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B7H1IgV融合蛋白对小鼠骨髓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水平的影响. 方法:用重组人B7H1IgV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待抗体产生后接种SP2/0肿瘤细胞作为预防组;用重组人B7H1IgV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同时接种SP2/0肿瘤细胞作为治疗组. 监测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的变化及生存期;检测小鼠体内CD4+CD25+ T细胞水平. 结果:重组人B7H1IgV融合蛋白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中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抑瘤作用,并可显著降低治疗组小鼠体内CD4+CD25+ T细胞水平. 结论:重组人B7H1IgV融合蛋白能够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并抑制SP2/0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rhB7H1IgV融合蛋白肿瘤疫苗有望成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候选者.
【关键词】 疫苗 小鼠 基因重组
0 引言
B7H1(B7homologue 1)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之一,2004年被命名为CD274. 它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1]发现,B7H1可能通过其IgV区与CTL细胞表面PD1相结合,从而引发效应性T细胞的凋亡. 我们已经证实rhB7H1IgV蛋白能够有效诱导出针对B7H1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且该抗体不仅可以与人肿瘤细胞表面的B7H1相结合,还可与小鼠SP2/0肿瘤细胞表面的B7H1相结合[2].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rhB7H1IgV蛋白免疫小鼠对SP2/0荷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性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水平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rhB7H1IgV菌种由我室保存;5 wk龄雄性BALB/c小鼠50只,体质量21~25 g(上海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小鼠SP2/0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由本室保存;B7H1/Fc蛋白和抗B7H1mAb(R&&D公司);羊抗小鼠IgGHRP(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蛋白Marker(Pharmacia公司);FITC标记大鼠抗小鼠CD25,PE标记大鼠抗小鼠CD4,分型均为IgG(Biolegend公司),同型对照使用FITC和PE标记的大鼠IgG(Southern Biotech公司);Ni亲和柱(Qiagen公司);常压液相色谱仪(瑞典Pharmacia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550型ELISA读数仪(美国BioRad公司).
1.2 方法
1.2.1 rhB7H1IgV融合蛋白的纯化和复性 取含pQE30TTB7H1IgV重组质粒的菌株,大量诱导菌液,5000 r/min离心10 min,收菌,超声裂菌;4℃,2500 g离心20 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将沉淀用6 mol/L尿素溶液重悬,4℃下静置溶解. 将溶解的沉淀和上清分别取样进行SDSPAGE电泳,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进行分析. 在证实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后,用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所溶解的沉淀(包涵体). 按1 g菌体加10 mL裂菌缓冲液0.1 moL/L NaCl,0.05 moL/L Tris,(pH 8.0)的比例将菌体重悬,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裂菌. 2500 g,离心15 min,弃上清,在1 g沉淀中加10 mL包涵体溶解液( 6 moL/L尿素,0.1 moL/L Nah3PO4, 0.01 moL/L Tris,pH 8.0). 4℃搅拌2 h,2500 g离心15 min,共2次,收集上清待用. 用平衡液(6 moL/L尿素,0.1 moL/L Nah3PO4, 0.01 moL/L Tris,pH 8.0)充分洗涤Ni柱,先用含0.01 moL/L咪唑的平衡液洗脱杂蛋白,再用含0.250 moL/L咪唑的平衡液洗脱目的蛋白. 收集洗脱峰,纯化产物透析至2 moL/L尿素,0.1 moL/L Nah3PO4, 0.01 moL/L Tris (pH 8.0)复性,终浓度1 g/L. 最后透析入0.01 moL/L Tris(pH 9.5)中,PEG 8000浓缩后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1.2.2 预防组小鼠的免疫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 持续免疫组:隔周免疫,前3次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第4次腹腔注射,每次40 μg rhB7H1IgV+200 μL生理盐水,以后隔周进行腹腔注射;常规免疫组:隔周免疫,前3次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第4次腹腔注射,每次40 μg rhB7H1IgV+200 μ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免疫. 最后1次常规免疫完毕后14 d,取对数生长期状态的SP2/0肿瘤细胞,按1×107/只接种至小鼠背部皮下. 每周观察小鼠体内抗体滴度变化,待观察到形成肿瘤组织块后隔日检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质量. 在小鼠死亡时取出肿瘤组织称质量,统计小鼠生存期.
1.2.3 血清抗B7H1抗体效价测定 分别于第4次免疫后10 d以及接种肿瘤细胞后每周取血,收集抗血清,通过ELISA检测抗B7H1抗体效价:将B7H1/Fc溶液包被96孔板,用不同稀释度的抗B7H1mAb和免疫获得的抗血清与其结合,加入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 OPD(邻苯二胺)显色,测A490 nm值.
