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121 日期:2025-10-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为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Ⅱ)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5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使用BTⅡ资料。患者在充分静脉镇静和鼻咽喉表面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先将食管气管引导管(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光索(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24例患者插管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率为60%,2~3次插管成功率为36%。气管插管的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0min,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经济实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困难气管插管

单纯盲探由于反复盲探,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出血和水肿,而且插管成功率低。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减轻反复插管对病人的刺激和伤害,2005年9月我院引进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朱也森教授研制的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Ⅱ)。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引导装置,不用喉镜等附加设备即可插入,其设计思路是从插管困难病人的气管导管容易误滑入食管的特点而来,进而采用了先进食管、再从食管引导进入气管的方法[1]。现将其在25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中的成功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6例,年龄21~56岁。

  1.2 插管困难的主要原因(1)外伤致患者张口受限,其中上下颌骨折共3例;(2)外伤致患者颈椎骨折、术前行颌枕牵引4例,行颅骨牵引3例;(3)小颌合并小口畸形行甲状腺切除术1例;(4)强直性颈椎炎行外伤性股骨骨折1例;(5)严重脊椎侧弯,不能平躺行剖宫产1例;(6)高血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2d,再次行对侧脑内血肿清除术,病人颜面及头部水肿严重1例;(7)烧伤瘢痕收缩致颏胸黏连松解1例;(8)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3例;(9)根据插管困难预估标准:①张口度<3 cm;②颈部后仰度<30°;③ Mallampa试验Ⅲ~Ⅳ级;④甲颏间距<6.5 cm评估4例[2];(10)未能预知的插管困难者3例,主要原因为喉结过高,插管时看不到会厌,经口盲插失败。

  1.3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由带刻度和套囊的食管气管引导管(OT)、光索(LT)和电源盒(BES)3部分组成。OT 为透明塑料带气囊导管,内径6.0mm,总长30cm,进入食道部分为盲端,距其盲端顶点6 cm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孔也称导气孔,导气孔远侧有一斜面,斜坡度与管腔冠状面呈30°夹角,便于光索沿着斜面从导气孔引出;LT 是一根绝缘可塑性软管,全长70cm,外径为3.5 mm,头端安装强光小灯泡,接通电源后灯泡闪烁2次/s(图1)。

  图1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略)

  1.4 插管方法
  
  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头部垫一薄枕采取修正位。开放外周静脉,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使患者达到意识淡漠,反应迟钝,但对命令性指令仍能作出正确反应,并保持自主呼吸。术中常规进行ECG、BP、PaO2的监测并酌情面罩辅助吸氧。
  
  2)充分的表面麻醉,将2%利多卡因约2mL在呼气末、吸气始经环甲膜注入气管内,嘱患者用力咳嗽,使局麻药在气管内尽量扩散;用1%丁卡因和麻黄碱对双侧(备用)鼻道进行表麻和收敛。咽喉部2%的利多卡因喷雾2~3次。


  
  3)待患者呼吸规则并安静后将涂有麻醉润滑剂的食管气管引导管经鼻腔插入口咽腔,用耳至近端管口外闻及呼吸音,直至导管进入食道听不到气流声时,然后缓慢退管,并嘱患者深呼吸,调整导管的深度和左右方向至管口闻及最强列的呼吸音,此时可认为导气孔正对准声门,固定导管并气囊充气。
  
  4)接通光索电源,置光索入食管气管引导管(此时关闭室内灯光),当光索通过导气孔斜面滑出导气孔时,在颈前部可见一明亮光点闪烁,调整光索位置,使光点居颈部正中继续向下移动进入气管。如光点在颈部变暗或看不到,则提示光索进入食道,应退出光索,重新调整光索和食管气管引导管的位置,使光索进入气管。光索进入气管后,患者可出现轻微呛咳,固定光索,顺势拔出食管气管引导管插入气管导管直至插过声门抵达所需的插管深度后拔出光索[3]。
  
  5)进一步确诊气管导管在气管内后将气管导管接上呼吸回路,并序贯麻醉诱导。

  2 结果
  
  24例患者插管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率为60%,2~3次插管成功率为36%。1例小颌合并小口畸形行甲状腺切除术,因为巨大的左侧甲状腺腺瘤,压迫气管至对侧插管困难,后将病人转入上级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手术。气管插管的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0min,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适用于部分张口受限,颈椎强直,颈椎骨折脱臼,喉结过高,肥胖颈项粗短,小下颌等手术的麻醉患者[1]。完善的镇静、充分的表面麻醉、润滑导管等是本方法中的处理关键,能减轻患者的恐惧不适,降低气道和循环的反应。盲探气管插管时,闪动的光点可帮助判断光索在颈部的位置,并借之调整光索于颈部正中,以便顺利气管插管。光索进入气管后患者可出现轻微呛咳,也是判定光索进入气管的指标。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禁忌证:(1)气管插管禁忌证;(2)食管上端炎症、肿瘤、异物或狭窄;(3)上呼吸道明显损伤或严重出血;(4)有凝血障碍、颅底骨折、鼻部或鼻旁窦畸形的患者[1]。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训练、插管成功率高、经济实用,作为一种解决气管插管困难的新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也森,姜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的研制与在困难气管插管病例中的应用[J].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0,(3):151.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0-931.

  [3] 段宏伟,陆诚,朱也森.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6):28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