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秀英, 李云春, 史青梅
【摘要】 目的 为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对骨髓瘤性肾脏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球蛋白(G、A、M)定量测定、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对161例肾内科肾衰和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检测。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蛋白电泳采用琼脂糖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采用琼脂糖电泳+免疫固定技术。结果 161例患者血清经蛋白电泳筛选出11例M蛋白,检出率为6.8%。有18例患者血清经免疫固定均出现M蛋白,检出率为11.1%。18例患者血清经免疫固定电泳均出现致密深染单克隆M蛋白,结合Ig定量检测并依据判断标准确认为MM。结论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能明确提示骨髓瘤肾病,适于作为肾脏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髓瘤肾损害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瘤肾病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常表现为骨质疏松或溶骨病变、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骨髓瘤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肾损害,占本病肿瘤发病的1%~2%,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是MM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初诊时50%的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MM对肾的损害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对2006-2008年18例以肾脏疾病首诊的MM患者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对骨髓瘤性肾脏疾病诊断的价值,提高肾内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MM的生存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择我院2006-2008年肾内科住院患者16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5例,肾衰患者(CRF)66例。男85例,女76例,年龄36~85岁。其中18例经免疫固定电泳(IFE)均出现致密深染单克隆M蛋白。正常对照组36例经体检证实无肾脏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1.2 仪器 法国Sebia Hydrasys 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免疫球蛋白检测利用美国Beckman 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及该公司生产的校准液、质控液及抗体试剂。
1.3 方法 抽取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避免溶血和脂血。
1.3.1 免疫球蛋白检测为免疫散射比浊法,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血清蛋白电泳 取10μL血清标本于加样梳在琼脂糖凝胶板上电泳,干燥,染色,脱色,烘干,扫描,报告结果。
1.3.3 免疫固定电泳 (1)加样:取按操作规程稀释的患者血清10 μL加于加样梳小孔内,用pH8.8琼脂糖(4人份)进行电泳以分离蛋白质。(2)免疫固定加抗血清:电泳后分别加固定液12μL,后再加IgG、IgA、IgM 及KAP和LAM抗血清各12μL,25℃ 孵育5min,再用厚滤纸覆盖与凝胶片上吸去表面的固定液和水分,65℃烘干6min。(3)染色-脱色:将烘干的凝胶片置于染色缸内用结晶紫染色液染色,然后用0.5%柠檬酸脱色液进行脱色以除去剩余染料。(4)观片:烘干胶片,观察结果。
1.4 判断标准 MM按文献标准诊断[1]。
2 结果
2.1 161例患者血清经蛋白电泳筛选出11例M蛋白,检出率为6.8%。有18例患者血清经免疫固定均出现M蛋白,检出率为11.1%。18例患者血清经免疫固定电泳均出现致密深染单克隆M蛋白,结合Ig定量检测并依据判断标准确认为MM。
2.2 三种方法对18例MM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出率(%) 见表1。表1 三种方法对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出率
2.2.1 血清蛋白电泳 见图1。
图1 血清蛋白电泳2.2.2 MM患者IFE分型图谱 见图2。
3 讨论
3.1 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瘤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肾损害。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功能不全。肾外表现有:全身骨痛、感染、贫血及出血倾向、高钙血症等。在骨髓瘤细胞的基础上出现蛋白尿、尿本-周蛋白阳性。由于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延误病情。张天弼[2]报道20%的MM患者误诊为肾脏病变。以肾衰为首发症状的MM 起病往往比较隐匿,是造成骨髓瘤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诊断MM时CRF的发生率在20%~50%之间。在诸多因素影响下,MM疾病过程中迟早会出现肾损害。本研究中18例MM患者都以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首诊,患者最初表现为蛋白尿或肾功能衰竭,而后才表现骨髓累及症状,极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另外,骨髓瘤患者体内分泌的大量轻链蛋白在肾小管部位的沉积和损伤,从而引起的肾脏病变,它也是造成CRF的主要原因[3-4]。从临床资料分析,除肾脏病变明显外,更主要是临床医师对MM的警觉性不高,对患者复杂多样的病情认识不足,仅仅考虑肾脏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从而忽略了MM的存在。本研究中,血清蛋白电泳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出率为6.8%,以IgA型、游离轻链型为多易漏检,而通过IFE则可以完全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此认为,在临床上遇见不明原因的CRF并出现:(1)中老年患者高血压不明显,大量蛋白尿,以低分子蛋白尿为主;(2)贫血出现早,并与肾功能衰竭程度不相平行者;(3)双肾大小正常;(4)蛋白尿合并反复尿路感染、肺部感染;(5)合并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6)血沉增快明显,高球蛋白血症等情形时,要高度怀疑MM的可能性,需进行免疫固定电泳,以尽早确诊。
另外,MM患者由于恶变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殖,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受抑,以致免疫球蛋白产生减少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本研究中,免疫球蛋白检测表现为浓度的变化,而不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临床医生除仔细询问病史,关注患者所叙述的每一病情环节外,要重视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的必要性。必须指出,骨髓受累可呈局灶性、结节性分布,且骨髓组织呈胶冻状,黏滞度大,造成穿刺困难。因此,最初的骨髓报告结果呈阴性也不应立即排除MM,需多部位反复穿刺,避免假阴性出现[5-7]。而利用免疫固定电泳可以对多骨髓瘤肾病进行明确诊断。
3.2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及分辨率高的快速分离及鉴别单克隆蛋白的方法[8]。IFE对单克隆球蛋白的检出敏感性为5~10 mg·L-1,通过IFE对M蛋白准确分型,有助于MM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较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更早诊断的优势。血清蛋白电泳只能检测M蛋白带是否存在以及所处位置(α1至γ带之间)见图1,而免疫固定电泳能鉴别M带的免疫球蛋白类型见图2。轻链型MM病人免疫球蛋白含量少,血清蛋白电泳不出现明显的单克隆条带,实验室检查易造成漏诊,用IFE检查可以提高轻链型MM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 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380.
[2] 张天弼,廖建军.多发性骨髓瘤误诊6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3329-3330.
[3] 王海燕.肾脏病学[M].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993-1005.
[4] 邹剑峰.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损害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杂志,2007,31(4):323-325.
[5] 徐敏.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37-39.
[6] 李剑,许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38例临床和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5):341-343.
[7] Alexanian R,Barlogie B,Dixon D.Renal failure in multip le myeloma[J].A Rch Intern Med,1990,150(8):1693-1695.
[8] 李玉珠,史敦云.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