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61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建筑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符号学在西方得到迅猛发展,并快速蔓延至各个学科领域。符号学的研宄得益于语言学、人类学和现象学在20世纪获得的重大进步。二十世纪50年代末,意大利语言学家和建筑师率先将符号学引入建筑学,成为了建筑学中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从我国改革幵放以来至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有了急速的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当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的建筑物日益增多时,城市建筑或千篇一律,或标新立异,建筑设计趋于市场化、模式化,更多的是快速产出供人使用的建筑产品,且生产周期极短,在这样的行业及社会背景下,有文化、有历史、有情感、高品质的建筑尤为缺乏且亟待产生,来引领中国建筑的新风尚。符号学之所以受到各学科的广泛重视,是因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了解、分析、研宄问题的思维方法。符号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方法论学科,是哲学层面的最高方法论,可以指导建筑创作与实践。然而符号学思维在我国建筑学领域的应用尚未广泛普及且有待推广,符号学的三大理论分支可以对建筑设计方法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运用符号学的语义句法探索建筑创作无疑可以丰富建筑创作。阿尔多•罗西是一位在建筑界有着极大影响的建筑大师,致力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研究,并且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建筑设计项目。建筑类型学与符号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作为剖析和理性分析的工具。建筑类型学是脱去建筑表皮、建筑表现形式的外衣,分析建筑在经过时代、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后仍然保留和存在的东西,可以是空间的格局,也可以是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平面布局等。建筑设计通过这些剖析后得出的类型、原型等,再结合文化背景、地域环境进行设计。符号学理论的三大分支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类型学作为罗西建筑设计的核心与深层结构,属于符号学领域内语构学研究的节点部分。通过建筑实践传达罗西类型学的思想属于符号学中语义学的研宄内容。罗西的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者对建筑的评价及感受属于符号学中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可见符号学作为一个方法论学科用以探索罗西的建筑创作有利于深度分析其设计过程,并对国内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研宄符号学理论并将其用于建筑创作中,然而多数仍存在于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层面,对于紧密结合实际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研宄并不多,本课题将结合符号学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建筑师阿尔多•罗西的建筑作品,对其建筑思想及设计手法展开研宄。试图解释如何运用符号思维来传达建筑师的思想,力图准确恰当的演绎分析符号学对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启示性作用与意义。

……….

2.从符号学理论到阿尔多•罗西的设计主张

2. 1.符号学理论

法国新托马斯派哲学家马里坦于1957年时曾说:“没有什么问题像与记号有关的问题那样对人与文明的关系如此复杂和如此基本的了。记号与人类知识和生活的整个领域相关,它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普遍工具,正像物理自然世界中的运动一样。”⑷符号(也称记号,学术规范后统称为符号)是构成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单元,担任着信息的传达与互换的功能,就像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一样。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符号,符号渗透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的每个角落。符号,被解释为记号、标识、标志。在一般的概念里,往往是为了方便起见用一个简单的代号来代替另一个复杂的对象或概念而己。如地图上常用“ + ”代替该处是医院,用红色的女代替该处是党、政机关所在地;[5]在天气预报中用来代表晴天,在音乐的乐谱中,在货币的表示上,常用Y代表人民币,用$代表美元;也有最常见的数学符号、标点符号等。这些承载信息,并具有传达性质的代号就是符号。这是符号系统里最简单、最直白的符号。然而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身体姿态、手势、面部表情、气味、触摸、服装等表达手段;人与环境的交流:比如进入一个宽敞、明亮,有课桌,有黑板的地方就知道这是一个教室,或者来到一片绿色葱葱并伴有清脆的小溪流动的环境里,便可以感知到这是一处有美丽自然景色的地方;人与物体的交流:比如看到一个杯子,便知道这是可以装东西的容器,看到一本书,就可得知它可以阅读。当然也有大自然中各种物质之间的交流,比如空气、风、水、土壤、植物、动物等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上这些信息的物质载体就是符号,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是符号,符号构成了人与世界的桥梁和精神媒介,只有通过符号,人们才能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实现人对世界的认知与交流。

………

2. 2.阿尔多•罗西的生平及设计思想

阿尔多•罗西是一位兼理论家、画家、作家、哲学家为一身的建筑大师,在建筑界有着极大的影响。罗西一生笔耕不断,致力于城市建筑学的研究,他的理论涉及到文化的许多不同的层面,并受到世界建筑界广泛的重视,被视为一位真正的革新家,同时也是欧洲新理性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通过实际的建筑项目践行自己的理论,为建筑类型学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931年,罗西出生于意大利米兰,于1959年获得米兰工学院建筑学位。在1955年至1964年之间,罗西在著名建筑类杂志出版社卡沙贝拉(Casabella)做编辑工作。罗西的经典著作《城市建筑学》出版于1966年,这是罗西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是他对城市、建筑、文脉、历史的综合探讨,被视为新理性主义的发端之作。从1970年起,罗西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和讲学,并在欧洲、美洲、亚洲从事设计、展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其作品和理论在建筑界赢得了颇高的成就。因此他在1990年被授予了 “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建筑奖,又先后在1991年和1992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奖和杰弗逊纪念奖,1996年他被提名为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的荣誉会员。1997年,罗西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享年66岁。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要了解罗西的城市建筑思想是如何被孕育出来的,就要了解其思想产生的背景与环境,即在20世纪60年代前的建筑思潮。

………

3. 阿尔多•罗西建筑作品呈现的符号学特征......... 20

3. 1.语构学一一罗西建筑的结构层面......... 20

3.2.语义学一一罗西建筑作品的意义与传达......... 33

3. 3.语用学一一罗西建筑作品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 42

3.4. 本章小结 .........46

4. 阿尔多•罗西建筑创作的符号学解读 .........47

4. 1.罗西建筑创作的深层结构转换方式......... 47

4.2.罗西建筑创作语义的确立......... 49

4.2.1. 建筑类型的选择 .........50

4.2.2. 建筑类型的转换......... 50

4. 3.罗西建筑创作的符号设计手法.........51

4. 4. 本章小结......... 60

5. 结论......... 61

5. 1.罗西作品及其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61

5. 2.符号学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指导......... 62

4.阿尔多•罗西建筑创作的符号学解读

4.1.罗西建筑创作的深层结构转换方式

在第三章语构学层面己经对构成建筑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有一定的认知,那么如何将建筑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恰当合理的组织建筑符号建成建筑,并使人们了解与认识,则需要了解建筑的创作手法,即深层结构的转换方式。其转换方式参考了语言学中索绪尔针对语言生成的新形式的方式的方法论。在索绪尔的历时语言学研究中,总结出四种变化方式,分别是语音的、类比的、由通俗词源和语言粘结引起的变化。杰奥弗里•勃罗德彭特经过分析对比,在建筑中找到了类似的对应,概括为以下四种转换方式:根据语言学中的第一个变化方式:语音的变化,即由产生言语的“原材料”(声响)的变化而造成的,将其变化要素影射于建筑上,便得出了建筑深层结构的转换方式之一:实用型设计。实用型设计主要针对建筑材料或结构的变化进行的转换。建筑形式形成的最初条件,是对使用材料的反复试验,最终选定一种符合设计者目的的材料或结构。建筑结构与材料的选取是影响建筑表层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罗西的建筑以现代的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为主,在材料的选择上多为砖、石、木、钢铁、玻璃等,根据不同建筑类别,选取适当的结构与材料,组织形成不同的建筑表层结构。

………

结论

罗西建筑作品的背后有着深厚、系统的设计理念,罗西认为功能应该追随形式,而不是形式追随功能,对此他批判幼稚的功能主义;在类型与形式之间,罗西认为类型的选择,在过去、现在、将来都要比形式的选择更为重要;在类型的选择过程中,罗西注重从历史中的类型以及原型中进行选择和提炼,认为这是人类生活和传统习俗在建筑上的沉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接近建筑创作的永恒;罗西在看待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时说道:“建筑实际上是一座小城市,城市则是一座大建筑”,“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类,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形式”。在如此深厚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罗西的建筑无不在建筑构成与形式风格上体现着他的思想,通过建筑符号的组织和建构,传达着他对于建筑与历史、场所、记忆、生活的理解和认知,而罗西的一系列的思想能否被建筑的使用者正确理解并产生共鸣,则要在符号的选择与构建上考虑使用者文化背景与生活经验等。进而完成从建筑师对符号的编码到使用者对符号的解码的完整过程,实现建筑作为符号的交流价值与意义。以上便涉及到符号学理论系统的三个层面,即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通过这三个层面对罗西建筑的分层剖析,可以更为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罗西的建筑创作与表达,同时也能认识到罗西建筑创作中的不足与局限。通过引入建筑符号学理论对罗西建筑创作的解读,得到了如下结论:在语构学层面:将罗西建筑的符号构成分解为实体符号和虚体符号,通过对实体符号中点、线、面、体的划分以及虚体符号中的空间要素了解其组织和构成规则,由实体符号和虚体符号共同构成建筑的表层结构。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一一生成理论,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而建筑的深层结构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特定气候、文化背景、资源的消费,将这四点浓缩后便等同于罗西理论中的深层结构一一类型学设计。在建筑创作中,通过引借、夸张、拓扑、拼贴、残留和母题重复等设计手法组织表层结构并做艺术性的表达,展现罗西建筑的几何美学。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回望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各式建筑风格与流派层出不穷,自2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建筑风潮己经引领了世界建筑发展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曾经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独特手法和个性,经过长期以来的沿袭和各地片段式的一味模仿,早已面目全非,甚至演变为千篇一律的形式主义教条:。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开始探索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表光洁、造型简洁、不顾地域环境的“方盒子式”的建筑仍在世界各地泛滥。这些方盒子正在侵烛着城市的地域文化,我们的城市经历过数千年的时间流传的文脉突然间失去了自身的特点。观念的僵化、风格的雷同,文化性、传统性、艺术性、人情味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冷冰冰的城市环境等等,亦使人们感觉越来越乏味。工业化的飞速建设导致民族文化的流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高强度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已渐渐失去原有的色彩。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社会环境*??-.下,建筑师在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原有的地域建筑文化传统,简单的模仿与抄袭使得许多城市形象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变得千篇一律,多数建筑最后都流于表面仿照的或者是符号性的探索,而不能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民族的文化特色真正融合。然而,地域特色和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的人文资源,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这是我们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

