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环状红细胞(RBC)对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RBC的影响以及仪器相关参数的变化,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US-2100R尿干化学仪对随机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后离心作显微镜检查,对RBC平均荧光强度(RBC-MFI)、RBC荧光强度分布宽度(RBC-FI-DWSD)这两种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结果,UF-100检测血尿的结果受环状RBC的影响,当RBC-MFI、RBC-FI-DWSD降低到某一阈值(<18ch),会产生假阴性结果。认为环状RBC可以使UF-100检测血尿结果产生假阴性;显微镜检查可弥补UF-100的这一检测盲区,有必要根据显示的相关参数选择显微镜进行镜检校正。
【关键词】 尿分析;血尿;RBC计数
血尿是某些疾病病理变化的初始信号,因此无症状血尿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干化学法、UF-100尿沉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尿液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而在实践中发现,当尿液中存在环状红细胞(RBC)时,干化学法与UF-100尿沉渣分析法的检查结果往往不一致,为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用US-2100R干化学仪、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观察潜血、RBC计数、RBC-MFI、RBC-FI-DWSD等相关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用一次性尿杯留取701例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
1.2 仪器和试剂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Sysmex公司生产),US-2100R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日本Sysmex公司生产),Olympus相差显微镜。
1.3 方法
1.3.1 仪器法
先用UF-100作尿沉渣分析,然后用US-2100R作干化学分析。
1.3.2 显微镜法
根据尿沉渣和干化学分析结果,选取干化学分析潜血试验阳性的尿样并根据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5个/μL和红细胞计数>25个/μL将这些患者的剩余尿液分为两组,再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1500r/min离心5min,留取0.2mL沉渣混匀涂片镜检,根据镜检结果将潜血阳性、RBC计数<25个/μL且含环状RBC的尿液设为环状RBC血尿I组;将潜血阳性、RBC计数>25个/μL且镜下所见RBC形态正常的血尿设为正常RBC血尿组;将潜血阳性、RBC计数>25个/μL且镜下未见环状RBC的混和型血尿设为混合血尿组;将潜血阳性、RBC计数>25个/μL且经镜检确认以大量环状RBC为主的血尿设为环状RBC血尿II组,环状RBC血尿I组和环状RBC血尿II组视为环状RBC血尿组。UF—100检测尿沉渣与镜检之间以双盲方式判读。标本不染色,不作防腐及其他处理,尿样所有实验均在2h内完成。每天用Sysmex公司提供的尿沉渣质控物进行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用两样本的均数t检验。
2 结果
2.1 潜血呈阳性标本镜检结果
382例干化学测定潜血呈阳性,且UF-100检测RBC<25个/μL者63例,经显微镜检查含环状RBC者有48例(环状红细胞血尿I组,假阴性),15例镜下未见RBC。潜血阳性并且UF-100检测RBC>25个/μL者319例,其中22例含环状RBC(环状红细胞血尿II组),剩余297例为无环状RBC血尿(124例为正常形态RBC血尿,173例为混合型RBC血尿组)。
2.2 正常形态RBC血尿、环状RBC血尿和混合血尿相关参数的比较结果,见表1。表1 正常形态RBC血尿、环状RBC血尿和混合血尿相关参数的比较(略)
3 讨论
环状RBC又称面包圈样RBC,因血红蛋白大量丢失或胞浆向四周集中形成,多见于肾小球肾炎和烧伤病人。当血尿中无环状RBC时,基本不会出现假阴性误报;血尿中含有环状RBC时,会出现假阴性误报,可能由于环状RBC所含的血红蛋白量不同,对荧光染料的亲和力也就不同,当血红蛋白低到一定程度,其对荧光染料着色减弱或几乎不着色,当与荧光染料结合后的荧光强度弱到不足以被仪器检测到时,其BC-MFI、BC-FL-DWSD为低于18ch,会出现红细胞计数错误,产生误报[1]。本文RBC形态正常的血尿BC-MFI为(20.5±2.07)ch,BC-FL-DWSD为(18.82±1.58)ch;环状RBC BC-MFI为(14.90±1.47)ch,BC-FL-DWSD为(15.26±1.79)ch。当标本为无环状RBC的血尿时,UF-100显示的相关参数RBC-MFI、RBC-FI-DWSD均大于18ch;而当标本为含有环状RBC血尿时,无论UF-100分析结果大于或小于25个/μL,其相关参数均低于18ch。因此,要注意尿沉渣中环状RBC对结果影响,潜血阳性时用UF-100检测RBC<25个/μL,RBC BC-MFI<18ch或RBC BC-FL-DWSD<18ch时,务必离心镜检,以达到提高尿液标本检验质量的目的。此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酶可致尿干化学假阳性,也应加以注意[2]。
参考文献
[1]玲玲,谢爱民.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血尿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02,3(5):1-2.
[2]春燕,陈福祥.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路感染的实验研究[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