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优泰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883 日期:2025-10-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为观察抗抑郁药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病人反复心前区疼痛的疗效, 将63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的病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路优泰,另一组继续抗心绞痛治疗,于治疗后2周观察两组之间心前区疼痛和ST段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1项进行动态评估。结果, 加用路优泰抗抑郁治疗组2周后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1)。提示抗抑郁药能改善冠心病伴抑郁症的心前区疼痛。

【关键词】 冠心病;抑郁症;路优泰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已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冠心病的研究,医学专业人士从精神卫生、社会心理学、循证医学等多种角度进行全方位地重新审视和再评价,以期创造最佳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干预的效价比。本文通过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来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冠心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63例病人均为2004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判定为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病人在入选前未用过抗抑郁药,只予以相应的心血管病治疗,采用综合医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1项的评分标准,>12分为抑郁症。随机分为两组: 路优泰组31例,年龄60~78岁,平均(65±6)岁;对照组32例,年龄61~77岁,平均(64±7)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心痛、阿司匹林、辛伐他丁、低分子肝素等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有心绞痛发作者临时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路优泰组加用路优泰每次30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均为7~10d。用药前和用药后2周密切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心电图变化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50%~80%,缺血心电图ST段较前恢复0.5~1.0 mm,T波由倒置转为低平或直立;无效: 心绞痛发作减少50%以下,缺血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入选病例全部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定 。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t检验。

  2 结果

  路优泰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路优泰组患者治疗后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1),见表2。表1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及心电图的疗效比较(略)表2 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略)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发生。 文献报道[1]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心血管疾病伴发情绪障碍并不少见,其发生率为8%~44%[2]。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症颇为常见,这增加了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慢性疾病合并抑郁症是综合性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亦存在对抑郁症不能识别及予以适当治疗的问题。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漏诊、漏治的情况很多见,主要原因是[3]:(1)许多医生并不明白抑郁症等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2)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被躯体症状所蒙蔽;(3)抑郁症的诊治耗时、耗力,而临床医生没有足够时间、精力去诊断治疗。

  冠心病患者如合并抑郁症,治疗则需抗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治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4]。路优泰可同时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重吸收,使突触间隙内3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增加。同时还有轻度抑制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作用,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过多破坏,因此具有多重抗抑郁作用。本研究在对冠心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药治疗,显示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前区疼痛症状。

  本研究认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应予以重视,除治疗心血管疾病外,还应予以抗抑郁治疗。只有在抗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时治疗,才有利于冠心病心前区疼痛的进一步改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文源,季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64-276.

  [2]Fleetrp,Beitman BD.Cardiovascular death from panic disorder.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Psychosom Res,1999,44(1):71-80.

  [3]Fissure-Smithn,Lesperancef,Talajic.Depression and 18-month progonsis after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1995,91(4):999-1001.

  [4]刘占丰,李宏宇,邢凤玲.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