1.2研究目的

如何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发扬建筑传统的同时体现建筑的时代特征,是我们每一个建筑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近几十年中,中国台湾的建筑师们也在积极探索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建筑,这批优秀现代建筑大都极具台湾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地域设计理念。从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台湾经历一连串的政治社会变化,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基础上摸索更深化的现代成长之路。回顾地域建筑在台湾近几十年的发展,在经过了使本土意识抬头的70年代的乡土文艺潮流后,建筑地域性与本土化的思想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后伴随着80年代经济起飞而来的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大部分的商业建筑以模仿建筑传统语言的形式来作为对于建筑地域性的回应;从90年代开始,由于地理与政治上的诸多因素,作为台湾的“后山” 一一宜兰开始了一系列的追求地域性建筑的探索与尝试。在此之后,“宜兰经验”也成为了谈起台湾地域建筑甚至于台湾政治,首先映入公众脑海的代名词。本文讨论的黄声远建筑师成长于台湾经济稳定的阶段,跨越了台湾乡土运动时期与美国的后现代建筑与结构主义的衔接期。作为当代台湾建筑界四十岁建筑师的代表之一,黄声远不仅擅用地域材料,塑造变化丰富的空间并且创造惊艳的构筑形式,其独特的工作方式与对建筑精神的纯粹追求也值得探讨学习。与大部分建筑师不同的是,黄声远与他的田中央工作室一直扎根于宜兰这个特定的地域,几乎拒绝所有宜兰地区以外的项目委托。而他的建筑项目包括了住宅与公共建筑等等的不同类型,甚至于许多的公共建筑项目都是与宜兰政府部门合作建成的。

………..

第二章黄声远建筑创作思想形成的背景

2.1台湾建筑的发展

黄声远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形成,自然与他所生长和生活的地区一一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台湾建筑文化的根源的研宄,进而推进到战后台湾建筑本土意识的苏醒,以及9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在地建筑”的风潮,来探讨台湾建筑这个大的区域环境对黄声远的建筑思想形成的影响。19世纪开放通商口岸,外来思想给台湾的建筑文化带来了极大冲击,出现了建筑形式上南洋风格与中国建筑相互包容的新样式一一外在造型是折衷的外来殖民建筑的形态,平面布置则沿用了传统的对称平面布局的建筑形式。在建筑的细节上,坡屋顶、檐口造型、线脚的处理等,仍保留中国化的建造手法,同时用砖石代替木质建筑,形成特有的中西方结合的建筑形式。日本殖民地时期,台湾建筑在进一步吸收欧洲风格的同时也被植入了日本的样式建筑,最终形成了以折衷主义为表现形式的初期现代建筑。在民用建筑方面,融合了中国民间建筑传统中丰富的造型手法,形成极富民族特色的商业街道建筑。同时期的台湾人民为了表达复兴民族传统的文化夙愿,修建了大批庙宇建筑,如驢龙山寺(图2-2),台北保安宫和园台剑潭寺等,使这个时期的中华木结构传统建筑艺术迎来空前高峰。

…………

2.2宜兰地方建筑风格的演变

自1981年陈定南任县长后,宜兰县展现了不同以往的发展策略,开始走向有别于中央指派的新目标。陈定南强调“人本”的观念,倡导“好”的工程质量。任期内的一系列举措对宜兰之后公共工程质量的提升,有莫大的影响;同时,陈定南启用建筑界专业人才做为施政帮手,使得宜兰在空间发展上开始发生剧烈的改革。此后他更是提出了以“观光”做为其反对污染性工业的策略,“环保”与“观光”并列为陈定南主政时期的两大施政要点。为了地方发展观光,陈定南委托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研究所都市计划研究室进行宜兰地区观光资源调查研究,并于1984年完成《宜兰县观光发展整体计划规划报告》,内容包括了在观光目的下的游憩资源调查与未来发展构想。1985年,在听取地方基层意见,访谈相关单位部门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宜兰整体发展目标、课题、对策及发展构想与综合发展计划的部门、发展方案及实施计划。随着小型工程累积的经验与工程质量的改善,民众对公共工程质量低落的印象得到了扭转。

……….

第三章黄声远建筑创作理念诠释........ 29

3.1接近自然的心愿........ 29

3.2强烈的场所情致........ 36

3.3专业自省的态度........ 47

3.4本章小结 ........53

第四章黄声远建筑创作形态演绎 ........54

4.1隐喻的建筑形式........ 54

4.2真实的构成手法........ 60

4.3多样的空间感受........ 68

4.4本章小结 ........75

第五章黄声越筑创作个性提炼........ 77

5.1材料的真实........ 77

5.2细部设计........ 84

5.3色彩光影的独特阐释........ 96

5.4本章小结........ 99

第五章黄声远建筑创作个性提炼

5.1建筑材料的真实表现

黄声远的建筑作品形态极富特色,但同时他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却十分平常。黄声远最为常用的材料是混凝土材料、钢材、砖、石材、木材等。在材料选取方面,由于其建筑“在地”性格的影响,他大量的采用富有宜兰特色的地域材料。在材料的应用方面,黄声远考虑的不仅仅是材料的强度与刚度,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色彩以及对所处空间、对体验者心理的影响都是他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他总是重视所有能对建筑造成影响的因素,因此在黄声远的设计中往往是多种建筑材料的融合与碰撞。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无疑是运用最多的材料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结构性能,较强的可塑性,以及优良的防水性能为人们所广泛运用。混凝土的使用经常同它的材料特性和制作形式有关一一外观形式简单,却可以饶筑成复杂的结构;不同的模板与材料的配比还可以形成丰富的表面形象。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上运用己久,20世纪初,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建筑师亦开始将其运用于建筑的造型设计上;70年代后,安藤忠雄等建筑师才开始重视混凝土的深层次的工艺制作和个性设计。而到了如今,混凝土材料依然带给人厚重冰冷的印象。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钢筋混凝土森林”总是用来形容死气沉沉的城市“方盒子”建筑,而混凝土材料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一面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

结语

迄今为止,黄声远的建筑作品数量不多,但是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自1994年回到台湾宜兰后第一件设计作品产生一直到2014年,20年的时间里,黄声远创造出了一批富含宜兰地域文化特质,并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建筑作品。黄声远一方面探索与理解台湾及宜兰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则深入宜兰地区民众的在地生活,从建筑与地域、技术和城市之间关系的方面探索和发扬了建筑,创造出了顺应时代特色,同时又颇具宜兰在地特色的建筑作品。对于黄声远的建筑观念及建筑态度主要总结有下:

第一, 黄声远将自身对于生活的幽默感自然地呈现在生活的态度与建筑创作上。他喜爱自在的生活,推崇人性化的设计,并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二,在对待现有环境的态度上,黄声远总能对现有条件加以纯化与利用,并作为其设计深入发展的动机。另一方面,他追求设计系统的一致性,慢慢衍生自内心的信仰与价值。对黄声远来说,不同系统可以同时重叠存在,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别的系统与价值。

第三,在设计的过程中,黄声远不拘泥于一时所设定的功能计划,并以找寻最佳的空间状态为优先,坦然享受时光流逝中空间使用转变的可能。他总能不断的探索设计的可能性,但又不急于被当时的周围状况所限制,有自主性的、有未来性的生活想象,来完成设计的概念与观感。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先导区的开发意味着长吉图地区将成为我国沿边的重要区域,作为沿边地区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而面向东北亚。长吉图地区的旅游开发,以大东北旅游一体化作为重点,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游、民俗游、人文历史游、冰雪游和边境游为主题,形成特色鲜明的长吉图旅游产业带。旅游设施的主导功能是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随着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对旅游设施提出的功能性、审美性、信息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之所以关注建筑的形态特征是因为它包括了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文化起源等元素,是某个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建筑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长吉图区域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建筑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建筑所具备的功能也受到其地域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论文将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有代表性的旅游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建筑形态的特点、要素作为理论依据,体现旅游设施服务旅游活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要求,在特色旅游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思想。长吉图规划纲要中对于旅游十分重视,提出要充分发挥区域内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其中包括以生态游、民俗游、人文历史游、冰雪游和边境游为主题,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旅游业还是“人流”的有效载体,为旅游设施提供了使用者,更体现了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也为建筑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2 相关概念综述

在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限定了研究的地域范围和社会背景;还有“旅游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长吉图的旅游发展现象显著,旅游设施作为先导区旅游策略的发展重点,促进了特色旅游的推广发扬;本文的研究是站在“建筑形态”的角度来看待旅游设施的,最终归纳总结出旅游设施的建筑形态要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准是在 2009 年的 8 月 30日,长吉图地区在地理上包括了吉林省中东部面积为 2.36 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和图们江地区,图们江地区是一片带状相连的区域,主要的地级市有延吉市、和龙市、图们市和珲春市(如图 1-5)。长吉图地区的经济总量约为全省的 70%,人口约 770 万。由于这样的区位优势长吉图地区处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三纵五横”新格局的核心位置,站在全国范围来看该区域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站在东北亚范围来考虑又是中、朝、俄三国的交界,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东北亚六国的地理几何中心。规划时间是自2009年至2020年。旅游设施是指为发展旅游业而建设和利用的设施。其中主要有:1、住宿设施: 各种类型的宾馆、旅馆等 (从高级宾馆到一般旅游旅馆);2、交通设施: 旅游用运输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及有关设施等;3、文化设施: 为旅游业服务的剧场、影院、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和游乐场等;4、体育设施:运动场、滑冰场、滑雪场、各种球场等;5、疗养设施: 疗养医院、治疗机构等。

