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探索银川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趋势,研究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质量。方法 对银川市2002-2008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LT异常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采集低危人群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检测;传染性标志物
为了解银川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趋势,探索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现将2002-2008年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2-2008年银川市无偿献血者135266人,年龄18~55周岁,均符合《献血者键康检查标准》。
1.2 试剂与仪器 HBsAg、抗-HCV、抗-HIV、梅毒试剂由厦门新创和北京金豪公司提供;ALT检测试剂由北京端瑞科技和北京倍肯恒业公司提供;所用试剂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分别采用芬兰MK3酶标仪和瑞士帝肯RMP-200型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1.3 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ELISA法,ALT检测分别采用赖氏法和速率法,所有试验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002-2008年银川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1。表1 2002-2008年银川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
3 讨论
表1显示银川市2002-2008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2.78%下降到2008年的2.15%。这可能与我中心对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有高危行为的人主动放弃了献血有关。2次以上献血人群逐年增加,大大提高了血液的安全性[1]。
在各年度血液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中,ALT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率最高,总的报废率为1.84%。ALT不合格率由2002年的0.34%上升到2006年的3.34%。ALT的增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特别与我们西北地区人们的酒饮食喜好有关,同时也与献血者服用药物、饮酒、运动、疲劳、体重超重等因素有关。为了减少因ALT引起的血液报废,我中心从2007年在采血车上开始增加了全血生化分析仪,对前来献血的男性及体重超重的献血者进行ALT筛查,明显降低了ALT增高血液阳性报废率,对提高血液资源利用起到显著的作用。因而,在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快速筛查显得非常必要。
HBsAg阳性占总阳性率的0.36%,从2002年的0.56%到2008年的0.19%,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在无偿献血前用金标试纸进行HBsAg快速筛查,阻止了一部分不合格的献血者,但仍有阳性检出,表明金标试纸条快速筛检法仍有漏检[3],主要与试剂的灵敏度和检验人员初筛时可能未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有关。为了降低HBsAg阳性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因此要选择灵度高的金标试剂,并不断加强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
抗-HCV阳性占总阳性率的0.37%,从2002-2008年抗-HCV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目前,随着国内抗-HCV试剂第2代、第3代的问世,较以前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有较大提高,降低了抗-HCV假阳性率。
抗-HIV阳性占总阳性率的0.21%,从表1中看2002-2005年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2006-2008年又出现下降趋势,可能与2006-2008年采用双抗原夹心法降低了假阳性率有关。在283例抗-HIV有反应性样本中,只有1例确证为阳性,系外地HIV感染流动到本市献血者。因此,提高抗-HIV检测试剂的特异性对降低假阳性率,减少血液浪费具有现实意义[4]。
梅毒抗体阳性占总阳性率0.58%,阳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和我区性病预防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人们对性病预防的认识及警惕性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队伍整体素质逐渐提升的结果。
笔者认为,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血液采集的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使献血者了解自己所献的血液既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又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风险,让不宜献血和暂不宜献血的人群,主动放弃或暂缓献血;二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选择较好的试验方法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三是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激发人们自愿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吸引更多,更健康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不断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四是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扩大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伟华,胡开云,汪慧,开化县2001-200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回顾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400-401.
[2] 顾莉芳.2003-2006年常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1):69.
[3] 曾劲峰,李活,吴国光.献血者采血前初筛检测可行性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69.
[4] 程玉根.2004-2007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