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写出新意
id=zoom>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因为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很大,要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写出的文章就应不落俗套,让人能够觉得耳目一新。关键词:选材新颖 立意新颖 构思新颖 语言新颖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语文基础。而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体现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材新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写记叙文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写议论文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选取那些别人忽视不太注意的材料,或者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有时代感的,反映新思想、新风尚有意义的材料,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纳入视野,这样文章才能吸引人。如江苏省2009年中考作文是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一般人往往是注意到生命的起点——孩子需要呵护,而有的同学却能注意到生命的终点——老人也需要呵护,有一篇满分作文写的是一位走向生命“黄昏”的老人的凄凉。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弱者,都需要关怀爱护。再联系到当下社会里若干忽略老人、乃至虐待老人的家庭问题,这样的选材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生活里,我们不是常见那些孤苦无依,以捡破烂乞讨为生的老者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呵护夕阳”,在我们迈向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这个命题尤其重要。
一提到材料新颖,好多学生陷入寻找材料的误区。以为材料的“新颖”便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有写过的。其实,材料“新颖”与否,并不全在于是新是旧,关键在于善不善于选择材料,善不善于巧妙转换或变通材料。换句话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常见例子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材料中翻出新意,点石成金,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材料用好了,可以达到“陈材巧用”、“旧材翻新”、技高一筹的效果。
二、立意新
所谓立意创新是指文章要有新思想,新观点,能超出一般人常写的主题,“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我们要善于对材料作深入开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要有求异思维,打破一般的思维模式,合乎情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认识。
1.切入角度要新颖。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比如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好多人都会想到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期盼他们成才,而有个同学由“期待”这一话题做思维辐射,联想到孩子成长中赞美的重要,以“期待赞美”为题,将“期待”与“赞美”有机结合,相互呼应,见解独特。再如“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满分作文,作者写的是表现母爱的主题,就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妈妈站的方向永远是风吹来的方向”,选材角度新颖,不落俗套。
2.平中见奇。2007年贵州中考作文是以“呼唤”为话题,一位考生写的《自然的呼唤》获得了满分。作者在文章的前边不露声色,娓娓倾诉自然的智慧聪颖、娴静活泼和气质,文章的结尾异峰突起,“我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我愿用一生的光阴听侯你的呼唤——为了你,我美丽的自然!”其主旨寓于其中。
3.反向立意。如以“春风吹又生”为题的作文,作者不走老路,说春风到了,“春风吹绿了常春藤,吹暖了人心”,却吹不散内心的“寒气”,从而表达出自己对温暖春天、温暖春风、温暖家庭的渴望与追求。比如要写“爱”也可反向来写。《士兵突围》中的许三多是被像一头激怒的雄狮——史金痛骂出来的,他的骂骂掉了许三多的依赖,骂掉了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骂出了许三多的血性,骂出了许三多的那种耻辱感,因此,爱,不一定温柔!反向立意的方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构思新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近年来,中考作文在命题、评价等方面尽力放宽禁锢,不在审题、选材等方面为难考生。要想打动读者,就要在构思上求新。
1.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如:“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的作文,作者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用三个小标题“默然的片刻”、“热闹的片刻”、“快乐的片刻”层次分明地叙写了一位带着微笑出发的吉他老师搬来之后,电梯里由开始的冷漠变得充满欢声笑语,表现了城里人如何沟通交流的主题,这样的构思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因为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很大,要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写出的文章就应不落俗套,让人能够觉得耳目一新。
关键词:选材新颖 立意新颖 构思新颖 语言新颖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语文基础。而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体现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材新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写记叙文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写议论文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选取那些别人忽视不太注意的材料,或者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有时代感的,反映新思想、新风尚有意义的材料,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纳入视野,这样文章才能吸引人。如江苏省2009年中考作文是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一般人往往是注意到生命的起点——孩子需要呵护,而有的同学却能注意到生命的终点——老人也需要呵护,有一篇满分作文写的是一位走向生命“黄昏”的老人的凄凉。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弱者,都需要关怀爱护。再联系到当下社会里若干忽略老人、乃至虐待老人的家庭问题,这样的选材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生活里,我们不是常见那些孤苦无依,以捡破烂乞讨为生的老者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呵护夕阳”,在我们迈向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这个命题尤其重要。
一提到材料新颖,好多学生陷入寻找材料的误区。以为材料的“新颖”便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有写过的。其实,材料“新颖”与否,并不全在于是新是旧,关键在于善不善于选择材料,善不善于巧妙转换或变通材料。换句话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常见例子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材料中翻出新意,点石成金,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材料用好了,可以达到“陈材巧用”、“旧材翻新”、技高一筹的效果。
二、立意新
所谓立意创新是指文章要有新思想,新观点,能超出一般人常写的主题,“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我们要善于对材料作深入开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要有求异思维,打破一般的思维模式,合乎情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认识。