……………

第 2 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发展演变分析

2.1 长吉图地区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

建筑的设计关键要考虑建造地点的一些制约性条件,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周边的人文环境等,这些条件结合起来组成了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长吉图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除此之外,城市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生态优越。长吉图地区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多元文化复合的民俗风情体现在许多方面,独特的人文历史,东北乡土气息醇厚的民间艺术,林海雪原中的游猎风情,独具地方风采的冰雪艺术,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良好。长吉图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中东部,总面积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地理地势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海拔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东部的长白山区与西部平原地区两大地貌单元中分布着作为过渡地带的丘陵与台地(见图 2-1)。根据山地向平原过度的地理特征可以把山地建筑的选址布局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山脉之间,坐落在陡坡或山腰上,建筑朝向根据山势,可朝南亦可朝东,主要的为了避寒和通风也争取更多日照。建筑的建造也是依山就势,可见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崇山峻岭,平地稀少。第二类的地理特征的是分布在上坡与平地交接的地方,多位于山脚下。朝向以南向居多,也有西南或东南。

……………

2.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的演变发展

既然是以时间为线索研究长吉图地区旅游设施的建筑形态,就需要在时间线索中串联起两个元素。其一是社会发展,社会现状常常是建筑形态的大背景,而且往往能够符合主流社会因素的建筑形态才能代表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才具有研究的价值、借鉴的意义;第二是旅游发展,旅游设施的发展首先是顺应旅游发展的趋势,随着旅游活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进而旅游设施也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具备了多种多样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的功能,为的是更好的服务旅游活动。所以站在发展时期不断变革的角度来看待旅游设施的建筑形态的时候,主要是以旅游发展为主导,受社会因素所指引,呈现出符合当时旅游趋势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形态。长吉图地区历史久远,地处中华文化边缘区,受到红山文化(见图 2-5)、渤海国文化等的影响,古代时期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和长白山地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中,人们聚居于此是理所当然,长白山地区则多为移居至此的少数民族,这里的山地环境与他们先前的居住环境相似,又抗拒与其他民族融合所以保留着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与建筑风格。随着政权的不断更替,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和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这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大多带有一些政治、军事的色彩,城市规划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差别。

……………

第 3 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区域分析.... 26

3.1 长春地区.... 26

3.1.1 历史文化街区.... 26

3.1.2 会展旅游设施........ 28

3.2 吉林地区.... 31

3.3 图们江流域.... 34

3.4 本章小结........ 43

第 4 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建筑....... 45

4.1 形体与平面..... 46

4.1.1 组合形体的衍生..... 46

4.1.2 平面功能中的人性化设计.... 47

4.1.3 旅游设施的选址..... 49

4.2 空间营造........ 53

4.3 布局与尺度.... 58

4.4 生态环境........ 62

4.5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 65

4.6 本章小结........ 67

第 4 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设施建筑形态分析

建筑所处的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两部分交替存在的,社会环境是主观的受到自然环境制约,自然环境是客观的却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建筑形态首先要研究的是在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建筑环境的变化,有关于建筑的空间功能、新增类型、整体组织构造技术、艺术风格是怎样转化和创造出新形势的。其次是在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建筑的营造是受制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等条件的,当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类生存技术的根本水平,科学技术是怎样使建筑产生了新的形式的。第三,建筑所在地区实施的建设体质与建设制度为建筑活动提供的条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方面促进建筑发展,另一方面影响着建筑形态发生改变。第四是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经济、社会、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地域性是怎样在建筑中沉淀积累,再进而融合转化的。第五就是生态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结论

建筑的形态分为内外两种概念,内部呈现的是空间营造,外部体现的是造型艺术,建筑与城市肌理的关系,与环境的融合。平面设计承载着建筑的功能布局、建筑与建筑的组成等信息,组成了建筑形的不断突破。在“场”的概念中,人的使用习惯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对建筑的影响成为了社会对建筑建造环境的能动作用,类似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体与平面是建筑形态的直观表现,组成制约着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序列,空间序列把各个空间作为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虑,同时以此作为建筑时间、空间形态的反馈作用于人,充分发挥建筑空间艺术对人心理精神的影响。旅游设施作为公共设施,它不再仅仅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平台,而且还是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其物质文化生活品质的环境场所。在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需要照顾到建筑的使用者对建筑的需求,社会建筑思潮所体现的普遍性。当生态学把人和自然世界当中的每一种要素紧密相结合,整体上当作一个生命机体,建筑体现了一个人与自然追求共生的场所,在建筑形态上强调了人类精神对自然的依赖。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本选题直接来源于当下建筑界的热点问题,建筑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西方的经济和生活模式,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也在渐渐渗透,影响着中国的居住建筑。随着我国居住建筑在逐步发展与完善,更多的批漏与不足也浮出水面。这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种建筑风格的协调和传统建筑语汇的传承方面。在建筑创作中如何提高建筑的文化品位,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韵味,也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热点。为避免选题宽泛,将最突出的住宅建筑作为具体的议题,并且以山西居住建筑为例。生活于山西的先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居建设经验,依据这种朴素的生态观,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融合了古代传统的哲学观点和文化精神,创造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院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院南”的说法。山西居住建筑语汇的传承与发展,很具有代表意义。如今,我们住宅建筑语汇也同样承载着安定祥和的中国住宅传统理念,引导着居民在温暖、团结、和谐的建筑环境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定感。反之,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和形式,显然会对社会风气造成的放任和随意的不良效果。其次,中国传统住宅建筑有很多值得当下中国建筑借鉴的原则和精神。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择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史记》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和艰巨的建设过程才能形成。这种精神文明又被称为文化。在满足温饱的现代社会,我们自然将目光更多的聚焦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众多地域特征浓厚的传统民居。

……………

1.2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本文提到的建筑语汇并不是指建筑学的专业术语,也不是探讨建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而是对建筑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一种感性比喻。建筑语汇既包括建筑的形式、空间和秩序,也包括建筑的立面装饰和室内外景观。总之,凡是建筑所传达的具象和抽象的信息,都属于建筑语汇。这种语汇是建筑设计师和规划师赋予的,让建筑与人交流的媒介。例如古罗马柱式,迈耶的白派建筑,我国古代的四合院等。建筑所表达的,可以是历史的底蕴,可以是时代的气息,也可以是是觉得冲击,还可以是让人浮想联翩的抽象画面。例如,抽象的经典的例证是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被不同的人群理解为诸如浮水的鸭子、合拢的双手、修女的帽子、一只大钟、航空母舰、、甚至是一架起飞的飞机。正是这不断更新的理解和发现,构成了建筑的意义永无穷尽的源泉。我们可以体会到,建筑语汇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比如在我国,古代与现代的建筑风格就截然不同。建筑语汇还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必说古代欧洲的哥特式和中国大屋顶的差别,就连同为我国山西省的各个地区,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异。除此之外,建筑语汇有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化性。比如,在山西的某些村落现在依然延续着大门上面悬挂弓箭或红布条的风俗。这种风俗始于周朝。据《礼记》记载,《内则第十二》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蛻于门右。”自周朝开始,家中女人分娩,男人不便留在家中,而且外人也不能来家里串门。三天后新生儿才能被抱出来,门上面悬挂弓箭或红布条,就是向人们宣布分娩以及生的是男是女的信息,逐渐演为一种习俗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种仪式化得风俗似乎也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这也是附庸在建筑上的装饰和配景也属于建筑的语汇例证。

…………

第二章国内外居住建筑语汇传承的研究

2.1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建筑语汇的传承绝不是中国独有的课题。笼统的说,凡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都对本国的建筑文化有着绵长的眷恋。千百年流传下的建筑风韵,凝结着数百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是一个国家弥足珍贵的财富。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建筑语汇。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本土的建筑语汇难免会受到战火的摧残,当局者的忽视,甚至外来文化的冲击。于是,很多国家在意识复苏之后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救、传承自己的建筑语言。在此,我着重分析了欧洲和亚洲地区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其本国建筑语汇传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引以为鉴。欧洲的很多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的建筑风格。其中有许多经典流传后世的有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功能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罗曼建筑、洛可可风格、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建筑、折衷主义建筑。这些建筑风格与思想是欧洲各国建筑语汇的体现。在这些国家之中,英国的建筑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人们对于建筑语汇的传承也十分重视,因而有关英国的相关研究,十分有代表意义。

…………

2.2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中国建筑师对于传统建筑语汇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西方建筑思想流入中国时。许多危机意识强烈的建筑师认掀起了一场场“中国风”。虽然其结果却差强人意,但是这些探索与尝试为居住建筑语汇的传承奠定了前进的基石。在今天看来这两种方式既不实用,也不美观。在此之后的近二十年,我国本土建筑师从未放弃对传统建筑语汇的传承,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以下的研究进展。19世纪末,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朝朝野上下崇洋风盛。在民居建筑中,人们认为西方建筑元素是时髦的象征,经常在中国居住建筑中运用,在当时形成了中西风格的杂樣的局面。西式居住建筑在华北、华中地区的北京、天津、哈尔滨、南京、上海、苏州和杭州等大城市屡见不鲜。与此同时,西方列国也在其租界和势力范围内大量建设本国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实例有,山东省青岛地区的德式建筑,哈尔滨的俄式建筑。其他诸如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的居住建筑则更是汇聚了多国的建筑风格,但是这些建筑仍然保留着浓重的中国特色。例如上海租界的新式里弄。这些居住区比起旧式石库门的建筑,更具有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然而,这些居住建筑重视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庭院的环境,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居住理念。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式虽然被广泛采用,中国传统合院住宅单体建筑格局依旧被保留和沿用。

