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泰民族中二弦(拉弦)乐器的对比研究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在我国早期,从事研究东南亚文化的学者不多。今天,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来往越来越频繁,从事研究东南亚文化的学者不断涌现。我们深深感到对周边国家文化艺术的了解太少,而制约了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邻国之间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民族文化研究才能促使国与国之更深的了解,才能产生共识。在阅读傣泰民族的资料中,傣族的中文研究资料相对于泰族会多一些。有杨民康《贝叶礼赞》、刀波《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赵廷光《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等。在我国学者的努力下也有关于泰族的文化研究资料。有陈吕范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黄惠焜的《从越人到泰人》、朱海鹰的《东南亚音乐》、朱海鹰的《泰国缅甸音乐概论》。除了中文资料,笔者也查阅泰族的泰文和英文的资料。有《 (乐器合奏)》、Miller Terry,Williams Sean 的《Southeast Asia》。同时也查看傣泰民族文化对比研究的中英资料。傣族与泰族的对比研究不多,从音乐角度的对比更少。正因这些原因,笔者感到有必要从事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傣族与泰国的泰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音乐文化,我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傣族与泰国音乐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有漫长的边境线接壤,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各民族不仅在血缘上绝大多数同源,他们自古以来,也往来无阻,交往密切。因此我国乐器文化与泰国存在一定关系。由于泰国的地理位置、社会、历史等与傣族不同,接触到周边国家,以及印度、阿拉伯、欧洲文化的影响也不同,文化上产生较大变化。但泰国民族却没有完全丢弃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试通过傣族与泰族文化的对比研究,从民族同源文化中探寻傣族与泰族的二弦乐器,在历史与文化交融中产生的融合、变化等各种现象与原因。意义在于了解民族文化的源流、一种同源文化在不断交往与融合中产生的变异、文化是如何发展、如何形成今天的文化等。我们该如何看待、学习以及借鉴这些文化?泰国和我国属于亚洲国家,泰国作为我们的邻国,存在各种的矛盾、问题,而我们需要的是和平发展机遇。所以就必须从文化上更多的了解周边国家,也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泰国文化上的认识。通过傣泰民族的文化对比,更深的了解泰国的民族文化。只有相互之间了解和理解作为基础,才能促进相互长期的和平发展。深入了解中追溯泰国与我国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搭建文化上的桥梁。我国历史上因多次政治运动,有一部分文化已经消失了,而我国周边国家因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保留着许多我国原有古老的传统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些同源文化的线索。本研究也为我国研究东南亚文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促进东南亚文化研究的发展,和提高各界对东南亚文化研究的重视程度。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二弦(拉弦)乐器:傣泰民族均有二弦乐器,他们的二弦乐器中又分为拉弦的二弦乐器和弹拨的二弦乐器。本文论及的二弦乐器则为拉弦乐器,指的是用弓摩擦两条弦,使下方连接的共鸣体发出声响,从而拉奏出旋律的乐器。傣泰民族的二弦乐器与二胡属于同类乐器,是汉族传到傣族再传到泰族,还是其他民族传开已经很难探究,只能确定它们来自一个共同的源头。在很多名词字典、音乐词典、乐器大典中,对傣泰民族的二弦(拉弦)乐器并没有特指的名字。笔者曾将傣泰民族的二弦(拉弦)乐器用“二胡”来指代,后来感到“二胡”表示的意思很广泛,广义可以是表达古代使用的二胡群,也可以表达现今二胡群,而现今使用的二胡类乐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各有不同。狭义又可以指一种特定形状的乐器。本文通过史料了解,因傣泰民族和中国南方汉族是百越族群的几个分支,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俗、文化等有许多相似的文化。况且,从历史到当今泰国的华侨中,也是以广东潮汕人为主,近代的吞武里王朝皇帝祖籍也是潮汕地区的。而“二弦”乐器,在很多词典里面表示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的一种特定乐器。傣泰民族的二弦乐器中也有弹拨乐器,笔者在“二弦乐器”的基础上再加上“拉弦”来定义。所以本文运用二弦乐器(拉弦)以便统称傣泰民族玎乐器、乌胡、都旺等多种造型各异、名称不同的二弦乐器。
据记载,在我国西周时期乐器就达到七十多种。要把众多的乐器分类就用到“八音”分类法,八音分类法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相对成熟稳定。主要以乐器材质划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为“八音”,后来“八音”泛指乐器。其中丝就包括了现今所说的二弦(拉弦)乐器。本文论及二弦(拉弦)乐器是指用弓摩擦两条弦,下方共鸣体发出声音,来拉奏出旋律的乐器。我国最早有记载的二弦(拉弦)乐器有奚琴。奚琴在隋、唐时期居住在我国北部部落奚所使用,宋代陈旸《乐书》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与奚琴相近的是二弦胡琴,乐器由竹片轧弦改换为马尾弓毛擦弦,二弦胡琴可能是奚琴演变而来。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胡人里,胡琴作为娱乐的二弦乐器。《元史·礼乐志》提到“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沈括《梦溪笔谈》云:“予在鄜延时,制《凯歌》数十曲,令士卒歌之。…其三曰: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大清会典图》中的胡琴,椰壳琴筒,桐木板面,竹质琴杆,张二弦,轸在同一侧,用于番部合奏乐。《皇朝礼器图式》中的丐弹胡琴,木制圆形琴筒,蒙蛇皮为面,木质琴杆,张二弦,轸在后部,用于安南乐。明清以后,二弦乐器出现丐弹胡琴、提琴等。虽然古书所描述的二弦乐器有很多种,但都有与现代二胡相像的二弦乐器,共鸣器都是为圆筒、半圆球或多边的筒状。琴筒会有蛇皮或蟒皮、薄木板、 壳等作共鸣膜板覆盖着。而琴杆有一定长度,非共鸣体,连接共鸣体延伸的琴弦。左手按弦,右手用弓擦弦演奏。慢慢发展就演变形成现在的二弦乐器群。