1.切入角度要新颖。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比如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好多人都会想到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期盼他们成才,而有个同学由“期待”这一话题做思维辐射,联想到孩子成长中赞美的重要,以“期待赞美”为题,将“期待”与“赞美”有机结合,相互呼应,见解独特。再如“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满分作文,作者写的是表现母爱的主题,就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妈妈站的方向永远是风吹来的方向”,选材角度新颖,不落俗套。
2.平中见奇。2007年贵州中考作文是以“呼唤”为话题,一位考生写的《自然的呼唤》获得了满分。作者在文章的前边不露声色,娓娓倾诉自然的智慧聪颖、娴静活泼和气质,文章的结尾异峰突起,“我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我愿用一生的光阴听侯你的呼唤——为了你,我美丽的自然!”其主旨寓于其中。
3.反向立意。如以“春风吹又生”为题的作文,作者不走老路,说春风到了,“春风吹绿了常春藤,吹暖了人心”,却吹不散内心的“寒气”,从而表达出自己对温暖春天、温暖春风、温暖家庭的渴望与追求。比如要写“爱”也可反向来写。《士兵突围》中的许三多是被像一头激怒的雄狮——史金痛骂出来的,他的骂骂掉了许三多的依赖,骂掉了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骂出了许三多的血性,骂出了许三多的那种耻辱感,因此,爱,不一定温柔!反向立意的方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构思新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近年来,中考作文在命题、评价等方面尽力放宽禁锢,不在审题、选材等方面为难考生。要想打动读者,就要在构思上求新。
1.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如:“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的作文,作者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用三个小标题“默然的片刻”、“热闹的片刻”、“快乐的片刻”层次分明地叙写了一位带着微笑出发的吉他老师搬来之后,电梯里由开始的冷漠变得充满欢声笑语,表现了城里人如何沟通交流的主题,这样的构思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3.欲扬先抑构思法。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如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以“今天真好”为题的作文,考生以“我”的心情变化为暗线,以一天的时间为明线,为表现今天真好,却反向入题,先写今天烦恼,并且着力表现这个烦恼,铺垫蓄势。为欲扬先抑,考生反反复复、不惜笔墨渲染起床、清晨、上午、下午的烦恼。铺垫蓄势足了,才笔锋一转,写小姑娘给我的震动。
4.借用文体。现在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文体上比较自由,作者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爱的、适合自己的文体写作,这样一些比较新颖的文体如书信体、小说、诗歌、实验报告单等在近年中考作文中出现了,而且很吸引阅卷老师。如2008年河南省考区是材料作文,有一位考生使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体裁——“辩论会实录”,正反双方围绕“人多力量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的唇枪舌战,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观点辩驳,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再如以“有你,一切都有可能”,作者以给“自信”先生的一封信的形式谋篇布局,构思全文,发信的对象不是哪个人,也不是哪个单位、哪一级组织,而是考生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诱导事情成败的心理活动——自信。
四、语言新
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如果我们的语言苍白,上述一切都会黯然失色。因此,语言的创新,实在是极其重要的。语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善用修辞。排比的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夸张的运用可以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喻、拟人的运用可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亲切可感,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感,等等。在作文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可增强文章的文采,提高文章的魅力,使贫乏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错落有致。如:“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虚心学习、永不怠惰;青春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青春是勇敢面对风霜雨雪的磨炼;青春是意志坚强、不轻言放弃。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金色年华,但它稍纵即逝。面对青春中的自己,你能说毫无责任吗?不,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的光明前程打好基础,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满分作文《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中的句子,文中排比的连贯与气势,比喻的形象与生动、设问反问的回旋与铿锵,使得语言具有一种别样的文采。
2.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格言、谚语、俗语等。名言警句是前人为我们积累下来的、经过验证了的经典中的精华,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文章的品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获得高分。如:“放假了,我享受着‘中庭日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的蒙眬月色;我享受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雅之美;我享受着‘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的含蓄之美。《放假了》这段话中通过引用诗句写出了放假回家后享受的美景,语言生动优美。
3.运用诗化的语言。诗的语言凝练概括,饱含感情,写作中运用诗化的语言可以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如江苏省常州市满分作文《传递》中写道”路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着平安与祝福。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颂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与期盼。作者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出了四幅画面:余光中站在高山远眺大陆故乡;洛夫骑马难回故乡;彩虹横跨海峡两岸;作者站在海边遥望台湾并呼唤同胞回归。这四幅画面的语言也都富有诗情画意。
4.句式灵活,长短句兼用,骈散句并存。在作文中灵活地运用长短句,可以使句子显得错落有致,具有一种参差美;对偶句的运用有一种对称美;整句散句的恰当运用有一种整齐美、错落美等。在此不举例,同学们可以回顾我们学过的相关课文中的句子。
5.巧妙地运用各种描写。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各种描写,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更能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真实感,提高文章的品味,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如以“手”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位考生写的是《送花的手》,其中对父亲的手的描写就非常细致感人,“褶皱干瘦”、“青筋暴颤”、“滑稽地护弄着”、“来回翻弄着”。对父亲形象的描写,如“弓形的身影”、“憨厚的笑着”等,父亲朴实的爱、憨厚的性格及其苦累和艰辛都蕴含其中。
总之,要想把作文写出新意,就必须从以上几方面去努力探索,做到因文制宜,才能甩掉俗套,真正是清水出芙蓉,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