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病例全部来自我院200508/200606门诊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对象. 胃癌组:28(男20,女8)例,平均年龄(39.4±9.8)岁, 均经内窥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采血前未化疗;胃炎组28(男16,女12) 例,平均年龄(38.6±7.6)岁, 均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组30(男19,女11) 例,平均年龄(36.8±10.1)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除外感染、风湿和肿瘤疾病. 取所有对象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置-80℃保存待测. 血清IL6和TNFa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按试剂盒说明操作,试剂盒购于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仪器为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日环仪器厂生产的SN682型放射γ计数仪. 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6和TNFa含量分别为(60.62±19.59) ng/L,(1.30±0.82) ng/L与健康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IL6和TNFa含量分别为(57.50±4.64) ng/L, (1.13±0.82) ng/L与健康人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健康人组血清IL6和TNFa含量为(49.25±9.29) ng/L,(0.95±0.42) ng/L,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
2讨论
本研究显示,胃癌组患者血清IL6显著增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 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IL6含量比较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说明胃癌和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可能均存在有促进IL6产生的因素而使IL6产生能力增高. 但是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IL6水平增高的原因和生物学意义尚待深入研究.
胃癌组患者血清TNF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组.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TNFa浓度也高于健康人组. 胃癌患者血清TNFa浓度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除与肿瘤并发感染或肿瘤细胞直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TNFa至血循环中有关外,可能还与癌灶肿瘤细胞的自分泌作用等其它可致TNFa增高的因素有关[1]. 高水平的TNFa可导致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又常引起发热,心、肾、肾上腺、肺慢性损伤及消化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恶液质死亡[2]. 总之胃癌患者血清IL6和TNFa浓度上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垦,汤斌,许庆文,等. 胃癌病人血清3种细胞因子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实用癌症杂志, 2000,15(1):37-39.
[2] 姚坤,周家仪,吴文汉,等.不同期鼻咽癌病人血清TNFa、IFNγ活性检测[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6,1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