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26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奥斯卡奖作为当今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影类颁奖典礼,它的影响力早已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依靠强大的商业号召力、娱乐影响力、文化传播力,足迹跨越地域界限、遍及全球每个角落,而其中又以它的最高荣誉——“最佳影片奖”尤为引人瞩目,每一届奖项的评选和揭晓,总会掀起一次次的观影热潮和世界范围的关注和讨论。如今,这个原本只属于美国国内电影奖励机制的颁奖典礼,已成为电影评判标准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数。超越单纯的电影艺术评断层面,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选作为一个全球性热点话题,由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商业法则、娱乐价值及文化现象,影响了许多电影从业人员、爱好者的审美判断与价值取向,当然也包括酷爱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我,随时间推移和不断深入学习,我对奥斯卡“背后的故事”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也伴随着一些疑惑:为什么奥斯卡最佳影片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为什么西方思想、精神、文化能如此“轻而易举”且“悄无声息”地与影像进行融合并实现其传播目的;最佳影片是否给观影者的思想、价值观带来改变和影响,而我们中国电影又能从奥斯卡身上学到什么......从疑问出发,通过反复观看影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我发现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评断标准已偏离了它的创办初衷——“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对优秀电影工作者显著成就给予表彰”,绝大多数获胜作品或直接或间接,或主动或被动,或主观或客观地遵循了一套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最佳影片在与同时代社会环境相契合与统治阶级政治表达和大众情感、心理需求相呼应的基础上,还与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游戏规则中的这一核心力量——“意识形态”,文章将重点揭开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并进一步对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进行批评,为观众们提供一个更理性、客观、全面、多元的角度来认识西方电影,此外,也为我们中国电影打破美国电影主导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掌握世界性电影语言,提供先进视点和经验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一些人的固有观念里,好莱坞电影仅仅是一种娱乐产品,消遣工具,人们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和电脑,选择一部好莱坞影片,这看似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和选择,其实正体现了一种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力。当我们沉浸在影像震撼、精神享受的同时,有没有人会主动将眼前的电影画面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联系起来,而提到我们中国电影,许多观众固有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宣传工具”“主旋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国家的电影经常陷入“走不出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奥斯卡奖这一世界性电影颁奖典礼,作为美国政治、文化、思想传播的典型代表,在攫取全球商业利润,丰富电影艺术技术创造性之外,更是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评断、思想价值观等。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大家揭示一个误区和盲点,认识以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如何在使观众心理、精神得到放松、愉悦的同时,巧妙地将“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观与影像进行糅合,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分析和了解奥斯卡“游戏规则”中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亦可以为中国电影的实践创作提供参考思路和借鉴模板,例如,怎样改变中国电影创作上的生硬和强制,将人们印象中的“宣传机器”变为具有“普适性”的思想“交流”平台,如何提高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传递中国精神增强世界竞争力与影响力。本选题亦可为“国家电影文化发展与传播”这一战略计划提供实际参考价值。

