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探讨盆腔包块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5例慢性盆腔炎,30例子宫肌瘤,31例卵巢囊肿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的变化和随机选择4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慢性盆腔炎组血清中hs-CRP含量(10.20±3.30)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1.31±0.95)mg·L-1(P&<0.01);子宫肌瘤组(2.16±1.02)mg·L-1、卵巢囊肿组(2.26±0.63)m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盆腔炎组血清中hs-CRP含量分别为子宫肌瘤组、卵巢囊肿组的4.72、4.51倍,其含量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盆腔包块诊断中,炎性反应性疾病多伴有hs-CRP升高,而良性肿瘤患者hs-CRP含量正常。hs-CRP可作为临床鉴别炎性疾病与良性肿瘤依据之一。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炎性反应性疾病;良性肿瘤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发展到现在可以用新的敏感方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妇科136例患者hs-CRP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s-CRP在妇科盆腔包块等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6例均为本院妇科患者,年龄23~54岁。136例妇科患者中,慢性盆腔炎35例,子宫肌瘤30例,卵巢囊肿31例,健康对照40例。健康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人员,无肿瘤,无心脑血管疾病,排除近2周患感染性疾病和发热的患者。
1.2 试验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5mL,尽快注入硅化玻璃试管内,3000r·min-1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四川迈克公司提供液体双试剂。用胶乳凝集反应法进行检测,10min读点,主波长570nm,副波长800nm,样品量6.0μL,试剂一300μL,试剂二100μL。
1.3 统计学方法 各组hs-CRP测量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阳性率之间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
慢性盆腔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盆腔炎组与子宫肌瘤组和卵巢囊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卵巢囊肿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各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
3 讨论
CRP是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生理状态下含量甚微,在炎性反应或急组织损伤时血清中的CRP在4~6h内迅速增加,36~50h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状态下的100~1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h)[1]。由于CRP的升高总是与疾病的某些变化有关,因此可作为疾病尤其是炎性病变急性期的一个敏感指标,并且它不受性别、年龄、贫血等因素影响,因而优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而hs-CRP的检测为低度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现提供了检测手段,能测出低水平炎性反应时机体中CRP的含量,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2]。有学者认为CRP主要发挥抗炎功能,本身还有炎症因子的作用,是机体重要的抗炎介质之一[3]。本文结果显示,慢性盆腔炎组与子宫肌瘤组、卵巢囊肿组比较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s-CRP不仅能早期诊断急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与非炎性反应性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等,也可作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良性肿瘤与盆腔炎性包块的鉴别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 Steel DM,Whitehead AS.The major acute phase reactants:C-reactive protein,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 and serum amyloid A prorein[J].lmmunol Today,1994,15(2):81-88.
[2] 齐发梅,司玉春.高敏C反应蛋白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2006,27(10):941-942.
[3] 杜开春.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