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063 日期:2025-10-2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护理不当,将给患者遗留后遗症,造成工作生活不便,甚至终生痛苦。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126例骨盆骨折患者,治疗及护理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5例,女81例,年龄16~70岁。其中单纯骨折66例,并发内脏损伤15例,并发其它部位骨折45例,住院病程4~12周。根据管国华等[1]临床评分标准评定,优68例,良44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为88. 9%。

  1.2 临床分型

  按骨盆环完整性受损程度分类方法[2]共分四型:I型 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骨折。Ⅱ型 单纯1处骨盆环骨折。Ⅲ型 骨盆环2处以上骨折。Ⅳ型 髋臼骨折。本组108例属Ⅲ型,18例属IV型。

  2 治疗体会

  2.1 骨折的一般处理

  下肢牵引复位与固定一般均采用下肢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以达骨盆逐渐复位和固定。如需牵引力较大,最好用双下肢牵引,以防骨盆倾斜。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5,开始时重量要足够大,3~4d后摄片复查复位情况,再根据复位情况调节重量,维持牵引至骨愈合,一般需8~12周。对分离型者,可加用骨盆兜袋悬吊牵引,并辅以手法复位。

  2.2 骨盆多发骨折处理一般牵引6周内不减量,约12周左右如位置理想,疼痛消失,允许去掉牵引活动。

  2.3 骨盆骨折并发大出血是最常见最紧急的并发症,也是造成骨盆骨折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骨盆骨折死亡原因的2/3。对伴出血性休克及内脏损伤的治疗,参照A—F[2]方案进行,在清除呼吸道的同时,积极抢救休克,挽救生命,最后处理骨折问题。

  3 护理

  3. 1 急救护理

  积极配合协助临床医生的急救工作。对伴发休克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吸氧,同时迅速建立两条以上有效的上肢静脉通路,早期、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行股静脉插管术,迅速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2 疼痛的护理

  在未确定是否并发有内脏损伤的情况下,不主张使用镇痛剂。应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情况等,在排除内脏损伤后,方可使用镇痛药物。

  3. 3 使用骨盆兜的护理

  本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全部使用骨盆兜。其目的是稳定骨盆,减少骨盆腔的容量,增加骨盆腔及后腹膜的压力,便于搬运和检查,减轻患者的疼痛。使用骨盆兜要注意:①尽量保持平整无皱折,松紧适宜。过紧可能引起皮肤受损,影响下肢循环,松则起不到作用,以能容纳3~4指为宜。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除生命体征外,特别注意下肢的感觉、运动以及血液循环情况。

  3. 4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骨盆托带悬吊牵引者,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褶折,以防压疮,托带离床面约5cm,并要保证托带吊带宽度、长度适宜,且不要上、下移动位置,使用便器时,不要解除托带,可用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大小便污染应及时更换。下肢牵引者,一般双下肢同时牵引,置双下肢外展位,用纵轴牵引力矫正移位,保持牵引良好位置,不能仅牵引患侧,使骨盆倾斜,造成下肢内收畸形,影响行走功能,发生腰痛和髋部疼痛。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3]。

  3. 5 预防尿路感染

  患者入院常因不习惯或因膀胱尿道损伤不能自行排尿,在实施导尿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及规程,固定可靠,定时放尿,并每天用温水擦洗会阴部,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并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冲洗膀胱,既可防止感染又可防止尿道堵塞。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排尿。

  3. 6 预防褥疮及卧床并发症

  骨盆骨折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大都采取平卧位,不能自主活动,加上因疼痛不敢自行变动体位,而牵引、固定及保留各种管道又加重了护理的难度,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上采取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按摩骨隆突处,每天温水擦浴2次。不能翻身的患者,给予按摩腰骶、臀部,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进行有效的咳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如出现便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蔬菜和水果,或服蜂蜜水。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采取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大便干时用开塞露、番泻叶等促使排便。褥疮护理,有条件的最好使用气垫,既可减少骨折移位又可预防褥疮,同时每天协助患者臀部接摩2次及便后清洗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净。

  3. 7 饮食及生活护理

  早期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需静脉补充水分及营养,宜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食用水果以防由于卧床而致的便秘。急性期要绝对卧硬板床休息,要协助患者做好洗漱及皮肤护理,鼓励患者咳嗽以预防坠积肺炎。

  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正确的功能锻炼可矫正复位后的残余畸形。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活动时间由短到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3周后疼痛消失就应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做肌肉舒缩活动,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因股四头肌萎缩而出现关节僵硬,一般情况下4~6周去牵引后,即可试行功能锻炼,时间及运动量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继续坚持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同时加强生活饮食调理。

  5 体会

  通过对骨盆骨折的护理,充分认识到快速补充血容量、稳定骨盆是严重骨盆骨折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抗休克是抢救工作的重点,应用骨盆兜是抗休克的有力手段,特别是早期应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力保证。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特别是对患者进行饮食、大小便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管国华,谢文龙,沈鹏.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J].中医正骨,2005,17(5):49.

  [2]王亦璁,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48-554.

  [3]杜克,王守志. 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5-28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