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源起
由“三十四标”地块保护及开发城市设计项目(下文简称“三十四标”项目)引发的思考:“三十四标”地块位于南京太平南路和常府路交叉口,向北可达大行宫、总统府,向南可至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在整条太平南路上属于民国街廓风貌保存较为良好完整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块。而纵观整条太平南路,历史风貌保护的问题却不容乐观。
南京太平南路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北走向,北至中山东路,南至健康路,全长约2千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道。明清时期,太平南路还叫太平路,往南至白下路,由吉样街、花牌楼等多段道路组成。1931年民国政府将白下路至健康路这段道路拓宽并起名朱雀路。1969年政府开拓了太平北路,自此时起太平南路的名称正式启用,包含原太平路和朱雀路。自民国起,因为太平南路正对总统府位于市中心,商业贸易就非常繁荣,形成了热闹繁华的商业一条街,具有显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自解放以来,太平南路经过多次改造更新,虽然还留存有多个单体历史文化建筑,但整条街的历史风貌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尽管近几年南京市政府也尝试进行了多种城市更新的策略,比如立面颜色统一、局部破损修复、个别地块更新等,但总体来说太平南路沿街风貌看上去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民国特色,并不能给人以漫步在民国街区中的心理感受。
.........................
1.2研究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各个历史城市中也开始了对历史建筑改造的各种探索和尝试。近现代建筑作为其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其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现代沿街建筑立面深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本文提供了一个通过探究由建构技术形成的立面深度,去研究立面风貌的新角度。立面的深度能对视知觉产生影响,并且是构造的反映,建造是建筑活动的基本,基于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造方法选用适当的材料,才能够形成建筑本身。建造活动的外在表现就是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探求视知觉意义上的风格形式,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在探讨建构技术的发展变迁。
受限于建筑史理论和建筑学教育层面对“立面”这一概念从西方引入后造成的误解。中国建筑学者和建筑师在研究近现代建筑的立面形象时,多沿用西方传统立面形成的逻辑和设计模式。以二维化的平面组合为主要工作方法。笔者并不是否认这种方法的意义,事实上建筑立面的风貌营造与许多因素有关,立面分割、墙身开洞的位置大小、窗口形式、装饰纹样等等,这些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立面形式和风格,历史上民众也给予了部分风格以明确的名称。而这种方法也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只是笔者认为在平面化形式研宄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关注平面化元素本身具有的深度意义及元素组合时产生的深度变化,这些立面深度对立面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但在笔者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基本上对立面形式的研究仅止步于风格元素的提取罗列,没有人深入到深度层面进行探讨,这也更加反衬出了立面深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强调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修缮保护的意义。沿街立面是营造街道氛围和场所记忆的重要成分,一方面在对破坏严重的近现代建筑立面修复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回复其原本的气氛和特征,另一方面在对失去连续性的街道立面进行修补性建筑单体建设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来促使街道沿街面保持风貌的延续性和统一协调感。在传统的风貌保护中对基于建构技术的立面深度认识不足,盲目复制他处近现代建筑现存的立面形式,用现代工艺实现,造成了立面形式和建构技术的不匹配和历史感缺失,这种情况在全国的近现代建筑改造中颇为常见。本文通过对立面深度规律研究,尝试对近现代建筑复原改造工作提出理论上的提高和技术上的支持。
............................
第二章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
2.1中国近现代商业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商业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和传统社会的经济水平、商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了商业经济的产生,但当时处于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阶段,人民更多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满足温饱需求维族,尽管都城等部分城市有了繁荣的景象,整体社会生产水平还是不高,商业经济发展有限受政府约束较大。为了便于管控,西汉城市设置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安排官员管理,按时开市闭市。此时的商业建筑虽然从结构与建造上和同时的住宅单体、宅院没有太大区别,但功能上进行了严格的区分。
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与周边各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增强使得唐代的商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沿袭了汉和隋的城市布局策略,在长安城中设立市和坊,其格局便是以一个大城(长安)套着一百一十个小城,其中108个“坊”用来居住,其余两个“市”专做买卖。坊内的房屋严格规定朝里背外,除了特殊阶级不得临街开门,坊市之间用墙隔开。按时开门关门,形成专人管理。但随着唐代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到了晚唐时期,坊市制度渐渐不能满足商业需求,在住宅区开始有了住宅向商业建筑转变的混合形式,宵禁也开始失去效力,甚至在城门外沿着出城管道形成了小有规模的商业区域。
............................
