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365 日期:2025-10-2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了解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宁夏地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的χ2检验发现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民族、年龄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这9个因素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市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有:肥胖、民族和年龄(P&<0.05)。结论 肥胖、民族和年龄是影响宁夏城市居民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患病率与民族、年龄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这9个因素有关;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关键词】 慢性病;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剧,医药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1]。慢性病的病因不像传染性疾病那样确定,往往是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依存。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新兴的卫生事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疾病防治战略的转变,这项工作将显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宁夏四个区市(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市)年龄大于15岁的社区居民。

  1.2 方法 本研究按照等容量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第一阶段是按照宁夏的行政区划进行分层抽样,第二阶段综合社会经济、人口构成等指标每个区统一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以住户为样本单位,每个居委会抽取50户做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制定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1.3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根据宁夏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包括家庭成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和15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健康影响因素表。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1)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医疗保障形式等);(2)当年自报慢性病患病情况;(3)行为特征(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健康体检等)。

  1.4 有关概念的定义 (1)慢性病:①调查的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诊断明确有慢性病,包括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等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②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以上二者有其一者,即认为患慢性病。(2)肥胖:根据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规定BMI值≥28为肥胖。(3)吸烟:有吸烟史且吸足100支烟(美国CDC)。(4)饮酒:最近1个月酒精摄入量超过1.5kg白酒。(5)体育锻炼:每周锻炼不足3次或每次持续时间少于30min(WHO)为缺少体育锻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双输录入,经核查录入无误并通过逻辑检查后,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不同人群患病率的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了2487名居民,性别构成男性1274人(51.2%),女性1213人(48.8%)。调查地区的年龄分布在25~34岁、35~44岁和≥65岁的人口分别为564人(22.7%)、474人(19.1%)和486人(19.5%)。文化程度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居民349人(14.0%),小学居民331人(13.3%),初中居民 793人(31.9%),高中、技校居民468人(18.8%),中专居民176人(7.1%),大专居民231人(9.3%),大学及以上居民139人(5.6%)。婚姻构成中,未婚居民300人(12.1%),己婚居民2057人(82.7%),离异居民24人(0.9%),丧偶居民106人(4.3%)。

  2.2 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1。宁夏调查的社区中居民自报患慢性病的人数为339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3.6%。在家庭入户调查时,对家庭应答者进行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的调查,主要了解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的情况。表1 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

  2.3 慢性病患病率的单因素χ2分析结果 见表2。此次研究调查了与慢性病可能有关的14个因素,经χ2检验宁夏城市慢性病患病率在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等9个因素上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和体检(至少每年1次)5个因素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慢性病患病率的单因素χ2分析结果

  2.4 居民自报慢性病构成 慢性病主要疾病构成包括循环系统疾病65.57%、内分泌系统疾病15.48%、消化系统疾病7.49%、呼吸系统疾病4.49%、运动系统疾病3.89%、损伤中毒1.24%、其他1.84%。

  2.5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3。 基于以上单因素分析的基础,研究将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多个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以“是否患慢性病”为反应变量, 以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做为自变量。并在纳入标准为0.05和排除标准为0.10的水准下筛选自变量。筛选出来3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肥胖、年龄和民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增加。肥胖患者和汉族增加了慢性病患病的危险。表3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水平正逐步上升,死亡水平居高不下,慢性病负担不堪重负,其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如能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降低患病率水平的可能性是肯定的,而且效果也会相当可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宁夏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65.57%)、内分泌系统疾病(15.48%)、消化系统疾病(7.49%)、呼吸系统疾病(4.49%)等,与一些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3]。

  通过单因素的χ2检验分析发现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民族、年龄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这9个因素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汉族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回族,肥胖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正常者高,丧偶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最高,这与高年龄有关,文化程度和职业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呈现低文化层次,以及离退休人员患病率较高与1998年全国及宁夏城市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与老年离退休人员和无业、失业中低文化层次所占比例高有关。医疗保障形式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最高,这有可能与该人群大多为户籍人口,与其年龄结构、职业有关。工资水平中较高工资水平的居民比低工资水平的慢性病患病率高,可能与生活行为、饮食习惯等原因有关。缺乏体育锻炼的居民较不缺乏体育锻炼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可能与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有关。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民族和肥胖。也就是说,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年龄和肥胖对慢性病的影响与其它文献报道结果相同[4-5],汉族较回族慢性病患病率高。

  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最大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肥胖,其次是民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逐渐老化,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弱,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另外年龄越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时间就越长,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的防治。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度相关,可引起关节痛、消化不良和气喘,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因此,肥胖能增加慢性病患病危险,这与国内外有关报道是一致的[6]。宁夏是回族的聚集地,回族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喝酒等使慢性病患病危险降低,因此汉族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林延君,卞鹰.居民失能相关健康状态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25):37-39.

  [2] 费小兢,马菊萍,华雪涛,等.吴县市慢性病现患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2(10):34-35.

  [3] 顾凯,史方,李建新,等.上海市主要慢性病患病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3(12):112-115.

  [4] 高霞,张菊英,王敏,等.四川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20):3821-3822.

  [5] 杨正雄,赵文华,张馨,等.超重及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3,32(3):255-256.

  [6] 蒋建. 2102例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4): 590-59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