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是多方面构成的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它应能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随学校改革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教学管理的完善而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

  1.1.3 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运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没有终极。 通过监控、调整、再监控、再调整的循环方式,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逐步更新教学质量监控的手段。

  1.1.4 坚持激励性原则: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学管理创新,鼓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见图1)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运行过程质量监控系统、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系统、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分析与反馈系统。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

  2.1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

  由学校校长办公会议、主管副校长及教务处构成,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教学质量的标准,以及教学运行过程的监控、学校内部各种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协调,制定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总结学校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经验和理论,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

  2.2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其目的是保证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多层次、多方位和专项评估监控的方式,按照教师评价标准,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信息,上报院长及有关部门,为其掌握教师教学质量的的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2.3 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系统

  其目的是保障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由学校教学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与监控的规章制度构成,包括各主要教学环节、学生成绩考核制度、教材建设、选课管理、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检查、教学改革等内容。

  2.4 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系统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状况。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式,按照学生评价标准,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对学习效果、学生状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信息。

  2.5 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

  建立管理过程的信息反馈制度,拓宽教学信息收集的渠道,形成一套科学、全面地收集教学信息的方法。一方面从学校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教学督导人员、广大教师、学生等方面收集教学信息;另一方面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聘任教师教学信息员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随时收集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分析、整理,形成反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校校长、有关部门反馈。

  2.6 教学质量的评估、分析与反馈系统

  评估与反馈是在信息处理完毕以后对结果的分析工作,这是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促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与方法,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更加认真学习。

  3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

  3.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规章体系,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作用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政策规章包括: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保障政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条例与规定、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专家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教师评学等制度。从而消除管理过程中的“弹性原则”、“人情关系”,逐步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的法规体系。

  3.2 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作用,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是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控单元,负责学校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办学思路和办学方针、中长期规划的确定。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根据我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规范教学评价行为,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给予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获取教学过程的信息。

  3.4 多层次、多方位定期和不定期评价和专项评估监控

  3.4.1 多层次定期和不定期评价:组织学校领导、督导组、专家组、同行、信息员、学生等不同层次的评估人群,定期和不定期对我校课堂、实验、临床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管理部门、教辅部门的工作状况,按照评价标准,以“客观、公正”为原则,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形成反馈信息上报学校校长及有关部门。

  3.4.2 多方位定期和不定期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各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和每个细节进行全面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形成反馈信息,上报学校校长、有关部门。

  3.4.3 专项评估监控: 我校在专项评估监控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制定的评估指标,对校内新专业、优秀课程、教材、考卷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和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5 规范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所获取的信息,是整改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学校在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监控,及时掌握教学各环节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支撑作用,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建立院长信箱、网上评价系统等,提高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4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保障

  4.1 转变观念,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

  我校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始终树立“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也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的思想观念,强调全校师生员工要以主人翁态度,关注教育、教学和质量建设,理解学校抓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意义和作用,及时向领导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反馈各类信息,提供改进措施,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4.2 增强专业意识,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师资和人才

  我校在教学工作运行过程中,采用整体设计教学计划,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增强专业意识,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式,努力做到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师资和人才。

  4.3 强化领导,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设立专职信息员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强有力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

  教学信息员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院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需要为出发点,成立教学信息中心,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在各院系聘任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信息员以及能力强的教师信息员,参与教、学、管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为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5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

  ①学院全员参与性;②时间、财力、操作、效果上可行;③学校校长及相关部门直接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④将教学管理纳入体系的监控,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6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效果

  ①教学工作全面进入制度化、规范化。②及时判断教学成效,不断协调、改进教学工作。③引导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④提供教学决策依据,推动教学整体工作。

参考文献


  [1]何云峰.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1):66-67.

  [2]刘拓.国外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析及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1:83-86.

  [3]叶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118-120.

  [4]李乐琳.校内教学监控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6-1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