…………

第三章山西地区居住建筑语汇的研究......... 25

3.1山西省居住建筑语汇的发展.........25

3.1概况与沿革 .........25

3.1.2影响因素......... 28

3.1.3具体建筑形态......... 28

3.2山西居住建筑语汇的现状特色与问题总结.........34

3.2.1山西地区的居住现状......... 34

3.2.2调研情况问题与总结.........39

第四章传承建筑语汇的措施建议......... 43

4.1建筑语汇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43

4.2中国住宅建筑应当具有既与时俱进......... 43

4.2.1山西省住宅语汇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性理论......... 43

4.2.2基于时代性观点的实证研究 .........44

4.3中国住宅建筑应当具有既因地制宜.........46

4.3.1山西省住宅语汇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理论......... 46

4.3.2山西地区的实例研究......... 47

4.4中国住宅建筑应当具有既满足情感......... 48

4.4.1山西地区住宅语汇传承与发展的文化性理论......... 48

4.4.2基于文化性性观点的实证研究.........51

第五章结语与展望......... 55

第四章传承建筑语汇的措施建议

4.1建筑语汇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在时代方面,居住建筑语汇的传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时代的变化,设计和建设适合当代人衣食住行的住宅,为当代人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的地域性。山西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地域风俗习惯,长久以来形成独特的因地制宜的居住建筑语汇。坚持居住地域特色,是传承居住建筑语汇的重要方面。山西建筑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很多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在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流传至今。其实就是说建筑归根结底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建造房屋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人需要私密,就有了空间划分;人需要曰常生活,就有了厨卫卧室;人需要交际,就有了邻里街坊;人需要亲情,就有了四世同堂;人渴望亲近自然,就有了建筑环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居住建筑的文化。对居住文化的重视,就是居民的人文关怀。

……………

结论

通过对国外居住建筑语汇传承的研究我们发现,对传统风格的忽视与反思,是全球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我国特有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有自己地域文化特色的居住建筑才会历久弥新,才会有资本立足于世界。而且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居住者的情感与精神,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当前山西住宅建筑语言混乱的现状反思与总结,我们清晰的看到许多当下山西地区对于居住建筑语汇传承进行探索的例子。尽管目前的探索还有许多不足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即是把握住中国哲学常说的“天”、“地”、“人”三字。并对这些原则进行了解读,“天”即为时代性,中国的住宅建筑应当“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我们既是在继承历史,也是在创造新的历史;“地”是地域性,住宅应当满足“因地制宜,呼应环境”,这样才会给居民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人”是文化性,我们应当把“满足情感,对话自然”做为主旨,建筑语汇的传承不应停留在表皮,而应当传承空间形式,满足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场所需要。由此三点,经历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不断探索,我们一定会走出建筑失语的困局,找到当下适合当地的住宅建筑模式.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急需发展立体绿化

城市建成区扩张迅速,绿地面积锐减,有限的绿地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日益脆弱,出现了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是战胜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的有力武器。城市土地空间有限,仅靠城市中有限的绿地难以满足净化污染的要求;而且目前大部分城市绿化面积都严重不足,且地面上的绿地扩张成本昂贵,如果能有效的对建筑加以绿化,把更多的绿色引入建筑中去,不但能够很好的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也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得以“软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补偿和恢复绿化面积的方式,更是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的有效方式。根据《北京城市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可知,当绿化覆盖率大于 30%时,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当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时,城市热岛面积可大幅度减少;而当绿化覆盖率能够达到 60%以上时,城市热岛效应就可以基本上被控制了[1]。由上述可知,建筑立体绿化是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手段手段之一,城市急需发展立体绿化。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建筑立体绿化的益处甚多,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节约建筑能源、保护建筑物等,是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我国建筑立体绿化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深圳市办公建筑还广泛存在着绿化设计脱节、绿化空间忽略人的感受和绿化植物布置不合理的状况。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建筑立体绿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建筑立体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对深圳市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现状分析,通过相关理论分析与基于 Ecotect 模拟的定量分析,建立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提出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以指导设计。在本文中,建筑立体绿化不是将建筑绿化作为一个单独的平面或是立面来讨论,而是从立体的角度探讨建筑整体绿化设计,是一个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思路转变。建筑立体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及其构件内的多层次、多功能绿化,包括建筑物的竖向绿化(墙面、阳台、窗台)、屋顶绿化(屋顶、露台、平台)、地面绿化(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室内绿化,以改善局部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

……………

第2章 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基础性研究

2.1 现状分析

为推进深圳市的屋顶美化绿化工作,1999 年深圳政府即颁布了《深圳市屋顶美化实施办法》,对各类房屋的屋顶美化绿化进行要求。《深圳市屋顶美化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屋顶绿化工作的各个责任方,规定屋顶美化绿化工作由全市统一部署,并由清洁屋顶美化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同时规定了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深圳市屋顶美化实施办法》中还对屋顶绿化前期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要求;并且实施办法中明确了产权人和管理方。在《深圳市屋顶美化实施办法》指导下,深圳的建筑立体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实施办法并没有强行限制建筑的立体绿化面积,和对绿化建筑进行一定的补贴,深圳并没有形成大面积推广建筑立体绿化之势。屋顶绿化设计规范深圳市作为全国拥有屋顶绿化设计地方标准的三个城市之一,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以规范深圳城市屋顶绿化设计,提高深圳市屋顶绿化质量和水平为目的,于 2009 年发布《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屋顶绿化设计规范》。《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屋顶绿化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屋顶绿化的基本要求及荷载、防水、种植区构造层、园林小品、园路、灌溉、照明等设计要求。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又体现深圳地方特色,在附录中提供深圳屋顶绿化的常用植物列表。在 4.2 屋顶绿化与建筑物相协调原则中,要求屋顶绿化宜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并满足荷载、防水、防腐等功能的要求,并与建筑景观协调和屋顶其他设施协调。

……………

2.2 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建筑所能承受的荷载设计绿化,确定绿化荷载和施工技术。绿化的荷载不能超过建筑所能承受的安全荷载范围。建筑立体绿化的荷载主要由 3 个部分组成——人工地基的重量、植物重量、和设施的重量。对于不同的绿化形式,其重量所占的比例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植物对土量的需求不同所导致的,见图 2-8 与表 2-1。构造层的重量也是对结构层的荷载产生影响,见表 2-2。同时需要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建筑立体绿化所处的建筑微环境也对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立体绿化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光照度、风环境、温度和湿度受建筑物的影响,未必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并且植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由一定要求,在布置植物时要考虑周全。

……………

第 3 章 建筑与立体绿化协同设计策略......32

3.1 建筑与立体绿化协同设计分析 ........ 32

3.1.1 与建筑设计脱节问题解析 ......... 32

3.1.2 设计实践借鉴 ..... 33

3.1.3 设计方式选择 ..... 34

3.2 协同建筑形体...... 35

3.2.1 切薄建筑形体 ..... 36

3.2.2 细分建筑体量 ..... 36

3.3 协同建筑外观...... 37

3.4 协同建筑设备...... 41

3.4.1 结合建筑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设计 ......... 42

3.4.2 结合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 46

3.4.3 结合太阳能光电设备设计 ......... 48

3.5 本章小结........ 50

第 4 章 绿化空间以人为本设计策略....51

4.1 绿化空间以人为本设计分析...... 51

4.1.1 绿化空间忽略人感受问题解析 ....... 51

4.1.2 设计理论借鉴 ..... 52

4.1.3 设计空间选择 ..... 57

4.2 激发休闲空间活力.... 58

4.4 本章小结........ 69

第 5 章 绿化植物合理配置策略......70

5.1 绿化植物合理配置分析........ 70

5.1.1 植物配置不合理问题解析 ......... 70

5.1.2 分析软件支撑 ..... 71

5.1.3 配置设计步骤 ..... 72

5.2 确定适宜范围...... 73

5.2.1 根据植物日照条件确定 ....... 73

5.2.2 根据植物通风条件确定 ....... 76

5.3 合理布置植物...... 77

5.4 科学选择植物...... 81

5.5 本章小结........ 85

第5章 绿化植物合理配置策略

5.1 绿化植物合理配置分析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并非一蹴而就,需根据植物生长条件确定绿化空间位置,后根据设计原理布置植物景观,最后根据景观表达需要进行植物的选择和配植。由于深圳的气候要求和建筑自身的微环境要求,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的植物选择、搭配及布置需遵循植物配置科学性原则。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生长习性,其存活和生长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并非建筑上各区域立体绿化植物均可随意选择种植。不同植物对光照、水分、通风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以光照条件为例,阴性植物就难以生活在整日处于强光暴晒下的屋顶,而室内中庭环境下则更适宜对光照条件变化不敏感的耐荫植物。办公建筑立体绿化中植物所处的微环境与园林绿化不同,其高度、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均不同且与其所处的建筑中的位置相关密切,如屋顶绿化环境中,光照充足、水分变化度高、风荷载较大,而室内中庭绿化中,光照变化度高,风荷载小。为满足植物的生存生长,应先对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基本的物理情况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布置。

