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治疗过程中执行SOP的护理心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7617 日期:2025-10-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赵微微,张威,陈明明, 薛华,鞠培新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28 例患者共57 次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总结出一套适合CIK细胞治疗的临床护理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结论 在CIK细胞治疗护理过程中制定并严格执行SOP,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治疗质量。

【关键词】 CIK细胞治疗;SOP;护理

 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抗CD3McAb、IL-2、IFN-γ、IL-1α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优点。应用CIK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作为实验室护理人员,在衔接临床与实验室工作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操作中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十分必要的,制定SOP就是将一个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现将本人在执行SOP过程中的操作心得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肿瘤患者共28 例。男13 例,女15 例,年龄47~83 岁。其中肺癌6 例,乳腺癌6 例,膀胱癌2 例,胃癌2 例,前列腺癌1 例,直肠癌4 例,结肠癌3 例,肾癌1 例,宫颈癌1 例,腹腔间质瘤1 例及食管癌1 例。

  1.2 方法

  1.2.1 采血前准备

  在接到临床生物治疗通知单后,第一时间向医生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年龄等),精神状态,现病史,肿瘤分期,治疗方案,是否联合手术及放化疗,有无心肺功能障碍,有无过敏史。将整理后的数据备案存档并交给细胞培养技师,由细胞培养技师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采血时间,可采血的最低白细胞数等)。及时将方案反馈给临床医生和患者。

  抽血前提醒临床医生对病人白细胞数进行检测,白细胞低于可采血的最低细胞数(5.0×109个/L)时要于抽血前24 h肌注集落刺激因子,抽血前再次检测白细胞数。

  抽血前作好对病人解释工作,避免因一次抽取大剂量外周血对病人造成心理恐慌。

  1.2.2 采血

  抽取患者外周血50 mL,用肝素抗凝。抽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带手套,铺无菌巾。当场填写病人基本信息标签,采血护士和取血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签字。采集的血液放到无菌治疗盘中经传递窗送入实验室交给细胞培养技师。

  1.2.3 回输

  接到实验室细胞培养技师细胞回输通知后,联系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做好回输准备。细胞收集完毕,送出传递窗后,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姓名等,)无误后即送往临床科室,与临床护士做好交接并请对方核对后签字。

  回输后由当班护士将回输袋送回实验室妥善保管。4 ℃保存1 w。

  1.2.4 不良反应监测

  患者回输细胞后及时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处置方法及结果。做好记录并将此信息及时反馈给实验室细胞培养技师。

  1.2.5 治疗后效果评估

  每3 个月做1 次随访,了解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和CIK治疗后常规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2 结 果

  28 例患者共接受治疗57 次,回输3 次为1 个疗程。其中治疗5 个疗程1 人,4 个疗程1 人,3 个疗程8 人,2 个疗程6 人,1 个疗程9 人。2 例回输前死亡,1 例治疗2 个疗程后死亡。通过治疗后回访,其中进行3 个及以上CIK细胞治疗的患者,在食欲、体力、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仅进行1 个疗程治疗的患者均未有任何反应。3 例出现发热反应,1 例发热温度达到38.9 ℃,口服退烧药后缓解。其他2例不超过38 ℃ ,未处置。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未发生采错血、回输错误等失误,同时在工作中证实SOP行之有效。

  3 护理心得

  CIK细胞治疗是一种全新的,因人施治的肿瘤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前期认真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拟定出最适的治疗方案可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CIK细胞治疗还未被大部分医生和患者所了解,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医患进行介绍与沟通,解除他们对生物治疗的疑虑,从而加深对CIK细胞治疗的认识和理解。取得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全力配合是治疗前工作的重点。

  由于血液采集和细胞培养不是在同一科室和地点进行,而且存在着个体差异的现象,因此在工作中严格执行SOP,做好每一环节的记录和交接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菁媛, 陈智超. DC-CIK细胞治疗研究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 21 (3): 168-170.

  张倩倩, 李锦毅. DC与CIK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9): 128-129.

  秦莉, 王志华. CIK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细胞毒作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7, 4(1): 82-85.

  吴擘颋, 徐建民. CIK细胞:过去、现在与将来.生命科学研究, 2006, 13(5): 782-784.

  黄红坤, 邬伯安. GLP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的管理和质量保证.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4) :257-258.

  黄英, 王晓嫒. 老年血液病患者经PICC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护理学报, 2009, 16(9B) :41-42.

  罗翠霞, 梁小帆. 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之药房管理.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4) :302-30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