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摘要】 化学趋化因子受体作为协同受体,主要包括CCR5与CXCR4,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进入细胞所必需. HIV协同受体的发现为治疗艾滋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趋化因子拮抗剂与天然配体封闭趋化因子受体可阻止HIV的感染;以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治疗HIV感染的新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对这一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化学趋化因子 HIV1 治疗 AIDS
0引言
艾滋病自1981年被首次发现以来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至今人类仍然没有找到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当前,对艾滋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HIV1感染疫苗的开发和对艾滋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 通常认为HIV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经吸附、融合过程后进入宿主细胞. HIV基因组RNA经逆转录酶转录成前病毒DNA,在细胞核内再被整合酶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利用宿主细胞已有的基因复制和蛋白表达系统进行复制. 在1986年证明,CD4是HIV进入免疫系统细胞的主要受体,但很快就有证据表明仅CD4并不足以产生有效的感染. 直到1996年最终证实,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是HIV1进入的共受体. 由此,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的抗HIV药物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1HIV入侵细胞的机制
HIV外层脂蛋白膜中的包膜蛋白gp160由gp120和gp41两种病毒特异性的糖蛋白组成,编码基因为结构基因env. 在gp120的肽链上,V3含病毒颗粒中和抗体结合位点,C4段是病毒与靶细胞表面CD4结合的位点H9[1]. HIV1侵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表面的CD4结合,引起其本身的包膜蛋白gp120发生构象变化,并与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发生结合. gp120与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最终导致了HIV1穿膜蛋白gp41与细胞的融合和病毒进入细胞. 根据HIV1感染细胞种类将病毒分为:巨噬细胞噬性病毒(M.tropic),T细胞噬性病毒(T.tropic)和双重噬性病毒(Dual.tropic). M.tropic是无症状患者携带的主要病毒,主要利用CCR5,又称为R5病毒株,在病毒传播中起主要作用. T.tropic主要利用的辅助受体为CXCR4,又称为X4病毒株. Dual.tropic既可利用CCR5,又可利用CXCR4,被称为R5X4病毒株.
2趋化因子受体
2.1CXCR4趋化因子受体CXCR4
由352个氨基酸组成,编码基因位于人染色体2q21,其分子质量为39.7 kD. 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PHA激活的T细胞,是HIV1感染T细胞的辅助受体. CXCR4是7次跨膜受体,分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胞外区有1个N端和3个胞外环,N端对其活性并非特别重要,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删失或替换而不影响对HIV1的敏感性. 而第2胞外环对受体活性显示出重要作用. CXCR4有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分别在N端和第2胞外环,糖基化作用可遮盖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位点,但点突变对辅助受体活性无太大影响. 跨膜区含一些脯氨酸残基;胞内区包括3个胞内环和富含丝氨酸、苏氨酸的高度保守序列. IL1,TGF可上调CXCR4的表达,而SDF1,IFNa则可使其下调.
2.2趋化因子受体
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是CC亚族趋化因子MIP1a,MIP1b和RANTES的特异性受体. CCR5是典型的跨膜蛋白偶联受体[2],含352个氨基酸,基因位于人3q21上. 主要表达于原始单核巨噬细胞、静止T细胞. 在小神经胶质细胞,早幼粒细胞亦有表达. 其胞外部分包括N端和3个胞外环. 一般认为CCR5的胞外部分与HIV1感染与配体结合有关,其中N端和第2胞外环在HIV1感染时起着关键作用. 第2胞外环是趋化因子与HIV的理想作用点,N端的Tyr硫化有助于CCR5与HIV包膜蛋白gp120/CD4复合物结合,提高HIV1进入细胞的能力.
