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努阿.阿契贝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75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英语论文,笔者认为阿契贝的小说都极具现实主义色彩,他的每一部作品近乎都是尼日利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这表明阿契贝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极为深切。阿契贝的人生经历了尼日利亚被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发生内战等重大阶段,因此他本人对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看法。

第一章 阿契贝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 氏族部落期:布施传统的教导者
阿契贝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早期具有知识分子特征的人,他们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在氏族部落中各司其职,本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们在面对英国殖民者踏入到他们的家乡土地那一刻起,他们是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接受西方文明?可是小说结局告诉我们他们这类人群因周围人的倒戈相向,最终没能坚守成功。在阿契贝轰动一时的小说《瓦解》当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奥贡喀沃作为了不起的摔跤手、村子的英雄,在面对英国殖民者入侵时的奋起反抗,但最终失败的故事。在这整个故事发展中,阿契贝向世人展现了传统伊博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介绍了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阿契贝笔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教导部落人民祭祀,提醒人民何时耕种,组织庆典活动,维护部落传统秩序等事宜,文中主要表现为部落中的祭司。由于非洲尼日利亚传统文化中,存在大大小小许多的神,为了与神沟通、得到神的庇佑、免遭神罚,部落中的人民就通过祭司与神产生联系,“这些自称或多或少地与神相通的祭司,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1由于人们对神的敬畏以及极端的相信,他们对祭司也是格外的尊重。
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要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哲学或意见的个人。”2祭司主要是部落里主持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的神职人员,在小说《瓦解》中,阿契贝为我们展现了一些传统知识分子——祭司的具现、表明讯息及意见的个人。小说中首次出现的是一位女祭司,她在面对奥贡喀沃的父亲乌诺卡前来询问为何庄家颗粒无收的问题时,她不只是从神学角度将其批评,还通过结合现实指出乌诺卡的愚蠢行径。“在全氏族中,都知道你乌诺卡的砍刀和锹是软弱无力的,当你的邻人都出去用斧头砍伐原始森林的时候,你偏把木薯种在不必费力气开荒的瘦地上。他们跨过七道河去种田,你却待在家里,把祭品供奉给不会有好收成的土地。”3在小说主人公奥贡喀沃违反了部落习俗时,祭司专门找到他控诉他的不对,“你并不是从别的地方到乌姆奥菲亚来的人。你同我一样知道,我们的祖先有过规定,在把任何庄稼种到地里去之前,整整一周,人们不得对他们的邻人说一句粗话。”4这类传统知识分子对于部落人民的要求和教化很是严苛及认真,但是作为部落领导者的他们,在面对西方侵略者和西方侵略者所带来的宗教时,阿契贝在此小说中没有过多描述这类知识分子是如何反抗的,只是简单一句话概括了其中一个祭司带领人民将一些狂妄自大、试图烧掉他们庙宇的基督信徒狠狠收拾了一顿。为了更加具体展现这类传统知识分子,在面对英国殖民者时的态度,阿契贝在小说《神箭》中通过大祭司伊祖鲁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阐述。
.................................

第二节 被殖民时期:涉世未深的先锋者
阿契贝笔下涉世未深而导致结局失败的知识分子,是经过优秀的教育系统培育出来的,他们在学业有成,步入社会后,因经验不足、自视过高、欲望过于强烈而失败。小说《再也不得安宁》中,叙述者在文中就明确指出,乌姆奥菲亚进步协会捐助主人公迈克尔·奥比·奥贡喀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他前往英国留学,学习法律进而成为一名律师,“回来后便可以处理他们与邻村所有的土地纠纷。”1但是由于奥比个人的任性行为,未能学习法律而是学习了英语,但协会成员们认为“虽然他当不了律师,但在政府部门得到一个‘欧洲人的职位’也好。”2那么,乌姆奥菲亚协会为什么一开始会选中奥比,并集资 800 镑捐助他呢?小说主人公奥比自幼学习成绩优异,12 岁的时候就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结束了小学六年级的考试,随后带着奖学金升入到东尼日利亚最好的中学进行学习,17 岁时又凭借着八门学科的优秀成绩通过了剑桥国际高中的考试,最后就是动身前往英国留学。奥比的学生时代是充满鲜花和掌声的,他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奥比要去英国的事在乌姆奥菲亚引起了轰动。”3父母为他在家里举办了一场祷告会,宴请了乌姆奥菲亚的亲朋好友,其父以撒·奥贡喀沃作为教会的传教士,“退休后每年拿二十五镑退休金……在乌姆奥菲亚,他是第一个建‘锌’4房的人。”5这也体现出身为传教士的以撒家财不算万贯,但也殷实,专门为奥比前往英国这件大事举行了一场较为奢华的酒席。也正如此协会看中了奥比的优异成绩,其家庭情况也不错,并觉得奥比前途无量。留学归国后的奥比在英国殖民政府部门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有一位漂亮的未婚妻,但为了个人生活等一些问题,他逐渐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私,本想要有一番抱负的他最终却因为贪污受贿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正如班达所讲的那样知识分子们开始“玩起政治激情的游戏来了。”6但是他们一开始并非有如此的打算,可在社会的“要求”下他们逐渐向政治靠拢,并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夺得一定的政治权利,从而为个人或者身后所代表的团体谋取利益,最终因为这些利益而在追求权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以失败告终。
...................................

