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292 日期:2025-10-2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宁夏医科大学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按照教育部正式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并于2007年9月实行。通过选取2007级一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并对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1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实践

  1.1 第一阶段

  由于实验班的精读课与另外两个快班合并进行,在精读大班课的教学中注重课堂管理策略的发挥,通过课堂观察和监控,对人数众多的课堂进行课堂纪律和教学的管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中不仅注意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的有序结合,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电子黑板将重点内容呈现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学习导入策略和语境创设策略,引导学生较快进入单元文化主题的学习和讨论。课堂学习中,注重语言交际策略和师生情感交流策略的运用,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并为其进行语言实践与交流做好心理准备。基于学生学习规划策略和语言实践策略,每单元留出相应的时间结合单元话题内容和课堂活动,为学生指导学习策略并通过课堂活动为其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环境,增加其对所学语言知识和内容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应用力。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还运用了能力评估策略,可了解所带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起点水平。

  为给学生提供复现、巩固、丰富语言交际和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机会,积极筹备建立了2007级乙组快班学生Digclass(电子教室),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课堂天地、文化冲击、愉乐园及学生作品展四个方面收集教学资料和文化信息。在第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反思中发现,课堂管理策略的应用仅有教师的课堂监控是不够的,必须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和配合。由于学生是新生且来自不同的专业,互相之间比较陌生,而教师对学生不是十分熟悉、了解,导致学生实践策略中师生及生生互动的活动效果不明显。课堂活动中教师呈现的多,学生反馈的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1.2 第二阶段

  为提高课堂管理策略的效率,笔者将精读大班的学生在原有三个小班的基础上,以抽签的方式将每小班的学生随机分为4~5组,每组8~9人。并由每组学生自主选出二位组长,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同时充分运用学生激励策略和学习导入策略中的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听得懂才能学的有意义”的语言场景和输入材料,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在内容组织策略和语境创设策略的运用中,注重尝试和利用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在小班听说课中利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加强语言情境的创立,为学生营造逼真、生动的语言输入内容和场景。在大班精读课的授课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重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通过声音、画面、文字和授课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建富有学习性和趣味性的语言环境[1]。

  在语言交际策略的运用中,为使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自信、活跃起来,教学的内容设计中增加以二人、多人或小组形式来进行课堂活动。在情感交流策略的运用中,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方式,使其逐渐增强语言学习中的自信心。在学生学习规划策略中,给予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更为明确、实际,不仅有基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关于语言五项基本技能的学习策略指导,如基于写作训练的“The Manual of English Writing”(英语写作手册)。同时也包括基于学习理论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如英语单词的趣味记忆方法等。为了将课堂教学适当延伸,每周固定三小时办公室辅导时间,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解惑答题[2]。

  1.3 第三阶段

  依据教学中循序渐进原则和学生的访谈结果,适当增加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在学习导入策略中,在每单元的背景知识介绍中增加了学生利用表演或小组汇报的形式。在内容组织和语境创设策略中针对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逐渐增加目的语的使用量,并在学生实践和学习规划策略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得相结合的意识,使其逐渐认识到:目的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其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进程就越快[3]。

  在师生情感交流策略中继续沿用第二阶段的方法,即每周为学生设立一个下午的辅导、答疑时间,以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还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学习规划策略,并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并逐步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课堂延伸策略中,将Digiclass建成英语电子教室的网站,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有限的课堂学习之外,课下还另有一片天地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展现他们的课堂风采,从而最终引发其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规划策略的实施中增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在语言交际策略中增加了四级词汇练习。每单元的课堂教学中从胡敏编著的《听故事记单词》一书中选取文章,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后,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讲述故事内容,以此可学习四级考试的高频词汇。同时在学生激励策略中鼓励学生“两条腿”走路, 既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又注重自身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反思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笔者针对精读课和听力课中实施的教学策略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的有效率为86.3% 和90.9%。依据调查结果,精读课中学生最满意的教学策略集中在语境创设、学生激励和学习导入策略中,分别达到70.4%,68.5%和65% ;学生对内容组织、语言交际策略的满意度稍低一些,分别为63.6%和62.9%。说明精读大课中在内容组织和学习导入部分利用背景知识,加入学生自我体验的活动,同时注重语言情景创设的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为其进行语言交际创造了机会。在听力课中学生最满意的教学策略体现在语言交际、语境创设、学生激励和内容组织策略中,分别达到79.8%、75%、73.3%和70.4%;学生对学习规划、情感交流和能力评价策略的满意度稍低一些,分别为69.2%、67.6%和66.8%。说明听力课中针对单元主题,充分利用语音设备进行课本外听力文化内容的补充,符合学生语言学习中对语言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听说语言交际实践[4]。

  由于学校大学英语教改中分级教学的施行,使得快、中、慢班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而笔者所实施的教学策略仅限于快班学生。如何在相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下,针对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同时三个自然班合并为一个大班上精读课,使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时人数过多。即便以分组的形式,依然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才能让每组学生有平等机会体验课堂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进行。为此,英语大班精读教学中课堂活动的效率问题成为语境创设策略和内容组织策略中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曹卫真.教育信息化及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3):18-20.

  [2]殷企平,庞继贤.华东外语教学论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5-174.

  [3]William Littlewood.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0-98.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7-12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