尽管关于“美国电影意识形态”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不再新鲜,许多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长久的探索,但是,在已经完成的相关文章和著作中,仍存在着研究角度及方法略显单一、缺乏创新,研究文本年代较为久远或已被解读多次,研究思想略显主观,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缺乏完整、有序的体系结构等局限性。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经过路易·阿尔都塞、让-路易·博得里、齐泽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成熟的几大理论观点,他们都是本文研究创作的基础理论支撑。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本文将运用视听语言中的叙事文本分析法,揭示意识形态传播策略,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此理论研究中较少运用的,这也为此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此外,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后会发现,创作者常常将焦点对准“某一部影片”来挖掘其隐藏的“政治性”和“霸权化”,在进行“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往往上升到国家政治立场,有时会以偏概全、全盘否定其创作方法,这样得出的结论既缺少丰富、有力的案例支持,忽略了其在创作中“先进性”和值得“借鉴”的一面,本文的理论创作将努力弥补以上的不足。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软实力”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即是“霸权主义”,电影是一种传播媒介,更是意识形态的载体与输出终端,它的传播效果的实现目标群,是走进电影院坐在电视、电脑前的全球观影者。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时代意义。最后,本文的研究还能够为“电影叙事技巧”“意识形态传播”“霸权政治扩张”“国家文化安全”等理论研究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三个关键词,一共出现了 1456 条搜索结果,看似数量繁多的研究成果,但是逐一进行阅读后,会发现这其中约有 2/3 之二的内容与关键词的联系并不大,如“碟报指南”“中国短片研究”“索尼影业,奥斯卡最佳伴娘”“奥斯卡之夜落幕,广告主各怀心事”等之类的研究案例。而真正探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意识形态传播的文章不足百篇,下面我就针对这些与本文选题联系较为紧密的创作成果进行简要分析,以此阐述来此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动态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作者高琛琛的硕士学位论文《从奥斯卡最佳影片看美国文化霸权——以 21 世纪 10 部最佳影片为例》在检索结果中与本文选题方向最为接近,同样选择十部作品为研究范本,谈论与意识形态理论密切相关的“文化霸权”这一主题,文章探讨了最佳影片中的文化霸权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如何推销到世界等问题,但是,文章中提出的这些观点,缺乏大量案例细节支撑,因此略显主观和华而不实。本文虽然也选择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 10 部最佳影片,但在具体文本分析中,文本之间缺乏有机、统一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结构。赵柔柔在《南风窗》2013 年第 6 期发表的《看奥斯卡如何谈政治》,以 85 届奥斯卡为例分别对《逃离德黑兰》《猎杀本拉登》《林肯传》这几部热门影片中体现的“政治性”进行分析,但是作者只关注了政治这一话题的表面,并没有谈论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通过怎样的手段传递“政治文化”。梁媛媛在《电影评介》2013 年第 1 期上发表文章《奥斯卡影像主题与美国精神关系研究》,其中虽然提到了“奥斯卡将美国精神不露声色传给世界,经典奥斯卡影片为什么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但文章仅从广义维度上进行阐述,并没有深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视听文本细节中,透彻解读它的“策略”与“效果”。蔡梦霓在论文《本世纪奥斯卡最佳影片主题特征研究》中,虽然也提到了最佳影片中蕴含的文化霸权意识,但更多的是提出了一种自己的观点,却少具体的影片案例支持。许于思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美学研究》一文,更多的是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文章提出的观点同样缺少实际文本的具体分析和理论支撑。谢燕妮在《电影文学》2012 年第 17 期上发表《“奥斯卡之梦”与中国文化》,文章中仅以《金陵十三衩》一个电影文本为例,重点分析的则是中国导演们的“奥斯卡之梦”。

鲍玉、薛翠华、常润芳在《电影评介》2013 年第 6 期上发表的《从 2008 年的奥斯卡奖看美国好莱坞当前的全球化电影政策》较深入、专业地分析了奥斯卡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和它的全球化传播,但文章的角度多停留在颁奖典礼层面,缺少具体文本的细节支撑,在为中国电影的实际创作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方面仍显不足。此外,邱蓓发表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年 04 期的“《逃离德黑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高莲中,阎博发表在《电影文学》2014 年 11 期的“从《逃离德黑兰》获奖看美国的文化霸权”,刘嘉发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年 12 期的“新旧时代之间的彷徨——评奥斯卡最佳影片《老无所依》”,徐江涛,徐红艳发表在《电影文学》2011 年 10 期的“《拆弹部队》获奥斯卡奖原因探析”等文章,都只是选择了某届奥斯卡的一部最佳影片进行文本分析,创作者常常将焦点只对准“某一部影片”挖掘其隐藏的“政治性”和“霸权化”,而在分析的过程中却鲜有影片具体叙事层面的文本分析,解释和结论有时略显笼统,或者是作者在进行“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往往只上升到国家政治立场,纯粹地批判其意识形态策略,而忽略了其“先进”的一面。法国作者费雷德里克·马特尔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论美国的文化》《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冷战的幻想——电影、小说以及外交政策》这几本专论国际文化的重要书籍,以宏观、全景式的方法对全球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如何影响世界等问题进行分析,虽其中提到了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奥斯卡的影响力等现象,但并没有对“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一文本进行更为深入地阐述与分析,电影只是作为他研究领域的一个小切点而没有被具体展开。在《奥斯卡大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和政治》([美]埃曼努尔·利维 著)和《奥斯卡奖 80 年电影传奇》(严敏编著)这两本著作中,全景式地为读者展现了奥斯卡的发展历程和相关话题,虽然作者在某个章节也提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政治性和“潜规则”,但更多是停留文献资料功能上,并没有以得奖影片为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而陈炎所著的《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有很实际的借鉴作用,但书中对奥斯卡影片的影响力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却着墨不多。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选择“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为研究文本,首先“十年”这一时间节点在之前的理论研究中较少被运用,而关于“最佳影片”这一研究课题,之前的成果还略显分散、单一、片面化,将“十年”与“最佳影片”这两者结合起来,也是试着为此研究领域开拓一种新的方法和切入点,且可以较为客观、全面、有序地阐释“最佳影片意识形态如何借助影像进行全球传播”,为中心论点提供丰富的、有力的视角和例证。而之所以选择年份较近的“2006-2015 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还体现出文章在文本选择上的新颖和与时俱进,使论题的研究更具可参考性和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叙事策略的镜头语言分析法,来揭示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此方面可借鉴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还略显单薄与不足,文章将试着为此领域的研究方法寻找新的角度和方向。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中文提要 3-4

