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人都要面临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其中的国外研究领域是文献综述的部分内容,很多初次写作的人对该部分内容撰写并不熟悉,不知道具体怎么写,下面笔者就来说说文献综述中的国外研究领域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借鉴。
什么是国内外研究领域(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在收集大量某方面的情报资料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某方面概貌、问题所在和前瞻性展望,写作方式基本相同。
区别:文献综述是独立的专题学术论文;研究领域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位于论文开头。
为什么要写国内领域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领域,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是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们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文献的阅读和对既有研究的了解是任何一项研究活动的起点。反映出作者对研究项目的看法,为描述问题和确定目标提供支持,并未随后的概念思考和方法选择定下基调;阅读文献时需要做批判性思考,以便对既有研究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通过这一过程将所读文献中的思想转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怎样写国内外研究领域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课题有关的专注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领域是,对这些主要观点惊醒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发表观点的年份;分别国内外研究领域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既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那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写国内外研究领域应注意的问题
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不要写的太少;避免在研究领域中出现过长的引文;一般没有必要列出论文中的图表,只有当不使用这些图表就无法解释时才可以考虑引用;不应将没有真正理解的研究列入其中;注意不要把研究领域写成事物本身发展领域
怎么找某一领域的国外文献综述
1.找一篇本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review)。 这一步很关键,要找一篇有影响的(我主要是看引用次数的高低)综述有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以请教你的师兄师姐。我是直接在SpingerLink中找到一篇外文的综述,引用次数高达120。这里要说明下,引用次数可以用google查,也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但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使用后者。根据使用经验,前者查到的引用次数常常不准确。
2.精读此文献综述。 这一步主要是了解研究领域的框架,熟悉各个问题的关键词和述语,并进行总结归类。
3.根据综述的作者、所引用的文献以及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展开搜索。写此文献的作者一般都是此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所以他的文献一般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直接搜索此作者的相关文献,再用问题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查找引用此综述的文章(我一般在web of science中查,用google也可以),再用问题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这一步找到的文章往往都比较新,能够代表最新的研究动态。查找综述引用的文献(同样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在展开的过程中,查文献作者、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这样查,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引用次数高的文献,因为如果每篇文献都这样查,那工作量将会很大,也没有这个必要。
4.在读文献的过程中,要精读和泛读相给合,同时作笔记是必要的.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
(一) 选文献的 “三最” 原则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 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 总结出选用文献时候的 “三最”原则, 即 “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 原则。“最权威” 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 专家和教授的著作、 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 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 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 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 “最新的” 是指近几年来 (一般默认为 5年) 发表的各种文章,而 “最新的” 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 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下面以撰写 “高等教育学” 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 “最经典” 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 12 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 比说约翰·S·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 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 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 那么, 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 “最权威” 的论文就是《高等教育研究》 和 《教育研究》 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他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最新的” 的文献就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教育报、 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 恪守这“三最” 原则, 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 读文献的忠实原则
在选择好文献之后, 就是读文献。 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 也是评论的对象。 阅读文献时, 可以采取 “史-著-论” 的顺序展开阅读, 才能更接近于对原的理解, 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 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 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 有研究者提倡 “史论著” 的阅读法, 我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我提倡采取 “史-著-论” 的顺序展开阅读。 理由如下: “著” 和 “论” 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 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 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 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 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 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 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 更对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 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 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研究过程中, 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地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 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忠实于原文原观点。 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 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 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 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 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 三学科专业的特性。 由于上述原因, 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大折扣。
(三) 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
由于在实际的研究中, 存在重 “综” 轻 “述”或重 “述” 轻 “综” 的认识误区, 所以, 使用文献时要 “综” “述” 结合。 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 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3]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 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的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 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 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4]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也是对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其中国外研究领域撰写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 一是理论的完善, 二是为实践提供指南。笔者以上分享了文献综述中的国外研究领域写作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