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 来创造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更接近数学概念和拥有数学经验,使数学探索、数学实验和提高数学概念的学习效果与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心,于是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我设计了这样道练习题“小蝌蚪找妈妈”,设计意图是练习笔算乘法在计算中的应用,让学生根据青蛙身上的得数和小蝌蚪身上的算式进行判断,用鼠标把蝌蚪拖到青蛙处。选择正确时,小蝌蚪会摇摇尾巴,同时说:“我长大了,我能找到妈妈了!”。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二、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再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在多媒体课件中先出示4捆6根小棒表示46,再出示4捆7根表示47,整捆的与整捆的对齐,单根与单根的对齐,接下来演示把10根单根的捆成1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通过电脑演示把计算过程清楚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展现过程,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生,其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机的促使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一组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象什么?如:鸡、船、树、亭子等。然后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让他们自已动手拼一拼,看谁拼得多,拼得好。小朋友们拼出了机器人、鱼、汽车、坦克、不倒翁等。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增加密度,扩大学生认知空间
课堂中学生们在电脑“动”的显示过程中,辅之以“静”思考,既增加了容量,又扩大了思维的空间。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它信息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效率高,从而能增强课堂密度,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张能操作的“百数表”,学生用鼠标点击按扭,能利用颜色的变化突出显示出横排、竖排、斜排上的数,帮助学生发现排列规律;还能提取单数或双数,进行转换格式排列,让学生探究数的特征;学生还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数的排列形式呈现出来,充分挖掘出“百数表”蕴含的奥秘。这样的教学中,不仅把预先设计好的文字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回答、思考、记忆,而且节约了时间,增大了信息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如,在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中,也可以指导学生查询相关的“数学竞赛” 网站,让同学们在这些网站上查找有关数学竞赛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并参与网上讨论,扩展学生的视野。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课程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了学生,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它以趣味性、多样性、新颖性等特点,激活了数学,优化了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创造真知的乐趣,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合作化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 欧阳芬、黄小华
[2]、《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叶尧城、向鹤梅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