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皿意义
沂蒙山区,是一块奉献的热土。沂蒙人民尤其是沂蒙妇女以勤劳勇敢、富有光荣革命传统著称于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那斗争形势极为残酷和艰辛、物质条件极端匾乏的战争年代里,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沂蒙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缝军衣、做军鞋、烙煎饼、救伤员、传情报、抬担架、送子送郎参军、抚育革命后代……她们历经枪林弹雨,舍生忘死,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涌现出了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精心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英勇支前的“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优秀妇女群体。像祖秀莲和明德英那样热爱子弟兵的动人事迹,在沂蒙革命老区广大妇女中层出不穷,她们为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无私奉献出一切力量。只是因为许多人不愿意扬名,而使她们成为了无名氏“红嫂”。
“沂蒙红嫂”是沂蒙山区广大妇女拥军支前的光辉形象,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女性的群体形象。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爱党拥军的沂蒙“红嫂精神”,是中华民族劳动妇女善良、慈爱、坚韧、无畏的优秀品德,与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信念共同熔铸的结果,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是沂蒙女性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嫂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今天和未来都需要不断发扬光大,将这种精神深入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让更多人学习、发扬,使之成为不朽的榜样。
“红嫂精神”不能因革命战争的结束而消失。虽然“红嫂精神”所包涵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等各不相同,但必将与时俱进,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红嫂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行为风范,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在先进思想指导下,由为和平、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劳动人民所创造,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正如王首道同志所说:“红嫂精神永远鼓舞我们胜利前进”。
学习“红嫂”,争做“红嫂”,是沂蒙广大妇女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的具体实践。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将根深蒂固地凝结在人民大众的心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更加需要“红嫂精神”教育青少年,倡导新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其特有的模范作用。本选题也有助于深化沂蒙地方史以及山东党史的研究。
二、学术史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沂蒙红嫂”的研究仅处于相关历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阶段,尚未有系统、详细的研究、论述,对“红嫂”现象的文化渊源、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红嫂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社会价值等论述比较笼统。由临沂地区妇联主编、黄河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沂蒙红嫂》,选取了自1937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81位沂蒙女性的杰出代表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由中共临沂市委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沂蒙红嫂颂》收录了百余位“沂蒙红嫂”的动人事迹,这也是迄今为止对“沂蒙红嫂”记录最多、描述最全面的一部关于“沂蒙红嫂”的英雄群体的写照,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精神食粮。由中共临沂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政权建设的创举》记录了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对沂蒙妇女运动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等;由李佩芝、王冠卿共同编著、广西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沂蒙革命斗争事略》泛泛的描述了沂蒙抗日根据地内沂蒙女性投身革命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沂蒙识字班”的有关情况;由临沂地委党史领导小组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忆沂蒙》(一、二),采用回忆录的形式,介绍了部分“沂蒙红嫂”的英雄事迹。由崔维志、唐秀娥编著、新华出版社1995年先后出版的《山东抗日战争纪实》、《山东解放战争纪实》,在其部分章节中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女性由觉醒、觉悟到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肯定了沂蒙女性在两场伟大的革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并对那一时期的沂蒙女性给予了很高的褒扬,并对那一时期在对女性的宣传、发动、教育、引导,促进沂蒙女性的尽早觉悟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如“沂蒙识字班”、“庄户学”等,并对其中的部分突出人物、杰出女性进行了详尽刻画与描述.由临沂地区部分县区文史委搜集、整理、编印的文史资料集大量收录了健在革命人士和沂蒙杰出女性关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优秀沂蒙女性杰出代表的突出事迹,肯定了他们为这两场伟大战争取得的胜利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总体来看,以上书籍更多的是对“沂蒙红嫂”群体的简单描述与刻画,而很少对这一优秀群体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加以论述。
参考文献
一、经典若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二、文集资料
1.((.忆沂蒙》,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政权建设的创举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共临沂市委编:《沂蒙红嫂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李佩芝、王冠卿:《沂蒙革命斗争事略》,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临沂文史集萃》(3),山东人民出版1997年版。
6.《中共沂蒙党史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1992年版。
7.临沂地区妇联编:《沂蒙红嫂》,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
8.山东解放军滨海军区政治部编:《滨海八年》,临沂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翻印,1982年版。
9.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鲁中南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编:《难忘的历 程.鲁中南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渤海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编:《难忘的历 程·渤海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1.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冀鲁豫边区山东部分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 编:《难忘的历程·冀鲁豫边区山东部分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2.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 选编》(第5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摘要 6-8
ABSTRACT 8-9
导论 10-14
一、选题意义 10-11
二、学术史综述 11-13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3
四、论文的相关界定 13-14
第一章 “红嫂”称谓的由来 14-18
第二章 “沂蒙红嫂”的真实写照 18-33
第一节 第一代“沂蒙红嫂” 18-24
第二节 第二代“沂蒙红嫂” 24-29
第三节 新时期“沂蒙红嫂” 29-33
第三章 “红嫂精神”的文化渊源 33-45
第一节 红嫂现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3-40
第二节 “红嫂精神”的文化特征 40-45
第四章 沂蒙“红嫂精神”的当代社会价值 45-52
第一节 “红嫂精神”的基本内涵 45-47
第二节 “红嫂精神”的重要意义 47-48
第三节 弘扬“红嫂精神”,光大沂蒙文化 48-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