…………

结 论

本文结合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发展经验,分析了深圳市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现状,结合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低技术生态设计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理论,并进一步提出适合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策略,指导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主要有以下三点结论:

(1)在建筑立体绿化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践分析,归纳总结出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绿化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绿化空间忽略人感受、绿化植物配置不科学三大核心问题;

(2)深入探讨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核心问题原因,并结合绿化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分析得出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绿化与建筑设计协同性、绿化空间人本性、植物配置科学性三大原则;

(3)在深圳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基于相关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建筑立体绿设计与建筑协同设计策略、绿化空间以人为本设计策略和科学植物配置策略,直接指导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践。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往往被运用于入口区域,通过过渡空间的调和作用,实现内外环境的自然衔接与过渡。因此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往往是入口空间序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雨棚、门廊、檐廊以及一些柱廊形式基本上都被运用于建筑的入口区域。因此,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往往需要具备入口空间以及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作为入口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起到入口标识,体现建筑形象的作用;作为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它要实现建筑内外环境间的衔接与过渡。另外,建筑内外过渡空间还是建筑的附属部分,它要实现与建筑的整体性。由于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具有多重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过渡空间形式,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过渡空间形式。目前,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的出入口区域,几乎在每个建筑中都可找到。像雨棚、门廊、檐廊等建筑内外过渡空间,我们曾无数次穿梭其间,但是有多少这样的过渡空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多少这样的过渡空间能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对其驻足观摩?我们的脑海中有多少这样的过渡空间让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人们经常穿梭其间,这样的过渡空间显得过于平常而被人们所忽视,或者是因其空间尺度较小容易被忽略,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设计师对这种过渡空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在设计上对其不够重视,往往仅出于对其遮阳挡雨功能上的考虑,因而所形成的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往往是单调乏味的,千篇一律的,自然无法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很好的实现其入口空间的标识作用。建筑内外过渡空间介于内外环境之间,实现内外环境的自然衔接与过渡是其职责所在。然而,不少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在实现内外环境过渡的问题上情况并不理想。过渡空间其衔接内外实现内外过渡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基本还停留在依靠过渡空间其“亦内亦外”的空间形式来实现内外环境的过渡,对于材料在实现内外环境过渡上的积极作用几乎是被忽视的。

………………

1.2 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荷兰结构主义大师阿尔多•凡•艾克,他最早提出“中介空间”理论,“中介空间”是一种既不属于内,也不属于外的空间形态,即“亦内亦外”的空间。阿尔多•凡•艾克声称:“建筑必须设置一种明确的中间地带,即室内外之间,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过渡必须同时意识到两边的重要性,通过两边所限定的中间地带加以相连……中间地带为冲突的两极提供公共场”[2]。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阿尔多•凡•艾克的中介空间理论与现在的过渡空间并不完全一样:阿尔多•凡•艾克虽然强调的是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中间形态,但他并没有对着两端的空间性质做出过严格的限制[3]。阿尔多•凡•艾克所说的“中介空间” 指的是两空间之间的中间形态,它可以是连接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当然它也可以是两室内空间之间的连接地带。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提出建筑的“不定形式”空间理论,他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指出:“建筑的不定性——在复杂和矛盾的建筑中到处存在着不定和对立,同时建筑就产生于室内功能与室外功能的交接之处;我们特意设计出来的不定形式是以生活不定为基础在建筑要素中反映出来的,所以以后的建筑空间必将从纯粹走向混杂,从分明走向含糊,从非此即彼走向两者兼顾[4]”。他也曾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呐喊:“我所喜欢的是两者兼有而非两者择其一,或黑或白两种兼有或灰色,而非不是黑就是白的态度”[4]。可以说文丘里对于过渡空间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了过渡空间在空间性质上的模糊性。文丘里非常看重这种模糊性对于空间序列的表达,他认为这种具有模糊性的不定形式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

2 公共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建筑内外过渡空间是建筑主体的一部分,同时紧连着建筑内外环境,因此它要与建筑及其内外环境保持整体性。另外,建筑内外过渡空间位于建筑的入口区域,因其特殊的位置关系,它必须具备入口空间与过渡空间的双重特性,作为入口空间序列的一部分,它必须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起到入口标识,体现建筑形象的作用;作为建筑内外的过渡空间,它要实现建筑内外环境间的衔接与过渡。可见,建筑内外过渡空间需要具备三大特性,即与建筑及内外环境的整体性,作为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介于内外环境间的过渡性。室内空间、室外空间以及过渡空间,这三者的区分主要是从空间形式上进行区分的。芦原义信将有屋顶的空间定义为室内空间,没有屋顶的空间定义为室外空间。而过渡空间其空间形式介于两者之间,它具有顶界面,因而具有室内空间的隶属性,但其四向侧界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因而又具有室外空间的隶属性,因此过渡空间是一种“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7]。过渡空间因其具有“亦内亦外”的空间特性,因而具有衔接内外实现内外环境过渡的作用。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与建筑内外环境之间,特别是建筑的出入口区域,用来实现建筑内外环境的衔接与过渡。本文所研究的建筑内外过渡空间主要是针对建筑入口区域的过渡空间,如建筑入口处的雨棚、门廊、檐廊以及一些柱廊形式。

……………

2.2 公共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分类

公共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具有丰富的形式,通过分类的方法便于从它的主要特征上对形式各异的类型加以把握。它是主体建筑的附属部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主体建筑的接合方式成为它的一大特征,因此本文从它与主体建筑的接合方式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如图 2.4-1 所示,当过渡空间凸出于主体建筑时,也就是在主体建筑上采用添加的方式实现两者的结合,我们将这种形式称为“外切型”;当过渡空间藏于主体建筑之内,也就是在主体建筑上通过消减的方式实现两者的结合,我们将这种形式称为“内切型”。外切型过渡空间与内切型过渡空间具有不同的空间品格。外切型过渡空间往往呈现一种外向、张扬,热情的空间气质,其空间的公共性更强。它能在丰富建筑造型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内切型过渡空间,较之前者呈现一种含蓄,内敛,神秘的空间气质,其空间的私密性较之前者更强一些。同时它使建筑形成很好的虚实对比关系,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

3 关于形式要素的设计.........24

3.1 空间形式.......24

3.2 空间界面形式......34

3.2.1 顶界面........35

3.2.2 侧界面........37

3.2.3 底界面........38

3.2.4 空间界面的设计要点.....39

3.3 空间线要素形式.........40

4 关于材料要素的设计.........43

4.1 材质........43

4.1.1 质地.....43

4.1.2 肌理.....44

4.1.3 分割模数....46

4.2 色彩........47

4.2.1 色彩的分类.......47

4.2.2 色彩的作用.......48

4.3 材质与色彩的相关性........49

4.4 材料要素的设计要点........50

5 关于光影要素的设计.........54

5.1 人工照明.......54

5.2 自然光影.......55

8 实践案例中的运用

8.1 常州香格里拉酒店入口雨棚设计

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位于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紧邻著名旅游胜地淹城以及新落成的溪湖国际社区,如图 8.1.1-1 所示,酒店挨着沿江高速公路与常武路交通方便。该项目由苏州金螳螂王琼事务所设计,并于 2012 年 4 月份完成,目前已投入使用。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五星级酒店,酒店的设计风格定位为新中式风格。在酒店的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型的雨棚,成为酒店入口的标识,如图 8.1.1-2 所示,红色区域为酒店入口雨棚的所在位置。雨棚作为酒店建筑的附属部分,不能脱离建筑进行单独地设计,必须要服从建筑主体的尺寸大小、形式特征、材质与色彩以及风格特征等。因此在进行酒店入口雨棚设计时,一定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全面的解读。该建筑形式主要采用长方形体块进行组合,局部采用弧形空间进行对比,如图 8.1.2-3。因此入口雨棚其空间形式也采用长方体形式,更容易与建筑相协调。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为主,局部采用花岗岩饰面,形成虚实的对比关系,因此雨棚其侧界面部分沿用建筑外立面所采用的花岗岩饰面以及钢化玻璃,使雨棚与建筑在用材上产生联系。

……………

结 语

公共建筑内外过渡空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过渡空间:它介于建筑内外环境之间,起着衔接内外实现内外环境过渡的作用;作为建筑入口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入口标识,体现建筑形象的作用;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要实现与建筑的协调性与整体性。从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多重属性及诸多功能,可见建筑内外过渡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空间形式,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对其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公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建筑缺乏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缺乏联系;作为入口空间缺乏个性。本文对针对建筑内外过渡空间与建筑缺乏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缺乏联系,作为入口空间缺乏个性的问题,从它的形式要素、材料要素、光影要素、自然要素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提出各要素的设计要点与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内外过渡空间与建筑的整体化设计,与内外环境的过渡设计,作为建筑入口空间的个性化设计。并通过实践案例对各要素的设计要点与设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耕地作为人类生存必需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耕地的工作也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提出了坚守 1.2 亿公顷的耕地红线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由于社会发展带来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日渐增多,建设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张正峰,2002),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长期性发展战略(高向军,2002)。土地整理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土地整理是指农用地的整理,通过对农用地结构布局的重新设置,增加有效农用地面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土地整理,包括了土地的开发、整理与复垦三个方面的内容。村庄整治正是土地整理的一个部分。随着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提出,给村庄整治带来了新的契机,村庄复垦搬迁工作也随之急剧增加。村庄复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建筑垃圾,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建筑的新建面积达到了 20 亿平方米,同时需要拆除的旧建筑面积达 2 亿平方米,年产建筑垃圾 4 亿吨(王罗春,2004)。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村庄复垦产生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了土地整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基于阴影成像原理,利用 ENVI 软件从影像图提取研究区建筑物高度;通过对数字地形三维建模理论的分析,结合地形图,运用 GIS 平台,构建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建筑垃圾量的测算;然后以 ArcGIS 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垃圾填埋区进行设计,以实现研究区连片平整规划,实现通过数字高程模型实现建筑垃圾量的测算与处理的目的,为村庄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1.2.2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为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抓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契机,积极、合理地开展村庄复垦工作成为了必然选择,实现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筑垃圾量的测算及处理可以解决村庄复垦中建筑垃圾问题,为科学合理的完成村庄搬迁工作提供保障,也对实现占补平衡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运用 ArcGIS 软件的三维分析模块,进行建筑垃圾填埋区的库容分析,并对垃圾填埋进行阶段性分析、呈现。文章研究内容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

