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分别监测了临床科和手术室160只一次性口罩的细菌污染情况. 结果发现一次性口罩细菌污染严重,80只口罩当天使用后监测,平均菌落数(16.0±3.8 cfu/cm2)超过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10 cfu/cm),手术室80只口罩在护士分装后监测,有26只菌落数超过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5 cfu/cm),占32.5%. 并调查了临床科护士使用一次性口罩的时间(4.2±1.2)d. 临床科护士对一次性口罩的细菌污染程度认识不足,调查80人次,其中戴2~3 d的66人,占82.5%. 有9人1 wk更换一次,还有3人竟然用坏了才更换,除被血迹、 羊水等明显污染时才意识到应立即更换以外,无人一用一换或当日更换.
2讨论护士的一项项操作均离不开口罩,戴着菌落数超标的口罩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口罩上的菌落随操作者的呼吸和头部活动降落于无菌区域,另外,口罩的细菌随呼吸运动进入护士自身体内,影响护士的健康[1],因此进行无菌操作时,需一用一换,日常工作应每天更换,护理管理者应明确本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定期分析评估,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管理教育,才能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 手术室的一次性口罩帽子应加强管理,一次性口罩、 帽子的灭菌包装大多是集中包装,由护士分装后供医护人员取用,监测分装后的口罩菌落数有超标情况,影响了手术的无菌技术环节质量,因此要求管理者强调医护手卫生,对医务人员进行洗手知识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
参考文献
】[1] 施雁,钱引娣. 护士口罩细菌污染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87.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