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已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在十六大和十八大中分别提出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现我国乡村建设已进入迅猛推进阶段,但更多地是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乡村的持续发展,在环境更新上相对滞后。 乡村建设已成为热门话题,现乡村的基础设施、功能分区、公共环境已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乡村中出现建筑形式单一且缺少特点,导致“千村一面”等多种棘手问题,所以乡村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可持续发展。现代人寄情于山水之间,或向往躬耕于垄上,有的甚至想像陶渊明一样走进那世外桃源。这一切都是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乡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山水梦,它已然和历史记忆分不开。然而这些历史记忆又掺杂在发展较为滞后的乡村之中,乡村孕育着城市居民向往的历史回忆,乡村的发展应保留传统的历史文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出现老龄化、空置率上升等问题,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已不能与村民的生活水平相适应。场所植入是在尊重乡村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所以,场所植入对于乡村的环境更新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乡村土地广阔肥沃,使得农业种植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使得乡村的发展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乡村具有传统特色、历史价值与时代特征,在乡村建设中不应破坏原有风貌,应通过恰当的方式改善环境,使乡村能更好地适应城镇化的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调研、研讨与探讨,以场所植入为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在既有的建成环境中,对乡村现有的不方便使用者利用的场所进行改善或植入新的场所。提出有效的设计策略从而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乡村的人气指数,从而使得乡村重新焕发活力,使其更加方便、更加宜居。乡村的形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人口的不断聚集,乡村的概念也随之形成。也可以说由于人类的活动、交流形成大小不一的场所,场所的集合就形成了乡村。 现在国家的政策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随着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的场所类型和功能单一,落后的乡村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乡村环境的改造应该提上日程。从国家的城镇化战略来看其具备着三个标志性的特征:第一,我国的乡村数量巨大,与城市的经济和生活水平相差较大,环境改造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改造速度相对较慢。第二,记忆基本形成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首的格局,乡村成为人们追溯的回忆。第三,乡村的极端化在城市中的凸显,乡村虽然还是城市的重点,但在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的同时,乡村的衰败也逐步显露出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乡村建设已提上日程,乡村场所的功能建设更是不容忽视。
........
第 2 章 场所植入相关理论及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
2.1 基本概念
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舒尔兹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其自身的环境特征。通过建立人们与世界的联系,场所帮助人们获得存在感”。 因此,场所不但给予人们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是人们生活状态的写照。在场所中活动的人们能使场所拥有活力,也能渲染场所气氛。换句话说,场所精神就是人们居住和生活在空间中是否幸福的真实写照。 笔者对本文中场所的理解如下: (1)一个空间如果具有易于识别的特性,并能承担人们的活动,那这种既有标志性又有物质组合关系的空间即为场所。 (2)建筑师在设计场所时会把自己对环境的理解表现在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当中。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如乡村的特色在不断丧失,乡村的活力也在逐渐消失。究其原因应该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渐渐消退,“没地方可去,没地方可待”的现象频现。R·拉尔夫指出这种现象即为无场所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均质性”,即场所之间没有实质的差别,功能性趋于相同。无场所会导致人与场所的依赖关系被破坏,其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场所逐渐减少,场所的辨识度也在逐渐降低,乡村失去活力且遭到严重破坏。
........
2.2 基本理论
从上一世纪 60 年代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更多关注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注重对地方特色和人文文化的关怀,强调人、建筑、环境及场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使得场所理论在现象学和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迅猛发展。场所理论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 是由诺伯格·舒尔茨将海德格尔将关于人与世界“境域”存在方式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即把一种一贯被认为人作为观察主体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正比例的这种观点,转化为人与建筑、环境是处于同一空间中,此空间不仅仅是由作为观察主体的人和被观察对象的建筑物所组成,还包含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诺伯格?舒尔茨将这个空间定义为“场所”,随后建筑师开始将设计重点转向满足客体的内心需求。 场所形成的前提就是让人们在其中认知和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人们能够在其中安定下来。居住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家”,是因为“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使人们产生安全感,并且给人们归属感。归属感的产生是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从场所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只有对环境高度认可之后,内心情感上才会发生生理反应,这个情感反应即为归属感。笔者认为乡村场所植入的目的是在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鲜明的社会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将人、场所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确保植入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性场所,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
第 3 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概况及场所现状调查分析 ...... 22
3.1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调查的基本概述 .......... 23
3.1.1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分布概况 ........... 23
3.1.2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主要特点 ........... 23
3.1.3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选点依据和原则 ....... 24
3.2 吉林省中部代表地区乡村场所现状调查 ...... 26
3.3 吉林省中部代表地区乡村场所使用状况调查 ...... 32
3.4 吉林省中部代表地区乡村场所使用满意度调查 .......... 35
3.5 本章小结 .......... 39
第 4 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设计及预期效果 ...... 40
4.1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的基本条件 .......... 40
4.2.1 丰富功能属性 ........... 42
4.2.2 重视地域文化 ........... 43
4.2.3 提升景观环境 ........... 43
4.3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的基本类型 .......... 44
4.4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的预期效果 .......... 47
4.5 基于场所植入的设计实践 ...... 50
4.6 本章小结 .......... 62
第 4 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设计及预期效果
4.1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场所植入的基本条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2000—2015 年以来,国家出台很多关于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政策的传达不仅仅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而且多次作为当年中央第 1 号文件来传达,引导我国的乡村发展从平凡走向辉煌。在乡村发展中应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之后,《吉林省2006—2020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八个方面新的举措,以推动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为“开发提升新产业;研发推广新技术;规划建设新村镇;培养造就新农民;构建完善新体制;建立健全新机制;培育发展新组织;拓展启动新市场。”围绕这“八新”建设任务,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然清晰可见。 2006 年以来吉林省有关乡村发展和建设的相关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从指导性文件到具体实施的措施不断细化,充分体现农业大省促进新农村的力度。
..........
结论
随着乡村经济水平地不断提高,村民对生活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乡村环境更新的滞后,出现诸多问题,如乡村内缺少功能型场所,建筑形式单一且缺少特点,忽视保护乡村的景观环境等。现今的乡村环境已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对乡村进行场所植入设计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实地调查、村民访谈、场所现状的调查,深刻认识乡村的传统文化。综合使用状况评价法的分析方法,针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特点,提出场所植入的具体策略,最终进行设计实践,以达到场所植入的预期效果。笔者总结以下四个方面:
(1)乡村的场所植入应丰富功能属性,以满足村民的精神、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重视地域文化,保护乡村的历史特点。此外,通过提升景观环境,完善乡村的人居质量。
(2)乡村是多种场所的集合体,乡村的场所类型可归纳为休闲型场所、混合型场所、消费型场所、临时型场所和自发型场所,在乡村建设中应以村民为主体,根据村民的需求植入适宜的场所,以改善乡村的公共环境质量。
(3)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急需建筑师的参与指导。所以,乡村建设离不开村民参与、也离不开建筑师设计、更离不开施工队伍之间的团结合作。更好的场所植入可以让村民找到具有归属感和舒适感的开放性空间。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