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感染治疗的耐药性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973 日期:2025-11-0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临床治疗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多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在13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64.6%(62/96);科室分布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72.9%(70/96),其次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病区各占8.3%(8/96)和5.2%(5/96);在对2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0,但是敏感率为69.2%,阿米卡星为47.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细菌之一,耐药情况严重。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抗感染治疗

 为了解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的96株多重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

  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来自本人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种送检标本,剔除重复送检菌株。

  1.2方法:

  对所有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均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C TWO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分析。质量控制:标准菌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铜绿单胞菌ATCC27853、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鉴定及药敏,每周1次,结果均在控。

  1.3入选标准:

  经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并以报告日期作为治疗的起点[1]。

  1.4结果判断:

  (1) 临床疗效判断是根据2004 年卫生部颁发的《抗生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4项恢复正常;有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有好转,但达不到显效标准;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2) 细菌学评价:治疗前后进行痰、尿、血液、分泌物等细菌学检查,与细菌培养同步进行;(3) 结果判断:有效,治疗后经过2次细菌培养阴性,或者无细菌学检查临床痊愈者;无效,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或者无细菌学检查临床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

  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标本来源为痰液62株(64.6%),其次为灌洗液20株(20.8%)、分泌物4株(4.2%)、引流液3株(3.1%)、腹水2株(2.1%),尿、血液、胆汁、胸水、胸腔积液各1株。

  2.2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

  分离多重耐药菌、产超广谱酶的阴性杆菌共392株,以产ESBLs大肠杆菌148株占37.8%,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96株占24.5%,分离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且居于非发酵菌的第一位。其中以重症监护室送检标本分离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阳性率最高70株占72.9%;其次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病区各占8.3%(8/96)和5.2%(5/96)。

  2.3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

  见表1。表1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标本类型敏感

  2.4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药师参与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并对常用的5种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各抗菌药物的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1,P&<0.01),见表2。表2临床对多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结果

  3讨论

  本结果表明,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0,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有效率达89.1%。说明对于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另外,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较低,为47.8%,这可能与临床医师对该药可致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耳毒性与肾毒性的担心,导致其临床应用较为谨慎,从而使得该药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有关。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则有较高的耐药率:妥布霉素94.4%,庆大霉素100.0%,这与国内大多数医院报道的相近。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菌活性最广泛、最强大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亦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85%以上,与文献报道的不一致[1]。同样,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复方新诺明)、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都有着较高的耐药率,达90%以上。因此,对于严重的感染,临床医生应该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选用抗感染药物。

  从病区的分布来看,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主要在重症监护室病房[2]。该病房是引起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的最主要科室,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免疫力低下,同时加上长期输液、注射、抽血、插管等侵入性操作,造成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所以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者,应根据其临床情况及药敏结果综合考虑,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为第一线药物。病情较重时,尤其是全耐时可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薛红漫,李红玉,苏文捷.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0): 1906-1907.

  [2]王邦松,李庆兴,潘发愤. 复数菌败血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谱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 741-74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