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包括哪几部分「教育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6950 日期:2023-07-23 来源:论文网

文献综述包括哪几部分?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的文献综述,以“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为例,为大家讲述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文献综述格式

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1、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和发展趋势等。

2、正文

文献综述的重点。通过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等,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3、总结与展望

对正文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

4、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条,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二、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其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民间文学纳入阅读教学,丰富了语文课程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研究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方面的新角度和新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著、研读教学实录等材料,梳理分析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观念构成及相关价值。其次分析周益民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并依据制定的分析框架对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发现其选取特征。接着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具体实施。最后总结出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特色,得出相关教学启示。此外,本文还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周益民老师进行交谈,并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以为本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

通过研究发现,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儿童个体发展、语文科教学论建构和文化重构三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具有四个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注重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周益民注重选取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体式和作品样式内容,教授学生多种民间文学读写方法,并重视发掘民间文学作品中有助于学生情感、审美、多元文化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在教学实施方面,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呈现出七个特色,其中包括“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等。由此得出的相关启示包括:民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紧扣民间文学文本体式和语言特征,并依据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积极阅读态度形成的需要来选取多种诵读、讲述方法,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应以游戏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以读写互动发展儿童语言,并适当融入方言元素等;小学语文教师需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如此才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另外,除了关注民间文学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文本的本体内容之外,还有关于阅读方法的研究。如窦桂梅在《牛郎织女》一课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化手法进行人物归类,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分析。"周益民则通过主题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民间文学文本进行关联和比较,并适当指导学生根据文本的体式特点运用不同类型的写作方式加深对民间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四、论文结论

民间文学是我国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与发展,语文教育领域逐渐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民间文学作品的相关教学和研究也因此被各界重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立足教科书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同时,创新性地引入教材以外的大量民间文学作品,丰富了学生民间文学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因此,系统研究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无论是对于日常的小学语文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还是实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承来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先从理论视角分析促成周益民老师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的构成观念,并探寻其对于发展儿童个体、语文教学以及文化建构三方面的独特价值。接着,从实践方面出发,以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课例为依托,具体分析其选用的课外民间文学教学文本、确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施,总结出其在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方面的特色以及相关经验,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并为更好地从语文教育教学视角出发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些许思路。但由于笔者知识水平和经验有限,因而对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总结和分析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此外,本研究主要依托于书面材料,未能深入一线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状况实施调查,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深入探索。

总体而言﹐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的课题,无论是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和课程建设,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承来讲,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研究者关注并参与其中。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并对此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五、参考文献

[1]曹宝龙.学习与迁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5.
[3]杜威著;王承诺译.民主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
[4]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6]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
7][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9.
[8]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43.
[9]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陶立播.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88-291.[
11]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万建中.新编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3.
[1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8.
[14]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40.
[15]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6]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7.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

[18]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9]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6.

[20]周益民.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1]周益民.回到话语之乡——周益民的“另类课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2]周益民.童年爱上一本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30-137.

[23]周益民.造梦课堂——创意语文13 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4]周益民.周益民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5]朱自清.中国歌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以上是教育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可以参考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如果你想了解论文写作的其他内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如果你需要论文指导,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