2.2沿街商业建筑概况
刨除部分具有一定建设规模和设计意图的沿街商业建筑,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小型的以民间自发为主的沿街商业建筑以地域区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广泛分布在全国范围内较为传统的沿街商业,以南京“三十四标”项目现存建筑为例,建筑本身是传统结构模式,沿街部分紧贴路边地块划分建设(图2-8)。另一种是在岭南、台湾,因当地遮阳、避雨需求而产生的具有屋前过道的“亭仔脚”,后逐渐发展为骑楼(图2-7)。其与普通沿街商业建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底部一二层让出了部分空间充作人行过道,增加了公共活动面积,因此必然在这部分结构上与普通商业建筑产生区别。因此在后续西式立面对东方传统结构的适应中,主要也出现了两种适应模式。
................................
第三章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深度的视知觉分析...............25
3.1视知觉原理...............25
3.1.1视知觉...............25
3.1.1.1视觉生理...............25
3.1.1.2视知觉心理-格式塔心理学与感知心理学...............25
第四章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深度的建构分析.................29
4.1立面深度的建构研究.................29
4.1.1中国传统“屋檐界面’’.................29
4.1.2西方建筑立面构建.................32
第五章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深度的“模度”意义................45
5.1模度理论引入................45
5.1.1“模度”理论................45
5.1.2“模度”与本项研究................45
第六章基于视知觉与建构理论的价值判断
6.1福州中平路
福建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一直以来都是航运要道和外贸商务的重要集散地。中平路地处福州市中心,临近闽江,四周河道码头遍布。五口通商以后,台江成为近代福州的商业中心,最为繁荣的是成为福建著名商贸集散地的上下杭地区。上下杭路上商务会馆、银号钱庄林立密集,密集的人口和商业促进了包括上下杭奇迹周边地区的消费娱乐业发展。从上杭路、下杭路穿过隆平路或小街巷,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就到了中平路。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得中平路发展为服务上下杭地区的商业区。中平路上曾经遍布酒楼、饭店、旅社、舞厅、妓院、银号、当铺、报社、私家花园等,是民国时期福州当地极负盛名的“十里洋场”,福州民谚“三十六间店”就是对这一地区繁华景象的生动体现。
中平路留存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为良好,其中挂牌的文物、历史建筑就有12座。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状元巷的清末黄培松故居,属于清末合院式大厝。总体居多的还是民国时期建成的青砖火墙包建筑,中平路两侧的民国建筑多是在3-4层。中平路具有明显地转折形式,根据形状将中平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拥有黄培松故居时人多称其为“状元路”,中段北侧是高层商住楼“太平花园”故称其为“花园路段”,东段旧称“田挡路”仍以此名叫之。
.........................
第七章总结
7.1内容总结:
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是城市历史风貌组成的重要部分,从发展到停滞宏观计算有100年左右,然而真正旺盛发展的时间段也就只有短短二三十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建设中是被忽视的部分。住宅和商业建筑是与人们生活最为相关的建筑实体部分,对于住宅的保护基于名人效应留存不少,而对于现存的见证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沿街商业建筑的保护更新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本文从视知觉和建构逻辑出发梳理了典型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的立面形式,强调了形式背后的本质是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改造、修复评价的标准和审美倾向。
第一:本文梳理了近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过程,在经济推动下,住宅逐渐发展为“前店后宅”、“上宅下店”的模式。传统商业建筑在近现代的发展因地域影响,发展出了普通沿街商业建筑和类骑楼建筑两种形式,并在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发展出两种类型的建筑立面。通过对立面构成要素的提取和分类,得到一系列的基础立面形式。
第二:本文对视知觉原理进行了阐释,建立了立面中深度与视知觉的关系,即深度能被视知感知且是影响感知的重要部分。
第三:对中国传统“屋檐界面”和西方传统立面进行分析区别,并通过梳理了西方古典建筑立面的营造手法,来理解近现代建筑立面的形成过程。同时梳理了西方建筑评价标准的转变,以及该转变对当时中国建筑立面形式和对当今中国建筑评价标准的影响。并对普通沿街商业建筑与骑楼比较,按照视知觉感知和建构逻辑,将立面研宄分为底层与上部两部分。
第四:引入“模度”工具,从建构与视知觉两个角度对立面深度构成与规律进行分析。介绍了近现代建筑立面构成的本质要素与建成规律,实质上是梁、柱、墙三者之间的交接,概述了三者的材料与交接规律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其他影响视知觉的建筑部件如女儿墙、阳台等;建筑附属物店招、雨蓬等;立面饰面等进行讨论,补充立面深度视知觉的影响因素。
第五:选取一正一反两个改造案例,运用上一部分得到的规律进行价值评价,验证基于视知觉与建构理论的近现代建筑沿街的立面深度对近现代建筑风貌表现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