1.2.4 治疗组小鼠的免疫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 治疗组:5只,按1×107/只将SP2/0细胞接种至小鼠背部皮下,同时每周免疫,共3次,每次40 μg rhB7H1IgV, 溶于200 μL生理盐水;肿瘤组:7只,按照上述剂量只接种肿瘤细胞;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小鼠;免疫组:10只,按照上述剂量只进行免疫. 接种肿瘤细胞1 wk后开始检测肿瘤组织体积. 免疫结束后取小鼠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1.2.5 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检测 取100 μL EDTA抗凝的人外周血加入5 mL流式管底,分别取10 μL标记抗CD4和CD25抗体加入流式管底与全血混匀,室温避光孵育20 min,同型对照使用FITC和PE标记的大鼠IgG;加入2 mL红细胞裂解液混匀后避光放置10 min,溶解红细胞;1000 r/min离心5 min后弃上清;加入0.5 mL PBS洗液重悬细胞,待流式细胞仪检测.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预防组小鼠的抑瘤效果及生存期 于第4次免疫后10 d采血,取血清,检测抗B7H1抗体滴度. 持续免疫组和常规免疫组抗血清中抗B7H1抗体滴度均升高,达到1∶[(8.4±4.4)×104]. 接种肿瘤细胞后每周检测抗体滴度,持续免疫组抗B7H1抗体滴度一直维持在1×104以上,常规免疫组抗B7H1抗体滴度在最后一次免疫后3 wk逐渐下降. 接种肿瘤细胞9 d后肿瘤组织生长至可检测水平(图1). 对照组成瘤率最高,持续免疫组成瘤率最低;对照组死亡率最高,持续免疫组和常规免疫组死亡率较低. 荷瘤小鼠死亡时间的统计显示:对照组在接种肿瘤细胞后38~58 d全部死亡,而持续免疫组和常规免疫组的死亡时间推后,分别为42~72 d和64~78 d. 经Logrank统计学分析,两组的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2).
2.2 治疗组小鼠的抑瘤效果 在接种肿瘤细胞后16 d后,治疗组的肿瘤体积较肿瘤组显著减小(图3). 经统计学分析瘤质量,抑瘤率达28.1%.
2.3 治疗组小鼠外周血CD4+CD25+ T细胞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免疫组小鼠的CD4+CD25+ T细胞占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10.4±1.1)%,正常组为(9.5±2.1)%,肿瘤组为(40.9±8.2)%,治疗组为(25.0±5.4)%. 与肿瘤组比较,治疗组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B7H1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逸、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耐受和病毒感染等发病机制和治疗有关. 使用抗B7H1mAb可有效抑制表达B7H1的肿瘤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长已在多项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其中,Thompson等 [3]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同时联合传统免疫疗法治疗肾细胞癌荷瘤小鼠,结果显示仅使用传统免疫疗法治疗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不大,而经抗B7H1mAb联合传统化疗方法治疗的小鼠肿瘤组织逐渐消退. 另有研究[4]将B7H1阻断性抗体与活化T淋巴细胞一同灌注入表达有B7H1的鼠鳞状细胞癌的动物体内,治愈率达到60%. 这些结果均指出在荷瘤小鼠体内维持一定浓度的抗B7H1抗体对抑制表达B7H1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使肿瘤消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D4+CD25+ T细胞能够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实验证实卵巢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局部的CD4+CD25+ T细胞升高[5-6].因此,去除CD4+CD25+T细胞可能诱导并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
rhB7H1IgV肿瘤疫苗免疫的荷瘤小鼠体内SP2/0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生存期延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使用rhB7H1IgV疫苗免疫产生了抗B7H1抗体,该抗体可能阻断了肿瘤细胞表面B7H1与效应性T细胞表面PD1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效应性T细胞的凋亡;该抗体还可能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B7H1相结合引发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2]. 其次,在淋巴器官内,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B7H1与致敏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诱导致敏T淋巴细胞的无能[7]. 在我们的实验中,抗rhB7H1IgV多克隆抗体可能阻断了这种相互作用,从而诱导出更强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 我们的检测结果还表明,该疫苗能够降低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可能诱导了肿瘤免疫.
综上所述,这种rhB7H1IgV肿瘤疫苗,有望成为B7H1+肿瘤免疫治疗的候选者之一. 同时,还由于其可与小鼠SP2/0细胞相结合,为我们今后进行深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Wang SD, Bajorath J, Flies DB, et al. Molecular modeling andfunctional mapping of B7HI and 137DC uncouple costimulatoryfunctionfrom PDl interaction[J]. J Exp Med, 2003, 197(9):1083-1091.
[2] 王伟华,张英起,颜 真,等. 重组B7HIIgV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20(1):9-14.
[3] Thompson RH, Webster WS, Cheville JC,et al. B7H1 glycoprotein blockade: A novel strategy to enhanc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J]. Urology, 2005, 66(5 Suppl): 4-10.
[4] Strome SE, Dong H, Tamura H,et al. B7H1 blockade augments adoptive Tcell immunotherapy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J]. Cancer Res, 2003, 63(19): 6501-6505.
[5] Wickelgren I. Policing the immnune system[J]. Science, 2004, 306(5696): 596-599.
[6] Wolf AM, Wolf D, Steurer M, et al. Increase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J]. Clin Cancer Res, 2003, 9(2): 606-612.
关于重组人B7 H1IgV疫苗对小鼠骨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c erbB 2,ER,PR蛋白表
- 关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关于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 关于超声介入性无水乙醇留置法治疗子宫内膜
- 关于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 关于局部氧疗结合近红外线LED照射促进家兔
- 关于H460细胞与单个核细胞三维立体混合培养
- 关于饮酒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的治疗与护理
- 关于胸腰椎暴裂骨折32例的手术治疗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浅析
- 关于环孢霉素A治疗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关于长期发热的霍奇金病误诊1例
- 关于肾上腺髓质素的分子生物学意义及对肾脏
- 关于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充血性
- 关于钙离子在P物质促胃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
- 精神心理状态影响分娩发动的分子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