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丽江古城景观小品的装饰特色设计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22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的装饰特色设计探究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景观是现代都市人追求与贴近自然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将生存环境进行艺术化的一种现代演绎。景观小品作为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元素,从 19 世纪末前较强的艺术性作品达到现在使用与精神功能的兼备,不仅承载着城市文脉,还反映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在经济全球化、文化高速发展和融合的影响下,传统和地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城市中与人们联系最为密切、最能表达和传递文化的景观小品与当地地域文化密切联系,但形式的雷同和千篇一律的外观在看似光鲜的外表下正面临着严峻的特色危机。景观小品不仅影响着环境的整体形象,它自身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附着着精神和文化内涵。景观小品体量虽小,但也承载着许多职能,如观赏、休闲、交往等,完善了古城空间的功能,构造古城景观的个性和氛围,对于提高整体景观魅力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通过景观小品的外在形式和深层内涵彰显出地域文化,是当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古城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古城中的景观小品规范化样式,虽有部分小品融入了一些文化元素,但大部分的景观小品趋于普遍化,在其他城市和古城中都可见,缺乏当地的地域特色。注重古城的地域文化精髓使之与时代潮流相融合,寻找新的设计语言,用现代审美加以提炼和运用,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美感的景观小品是当前丽江古城景观建设中予以重视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景观小品是丽江古城景观环境的细部,它向每一置身其中的人传递着它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旅游事业的急速发展,需要与众不同的地域景观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简单地满足基本功能和做旧仿古、模拟传统,已不再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的内心情感需求,而需要更具人文精神的小品来展现出对人的关心 与尊重,这是时代所向的潮流趋势。当今全球化和地域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域间差异正逐渐缩小。而丽江古城独特的历史轨迹和难以忘怀的民族文化记忆,其丰富的地域文化、自然和人文元素对景观小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支撑,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的思路和源泉。景观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设施,是最能向人们表达和展现地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将对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认识与探究,增强人们的心理情感归属,将丽江古城雄厚的文化底蕴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人们始终对人性化设计有着迫切需求,何况是当今被快节奏生活所驱赶的都市人,因此丽江独特的人居环境氛围对人们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人是景观小品所服务的对象,因此设计考虑的因素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考虑到人的心理、生理的双项需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提升环境品质,展现特有的艺术魅力,达到视觉与心理上的共同追求,以人的环境行为特点考虑其位置与数量的设置等要求,来创建一个人性化服务的景观小品设计。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丽江古城地域特色的文脉作为景观小品的设计源,将现代景观小品设计理念与传统文脉精神注入古城景观,重新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达到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生态性的统一,突显出丽江古城景观小品的特性与价值,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希望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设计的思路,对进一步研究、构建城市或古城环境景观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意义,使当前粗放的城市环境景观变得更加和谐、舒适、饱含更多的文化内涵。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特色,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事物的所具有的突出或独有的性质、特征。吴良镛曾提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丽江古城是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它的民族装饰思想具有一定的文化广度,与其他艺术形态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体系,是当今创新活力的来源。装饰特色要基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文化中,不是对其简单的复制和变异,而是要以现代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从传统艺术文化中提取元素进行再创造,既保留地域性的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赋予其全新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效果。因此,我所理解的装饰特色是将本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形式等内容装饰于事物,依据现代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创造出新型的民族装饰形式传递其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美好愿望。

一座城市给予外界的印象,很大部分来自于对街道的印象。丽江古城的街巷的空间形态,反映了纳西族崇尚自然并与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交叉密集的街巷布局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古城的街巷以四方街为中心,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光义街、新义街为五条主要交通大街,路面均由彩花石板铺成并呈放射状分布,临街多为商铺。这五条大街中贯穿着具有丰富和特色的分支街和支巷道,人流量相对较少,其中还有数百条只满足通行的小巷道。如此错综复杂的街巷中的景观小品最不能缺的就是具有导向性的指示牌来为游人指路。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是人流量较大的主要景观节点。其中街巷的景观小品主要有休息椅、指示牌、垃圾桶、花坛等。作者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发现,在街巷中的坐具类景观小品设置较少,主要是由于街巷的空间尺度不适合过多地设置这类小品,否则会造成人群的滞留和拥挤,不利于保持街道的畅通。但在几条大的主要交通大街上缺乏这类小品,在游人行走过多需缓解疲劳时,而无法满足游人的小憩需求。因此,在街巷空间中的坐具类设计需注意尺度、舒适度、设置点等要求的把握,在保证道路的通畅的同时要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从丽江古城的特色景观小品设计入手,将景观小品的装饰特色作为切入点,目的是通过研究丽江的地域特征,探讨其地域装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景观小品的创新设计中。对于丽江古城,有关丽江的旅游开发、发展和变迁、水文化等为内容的课题数不胜数,但对古城景观小品方面的理论却非常缺乏。本课题希望通过景观小品这个研究方向出发,研究丽江古城景观建设的风貌使之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使丽江古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景观发展相结合,让古城景观小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课题研究中,我总结和探究了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和外在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丽江古城特色景观小品的认识,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丽江古城空间构成的角度,根据丽江古城不同空间关系的景观小品进行分类,分析其现状和不足以及景观小品与地域装饰特色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丽江古城的景观小品所蕴含的地域符号内涵进行分析。根据丽江的东巴文化、民居建筑等特定符号特征,从装饰表现的角度对古城景观小品进行特色元素的提取,使其与周围环境更和谐统一,更突显出丽江地域特征。在调研参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江古城特色景观小品的设计应遵循功能性、艺术性、地域性等设计原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本主义原则和适应古城自身发展所需的创新性原则。通过从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设计语汇方面的分析,再现了丽江景观小品所应具备的多元化气质。再次,从景观小品的装饰表达上探究丽江古城景观小品与古城文化、环境、审美关系的密切关系。建筑功能、装饰材料、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人们对景观小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对古城特色景观小品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运用现代的方法对古城地域元素进行重新演绎,从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最后,通过对以上的分析,进行古城景观小品的设计实践探索。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3-4

