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964 日期:2025-11-03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杨效群,曹彦花,张俊萍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后,使用玻璃酸钠注入泪道。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1年,治愈33眼(97%),未愈1眼(3%),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注入玻璃酸钠,能有效防止探通术后组织黏连,明显提高泪道阻塞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关键词】 玻璃酸钠;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术

 先天性泪道阻塞多因泪道下口组织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所造成。患儿出生后有泪溢现象,压迫泪囊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如治疗不当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感染等后果。我院自2005年始起,采用玻璃酸钠应用于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的34眼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4岁,右眼16例,左眼18例。

  1.2临床表现:

  患儿父母代诉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有流泪或黏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检查发现内眦下睑皮肤浸渍或粗糙,可伴有湿疹,指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

  1.3治疗方法:

  ①患眼局部点0.5%的卡因3次,做黏膜表面麻醉;②扩张泪小点;③用泪道针冲洗泪道,将脓性分泌物冲净;④用合适的泪道探针垂直插入泪小点,转水平方向插入泪囊,直达骨壁,固定探针后,转90°垂直向下插进泪道,进入下鼻道后,将探针在泪道内停留15min;⑤取出探针后,先用庆大霉素2万单位加生理盐水稀释冲洗泪道,观察泪道通畅情况;⑥用玻璃酸钠约0.5ml注入泪道中。

  1.4术后处理:

  患眼局部点抗生素眼液1周,嘱其不要压迫泪囊区,相隔2-3d来院再次冲洗泪道,以便观察疗效。

  2结果

  1次性探通为31眼,约占91%;经2次探通治愈为2眼,约占6%;失败1眼,约占3%。其患儿泪小管畸形,探针只能进3mm,不能达泪囊。追踪观察最短1个月,最长1年。共治愈33眼,治愈率约为97%,未愈1眼,约占3%。术后无1例发生医源性急性泪囊炎及其它不良反应。

  3讨论

  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疗时机,一般先行泪囊区按摩加滴抗生素点眼,年龄越小越佳。效果不佳时采用加压泪道冲洗,经加用泪道冲洗无效时采用泪道探通加玻璃酸钠注入泪道[1]。先天性泪道探通治疗最佳时机为出生后4-6个月[2],发现有泪溢现象,就要做泪道检查,及时治疗。选择钝圆空心探针,可1次性完成探通、冲洗、玻璃酸钠注入的操作,减少反复进针对泪点和泪小管黏膜的损伤。初学者尽量选择上泪小点进针,以避免假道形成和泪小点撕裂,对熟练者可选择下泪小点进针。

  以往我们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疗效不如泪道中注入玻璃酸钠,其原因为泪道探通所造成疤痕组织增生,新生创面黏连,使探通术归于失败。玻璃酸钠是一种无刺激、无毒性、无炎症反应的高弹润滑黏稠剂,目前在多种眼内手术中广泛应用。高分子的玻璃酸钠注入泪道后,可黏附于管壁上,其假塑性撑张功能使管壁不易回缩。同时玻璃酸钠能抑制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具有高黏度性能隔离创面促进上皮细胞修复,有助于创面愈合,防止术后粘连,提高手术成功率[3]。我们将玻璃酸钠填充于泪道内水解吸收,提高了泪道阻塞探通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时建平.玻璃酸钠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4):293.

  [2]杨晨皓.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9):1000-1002.

  [3]蔡军.玻璃酸钠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 (7):65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