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人口聚集和人们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广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成为城市居民公众活动举办的重要场所,而且也开始成为展现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标志性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逐渐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居民的公共交往和活动的空间也因此逐渐减少。如何利用有限地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建设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城市广场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古代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中国最初的城市广场是在近代时期以殖民文化的形式传入中国的。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近代保留下来的这一部分城市广场最初只是被用作政治性的集会广场。到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才逐渐建设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广场。现代城市广场的广泛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设置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同时,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近三十年来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城市文化广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一些大城市城市广场建设对于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了后发展的城市争相效仿的对象。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缓慢,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也不合理,所以导致了形式、内容、格局、材质和作用等几乎所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现代城市广场的地域性特征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季节气候的地理特征也常常被忽视。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寒地地区,这一区域冬季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居民冬季户外活动由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许多的设计师似乎忽略了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常常是为了追求广场建设形式的创新和风景的优美,以至于在不断的生搬硬套的把一些广场的设计运用到东北地区广场建设中来。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城市广场的气候设计方法研究最初多集中出现在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中,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时间比较晚,因而直至目前为止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还比较少,更不用说城市广场建设的地域性研究了。东北地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非常的恶劣,一年近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寒冷的冬季,降雪次数多,覆盖时间长。针对这一气候特征,东北地区的城市广场设计就必须结合这一特点,分析研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城市广场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然而,中国国内对于城市建设气候设计与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突出表现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专著屈指可数,而且多是从学科毕业论文转化而来。就大多数的研究成果来看,多局限于期刊学术论文,所以可以说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研究的深度也比较欠缺。我们知道,气候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观测数据,观测的专业性很强,误差大,再加之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本身在气候方面的监测就很欠缺。因而,更不用谈这一地区的气候研究了。所以,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城市建设气候设计理论,而对城市广场的地域性气候设计研究也就更加寥寥了。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广场设计和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全面的考察,不难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城市广场规划建设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广场整体设计构思、广场的主题设计、广场内部的相关要素(如植被、铺装、雕塑、服务设施等)的问题;第二,是关于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主要是从的行为规律、心理感受等角度出发作相关的研究;第三,是关于城市广场的生态化设计研究,主要利用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而进行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第四,是关于城市广场的地域性性设计研究,主要表现为探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广场,凸显地方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活动。
………….
第二章 城市广场及其景观设计概述
2.1 城市广场概述
城市广场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因而人们对于城市广场的认识也是随着时发表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广场”一词,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通常是指城市中的宽阔场地,因此也叫城市广场。《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对于“广场”的定义比较简单,认为广场是“面积广阔的场地”,尤其是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然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城市广场”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此外,还有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广场”下了定义。美国的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给“城市广场”的定义非常详细,认为城市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1同时,在书中还更进一步指出了城市广场与人行道的区别:“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2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其《街道的美学》一书中分析了构成城市广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它们分别是:“第一,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第二,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第三,铺砌面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第四,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 有良好的比例。”3
………….
2.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景观”一词是一个难以解释清楚的概念,各人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来定义它,如地理学家就把它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又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常用的词有城市景观、森林景观、沙漠景观等;艺术家把它看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们则把它看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是背景等等。《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地理学卷)总结了地理学对城市景观的定义:⑴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文化诸方面;⑵一般自然综合体;⑶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登记系统中最小的一级自然区;⑷任何区域单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景观“一词也做出了相关定义: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从地理学角度来讲,景观就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个区域的,是供人们观赏、享受和利用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有欣赏价值的,具有特色的自然风景,同时也指人工创造的自然或人文风景。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广场建设实例研究.......16
3.1 大连市星海广场研究........16
3.1.1 选址及规划设计概况........16
3.1.2 使用状况...........22
3.1.3 存在的问题.......22
3.1.4 改进建议与启示.....23
3.2 哈尔滨市索菲亚广场研究......24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特点.......28
4.1 东北地区特点........28
4.2 东北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现状......30
4.3 东北地区广场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32
4.4 东北地区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33
4.5 东北地区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34
第五章 结论.......36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特点
4.1 东北地区特点
中国东北地区,是位于中国版图东北面的一个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北地区”,狭义上是指东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省所构成的行政区域,广义上则包括东三省以及旧为东三省所管辖的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的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本文采用的是广义所指的东三省。东北地区拥有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四季分明,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雄厚,同时东北地区还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深度融合的行政区域,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再者,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边境地区,开发时间较早,城市建设历史比较悠久,同时,东北地区还是我国开发较早的老工业地区,老工业区的建设问题也是近些年的关注热点。因此,东北地区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人文特点,这些特殊性告诉我们,要研究东北地区的城市广场建设,就有必要对该区域的地理、气候、植被和土壤、人口及文化特点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
结论
城市广场建造的风格会影响到城市整体所展现出来的风貌。虽然说,城市广场设计只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局部规划设计却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质量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城市广场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的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等独特因素,同时也要了解和认识城市广场在规划中存在的主要和常见的问题。在设计和建造广场中,尽量加以避免。本文首先从城市广场概况出发,了解了城市广场的种类、功能和发展历史,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要素,同时也探讨了当前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这里对城市广场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我们详细分析了东北地区两大城市广场——大连星海广场和哈尔滨索菲亚广场建设的实际案例,充分的剖析了东北广场存在的问题。接着,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在气候、植被、人口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其特点,并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当前东北地区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城市广场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东北城市广场建设的有效策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研究课题,本人重点把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城市广场的建设,以求总结和获得有利于东北地区城市广场建设的有用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由于本人自身的水平有限和时间的仓促,这篇论文在很多地方难免还许多不足之处,如广场设计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广场设计和建设的具体可操作方法欠缺等。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会加强这些知识的学习,并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