Abstract 4

第1章 引言 7-10

1.1 选题和研究目的、意义 7-8

1.1.1 选题的来源与背景 7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7-8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8

1.2 研究现状 8-9

1.3 研究内容 9-10

第2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与地域装饰特色的关系 10-18

2.1 概念解读 10-12

2.1.1 景观与景观小品 10

2.1.2 装饰的功能与意义 10-11

2.1.3 装饰特色 11-12

2.2 景观小品与古城空间的关系 12-15

2.2.1 古城空间构成与景观小品的分布 12

2.2.2 入口环境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12-13

2.2.3 街巷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13

2.2.4 广场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13-14

2.2.5 院落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14

2.2.6 水岸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14-15

2.3 景观小品与地域装饰特色的关系 15-16

2.3.1 景观小品诠释了地域的装饰特色 15-16

2.3.2 地域装饰特色塑造了景观小品的个性 16

2.4 本章小结 16-18

第3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设计分析 18-31

3.1 古城景观小品装饰元素特色分析 18-21

3.1.1 与众不同的水系与桥梁 18-19

3.1.2 古朴的民居建筑 19

3.1.3 高原特色:雪山与牦牛 19-20

3.1.4 历史遗迹:东巴文化与茶马古道 20-21

3.2 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现状分析 21-23

3.3 古城装饰元素的提取 23-25

3.3.1 提炼与概括 23-24

3.3.2 抽象与变形 24

3.3.3 隐喻与象征 24-25

3.3.4 对比与协调 25

3.4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设计语汇 25-30

3.4.1 造型形式呈现地域特色 25-26

3.4.2 民族色彩渲染地域氛围 26-28

3.4.3 符号意境彰显地域魅力 28-30

3.4.4 材质肌理刻画地域细节 30

3.5 本章小结 30-31

第4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营造 31-41

4.1 景观小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31-33

4.1.1 功能性原则 31

4.1.2 艺术性原则 31

4.1.3 地域性原则 31-32

4.1.4 人本主义原则 32-33

4.1.5 创新性原则 33

4.2 景观小品的功能特性的设计 33-35

4.2.1 满足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 33-34

4.2.2 与周边环境相匹配 34-35

4.3 景观小品艺术感染的审美提升 35-40

4.3.1 地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运用 35-38

4.3.2 地域元素的转换思路 38-39

4.3.3 地域元素与不用材质的结合运用 39-40

4.4 本章小结 40-41

第5章 丽江古城景观设施小品的设计实践 41-46

5.1 坐具类小品设计 41-43

5.2 信息标识系统类小品设计 43

5.3 垃圾箱类小品设计 43-44

5.4 古城景观小品的设置 44-45

5.5 本章小结 45-46

结语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1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专著类:

【1】 庄志民.《古道.西风.瘦马:丽江的人文历史》[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2】 朱良文.《丽江古城与纳西族民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3】 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

【4】 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

【5】 郑曙旸.《景观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6】 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 刘曼.《景观艺术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卢仁.《园林建筑装饰小品》[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0】 钟玮.装饰图案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2

【11】 刘福智.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2】 黄英杰,周锐,丁玉红.构成艺术[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 李立新.设计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4】 孙建君. 中国民间美术[M]. 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

【15】 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4

【16】 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学位论文:

【1】 唐敬举.丽江古城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

【2】 刘远峰.丽江大研古镇街巷空间审美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3】 冯道刚.江南水乡古镇空间形态与行为的互动性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4】 潘雄华.江南水乡古镇场所精神的解析与再现[D].无锡:江南大学.2011

【5】 余斌.基于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6】 周婷.乌镇古镇传统空间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7】 王姣姣.人、景观、生态[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8】 徐澜婷.探索四川古镇景观设计[D].成都:四川大学.2007

【9】 徐郡婕.潍坊市景观性小品地域性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10】 王景旭.湖南王村古镇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11】 郭莉莉.丽江古城滨水休闲空间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12】 张佳失.丽江古城休闲空间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13】 张艳芳.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环境小品设计中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4】 曲翔宇.澜沧拉祜族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15】 王理阅.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6】 胡倩.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