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200201/200512兰州市区自愿无偿献血5268(男3302,女1966)人,年龄18~55岁. 对所有参与自愿无偿献血人员进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献血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兰州市区无偿献血者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献血次数(表1). 统计表明,2/3的献血人群为18~25岁的年轻人,其次为26~35岁年龄段的人,大于35岁者仅占献血人群的10%左右;一半的献血者受过中专以上的文化教育,3/4的献血者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文化教育;近一半的献血人群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和无业人员;初次献血的人仍然是构成献血人群的主体,占献血人群的81.2%. 但是可以看到,多次献血的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从2002年到2005年,主动献400 mL的无偿献血者逐年增加,2002年为25人(2.6%), 2003年为127人(12.8%), 2004年为126人(12.2%), 2005年为595人(25.9%).表1兰州市区无偿献血者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献血次数分布(略)
2讨论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1001)已近8 a,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国民普遍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实施无偿献血总的情况不容乐观. 尽管文化程度的高低对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兰州市的情况看,2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构成无偿献血人群的主体,他们的行为是否属于一种主动成熟的选择还需要知信行(KAP)的调研加以证实. 关于献血相关的KAP研究进展,高东英等[1]已经有过综述,而且国内也有人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2-3]. 高东英等[2]对北京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无偿献血的知晓情况并不乐观. 我们对兰州地区献血人群的结构分析显示,国家工职人员自愿主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较少,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人们的观念有待改进.
我们认为献血员结构的分析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的宣传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各地的地域文化不同,因此,其献血员的构成也会不同,在制定无偿献血的宣传策略方面,各地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使全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等. 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431-433.
[2]高东英,梁万年,高国静,等. 北京市社区居民无偿献血知晓情况调研[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31-333.
[3]文国新,美黑丽,赵俊岭. 浅谈KAP理论与自愿无偿献血招募[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