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向红,哈灵侠,赵媛霞
【摘要】 为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 回顾分析140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CIN患者资料。结果,140例行LEEP术后降级者44例(31.4%),等级者80例(57.1%),升级者16例(11.4%)。132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无CIN复发,半年后随访仅1例复发,治愈率为93.6%。表明 LEEP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方面比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具有更高、更准确的检出率,在治疗方面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IN)是一组与浸润性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1],所以CIN的诊断与治疗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随着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检查的广泛应用,CIN的发现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患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s,LEEP)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已成为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断的主要方法。它操作简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诊断和治疗一次进行[2] ,可提供病理标本,保留生育功能。本文将我院应用LEEP诊断和治疗140例CIN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经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为CIN者共140例,年龄21~30岁13例,31~40岁62例,41~50岁54例,>51岁11例。所有病例均有1年以上性生活史,无急性生殖道炎症,除宫颈活检外无宫颈手术或子宫切除史,术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
1.2 手术方法
采用美国WALLACH Quantum 2000多功能环形电极刀。设置切割电极功率为50~60W,采用烧灼自制球型器械烫熨止血。取膀胱截石位,并常规消毒,宫颈局部麻醉后,用相应型号的环形电极刀切除宫颈组织,切除深度因病变类型而定,宫颈切割宽度超过病变范围0.3~0.5cm。术后宫颈创面涂上络合碘及云南白药粉,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标本用10%甲醛固定送病检。
1.3 术后复查情况
分别于术后7~10d,1、3、6个月和1年复查1次, 可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可疑部位阴道镜下活检。
2 结果
2.1 术后阴道流血情况
术后5~7d阴道分泌物稍多,呈淡黄或淡红色,7~10d宫颈创面脱痂少量出血,脱痂期创面有活动性出血时给予云南白药加纱布填塞,必要时自制球型器械烫熨止血。有阴道炎者,给予络合碘棉球擦拭创面,聚维酮碘栓或甲硝唑片阴道局部上药治疗。
2.2 术后创面愈合及随访情况
术后7~10d宫颈脱痂少量出血,术后1个月痂皮基本脱落,宫颈口充血。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光滑100例(71.4%);宫颈口轻、中度柱状上皮显露或外翻32例(22.9%),再次局部阴道上药,检查脱落细胞未发现CIN病变存在,治愈率为94.2%。
术后6个月复查120例(85.7%)宫颈光滑,11例(7.9%)轻度充血及组织增生,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无异常,1例似组织增生但有触血,阴道镜活检送病检为CINⅡ,再次LEEP治疗,治愈率为93.6%。
术后12个月复查120例(87.3%)宫颈光滑;3例(2.1%)仍见轻度充血及组织增生,再次脱落细胞学及活组织检查均无异常,8例失访。
2.3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
见表1。表1 140例阴道镜下活检为CIN患者LEEP后病理情况(略)
其中LEEP后6例原位癌均累及腺体。术后降级者45例(32.1%),等级者75例(53.6%),升级者20例(14.3%)。
3 讨论
近年来, CIN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逐年上升趋势[3]。选择CIN的治疗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愿望和健康状况、患者的社会经济条件、当地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患者的随访条件等情况[4]。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指征包括CINⅡ、Ⅲ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原位癌和不能随访的CINⅠ。术前经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诊断,术后详细病理检查。LEEP因其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创面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诊断和治疗一次进行[2] ,可提供病理标本等优点,克服了冷刀锥切出血多、需要缝合和手术时间长等问题,也避免了激光锥切热损伤范围大,难以术后病理评价的缺点, 在欧美国家已逐渐取代冷刀和激光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保守性手术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5]。本组140例LEEP术后7d开始脱痂,阴道有少量流血,术后1个月创面痂皮基本脱落,术后3个月宫颈恢复光滑,显示LEEP治疗CIN的优点。LEEP用于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成功率可达91%-98%[6],本组资料治愈率为93.6%,与之相符。
本组病例手术前后病理一致为53.6%(75/140), LEEP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32.1%(45/140),其中本组140例病例术前阴道镜下活检均诊断为CIN,LEEP术后诊断为宫颈黏膜慢性炎者达34例;术前阴道镜下活检CINⅠ为51例,LEEP术后诊断为CINⅠ者仅有32例;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CINⅡ为40例,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者仅有30例;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CINⅢ为10例,LEEP术后诊断为CINⅢ者仅有5例。综合考虑降级可能的原因为: ①LEEP术前阴道镜定位活检是在病变最严重部位取材,同时本来病灶较小,完全去除; ②细胞学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学诊断的假阳性结果的影响; ③术前给予阴道炎治疗后好转;④宫颈病变多点活组织检查后,可刺激人体免疫机能,消除了残余病灶,从而具有治疗作用[7] 。
LEEP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14.3%(20/140), 其中原位癌累及腺体者6例术后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与LEEP病检相符;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宫颈早期浸润癌,与LEEP病检相符;其余9例通过LEEP术已经达到了治愈的目的。综合考虑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可能的原因为:①LEEP范围广且有深度,能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②阴道镜下活检钳取组织少,或病变向颈管内生长,阴道镜难以诊断颈管内病变,活检深度达不到。因此,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中弥补了阴道镜检查的不足。综上,LEEP在诊断和治疗CIN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55.
[2]沈铿,郎景和.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41.
[3]樊庆泊.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操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方面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472-473.
[4]郭苗普,杨冰,杜照敏.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4):21-22.
[5]段微,邓小虹.超高频电刀治疗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3):40-41.
[6]Walboomers JM,Jacobs MV,Manos MM,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is a necessary cause of invasion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 [J].J Pathol,1998,189:12-19.
[7]Wright TC,Kurman RJ,Ferenczy A.Precancerons lesion of thecervix..in:Kurman RJ,Blanstein's patlmlog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M].4th ed.New Yark:Springer Verlag,1994:22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