第二章 阿契贝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因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陆的非洲,依靠地理位置又分为“北部非洲”、“南部非洲”、“西部非洲”、“东部非洲”和“中部非洲”,它的内陆总面积约有 3000 万平方米,在如此庞大的陆地上大约有 7 亿多人口在此生活,“根据人类学家的考证,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大陆。”1其中主要以最原始的黑色人种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也在这片大陆上生活着。相较于中国古代人民主要集中生存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在非洲这片大陆上存在着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以及奥兰治河等流域,在这些河流的周围聚集着大量的原始氏族部落,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文明体系。而地处西部非洲的尼日利亚区域内有尼日尔河与贝努埃河两条较大的河流,他们的早期文明也达到一定的高度,“1931 年,在扎里亚以南的诺克村里,发现了一些陶制人头像;后来在这一区域里以及在贝努埃河以北的高原上又有同样的发现。在这些出土的陶制小人像中,有很多是两千多年的遗物,并显示出高度的技巧。”2在欧洲开始工业革命、改变这个世界发展进城的时候,包括尼日利亚等非洲绝大多数地区还都是以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文明,这也能看出他们的与世隔绝。但随着工业革命大张旗鼓的推进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航海家、探险家逐渐掀开了这片大陆神秘的面纱,致使欧洲开始“认识”他们所谓的非洲,进而出现了一批对非洲具有诋毁和不实描述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高度负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知识分子,阿契贝通过撰写“尼日利亚四部曲”为世人讲述真实的非洲,真实的尼日利亚境况。阿契贝在《瓦解》和《神箭》这两部长篇小说中,以他自身民族——伊博族的传统氏族部落为代表,向世人揭示在西方殖民者来临前,尼日利亚就拥有丰富多彩且灿烂的传统文化,并非像康拉德《黑暗的心脏》里所描写的那般,非洲黑人是一群落后、没有被教化的野蛮人。另外在被西方殖民者所带来的宗教文化洗脑之前,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部落文明以及传播它们的传统知识分子——祭司。
..........................

第二节 殖民入侵的潜移默化
现如今的尼日利亚全称为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Nigeria),位于西非的东南部,其东部与乍得、喀麦隆接壤,北部为尼日尔,西部与贝宁毗连,而在尼日利亚的南部是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西非海岸外是大西洋海湾。正因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于船只进出的海湾,再加上 15 世纪初罪恶的西方殖民者所从事的黑奴贸易等,吸引着不同的西方列强相继入侵尼日利亚。从 1472 年开始,葡萄牙、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等西方殖民者为夺得尼日利亚的殖民统治权相互竞争,“直到 19 世纪以后,英国人才逐渐地排挤了葡萄牙人、法国人、德国人的势力而独占尼日利亚这一广大地区。”1至此,尼日利亚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多方面,全部开始受英国殖民者的影响及统治。阿契贝初期创作的作品《瓦解》正是描述了英国殖民者初到尼日利亚开始实施殖民侵略方案的那段时期。阿契贝在这部作品中不单单批判了英国殖民者的入侵、掠夺使得本土传统文化趋于瓦解,同时也比较客观地描述了英国殖民者给封闭的尼日利亚原始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例如英国殖民者在当地首办教会学校,“要认识一个民族,先要了解他们信仰的神;同样,要统治一个民族,先要同化他们的信仰。”2殖民者企图运用宗教洗刷尼日利亚人的野蛮、残暴和无知,但是却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抗,于是殖民者利用手中先进的武器击垮手持冷兵器的“奥贡喀沃”们。面对这一系列先进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本处于原始氏族部落的尼日利亚人民开始逐渐向殖民者文化靠拢,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学说英语,充当殖民者的翻译。在一些地区充当干事的殖民者“就像至高无上的神,他的翻译就是位居第二的神,他向至高神传递祈祷,供奉牺牲。”3这些第一批学习了西方殖民者文化的土著们就为西方与本土互相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英语论文参考

...................................

