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 对5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结果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高频超声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ultrasonic findings of childrens acute mesentery Lymphadenitis and to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Fifty children of acute mesentery Lymphadenitis were examined by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Results All childrens mesentery lymph nodes were found in different degree. Conclusion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ha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s of childrens acute mesentery lymphadenitis.
Key words:childrens acute mesentery lymphadeniti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为小儿较常见的急腹症。多年来,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确诊是临床的一个难题,随着超声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应用,尤其是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可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一个早期的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0年至2007年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或肠道炎症后发热、阵发性腹痛的患儿,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检查。共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1.5~12岁,(1.5+12)岁/55人,平均年龄8.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东软NAS2000超声诊断仪,PHILIPS超声诊断仪,7.5 MHz线阵探头。患儿取仰卧位,对全腹肠间隙进行仔细认真的扫查,重点检查脐周(脐右侧为主)、回盲部及肠系膜根部。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及淋巴结的数目与大小,并用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并嘱咐患儿治疗2 w后复查。
2 结 果
本组55例患儿在肠系膜根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以脐右侧为主,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形态趋于长椭圆形,皮髓分界较清,周围皮质为均匀的低回声,其中心部位回声增强为淋巴结门,增大以长径明显,边界光滑完整, CDFI示淋巴结内可见点条状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其中单纯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31例,以回盲部内上方多见(图1)。单纯脐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11例,以脐上方多见(图2)。两个部位均可见淋巴结肿大者12例。肿大淋巴结数目多发,以2~5个多见,最大长径为2.4 cm,最小长径为0.8 cm。部分患儿合并有少量肠间积液。治疗后随访复查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
3 讨 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病变主要侵犯末端回肠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故以右下腹痛常见,因此肿大淋巴结常位于脐右侧及右下腹[1]。以往对于本病的诊断多依据病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肠系膜淋巴结属深部淋巴结,且体积较小,正常时呈小于1 cm的长椭圆形,长径大于短径,短径比较稳定(≤ 0.5 cm)[2],因此不易触及,本病诊断缺乏客观影像依据。超声对淋巴结的检查比触诊优越,它不受淋巴结所处位置的影响,具有直观效果,用高频超声探头(7.5 MHz)探查,因探头频率高,小儿腹壁较薄,在肠系膜根部能较容易的找到肿大的淋巴结,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多,常见成串出现,CDFI显示内部及周边均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PSV(20±5)cm/s,RI在0.5左右[3]。高频不仅能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量,还可以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特征,因此对鉴别诊断也有很大意义。如与肠系膜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恶性淋巴结肿大,形态趋向圆形,长径与横径之比<2,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回声呈散在或团块分布[4],在其他部位也有形态呈类圆形肿大的淋巴结,一般抗炎治疗无效,这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有明显不同。另还可以和无淋巴结肿大的腹痛疾病鉴别如小儿肠痉挛。因此超声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临床进行正确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消化系统疾病—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4.
[2]李建初,袁光华,柳文仪,等.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8.
[3]求钦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超声表现[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10:769.
[4]龚雷萌,燕山.计算机声像图分析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4,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