第 2 章 基础理论

2.1 村庄整治

2.1.1 村庄整治概述

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村庄整治包括了遵循规划,对农村村庄进行集中归并,村庄内部进行布局优化,促进农村环境的治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行村庄整治的主旨是寻找“综合整治、改善村貌、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农民生产水平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土地问题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村庄整治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土地。村庄整治工作的开展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既满足近期的村庄建设,也考虑未来村庄的发展,真正做到长远发展。通过村庄整治,可以有效调整宅基地布局,维持和增加土地利用率,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2.2 遥感影像处理

2.2.1 遥感影像的相关概述

广义的讲,只要是记录有各种地物的电磁波大小的相片就都可以被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领域中,说的遥感影像一般指的是卫星像片以及航空像片。遥感影像通过电磁辐射信号为载体获取对地观测的信号获取,是以多光谱数据为特征。遥感影像处理(process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操作,处理涉及的内容主要由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图像整饰、投影变换、镶嵌、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等;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有光学和数学两种(邓书斌,2010)。图像校正(Image Correction)指的是在成像、记录、传输等过程中,由于相差、畸变、带宽有限等造成的图像失真,或者由于拍摄或扫描引起的图像集合失真,或者由于辐射、噪声等引起的图像失真情况,建立相应模型,提取需要信息,恢复图像原貌或者最大程度接近真实图像。图像整饰(Image Embellishment)指的是对图像的图面进行修饰,到达图面整齐美观的目的,以及达到规范化的要求。通常对图像中的图例、图框、地图符号、比例尺、指北针等要素做规范化处理,是图面布局合理。图像的投影变换(Reproject Images)是指将图像从一种地图投影类型通过坐标转换成另一种投影类型的过程。目前图像投影转换的实现一般有三种方法:数值变换法、解析变换法和数值-解析变换法。图像镶嵌(Image Mosaic)是指将几张纠正后的遥感影像按一定要求进行拼接镶嵌,使其成为完整的影像图的处理过程。

……………

第 3 章 研究区概况.......19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19

3.2 自然条件 .....19

3.3 社会经济条件 .......20

3.4 基础设施状况 .......21

3.4.1 交通设施......... 21

3.4.2 水利设施......... 21

3.4.3 电力设施......... 21

3.5 研究区现状分析 .....21

第 4 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23

4.1 资料与数据来源 .....23

4.1.1 研究区概况数据......... 23

4.1.2 遥感影像......... 23

4.1.3 地形图....... 23

4.2 数据处理方法 .......23

4.3 本章小结 .....24

第 5 章 研究区建筑垃圾量的测算.......25

5.1 研究区 DEM 模型构建 .......25

5.2 基于建筑的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26

5.2.1 建筑垃圾量测算的对象提取....... 26

5.2.2 建筑高度提取....... 28

5.2.3 建筑 DEM 模型建立..... 32

5.3 建筑垃圾测算 .......32

5.4 本章小结 .....35

第 6 章 填埋区的确定

6.1 建筑垃圾填埋场的位置选择

在拆旧区的西侧现有西郜村村西废弃沟,此处地质结构稳定,近几年来从没发生地质灾害。遵循填埋场位置选择的要求,综合考虑研究区实际情况,就近选择将村西废弃沟作为此次建筑垃圾的填埋场。经建筑垃圾的填埋,正好垫高低于地面的凹陷处,在拆旧复垦、填埋整理后,使研究区能达到整体相对平整的效果,便于以进行农业耕作的目的。建筑垃圾的填埋处理已经存在较长时间,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建筑垃圾的填埋场设计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文研究中,拆旧区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土木砖为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对填埋区做必要的处理,将建筑垃圾进行卫生填埋。按照相关标准,根据填埋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状况,在填埋场的沟底铺设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进行防渗。在建筑垃圾填入填埋场后,对表明表面压实和初步平整,并在上面铺设 30 厘米厚的土进行覆土处理,利于填埋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

结论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推进,这一过程中,城市建筑的新旧交替的速度变快,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造成城市居住空间的不足,农村居民点的闲置,响应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进行建新指标的转移,同时拆除农村废弃居民点,这一过程会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在提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庄整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措施,伴随而来的村庄整理中农村的布局优化,农村建筑的拆旧建新,导致了农村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消耗增加,需要进行更多的资源开发,对于地下土层中的煤碳资源的开采,造成地下空间的空层产生,不可避免地引起地面的塌陷、裂缝等问题,对于地上的建筑产生不可估测的危险隐患,必要时需要对地上居民点进行整体搬迁,为保持耕地面积的总量平衡,对实行搬迁的居民点进行复垦,建筑的拆除过程会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垃圾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对于建筑垃圾的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建筑垃圾填埋场的设计等各方面都值得研究。本文在这个问题的背景下,对建筑垃圾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 ENVI 图像处理软件,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图进行提取、分析,找到研究的对象——建筑垃圾源,结合最新勘测地形图及实地调查,确定建筑状态。利用 ArcGIS 三维分析功能,建立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辅助研究建筑垃圾的产量。同时遵照建筑垃圾填埋场的选择、设计要求,对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设计,并根据可产生建筑垃圾的量对填埋区进行填埋分析,确定模拟位置。

………

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今天己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经常能在各种著作和文章当中看到它的出现。通常来说,全球化是指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各个民族、地域和国家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全球化的影响卜逐渐缩小,呈现出趋同性特征。全球化概念丰富,从哲学的角度上讲,它既包涵丫矛腊的齊遍性和特殊性,也包涵了矛盾的同一性和争性设计“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正确处理和对待全球化中的各个矛盾,是当今中国建筑学界和业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味地保护民族传统必然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一味地追求新鲜也会失去立身之本,迷失自我。纵观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促成了现代建筑的诞生。建筑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首当其冲地受到全球化影响。建筑学界和业界以柯布西耶、密斯、格罗皮乌斯等现代建筑大师为代表,纷纷开始了世界各地的现代建筑实践探索,现代建筑风格在全球蔓延开来,国际式风格的建筑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但缺少理性和人文情感,那些根治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冲击下面临巨大挑战。时至今日,我们置身于当代中国的大都市里,放眼望去很难分辨哪个是北京,哪个是上海,只有在那些标新立异的地标建筑中才能找到城市的名片,建筑的地域特色正在消失。现代建筑风格体现了当今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认为人类今天的发展己无需向自然界低头妥协,从而忽视建筑存在的地理因素、气候条件以及地方材料,割裂了建筑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然而建筑不仅仅是“居住的机器”,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地的地域性文化密不可分,受到各地域社会宗教、文化、习俗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会用一个建筑的收益和使用价值去评价其好坏,追求高度和高容积率让人们认为传统的地域文化特性已不再重要,反而成为利益的负担。技术和生产方式让建筑和城市更加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 人们离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越来越远。面对建筑的全球化和趋同化,世界各国的建筑师们都在探索根植于本国地域文化的地域性建筑设计。

1.1.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代应用境地

早在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就提出了 “地域主义”,并将“地域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中来讨论它的政治含义,山于受到当时社会状况和政治影响,其结果最终暗示了罗马霸权统治的合理性。到了 12世纪,尼古拉.德.克莱桑齐(Niccolo de Crescenzi)在建筑立面上以拼贴的方式融合了古罗马建筑片段,H的是要把罗马从教皇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种斗争方式是通过建筑来表达政治立场。17世纪英国以“如画风格”表达地域主义建筑思想,通过非正式的构图和突发事件来保持建筑特色和多样性,以此来和法国学院派的普遍性和统一性相对抗。18世纪的地域主义带存浪漫主义色彩,目的是寻求被压迫群体的解放。到了 19世纪,建筑幵始追求地域性风格特征,强调地域身份、边界性以及群体权利,这个吋期的地域建筑更加理性,强调通过历史以及考古研究来获得地域性准则。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地域主义的建筑作品得以批量生产。20世纪上半叶,地域主义基本脱离了民族解放运动,并被商业主义、极权主义等作为工具大量生产,产生了 “过渡熟识”的情况。㈡1958年,美国的建筑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了 “地域风格”的主张,他以美国加州为例,提出“海湾地域建筑形式”是一种具有本土和人文的现代主义形式,认为这要比“国际式”更具有通用性。之后的美国建筑师斯特林(James Sterling)在文章“论地域主义与现代建筑”中将“地域主义”定义为“具有强烈的纪念性和新折衷主义色彩的国际式”,主张“考虑现代技术和现实经济”的“新传统主义”。上世纪80年代,希腊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仲尼斯(A -Tzonis)和丽安?勒费芙儿(L Lefaivere)基于康德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学说”,最早提出了 “批判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 )的概念。英国建筑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ion)在《现代建筑设计一部批判的历史》中也专门论述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弗兰姆普顿的理论基于“现象学”,他认为乡土建筑应当充分利用风向、光线、气候条件和地方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应该适应特定的场所并对相应的条件作出反应。他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应该充分利用地域环境特征,通过“美术的”、“生态的”手段来塑造建筑物的“场所感”,以此来对抗现代建筑中由于批量生产多带来的建筑环境的单调感。1990年以后,全球化的影响让地域主义逐步发展为“国际地域性建筑”(Global Architecture)概念:一方面,由于交通和信息传媒的快速发展导致地域差异缩小和文化趋同现象;另一方面,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地域特征和文化回归。