现今二弦乐器流传广泛,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二弦乐器,不同的名称。应用在戏曲、曲艺、民歌、舞蹈等不同领域。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笔者在写论文前,先在文献中整理出傣泰民族的相关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文化资料,了解傣泰民族的基本情况。然后着重阅读傣泰民族的音乐相关资料,通过资料阅读整理,较好掌握傣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傣泰民族乐器文化中的二弦乐器。通过大量的阅读整理资料后,在已经拥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缺乏的资料进行记录,务求田野调查收集到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拟出论文大概的结构框架,令田野调查能够按预定目标,完成一篇有历史参考价值的论文。田野调查在学术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术研究不能没有田野调查。2006 年、2007年、2012 年笔者到过西双版纳和德宏州,在写论文前,2014 年 7 月至 2014 年 12 月先后 5次专门为论文写作深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勐伦镇、勐罕镇、勐腊镇、磨憨、勐海镇、勐遮镇,德宏傣族自治州的勐卯镇等。到过曼纳伞、曼庄、曼春、曼将、曼乍、曼听、广闷、曼章、景真、曼贺、银井、喊沙等傣族寨子。泰国田野调查方面,泰国的反政府示威从 2013 年持续到 2014 年年初,2014 年一月份反对派发起“封锁曼谷”行动,到三月份结束。到了五月初时候泰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五月二十日泰国军方宣布戒严,五月二十二日军方接掌政权,八月选出过渡总理,后续泰国局势才逐渐向稳定恢复。鉴于泰国的政治环境,再加上父亲去世后,笔者在家中是学历较高长子,家人不允许笔者一个人到泰国作长期实地调查,同时导师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建议笔者跟旅游团出行。虽然居住在泰国的同学朋友都说当地非常安全,但是顾及家人感受和尊重导师意见,笔者最后决定泰国田野调查以跟着文化旅游团来进行。跟着文化旅游团也学到当地一些文化,白天尽量找出时间去调查乐器,到晚上自由活动时间都用来调查,往往到晚上十二点左右才回住处,有几次还通宵整理文件。虽然整个调查和采风很辛苦,但收集到的资料也不少。在国内调查中观看傣族二弦乐器独奏表演、傣族章哈表演、勐巴拉娜西歌舞剧场观看表演、傣族泼水节仪式及其他小型剧场歌舞表演。在泰国观看乐器合奏(包括二弦乐器)、传统歌舞表演、面具歌舞表演等。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3-4
ABSTRACT 4
绪论 7-11
(一) 研究现状 7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7-8
(三) 研究过程 8-9
(四) 概念界定 9-11
一、二弦乐器的概况 11-18
(一) 二弦乐器的概况 11
(二) 傣泰民族中的二弦(拉弦)乐器 11-18
二、同源文化的二弦乐器在傣泰民族中的不同走向 18-32
(一) 同源文化的二弦(拉弦)乐器 18-21
(二) 二弦(拉弦)乐器在傣泰民族中不同走向 21-32
三、傣泰同源文化产生不同走向的原因 32-42
(一) 地理因素 32-34
(二) 历史因素 34-39
1、民族迁徙 34-36
2、种族战争 36-37
3、政治背景 37-38
4、流行时代 38-39
(三) 宗教因素 39-42
结语 42-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6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 Williams Charles Alfred Speed. CHINESE SYMBOLISM & ART MOTIFS[M]. Tuttle Publishing ,2006
[2] Kingdom of Thailand National Indentity Board. Thailand into the 2000’s[M]. National IndentityBoard,2000
[3] Beek Steve Van. The Arts of Thailand[M]. Periplus Editions,1998
[4] Miller Terry,Williams Sean. Southeast Asia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Volume 4)[M].Routledge,1998
[5] The Diagram Group. MUSICAL INSTRUMENTS OF THE WORLD[M]. Sterling Publishing,2001
[6] 陈吕范等著. 泰族起源问题研究[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7] 刀波主编. 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8] 黄惠著;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 从越人到泰人[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9] 雷维模著. 中国民族音乐概要[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刘稚著. 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1] (日)林谦三著. 东亚乐器考[M]. 音乐出版社,1962
[12] 赖永海编著. 宗教学概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红河州人民政府编.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14] 肖迪编著. 中国红·传统乐器[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
[15] 朱海鹰著. 东南亚民族音乐[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16] 杨民康著. 贝叶礼赞 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7] 乐声著. 中华乐器大典[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8] 张兴荣编著. 云南民族器乐荟萃[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00
[19] 赵廷光主编. 云南跨境民族研究[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0] 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 泰国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21] 朱海鹰著. 泰国缅甸音乐概论[M]. 远方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