第三章 知识分子形象背后的现实关怀.................................38
第一节黑暗大陆的发声与正名..........................38
第二节杂糅文化的审视与修正..............42
第三节新兴国家的去殖与探索........................44
结语...............................48

第三章 知识分子形象背后的现实关怀


第一节 黑暗大陆的发声与正名
非洲形象不断遭到西方世界的诋毁,而这个诋毁的起源是从何而来的,其实可以追溯到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以及乔伊斯·卡里(Joyce Cary, 1888-1957)等一批英国作家所创作的关于非洲的文学作品中,在他们的笔触下为非洲定下了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是一片混沌大陆的基调。尤其在康拉德最负盛名的小说《黑暗的心脏》(Heart of Darkness, 1902)中对非洲刚果人的描述,康拉德借小说人物马洛的口吻无情的冷嘲热讽着他在这次航行中的所见所闻。进而在整部小说中对非洲人以及非洲大陆的描绘都以冷色调为主,其中比较频繁出现的就是“黑色”。除了颜色的描绘以外,小说中对非洲人的称呼多称其为没有时间观念的“野人”,且小说中对非洲人物形象也是充满了蔑视的描述,“一阵阵喊叫声、一只只挥舞着的黑色胳膊、一双双拍着巴掌的手、一只只跺着地的脚、一幢幢摇晃着的身影和一双双滚动着的眼睛。”1康拉德将完整的非洲人肢解为零零碎碎的形象。其次,康拉德对于受过所谓基本“教育”的非洲人的描写,小说中马洛将这类人称为经过改良的标本,当他在盯着会烧锅炉的黑人时脑海中出现这些思考,“好像是你是在看一只腿上穿着短裤,头上戴着插着羽毛的帽子,用两条后腿走路的狗。我们对这个真正能干的家伙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他本来也应该在岸上拍着掌跺着脚的,可他不在那里,而是在我这里劳苦地干着活,变成了神奇的巫术的奴隶,学到了一身进步的知识。”2从这里可以看出殖民者对自己文化的推崇,贬低非洲的传统文化,因此他们把没有接受过西方教育的非洲人称为野人。再者,康拉德笔下的非洲人还是一群失语者形象,这篇小说中的非洲人不是在乱吼乱叫就是沉默不语的,而且全文很少有描述非洲人开口说话、互相交流的情景。尤其在讲述库尔茨的非洲情人和英国未婚妻两个女性角色时,在两者的对比之下,这种情形极为明显。康拉德在小说中把库尔茨的那位非洲女情人描述成外形粗狂、似鬼魅一般的女人,而且她在文中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给马洛等人的印象是原始及野蛮;反过头来再看看文中康拉德将库尔茨英国未婚妻的描述为对爱情忠贞不渝、完美无缺的欧洲文明世界的女性,小说的结尾部分也是以马洛与这位遗孀足足将近六页纸的对话宣告结束。进而非洲裔知识分子纷纷觉醒,对非洲一无所知的这类小说进行了谴责和批判。弗朗兹·法侬在他的作品《地球上不幸的人们》(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1961)中提到关于在殖民者眼中非洲和非洲人是如下这般模样。


英语论文怎么写

..............................

结语
阿契贝作为一名民族知识分子,非洲文学的创作者,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用殖民者的语言书写了非洲所遭遇的现实苦难。在其充满辉煌成就的写作生涯里,阿契贝切实承担了对非洲民众的再教育和精神重建的责任。综合学界对阿契贝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如果只是将他定义为反西方殖民主义的政治作家,这种观点无疑是简单且片面的。根据阿契贝的个人生平以及文学作品的主题表达,他内心深处所关注的,“依旧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文化和道德的巨大变化之中,人有何为?”1而本文从阿契贝本人知识分子的身份出发,分析了其作品中知识分子的价值及意义,还有他们在面对这种巨大的变化时“有何为?”
阿契贝的小说都极具现实主义色彩,他的每一部作品近乎都是尼日利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这表明阿契贝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极为深切。阿契贝的人生经历了尼日利亚被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发生内战等重大阶段,因此他本人对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看法。当他的个人见解落实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上时,塑造出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布施传统的教导者、涉世未深的先锋者以及不畏强权的反抗者,而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则分别被安排在氏族部落时期、被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可以说,通过这三类知识分子形象在不同时代中各自所展示出的表现,阿契贝为我们再现了尼日利亚甚至整个非洲大地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