第二章浙江地域建筑的特点

2.1.浙江地域概说

2.1.1.气候条件

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常年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湿润。浙江的春天阴冷多雨,平均气温13-18°C,气温分布由内陆地域向沿海地域递减。全省降水量在320-700毫米之间,降水量分布由西南地域向东北沿海地域递减,主要有阴雨、倒春寒等气象灾害。夏天,浙江大部分地域气候炎热,气温由内陆到沿海逐渐递增,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向的季风的影响,浙江夏季经常遭受台风和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到了秋天,浙江地域的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幵始向冬季风过渡。这一时期气温冷暖变化较大,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域气温度偏高,西部山域气温偏低。浙江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活动影响,其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全省冬季年平均气温在3-9°C之间,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为150-250毫米,常伴随有寒潮、雨雪等气象灾害。

3浙江地域砖、石、瓦材料的应用........... 28

3.1石材料 ..........28

3.1.1石材料的分类及属性.......... 28

3.1.2浙江地域石材料的使用特点.......... 28

3.2砖材料.......... 34

3.2.1砖材料的由来.......... 34

3.2.2砖材料的分类及其属性.......... 35

3.2.3浙江地域砖材料的使用特点.......... 37

3.2.4民居院落墙与承重墙的比较.......... 40

本章小结 ..........44

4浙江地域代表作品的思想解读与材料.......... 45

4.1浙江地域代表人物设计思想与理念.......... 45

4.2代表作品分析.......... 46

本章小结 ..........62

5当代地域砖、瓦、石材料的使用原则归纳.......... 63

5.1技术和技艺方面.......... 63

5.1.1低技术原则.......... 63

5.1.2环境保护原则.......... 64

5.2艺术和审美方面.......... 64

5.3文化思想方面.......... 65

结论

安藤忠雄曾说:“我深信建筑不属于文明而属于文化。建筑存在于由历史、传统、气候和其它自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之中。”建筑师应当把握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探索创新过程中不忘根本,在面对传统时勇于创新。丹下健三曾提出思考传统的两种方式:一个是因袭传统的形式,另一个是继承非形态的精神的方法。王澍的主要建筑作品都是在浙江地域建成的,这与他多年来根植于浙江,潜心研究浙江地域文化密不可分。王澍工作的焦点之一是传统民居,尤其是浙江民居进行现代化的转化,以他的作品时间为轴线,能看到其作品中融合渗透了很多浙江地域传统民居的影子,有对历史记忆的挖掘,有对传统园林空间和文化模式的理解,也有对地域性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民间营建工艺的运用。王澍的建筑实践没有因袭传统形式,而是找到了继承传统的非形态的精神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澍是一个小说家,阳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给我们讲述传统砖、石、瓦材料可以如何重构在现代建筑中的,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不同的方式体现建筑的地域性特点,把建筑之外的理性用建筑语言表达出来,让建筑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专

[1]《大师》编辑部.路易斯?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

[2]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ion[M]《现代建筑设计一部批判的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5

[3]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当代杜会主义、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杜.1998: 20-21

[4]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9

[5]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图解当代欧洲建筑大师2》[M]湖南大学出版社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Framption)著.张钦捕等译.现代建筑设计一部批判的历史

[6]许亮《空间环境系统化设计:设计案例解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王小斌.演变与传承设计皖、浙地域传统聚落空间营造策略及当代发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9]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中国电力出版社

[10]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7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和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快城镇化步伐的要求,为建筑业持久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建筑师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以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UIA)第20届大会为标志,中国建筑师正式宣布登上了世界舞台,并迅速成为这个舞台的中心。在以“国家大剧院”“鸟巢” “水立方”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的指引下,各地兴起了建设热潮,广州歌剧院、CCTV大楼、上海世博馆等标志性建筑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建筑师的创作观。建筑作为一种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社会活动时刻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作为建筑创作主体的建筑师,其创作取向和价值判断对建筑品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筑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市场经济带来了 “快餐式”“符号化”的商业消费模式,在资本利益的驱动下,众多建设开发行为并没有经过认真、科学的设计过程,一部分建筑师摒弃了对建筑价值的正确认识,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轨道。与此同时,社会化幵放程度的增加,国外建筑思想、设计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中国建筑师不再受以往统一的思想指导。面对各种新的社会理念不断呈现以及现代与传统、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激烈冲突,建筑师很容易陷入困境之中。不仅如此,当前建筑设计市场环境和对建筑师的定位,也是造成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剧烈的波动必然导致建筑师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显现多元的价值取向。如何看待当前建筑创作中各种利益交织的价值现象,如何认识建筑创作中价值对设计活动的影响,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地处西部腹地的成都,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地区建筑设计发展状况集合了多种特质于一身,展现出错综复杂、激荡起伏的格局:既有如宽窄巷子一样的传统建筑在此延续光辉,也有如鹿野苑一样的新兴现代建筑在此大放异彩;既有沿袭至今的大型国有设计院主导着设计市场,也有快速崛起的民营设计企业抢占份额,更有外资设计机构在此安营扎寨:既有根植多年的传统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依然在广泛运用,也有众多国外前沿性的建筑思潮在此得到实践,还有结合了新与旧、洋与中的新思想不时涌现……这些情形正是中国当前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试图通过透视成都地区建筑设计业中的价值现象及发展状况,折射出当代社会转型期建筑创作概貌。

1.1.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借助哲学价值论及社会学对价值的研究视点、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价值与建筑创作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建筑创作过程中主体活动与客体存在关系,以期找到当前建筑创作实践中存在的某些价值现象的根源。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研究并不是要建立一整套的对建筑价值的设计方法,也不是对转型期成都地区建筑创作活动做总结描述,而是尝试从特定的价值视角研究建筑的观念性问题,以成都地区建筑设计业状况管窥整体性问题,以此指导建筑师理性的开展创作活动。本文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将哲学中价值的概念系统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并依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把概念与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在建筑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建立深层次的联系,这对扩大建筑学的研究范围,深化对建筑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方向。现实意义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成都地区建筑设计业的发展,分析归纳了转型期本地区建筑设计业的价值倾向及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本地建筑师更好的透视当前设计业。

第2章转型期背景概述与建筑师价值认识调研分析

2.1当代社会转型期概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1990年代-至今)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大调整,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的世界地位日益得到增强,正在走上快速_起的道路;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已经开始阻碍正常的社会发展。下面将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作简要论述,以建立研究工作的社会背景。

2. 1. 1当代社会转型期的表现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文化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调整。以下即从这三方面阐述转型期的社会变化。首先是经济方面的转变。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了经济建设的总方针。按照市场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可以分为要素市场(资本、土地、技术等)和商品市场(实物和服务),经过二十多年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在要素市场中,资本是最重要的成分,它的运行决定了整个经济活动的兴衰。技术和土地是另外两种要素,技术市场的交易额始终保持20%以上增长幅度的态势I2, 土地市场交易额从1989年的4.4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108.93亿元I3,发展势头迅猛。在商品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扩大,品种明显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供应方式明显完善便利,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供应方式由单一落后向多样方便现代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1)市场商品供应由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5%,按需生产、市场主导成为农业和企业产品生产的方向;(2)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加快了商品的升级换代,从基本生活品到发展、享受消费品,从以吃、穿为主到住、行为主,以手机、计算机、汽车开始大量普及,消费品多元化且具有较高技术含量;(3)由单一的商品供应为主转为商品供应和服务共同发展,基本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城市和农村的双向交流,服务业发展迅猛,旅游市场、餐饮市场以及家政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3章价值论与建筑创作的关联.......... 36

3.1哲学价值论述要......... 36

3.1.1价值的内涵 .........36

3.1.2价值观的功能与结构......... 37

3.2建筑创作客体价值分析......... 39

3.3建筑创作主体价值分析......... 50

3.4建筑创作价值冲突分析......... 64

3.4.1建筑创作价值冲突的表现......... 64

3.4.2建筑创作价值冲突的实质......... 69

3.4.3建筑创作价值冲突的缓和......... 72

第4章转型期成都地区建筑创作......... 76

4.1传统建筑道路遇到的挑战......... 7

4.2转型期成都地区建筑创作......... 82

4.3成都地区建筑创作活动的发展趋势......... 96

4.4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城的价值活动分析......... 99

第5章建筑创作价值之路的思考与展望......... 105

5.1国外建筑创作运行机制的启示 .........105

5.2营造良好的建筑创作外部环境......... 109

5.3走向多元和谐的建筑创作价值之路......... 116

结论

近年来虽然建筑的品质在不断的提高,但整体的发展水平仍然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与庞大的建设工程量相比,精品建筑很少出现。导致这种现象是有十分复杂的成因,但建筑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构成这些成因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利益纠葛、价值分配占据了很大分量,因此,对建筑创作领域价值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对成都地区建筑师群体价值认识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前中国建筑设计业基本现状,勾勒出转型期建筑师群体大致的价值取向和创作态度。以此为事实基础,文章探讨了建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解析了价值中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机制,梳理了当前转型时期建筑创作中的主要价值倾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建筑创作价值取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以下几个创新性结论:

第一,建筑价值中的主体与客体存在着客观内在的深层联系。建立在哲学层面分析基础上的建筑创作主客体关系,清晰的显示出建筑作为客体时具有多种价值内容,包括实用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技术价值等,都是主体赋予的某种客观属性,而建筑的永恒价值实际上是人类把自己对社会、自然、生活的感知以建筑的形式阐述和表达出理想的情境寄托在建筑中产生的一种主体需要。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可以分为开发者、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及建筑师四类,他们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博弈,建筑最终被赋予的价值正是他们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第二,个体建筑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建筑师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等一系列的心理发展,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第二类是建筑师受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大众传媒及各种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不断制约、引导、强化建筑价值观的过程。研究建筑师价值观的目的,在于从微观层面上认清建筑创作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超越以往单纯的探讨建筑形式范畴,深入到对创作主体思想性认识研究。

第三,分析了传统建筑道路所遇到的挑战,归纳总结了转型期建筑创作主要的价值倾向和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当前中国建筑创作领域价值现状,把建筑活动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通过与市场经济、政治意识、思想文化等产生关联,把建筑创作活动及建筑价值提升到更高的认识高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一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李德顺.价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 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专业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在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建筑平面图的作用极为重要。建筑平面图的绘制,主要采用每层的顶视图,并用统一的标识来标注建筑元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己经逐步替代了手工绘图,同时也改变着设计者的工作方式。而使用计算机依据2D平面图构建3D模型,不但能够让设计者和建筑师将设计图纸和制作模型的工作合二为一,从而更加直观的审视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运行模拟数据来检验力、光、声、火以及其他属性的设计有效性,从而在正式修建前能够根据需要修改或调整设计。可见,根据建筑平面图构建3D模型,在虚拟城市漫游、游戏、房地产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某些应用中,建筑模型因注重大量细节,需要手工构造,这些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在多数应用情况下,我们只是需要大量具有表意性的建筑3D模型,因而通过2D建筑平面图自动高效地构建3D模型,就显得十分有用和必要了。例如本文基于警用三维快速建模与仿真系统的算法设计,就是课题组通过与市公安系统多年的合作,针对其对案件和事故现场的快速建模和仿真的迫切需求而做的研发。该系统的核心要求是能够正确地建立突发事件场所的室内外场景,刻画突发事件的主要真实情景,模拟事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后果,在安防部门内部快速传递现场真实信息,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快速建模技术。下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技术,而承载该技术的软件可以依据建筑平面图或少量的描述信息来快速准确地重构警用场景模型,并提供快捷直观的交互界面,以方便广大公安干警等非专业人士使用。同时,软件具有面向警用对象的简易的动态仿真应用,用以帮助警员快速有效地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真实场景,制定应对方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1.2相关工作

随着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抛弃传统的纸笔转用这些软件直接生成更为易于修改、存储和共享的矢量设计图,或将以往的纸制工程图纸通过拍照或者扫描输入计算机,统一进行后期的管理编辑,使得整个设计流程更加便捷高效。但是实际当中扫描或拍照得到的输入图像都是光栅图,光栅点阵图像是以像素为单位对图像进行存取,对之操作时需要占据很大的存储空间,同时也不易进行各种变换处理,如对图像进行缩放、旋转、修改等,这对图像的分析、处理、传输与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矢量图有图像边缘平滑,图形放大后不变形等优点,并且节省了大量存储空间,在某些需要使用光栅图形的地方,矢量图形也可很方便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方法较为快速的进行转换。因而我们首先要对光栅图像做矢量转换。本文的核心之一就是矢量化。矢量化,也叫光栅转矢量,是一个从光栅图像中寻找矢量线条的过程[2-3,4]。它广泛使用于文档的分析和识别中,作为对高层次对象识别的预处理,例如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 OCR)和图形识别。好的矢量化方法应当尽可能保留形状信息,包含线宽,线条几何形状和交叉结点,以便后期处理,而且它应当足够快以适用于现实系统。基本的矢量化(也可称为粗矢量化)将光栅图像的像素点分组成为未加工的网络线,它们由一些特征描述,如特征点和线宽,或是线条(宽度不为0的直线段)和折线(首尾相连的线条链)。粗矢量化方法大致分为七类:基于霍夫变换、基于细化、基于轮廓、基于游码标注、基于网状模型、基于正交方向搜索和基于稀疏像素点[2]。除霍夫变换方法外,典型矢量化过程包含以下三点[5]: (1)中间轴获取,这是信息削减的重要过程,只保留代表中心轴的有用点;(2)线追踪,跟踪第一步找到的中心轴点形成的点链;(3)线段逼近或多边形化,这步将不必要的点从点链中移除,并使用线条(宽度不为0的直线段)和折线(首尾相连的线条链)来代表剩下的关键点。

第2章建筑平面图分块矢量化

图片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入噪声,常见的去噪算法有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以及腐烛膨胀等形态学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去噪效果明显,但同时也会削弱图像的边界信息,导致图像主体(如墙体、门窗等)轮廓边界一定程度上的模糊,这在本文中会影响后续矢量线段抽取和门窗图像识别操作的精准性。因此,考虑本文算法的针对性,我们尽量采用噪声较少,线条较为清晰的光栅图像(图2.1?),之后将输入图像统一转为灰度图(图2.1②),然后做二值化处理进而转为黑白点阵图(图2. 1③),至此图像底色和大部分浅色噪声信息已被去除,剩余的一些细小线段噪声,可在后续矢量线条抽取步骤通过设置线宽阈值过滤掉。国内外矢量化的研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其最初的应用范围很窄,主要用来分析地图,方法也很单一,通常采用细化算法或轮廓检测算法加以简单的线条拟合,得到矢量结果。80年代中后期,CAD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长期以来工业设计都使用手工绘图,使得以往大量的工程图都以纸制图片的形式保存。将这些图纸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的是光栅图像。同时,大量CAD软件所产生的设计图最后也被转换为光栅图像,以利于在互联网应用中的浏览和传播。这些光栅格式的建筑平面图像,难以进行各种后期编辑修改,给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处理、传输等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方法首先需要对光栅图像做矢量化转换。为了提高矢量化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提出一种先进行图像分块处理,再进行局部矢量化的方案。

第3章墙体与附属物识别.......... 17

3. 1基于LDA的分类方法.......... 17

3. 2改进的LDA算法.......... 18

3.3建筑部件识别算法.......... 20

3. 4本章小结.......... 22

第4章基于形状文法表示的三维重构 ..........24

4. 1形状文法.......... 24

4. 2 F-Wires 建模方法.......... 25

4. 2. 1表意性建模方法.......... 25

4. 2. 2 F-Wires 构造规则.......... 25

4.2.3本文三维建筑模型构造过程.......... 28

4. 3本章小结.......... 31

第5章实验结果.......... 32

5. 1实验环境.......... 32

5.2 PC端结果展示.......... 32

5.3 iPad端结果展示.......... 37

5.4本章小结.......... 38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栅建筑平面图全自动生成三维建筑模型的轻量计算方法。本文方法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建筑平面图的特点,提出了有效地图像分块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矢量化速度。在墙体附属对象的识别步骤,我们引入了适于小样本学习的LDA分类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加速计算方案,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由于本文方法是基于特征线素的过程式形状文法表示,因此可方便地通过修正表示中的参数,对三维建筑模型做高效地编辑与处理,同时也便于信息的存储与提取。总的来说,本文方法非常适用于文中所述的警用三维快速建模与仿真系统,并可逐步推广到数字城市建模等实际应用。

在未来,我们计划继续完善本文的方法,增强其适用性和方法的鲁棒性。例如,本文方法假设了大多数建筑平面图纸中,具体对象都是“横平竖直”的。然而,在一些非规则情况,如图6.1所示,在有倒角圆弧段或非常短的斜线段的情况下,本文方法仍然存在不足。由于在光栅图像中,根据倾斜角度和倒角角度的不同,二值化后线宽一致性难以控制,而矢量化步骤用于线段拾取拼接判断等阈值除和线宽值相关外还有一定的经验属性,且CEMO软件实际开发中尚未定义圆弧的形状文法表示,故此处线段的衔接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缝隙。针对此问题,可在软件中对倒角和圆弧区域进行后期手动拟合,近似生成圆弧形状墙体。当然这仅是权宜之计,后期我们进一步完善矢量线条直线段拟合操作并添加CEMO软件对圆弧倒角的形状文法定义及解析处理。

参考文献

[1] X Yin, P Wonka, A Razdan. Generating 3D Building Models from ArchitecturalDrawings: A Surve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Applications, 2009,29(1 ):20-30.

[2] L Wenyin,D Dori. A Survey of Non-Thinning Based Vectorization Methods [J].Advances in Pattern Recognition, 1998:230-241.

[3] D Dori, W Liu, Sparse Pixel Vectorization: An Algorithm and Its PerformanceEvalu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9,21:202-215.

[4] T Lu, CL Tai, H Yang, S Cai. A Novel Knowledge-Based System for InterpretingComplex Engineering Drawings: Theory,Repres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9,31(8):1444-1457.

[5] V Nagasamy, NA Langrana. Engineering Drawing Processing and VectorizationSystem[J], Computer Vision ,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1990(49):379-397

[6] AM Martinez, AC Kak. PCA versus LDA[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1, 23 (2): 228-233.

[7] P Howland, H Park. Equivalence of several two-stage methods for lineardiscriminant analysis [J]. Proc. fourth 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Mining, Kissimmee, FL,April, 2004:69-77.

[8] YIH Parish, P Muller. Procedural modeling of cities[J]. ACM Transactions onSIGGRAPH, 2001:301 -308.

[9] P MUller, P Wonka, S Haegler, A Ulmer, L Van Gool. Procedural modeling ofbuildings[J].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es,2006, 25(3):614-623.

[10]G Stiny. Introduction to shape and shape grammar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B, 1980,7(3):343-35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