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衬托手法,内容纷繁,形式多样。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此处粗陈几例,以对古诗词爱好者起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含蓄蕴藉 正衬和反衬
衬托,作为一种比较间接委婉的文学表现手法,历来为诗词文人所钟爱。他们运用这种手法,于含蓄蕴藉中泼墨挥洒自己的酣畅情感;后人品读这些作品,于含英咀华中领悟共鸣个中的妙语真谛,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与韵致。
衬托,是一种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手法,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的不同关系,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用成语说即“水涨船高”;反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用成语说即“水落石出”。
先来品赏一下“水涨船高”的正衬。说到这种手法,不觉想起一个笑话。清朝状元王尔烈在给别人改字时说道:“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看后让人忍俊不禁,恭维了半天,原来最“能”的是自己。笑过之后,让人感叹,这里正是巧用了正面衬托手法,才收到了幽默风趣而不令人生厌的自夸效果。好了,下面我们来欣赏古诗词中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
(一)以景衬情,情因景浓。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用夜雨、昏灯、黄叶树等意象,点染了浓重的悲凉氛围,倍添“白头人”的愁苦哀伤,以景衬情,情更浓烈。
(二)烘云托月,形象丰满。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开头先用风呼、弦鸣引出射猎主角——将军,次用“鹰眼疾”、“马蹄轻”细节点染将军射猎英勇,再用“新丰出产美酒”和“周亚夫屯军细柳营”的典故来烘托将军勇武豪爽的性格。至此,将军的形象呼之欲出,不得不令人叹服诗人层层烘托手法的高妙。
(三)同样品格,相得益彰。郑域《昭君怨·梅花》:“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宋词的主题是梅花,而上片三、四两句却写了竹,描写了绿竹掩映下一树寒梅的画面,画中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更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形象。“竹”与“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再来赏析变化多姿、气象万千的反衬。
(一)以动衬静,更显幽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写的是月夜竹林,却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弹琴、长啸之声来反衬环境的幽静。此种手法比较常见,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理论依据,王维另作《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更是典范。
(二)以乐景衬哀情,幽怨倍增。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川风雨下西楼。”“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
(四)以景物无情反衬人物多情。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中后两句是说台城的杨柳对六朝兴亡毫无感触,依旧绿蒙蒙地笼罩在十里长堤上。言外之意是,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潮起伏,感慨于历史兴亡,朝代更迭。不禁悲从中来,充满了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和哀叹。表面无“情”,而深情却蕴涵其中。
(五)以物“闲”反衬人“忙”。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这里如果只将末句说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免太表面化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作者想表现的是山村的农忙季节,所有的人都去忙农活了,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独自开着,是以花的“闲”反衬“人”的忙。细细品味,兴味尤饶。
(六)以想象亲人思己反衬自己思乡之苦。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客居在外。独对寒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诗人从对方入手,借想象故乡亲人思念自己的情形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另有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冬至是古代的大节日,而作者却远离家乡,灯前抱膝,孤影伴身,不胜凄凉。不禁想念家中的情形:他们恐怕也正在念叨远游在外的自己吧!
(七)以表面“悠闲”反衬内心“苦闷”。杜牧《念昔游三首》(其一):“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诗人到处游山玩水,看来似乎悠然自在,内心却十分苦闷。这首忆昔诗,重点不在追述游历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发内心的情绪。愈是把自己写得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而且是年复一年,无处不去,就愈显示出他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诗中没有一处正面发泄牢骚,而又处处让读者感到有一股怨气,妙就妙在这“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上面。
总之,衬托手法,内容纷繁,形式多端。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此处粗陈几例,以对古诗词爱好者起抛砖引玉之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徜徉其中,其乐无穷。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