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6例疗效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505 日期:2025-10-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姚万仓 武华 厚胜利 周志祥 高占珍 兰振仓 张建刚

【摘要】 目的探讨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分析86例采用雷公藤药酒治疗RA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67例,年龄18~68岁,平均(43.09±12.20)岁。每次口服雷公藤药酒5mL,每日2次,治疗半年后评价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半年后关节疼痛数、肿胀数、压痛数、20m行走、晨僵;IgA、IgG、IgM、RF、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肝、肾功能等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雷公藤药酒可缓解RA临床症状,使用基本安全。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药酒

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依据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应用传统白酒浸渍法工艺制成雷公藤药酒,用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utoi darthrisis, RA),历时近30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对雷公藤药酒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我们依据《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对86例服用雷公藤药酒RA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8年4月到2009年12月我科住院和门诊RA病人共86例,全部研究对象均符合1987年6月第51届国际RA会议上修订的RA诊断标准[2]。其中男19例,女67例,年龄18~68岁,平均(43.09±12.20)岁;病程1~15年不等,平均(3.68±3.12)年,其中活动期患者71例。所有病人均曾经在外院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后因药物副作用或者疗效不佳而停药。下列情况的病人未纳入:①妊娠或哺乳者;②肝、肾功能不良者;③活动性胃溃疡病人。

  1.2 观测指标与项目 全部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各进行一次体检,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晨僵时间(min)、关节疼痛数(个)、关节肿胀数(个)、关节压痛数(个)、20m行走时间(s)等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IgA、IgG、IgM、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 类风湿因子( 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后同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

  1.3 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全部口服雷公藤药酒[本院生产以雷公藤根为原料与白酒浸泡制成,批准文号:宁药剂(91)7-68号]每次5mL用温开水稀释口服,早、晚饭后各1次,服药半年。戒烟酒,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受风寒和接触冰冷水。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使用“GraphPad Instat” 3.05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与治疗半年后的症状与体征比较 治疗后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20m行走速度均比治疗前有改善,见表1。本研究随访86例停药后没有反跳和戒断症状。表1 86例RA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指标比较(±s)

  2.2 治疗前与治疗半年后RF、ESR、CRP、ASO等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IgA、IgG和IgM均较治疗前降低,ASO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半年后RF、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见表2。表2 86例RA患者治疗前后急性反应物等指标比较(±s)

  2.3 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 86例RA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s)

  2.4 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半年后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4 86例RA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

  2.5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半年后67例女性患者中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胃部不适、厌食)2例,占2.9%;月经紊乱4例,占5.9%;闭经10例,占16.9%;7例肝酶轻度升高,对男性患者有性功能下降的影响。

  3 讨论

  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主要为炎症细胞浸润与滑膜细胞增生,以女性多发。RA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持续性多关节炎,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3]。目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生物制剂的联合应用已提高了RA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RA患者治疗效果差,病情活动难以控制并出现进行性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4]。

  我医院以雷公藤生药为原料,应用传统的白酒浸渍法工艺制成雷公藤药酒纯中药剂型。雷公藤药酒由雷公藤及其它几味中药浸渍而成。药酒相伍,药籍酒力,宣行药势,引药归经,有较强的镇痛、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5]。最新体外实验证明雷公藤能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诱导的软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而且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而影响了NO的生成,雷公藤能减轻由于过量NO造成的关节炎病理改变,使关节软骨破坏受到抑制[6]。

  本研究表明:8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经过半年的雷公藤药酒治疗后,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20m行走速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显示雷公藤药酒可缓解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治疗后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雷公藤药酒具有明显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治疗半年后RF、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显示雷公藤药酒能够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其作用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却没有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停药后亦无反跳和戒断症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半年后对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雷公藤药酒每天10mL对肝、肾及血液未见毒性反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部分青年女性月经紊乱和闭经,提示我们应调整用药人群,此药酒更适合中老年女性。雷公藤阻止RA病情发展的效果令人鼓舞,雷公藤药酒可作为一种新的雷公藤剂型予以开发、推广。

  (本文承蒙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彭晓东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H]GPT 3-1, 2005.

  [2] Amett FC,Edwothy SM,Bloch DA, et al.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 Arthritis Rheum,1988,31(3):315-324.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4(14):265-270.

  [4] 陈进伟,阳 婕,毛妮,等.P-糖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多耐药的相关研究[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4(14):248-251.

  [5] 胡永红,曾克勤,张明敏.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与活性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9):515-518.

  [6] 马丽,郭万首,陶学濂,等.三种风湿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细胞NO合成及iNOS活性抑制作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4):204-20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