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哪里找?本文以护理论文为例,为大家列举80例论文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好论文。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一: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21]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J]. 田菲菲,田录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22]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全国妇联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13(06)
[23]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犯罪预防[J]. 初炳东.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06)
[24]人格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邓琳双,郑雪,杨帮琰,李慧玲,胡金凤,罗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25]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3)
[26]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J]. 郑昊敏,温忠麟,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27]假设检验时样本含量估计中容许误差δ的合理选取[J]. 倪延延,张晋昕. 循证医学. 2011(06)
[28]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在中小学生中的信效度[J]. 吴文峰,卢永彪,谭芙蓉,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10)
[29]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J]. 邹泓,李晓巍,张文娟. 心理科学. 2010(05)
[30]亲子依恋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李慧英,孙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1]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 心理学报. 2009(12)
[32]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 周福林,段成荣. 人口学刊. 2006(03)
[33]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J].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4)
[34]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研究的理论分梳[J]. 徐夫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35]农村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J]. 吕绍清. 中国农村经济. 2006(01)
[36]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段成荣,周福林. 人口研究. 2005(01)
[37]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6)
[38]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现状及对策[J]. 胡雨生,胡庆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39]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J]. 汤毅晖,黄海,雷良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2)
[40]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运用[J]. 俞大维,李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04)
硕士 共10条
[1]睡眠障碍及熬夜对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彩琳.延安大学 2020
[2]感恩团体辅导对留守初中生亲子关系的促进作用研究[D]. 赵旭旭.云南师范大学 2019
[3]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问题的研究[D]. 王利敬.吉林农业大学 2018
[4]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刘君云.江西财经大学 2017
[5]城市双职工家庭亲子情感表达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D]. 吴小媛.吉林农业大学 2017
[6]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陈杨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留守、流动和常态儿童亲子疏离感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 马宏丽.沈阳师范大学 2013
[8]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研究及社会工作介入[D]. 王练.华中农业大学 2012
[9]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 王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10]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与家庭疏离[D]. 裴欣欣.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图书 共8条
[1]爱的能力[M]. 译林出版社 , 霍尔登, 2014
[2]心理统计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姚应水, 2013
[3]护理社会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王雯, 2011
[4]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汪冬华, 2010
[5]结构方程模型[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吴明隆, 2010
[6]现代护理学[M].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张静平主编, 2006
[7]医学免疫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慰峰主编, 2004
[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著, 1998
国际期刊 共2条
[1]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Yoga and Mindfulness-Based Approach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sthma[J] . Sharon Lack,Roy Brown,Patricia A. Kinser.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 2020 (C)
[2]Mental Health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Young Adulthood of Childre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 Trotta Antonella,Arseneault Louise,Caspi Avshalom,Moffitt Terrie E,Danese Andrea,Pariante Carmine,Fisher Helen L. Schizophrenia bulletin . 2020 (2)
毕业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二:“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1]加强高校医学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J]. 刘煜,陈学庆,董君,卢飚,刘辉,杨蓓,王增光. 高教学刊. 2020(27)
[2]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的思考[J]. 王英,贝宁. 卫生职业教育. 2020(17)
[3]健康中国战略下临床医学培养方案之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现况研究[J]. 施红英,王世泽,杨新军,林雷,胡军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07)
[4]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张浩轩,陆进,刘海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06)
[5]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教学创新方法及借鉴[J]. 李祥子,章尧. 医学教育管理. 2020(03)
[6]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陈玉,梁霞,李秀宁,陆锦滢,刘雪华,唐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0)
[7]基于OBE理念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程彦斌,王渊,张保军,董炜疆,张明,吕毅,颜虹,王明旭,闫剑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05)
[8]基于卓越医生计划的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薄海美,张婧曦,李建民,苑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03)
[9]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挑战审视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J]. 武艳,吴萍,雷丽萍,赵丽莉,朱淼,李学谨,路孝琴,王松灵. 医学教育管理. 2020(02)
[10]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潘燕,崔宏伟,王灵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20(07)
[11]提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 李新莉.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04)
[12]国内外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J]. 李研,刘华胜,闫盈,余奕津,张月浪,刘昌. 新西部. 2020(08)
[13]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多维透析[J]. 李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9)
[14]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中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 吉金山,王莉,王璐,韩继明,武忠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01)
[15]健康中国建设与重构现代健康照顾服务制度[J]. 刘继同. 人民论坛. 2020(08)
[1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邓卫红,王志龙,张珍,李冬冬,郭振海,朱海夫.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7)
[17]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改革探讨[J]. 许静,童睿,崔巍.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01)
[18]浅谈早临床对本科医学生的意义[J]. 姜辉,李炎蔚,牟笑笑,刘丽莹,孔荐,管清燕,高璇,杨晓云. 中国医学人文. 2020(01)
[19]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框架与路径[J]. 申曙光,曾望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0]“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导语[J]. 申曙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1]对某医科大学两种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卫生法学”课程认知情况的调查[J]. 尹丹. 医学与法学. 2019(06)
[22]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诊疗基础”课程整合探析[J]. 张翔,郝晓柯,马越云,黄亚渝,梁蓉,刘家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23)
[23]中国临床医学高等教育机构调查问卷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启示[J]. 高越明. 浙江医学教育. 2019(06)
[24]国外高校科研训练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以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为例[J]. 刘慧东,刘峰,马晶,徐凤燕,李鑫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06)
[25]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J]. 孔庆磊,魏红艳,史飞,时华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11)
[26]基于社区医学课程开发实践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J]. 刘庭明. 陕西教育(高教). 2019(11)
[27]校院协同育人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薛琴,樊耀,桑爱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19(21)
[28]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 周丽霞,牟静,张亮. 高教学刊. 2019(19)
[29]医学教育认证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J]. 刘瑜,贺莉萍,周勇. 科教导刊(下旬). 2019(09)
[30]美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特点及启示[J]. 冯启高.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8)
[31]地方综合性大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 潘燕燕,钟慧,龚政. 教育现代化. 2019(67)
[32]全面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李建华,吴他凡,郑建民,张辉,张慧群,刘宇平,杨丽丽,罗健东.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04)
[33]基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健康人文层级结构研究[J]. 张妍婕,段志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07)
[34]浅谈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探索[J]. 杨国淋. 高教学刊. 2019(15)
[35]基于能力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怀荃,贾贤杰,芈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07)
[36]关于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张廷建.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04)
[37]健康中国目标与医学教育改革[J]. 朱雪波,吕帆,刘燕楠. 医学与哲学. 2019(13)
[38]构建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与探索[J]. 贺红梅,彭文婷,王诚喜,刘平安,张国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2)
[39]“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医学教育问题与思考——英国医学教育启示[J]. 尚丹丹,曹翠丽,樊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06)
[4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赵增辉,付睿. 医学信息. 2019(09)
以上是80例毕业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寻求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