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V6,HIF-1α,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7038 日期:2025-10-0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V6、HIF-1α、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SP法)测定粘附分子 (CD44V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7%、61.19%和74.63%;CD44V6 、HIF-1α、VEGF蛋白表达与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且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这3种蛋白的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 CD44拼接异构体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染色 炎性假瘤

  Abstract:Objective This thesis aim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 HIF-1α,VEGF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and the behaviour of the invasion, metastasis of NSCLC.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CD44V6,HIF-1α and VEGF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44V6, HIF-1α,VEGF in NSCLC was demonstrated in 85.07%,61.19% and 74.63%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44V6, HIF-1α,VEGF were associated with tumor size, pathotype,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lymph nodal metastas,TNM stage(P&<0.0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em. The combined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44V6,HIF-1α, and VEGF was related to lymph nodal metastas, TNM stage(P&<0.05).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 HIF-1α,VEGF in NSCLC correlates closely with the behaviour of the invasion, metastasis of NSCLC.

  Key words:CD44V6;HIF-1α; VEGF; NSCLC; immunohistochemistry ; IPT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肺癌最本质的特性。随着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新的方向,各种生物分子治疗药物已开始用于临床。CD44V6、HIF-1a、VEGF是近年来发现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的因子。对其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对肺癌侵袭和转移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本实验将用免疫组化方法在NSCLC中联合检测CD44V6、HIF-1a、VEGF3种因子,探讨这3种因子与NSCLC组织类型、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标本来源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为在2000—2005年期间手术及穿刺活检的6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人术前均未采取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67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40~75岁,平均62.5岁。所有标本按WHO(1981)组织学分级标准:鳞癌30例,腺癌37例(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按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25例,高、中分化42例;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36例;肿瘤直径1~12 cm;所有病例均按国际肺癌 TNM分期(UICC,5 thed,1997): Ⅰ期16例,Ⅱ期21例,Ⅲ期20例,Ⅳ期10例。另选例肺炎性假瘤10例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后存档。常规5 μm厚度连续切片,每个标本切4张片。

  1.2 主要试剂

   2008年2月,29(1)鼠抗人CD44V6多克隆抗体 (浓缩液,工作浓度 1∶50),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 (浓缩液,工作浓度 1∶100),柠檬酸盐(0.01M,pH7.2~7.4),DAB显色试剂盒S-P法免疫组化试剂盒等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抗人多克隆抗体HIF-1α(浓缩液,工作浓度 1∶100) 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SP常规染色,以试剂盒自带阳性切片同一条件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阳性对照;以PBS替代一抗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阴性对照。

  1.4 结果判定标准

  CD44V6主要表达与肺癌细胞膜上,呈棕黄色颗粒状。HIF-1α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奖或细胞核中,呈棕黄色颗粒状。VEGF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奖中,呈棕黄色颗粒。每张切片高倍镜下任取4个视野,共计数1 000个细胞。按着色程度和着色率判定结果: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黄色2分,深黄色3分。细胞着色率<1%为0分,1%~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然后2项结果相加,超过2分者为阳性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CD44V6,HIF-1α和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临床病理关系,及其之间相互关系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完成。

  2 结  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HIF-1α、VEGF蛋白阳性反应为细胞内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见图1~3),本组研究发现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HIF-1α、VEGF蛋白阳性表达总的阳性率分别为85.07%、61.19%和74.63%(表1 ),在炎性假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0%、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2)。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关系。CD44V6 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系,而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在肺癌TNM分期及在淋巴结转移各组间比较(表1, P<0.05); 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块大小有相关性(表1, P<0.01);与组织类型无关,在鳞状细胞癌、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都有密切关系,在低分化肿瘤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高中分化 (表1 ,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转移组;HIF-1α基因在TNM 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表1, P<0.05)。VEGF蛋白表达与肿块大小有关(表1,P<0.01);与组织类型无相关性,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表1 ,P&>0.05);在低分化肿瘤中的表达要高于高中分化肿瘤,在淋巴结阳性组要高于阴性组;与TNM 分期有显著性差异(表1, P<0.05)。

  研究还发现,CD44V6 与VEGF、HIF-1α,以及VEGF与HIF-1α之间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有相关性,并且这3种蛋白的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表3、4 )。表1 CD44V6,HIF-1α,VEGF在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类 表2 CD44V6,HIF-1α,VEGF在NSCLC与炎性假瘤中的表达比较类别总数表3 VEGF与 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共表达情况项表4 CD44V6,HIF-1α,VEGF共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TNM)临床分期例数CD44V6HIF-1αVEGF共表达非共表达共表达率(%) correlationPⅠ期

  3 讨  论

  CD44是由单一基因所编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可与多种配体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作用,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1]。其拼接变异体(variant isoform ofCD44,CD44v)- CD44V6在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明确的生理功能有:(1)细胞粘附聚集,参与细胞伪足形成和迁移运动;(2)细胞外基质的降解;(3)淋巴细胞的归巢;(4)骨髓和淋巴细胞的生成;(5)血管的生成;(6)细胞因子的释放;(7)保护细胞免受凋亡[2]。本试验研究发现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系,而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在鳞癌中表达高于在腺癌中的表达;随着肺癌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表达呈上升趋势,对高中和低分化肺癌组织进行比较,显示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在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肺癌p-TNM分期及在淋巴结转移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要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伴随着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越高。其结果表明,CD44V6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越强;CD44V6参与了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过程;CD44V6表达增强的肿瘤有更高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这也意味着临床分期晚,预后更差,与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