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语文 课程改革 文学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成果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关于文学教育思想、文学教育方济还存在一些问题。构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整体感知文学作品;鉴赏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等是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学教育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本文所述文学教育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教学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并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做人、生活和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是通过语文课程中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高尚的人格,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人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1.总目标第七条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2.阶段目标(7-9年级)中阅读目标第八条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教学建议第五条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4.在评价建议的阅读部分,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要求: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高中阶段文学鉴赏教学更是教学的主旋律。因此,以人为本,利用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找到并提供给学生一种精神方面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对中学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新课标的变化使文学教育持续升温。而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传统地认为鉴赏文学作品只是高中阶段的任务,应从初一就重视起来。从初中到高中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效果。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人文素养培养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语文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鉴赏文学作品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学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教育的任务: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0%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教师要融人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二)提高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必要性
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作品鉴赏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语文课程的改革强调文学鉴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鉴赏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中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鉴赏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三)提高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弓!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中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同时,中学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吸纳性。随着经济的繁荣,信息世界的飞速发展,他们的信息摄人量大大增多,思想深度和广度增加,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都比以前有所增强。因此,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可行的。
三、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对中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教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构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体系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实施文学教育的关键。要想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教师必须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师最主要的文学素养是对文学的感悟力、勤读文学作品的习惯以及文学创造 的能力。
I.要养成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的习惯。中学语文教材 中的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科学地研究各类体裁的特点,对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而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或文学批评,乃至文学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教师除了钻研教材之外,必须爱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提高对文学的感悟力。
2.要提高自身的文学批评和鉴赏水平。教师有了文学批评的能力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艺术的美,教给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文学作品,学会鉴赏大有益处。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用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问题,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障碍,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注人新的活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要培养自身的文学创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多练笔,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才能做出适当的点拨,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语文教师只有以自己的文学体验、感受和思考影响学生,才能有健康的文学鉴赏的教与学。
4.增强各种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及其与中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应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有情感和志趣的联络与沟通,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形成规范的联系体系,让师范生—未来的语文教师学以致用。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2.创设语感情境。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感悟,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3.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4.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法则,巩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强化已形成的语感,使语感在理性的指导下,不断得以修正、整理和提高,形成真正敏锐、准确、深刻的语感能力。
(三)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整体感知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社会生活,是客观社会生活和作家主观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要正确领会作品中反映的思想情感:
1.必须了解掌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从而达到理解作品主旨,追本溯源的效果。达到沟通文本与现实的双向对话;构建学生主体的期待视野,在审美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语感、提升语言能力。
2.让学生借助作品的语言对自己的情感、精神世界进行反观认识、开拓提升,这样言语和精神的东西才能水乳交融。
3.鉴赏文学作品要从作品的特点、重点、精微细妙之处考虑,做到整体把握,细心研读,不能用胶解作品代替整体感悟;鉴赏文学作品应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对整篇课文的鉴赏要融会贯通,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去认识它的审美价值。
4.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作品初步感受的原因,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培养其把握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利用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教育。针对不同文体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
(四)鉴赏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
文学作品是教与学的凭借,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经典名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具有典范性。是学生接受文学鉴赏训练所用的典范实例。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学生将来读书写作的参照,是接受思想熏陶、情感冶炼的载体。因此,文学作品可以在文学鉴赏中发挥范例作用。文学作品的范例作用还体现在课下写作的延伸。学生学完文学作品后,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写、续写、写评论、写感悟。通过写作不仅可以对原文充分地消化、领悟,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总结、写作能力。文学鉴赏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鉴赏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2.鉴赏文学作品既要协调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顺序与学生认知发展顺序的关系,还要注意教材内容与课内、课外的衔接。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正好可以把诸多要素有序地串联起来,无论学习哪一篇作品都可以在这一线索上找到它的位置。
3.无论是文学鉴赏还是文学常识的学习,都应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建构知识的过程既不能过于笼统、抽象,也不能只是散乱的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而应使学习内容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以文学史为线索恰能把这两个原则运用到实际之中。
4.在补充文学史知识时,要以具体作品为基础,注意把握好主次关系。文学常识是为文学鉴赏打基础的,它只起辅助作用,如补充过多、过难,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学生不易接受,反而会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量和度。
(五)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本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
1.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师应重视阅读这块阵地,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在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服务的。从理论依据看,语文课程改革中提高文学教育的地位,在语文课程性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上看,重视文学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新世纪以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和肯定,既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也是对传统的回归;从美国、英国、德国和前苏联(俄罗斯)等几个国家的文学教育实施情况来看,虽然文学教育在当今世界各国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但其主流还是非常受重视的,这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语感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了学生个性,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得到加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析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