Abstract 4

引言 7-12

一、选题的来源和研究的意义 7-9

1、选题来源 7

2、研究意义 7-9

2.1 实际意义 7-8

2.2 理论意义 8-9

二、 文献综述 9-11

1、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 9-10

2、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0-11

三、 研究的创新点 11-12

第一章 、奥斯卡的游戏规则 12-15

第一节 奥斯卡颁奖典礼溯源 12-13

第二节 、游戏规则——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13-15

第二章 、最佳影片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核心文化价值表达 15-22

第一节 、最佳影片发展历程 15-18

一、 四大阶段 15-16

二、 五部作品 16-18

第二节 、最佳影片与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表达 18-22

一、 意识形态理论在电影领域的研究 19-20

二、 最佳影片与意识形态价值观表达 20-22

第三章 、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 22-32

第一节 、询唤与操纵——意识形态主体的转移 22-24

第二节 、限制性的叙事视点 24-26

第三节 、叙事人物形象塑造——是英雄也是普通人 26-28

一、 英雄人物 26-27

二、 普通人 27-28

第四节 、叙事技巧的多样性 28-32

一、 叙事冲突——情节如何起作用 28-29

二、 叙事结构——如何组合素材形成连贯的整体 29-32

第四章 、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批评 32-37

第一节 、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 32-33

一、 自由民主的局限性——被“划定范围”的自由 32-33

二、 自由民主的虚伪性——谁赋予的“自由” 33

第二节 、个人英雄主义救世主的美国神话 33-34

第三节 、优越的美式生活方式 34-35

第四节 、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 35-37

结语:学习与借鉴——中国电影的新契机 37-38

致谢 38-39

参考文献 39-40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法]费雷德里克·马特尔:《论美国的文化:在社会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M],周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 1 月版

2、严敏/编著:《奥斯卡奖 80 年电影传奇》[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年 5 月版

3、何红连:《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研究》[D]

4、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中国社会科学》[J],2010 年 04 期

5、[法]让-路易·博得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李迅 译,《当代电影》[J],1989 年 05期

6、[美]埃曼努尔·利维:《奥斯卡大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和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6 月版

7、[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李迅 译,《当代艺术》,1987年 04 期

8、刘云舟:《电影叙事学研究》[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年 6 月版

9、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 年 03 期

10、[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 译 万千 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1 月版

11、耿海霞:《贫民富翁》的“美国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 2 月,第 27 卷第 1 期

12、王云长:《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D]

13、高琛琛:《从奥斯卡最佳影片看美国文化霸权——以 21 世纪 10 部最佳影片为例》[D]

14、蔡梦霓:《本世纪奥斯卡最佳影片主题特征研究》

15、[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李迅 译,《当代艺术》,1987 年03 期

16、郗芙蓉;张潇:《由奥斯卡奖看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及其趋向》[J],《电影文学》,2013 年 23 期

17、陈林侠:《故事形态、叙述机制与美国形象的塑造——以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战争片为个案(1929—2013)》[D]

18、赵柔柔:《<为奴十二载>: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J],《南风窗》,2014 年,06 期

19、邱蓓:《逃离德黑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4 年04 期

20、高莲中;阎博:从《逃离德黑兰》获奖看美国的文化霸权[J],《电影文学》2014 年 11 期

21、罗文霞:《浅析奥斯卡金像奖评奖系统》[J],《电影评介》,2013 年 03 期

22、王卓慧:电影《拆弹部队》的叙事与镜头解读[J],《电影评介》 ,2012 年 18 期

23、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年 04 期

24、[加]安德烈·戈德罗 [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 月版

25、尹兴:《影视叙事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年 6 月

26、卢永欣:《穿透意识形态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

27、刘文:《美国电影的政治意识形态秘密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D]

28、廖敏宝:《意识形态如何保证了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读<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学理论》 ,2014 年 22 期

29、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年 1 月版

30、[法]费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 4 月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