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生儿脐炎 预防 护理
新生儿脐带的脱落一般在生后3~7 d。脐部是一个自然的伤口,也是一个细菌侵入的门户,断脐时或出生后的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侵入,繁殖可引起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时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因此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新生作每日常规做脐部护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去年对在我院产科出生的部分新生儿进行了临床监测,无1例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现将预防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我们抽取300名进行了跟踪监测。300名新生儿中,剖宫产256例,会阴侧切分娩5例,自然分娩39例。
2 护理措施
新生儿回病房后,值班护士对新生儿进行认真的核对与查体,检查脐带有无渗血,脐纱方有无污染。如有渗血抱回分娩室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重新结扎脐带;如脐纱方有污染应立即更换,保持脐部的清洁与干燥。脐纱方在出生后8~12 h取下,每日用2%碘伏消毒脐部及脐轮周围2次。
2.1 预防感染 保证新生儿清洁,每日洗澡1次,洗澡时避免污水污染脐部,洗澡后要更换衬衣。勤换尿布,注意勿使尿布遮盖脐部,以免脐部受尿液感染。脐纱方取下后不必包裹纱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盖上,再用胶布粘上,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酵成脐炎。婴儿用的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等一定要新生儿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2.2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母婴同室病房保持清洁安静,有利于产妇及婴儿的休息与睡眠。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通风15~30 min。(2)病房做好消毒工作,每日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2次,每次1小时。(3)每月病房空气培养1 次,每月对物体表面,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做1 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检测记录。(4)保持地面清洁,每日用0.2%过氧乙酸或1∶2 000健之素消毒液拖地2次。(5)喂奶前后,换尿布前后母亲或家属应洗手。(6)指甲应剪短,避免抓伤新生儿或把细菌带给新生儿。(7)母婴出院后对床单应用消毒液进行擦拭与消毒。
2.3 指导母乳喂养 孕妇住院后责任护士及时向其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如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等。产后立即让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房,使新生儿尽早的获得足够的乳汁,让新生儿吃到免疫物质极高的初乳,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脐炎的发生。
2.4 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 责任护士向家属及产妇反复宣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保护新生儿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探视人员。冬天外来探视人员不能直接接近新生儿,因从外边进来,身上比较凉,对新生儿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家人或亲属有感冒者谢绝探视与陪护,以免增加新生儿感染机会。对有传染病的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消毒隔离手段。
3 结 果
对300例新生儿住院期间跟踪监测,无1例发生新生儿脐炎,护理效果较好。
4 讨 论
应用2%碘伏每日常规消毒新生儿脐部,配合消毒隔离及母婴同室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脐炎的预防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