3趋化因子受体阻断剂
3.1CCR5受体阻断剂
①TAK779.N,N二甲基N[4[[[2(4甲基苯基)6,7二氢5H苯并环庚8烯]羧基]氨基]苄基]四氢2H吡喃4铵氯化物. 本品是由日本Takeda制药公司开发的第1个小分子CCR5拮抗剂. 它属于季铵衍生物,可以阻滞HIV膜融合阶段gp120与细胞膜上CCR5的结合,其作用位点在受体的细胞外侧面跨膜a螺旋1,2,3,7形成的袋状结构内[3]. 本品能够强烈地抑制RANTES与表达CCR5的CHO(中国仓鼠细胞)结合,它是1个潜在的选择性CCR5拮抗剂,对CCR1,CCR3,CCR4和CXCR4等其他趋化因子受体无特定抑制作用. 另外,TAK799能显著抑制MAGI CCR5细胞和外周血液单核细胞(PBMCs)中嗜巨噬细胞性HIV1病毒株(BaL)的复制. 并且TAK799对MAGICCR5细胞和PBMCs显示较小的毒性. ②SCHC是由ScheringPlough公司开发的一个小分子肟哌啶类化合物. 研究发现,本品与CCR5的结合比TAK779更具特异性[4],它不抑制CYP3A4, 2C9,2C19等酶,也不作用于CCR1,CCR2,CCR3和CCR7;它可以拮抗RANTES的诱导作用;转贴于
另外,它可以抑制绝大多数的R5HIV1在PBMCs中增殖;在所进行的21种病毒株中,IC值的变化范围为0.40~8.9 nmol/L. 只有一种病毒株RU570对SCHC有抗性(IC50=200 nmol/L,IC90&>1000 nmol/L),这可能与该病毒株可以交替使用其它趋化因子受体(CCR3)有关. 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的体内实验表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0%~60%,血浆半衰期为5~6 h,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③ AD101是与SCHC结构类似的一种小分子,能特异地与人CCR5和短尾猿CCR5结合但不产生钙流信号,对各种基因亚型的R5 HIV1都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活性可为TAK779的500倍,IC50约为1 nmol/L,是一种很有前途的HIV1抑制剂. ④ UK427,857是由Pfizer公司研制的哌啶类CCR5抑制剂[5],服药后患者病毒载量下降,同时发现UK427,857的耐受性好,没有严重的副作用,目前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3.2CXCR4受体阻断剂
① SDF1.CXCR4的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辅助受体CXCR4有高度亲和性,并与CXCR4相结合,从而阻断了T嗜向性HlV病毒株与CXCR4的结台而强烈抑制其T嗜向性感染. 且SDF1的一种等位基因型SDF-13A突变纯合体对AIDS的延缓作用要比CCR5突变强2倍. ②CXCR4的肽抑制剂T22(含18个残基的阳离子寡肽拈抗剂)[6]是从美洲鲎血细胞碎片中分离到的polyphemusin II的类似物,有很强的抗HlV感染活性;它可以阻止以CXCR4做为共受体的T嗜向性HIV1进入靶细胞,竞争性抑制CXCR4,从而起到阻碍H1V1感染的作用. ③ T134与TW70是2个分子较小的结构类似物,Tl34含有14个氨基酸残基,较T22少了4个还原性的碱性氨基酸残基口. TW70和T134抗HIV1感染的活性比T22还要强2倍. ④ALX404C是一种含有9个精氨酸残基的肽类CXCR4抑制剂,它可与CXCR4膜外第1襻及第2襻的负极相互作用阻止CXCR4依赖性HIV1介导的膜融合,阻止病毒的进入,但不能抑制嗜巨噬细胞性的病毒感染.
目前关于H1V辅助受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为艾滋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自从HIV1必须通过gp120/CD4复合物与辅助受体结合才能侵人靶细胞这一过程得到证实以来. 通过H1V1共受体的配体及各种拮抗剂来竞争性的抑制辅助受体与gp120 CD4复台物相结合就成为一种新的有效防治AIDS的方法. 当然由于HIV病毒本身的高变异性和对辅助受体的多种选择性,在设计治疗方案时,也不可能只用一种疗法. 趋化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要与传统的抗逆转录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单一使用,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Jiang S, Sidiqui P, Liu S. Blocking of viral entry, a complimentary strategy for HIV therapy[J]. Drug Discov Today: Therstrateg, 2004,1(4):497-503.
[2]吴孔田,张英起,颜真. 趋化因子受体CCR5胞外段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5(7):412-415.
[3]Tremblay CL, Giguel F, Guan Y, et al. TAK220, a novel smallmolecule CCR5 antagonist, has favorable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ntiretrovirals in vitro[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8):3483-3485.
[4]Kazmierski W,Bfulco N,Kenakin T. Recent progress in discovery of smallmolecule CCR5 ehemokine receptor ligands as HIV1 inhibitors[J]. Bioorg Med Chem,2003,11(13):2663-2776.
[5]Walker DK, Abel S, Comby P, et al. Species differences in the disposition of the CCR5 antagonist, UK427, 857, a new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HIV[J]. Drug Metab Dispos, 2005, 33(4):587-595.
[6]Liu S, Lu H, Niu J, et al. Different from the HIV fusion Inhibitor C34, the antiHIV drug Fuzeon(T22) inhibits HIV1 entry by targeting multiple sites in gp41 and gp120[J]. J Biol Chem, 2005, 260(12):11259-11273.
关于趋化因子受体阻断剂与艾滋病防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视觉诱发电位在眼外伤视神经损伤视野缺
- 关于左房黏液瘤脱落致下肢动脉栓塞误诊为腰
- 关于训练伤导致股骨头坏死53例的治疗
- 关于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 关于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体
- 猝死患者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PR)65例浅析
- 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浅析与护理对
- 关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 周围型肺鳞癌28例的CT征象浅析
- 冷凝集致血液浅析仪检测误差报告2例
- 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贲门肿瘤细胞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塞克硝唑中相关物质
- 关于服首乌片致肝损害2例
- 关于舒适护理在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应用
- 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EGFR的表达及
-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