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育精汤治疗少精、弱精症的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对186例临床辨证为肾精气不足,气血虚弱型,用育精汤治疗。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89.24%。提示本病辨证求因,审因施治, 用育精汤能收到良好疗效。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育精汤;疗效观察
男性不育症属中医“无子”、“绝子”范畴,约占生育年龄男性的6%~7%[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据统计大约有10%~15%夫妇正常性生活2年内不能生育,其中50%的因素与男性有关[2]。而男性不育症中少弱精子症所导致的不育占很大比例,据文献报道,少弱精子症约占男性不育的46%[3],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4],目前西医对此病治疗尚缺乏理想疗效,而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5],作者根据实验室检查精液常规,结合临床症状,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男性不育症18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结婚2年以上,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采用避孕措施,女方健康,月经无异常,子宫发育良好,排卵规律,无抗精子抗体等其它影响怀孕的因素。男方精液3次以上检查,精子浓度&<20×109/L;精子活动率&<60%;精子活动力a级&<25%或a+b级&<50%(a级:快速向前运动;b级:慢速向前运动;c级:不运动;d级:不活动)。
1.2 排除标准
睾丸发育不良、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前列腺炎未治愈等疾病。
1.3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不孕症专科门诊,2003年1月-2008年1月,共18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患者年龄22~45岁,病程2~10年,其中原发性不育158例,占84.9%,继发性不育28例,占15.1%。
1.4 治疗方法
1.4.1 方药组成 熟地20g、山药15g、杜仲12g、淫羊藿15g、鹿角9g、桑螵蛸12g、菟丝子20g、黄精15g、桑椹10g、枸杞子15g、黄芪15g、当归12g;加减:对气虚者加黄芪20g、党参12g;对阳虚者加巴戟天12g、肉苁蓉15g、补骨脂15g;阴虚者加何首乌15g、旱莲草12g、女贞子15g、血虚者加当归18g、鸡血藤15g;有瘀滞者加川芎12g、桃仁9g、路路通9g;兼湿热者加黄柏10g、石菖蒲12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6g、白芍12g、枳壳9g。
1.4.2 用法与注意事项 每日1剂,分早晚口服,30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不酗酒,避免使用对精子不利的药品和食物,不用热水泡浴,不长时间骑车,穿宽松、透气好的内衣裤,尽量避免高温作业,不接触放射、有毒物质,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1.5 治疗标准
治愈:治疗期间或治疗后3个月随访,精液检查各项指标达到正常值或女方妊娠;好转:精液检查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值或显著改善;无效:精液检查各项指标无变化。
2 结果
186例患者经治疗,治愈147例(79.03%),好转19(10.21%),无效20例(10.75%),总有效率为89.24%。
3 病例报告
患者王某,男,31岁,工人,婚后5年余一直未避孕,夫妻性生活正常,其妻生育功能正常。患者本人外生殖器正常,睾丸、附睾无肿大压痛,双侧精索静脉无曲张,前列腺正常,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疗效不佳。精液检查结果:精液量正常,30min不完全液化,精子浓度15.42%×109/L,精子成活率40.12%,精子活动力a+b级占28%(a级10%,b级18%),抗精子抗体阴性,性激素水平正常。经人介绍,来我院不孕专科门诊治疗,患者平素乏力、头昏,腰部酸痛,性欲正常,房事时偶有勃起不坚,舌质淡苔薄白,脉稍细寸尽弱,证属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治以补肾填精,益气补血给予育精汤加党参、石菖蒲等治疗3个月,诸症悉除,精液检查:精液量、液化时间正常,精子浓度62.25%×109/L,精子成活率77.68%,精子活动力a+b级占56.32%(a级25.12%,b级31.20%),1个月后其妻受孕,并正常生一子。
4 讨论
男性不育症病因复杂,“常分为精子发生障碍、精子运输障碍、精卵结合障碍三类”。中医对本病有较深的认识,历代医书有“五不男”和“六因学说”的记载。所谓“五不男”即指“天、漏、犍、怯、变”:“天”是指“天宦”,泛指先天性男性生殖器的缺陷,或睾丸畸形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漏”是指男子未至16岁而精关不固,如遗精、早泄;“犍”是指阴茎及睾丸被阉割;“怯”是指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变”是指男女两性畸形俗称“阴阳人”,又称“人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曰:“凡人无子,当夫妻具有五劳七损,虚、羸百病所致。”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中说:“凡男子不生育有六病,六病何谓?一精寒,二气衰,三痰多,四相火盛,五精稀少,六气郁。” 精寒:可包括精液清冷、稀薄、精子质量下降;气衰:可包括肺、脾、肾气不足所致的不育症;痰多:指有形、无形之痰,可包括无症状可辨的不育症和精液量、精子数过多的不育症;火盛:包括心、肝、胃、肾阴虚火旺的不育症;精少:可指精液量、精子数过少症;气郁:精神抑郁可引起精子数量、质量下降,精子畸形。
归纳五不男和六因学说,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殖器官形态学改变,即先天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或后天病理损伤; 二是精液异常;三是性功能障碍。与现代医学所述颇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肾阳乃命门之火,为肾气中的动力与火力之源;肾阴即人身真阴,是精液、精子生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另外,精血同源并相互化生,气血充足而精易生。故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是治疗本病之大法,临床根据辨证,或偏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或兼有瘀滞、湿热、肝郁等而随证加减灵活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育精汤中菟丝子、桑螵蛸、杜仲、鹿角、淫羊藿补肾壮阳,熟地、黄精、桑椹、枸杞子滋阴填精,黄芪、当归、山药益气补血以助生精,合之使阴阳平,气血充,对促进精子的生成、提高精子的成活率和活动力有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6]菟丝子、枸杞子、黄芪、当归、淫羊藿等含有锌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精子密度、运动力和运动速度;菟丝子、枸杞子、桑椹子等有雄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对于精子生成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淫羊藿有双向调节激素的作用,能提高精液的分泌,黄芪对人体免疫反应有双向调节作用。由此也证明了此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丽华,王卫平.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56例[J].陕西中医,2004,3(25):231.
[2] 康根水,戴春福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5,6(32):518.
[3]李彪.少精子症及精子活力低下//金之刚.男性不育[M]. 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54-163.
[4] 张树成,王弘毅,王介东.1981-1996年我国有生育能力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分析[J].生殖与避孕,1999,19:27.
[5] 姚重华,宾彬.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212-214.
[6] 肖永新.五子壮阳汤的药理研究-男性不育与性功能障碍[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